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艺术.ppt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艺术.ppt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艺术.ppt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艺术.ppt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艺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鉴赏,炼字艺术,之,1、寻找关键字。 2、赏析关键字。 3、如何规范答题。,(一)找 关 键 词,1、找动词,“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2、找修饰词,“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 独坐敬亭山)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映

2、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3.找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找数量词,例:“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郑谷把诗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二)赏 析 关 键 字,基本步骤: (1)明确关键字。 (2)解释该字的含义(基本义+句义)。 (3)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翻译诗句) (4)用两三个词概括诗歌的意境,概括诗歌的情感。,例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1、“诗

3、眼”分别是“咽”、“冷”。 2、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3、“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烘托出山中幽冷孤寂的环境。,再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用的好的两个字是:“低”“近”。 2、“低” :日暮时刻放眼望去,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 “近” :夜幕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那么近。 3、这两个字烘托出空旷、孤寂的环境,抒发了作者淡淡的旅愁(感情)。,如果这个字使用了某些特殊手法,那么我们在回答的过程中还应明确这个字的手法及表达效果。,“流光容易把人抛,

4、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里的“红”和“绿”使用了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写出了事物变化的动态过程。 春风细雨又一次催红了樱桃、染绿了芭蕉。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催”字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淑气”以人的情态,既写出了春气之暖又突出了春鸟叫声之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江南春景的勃勃生机。,(三)规范答题步骤,基 本 步 骤,字,含义+手法,句,特点+意境,篇,情感+主旨,扩展练习: 江 上 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

5、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问:这首诗中“扑”和“护”字用的巧妙,你认为巧妙在哪里?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解析,“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花落时让风去扑救它,表现出诗人对春色的挽留;让柳绵去护春寒,而柳绵又无力,寄寓了诗人惆怅又无可奈何的感情。 一个”扑“字一个”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把”风“和”柳绵“写得很有人意。,送裴侍卿归上都张 谓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五、六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为精当?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解析:这两句中“随”和“趁”两字用得好

6、。 月在江中的倒影,时时追随着诗人的人影,山花紧紧追逐着马蹄。分别将“江月”与“山花”拟人化,江月与山花皆有情,只可惜友人就要离去,体现了诗人不尽的惜别之情。,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解析:诗眼是“侵”和“拂”两字。 “侵”写出了夕阳余晖渐渐消退的动态过程和诗人伴随着夕阳一步步下山的情景; “拂”运用的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态感,使人想见山色青翠可爱、柔和多姿。 这两个字写出了云光山色对诗人的眷恋、不舍 之情,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7、再 见,练习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边的题目。 水槛遣心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轩:长廊。楹:柱子。赊:远。,请赏析画线诗句中“出”和“斜”两词运用的妙处。,答案: “出”指鱼跃出水面,“斜”指燕子斜飞。分别刻画出鱼的活跃和燕的轻盈。 鱼和燕的“动”与周围环境的“静”结合,烘托环境的幽静,烘托诗人闲适的心境。或:“出”指鱼跃出水面,“斜”指燕子斜飞。分别刻画出鱼的活跃和燕的轻盈。“鱼和燕”的动态,表现春天生机勃勃的特别,抒发诗人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解析: 此诗写傍

8、晚时分所见到的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表现了环境的清幽美好和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及其对大自然的热爱。正因为风微,燕子才轻盈地掠过天空;足见诗人遣词用意之精微。“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全诗八句都是对仗,而且描写中,远近交错落,精细自然,“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画之痕”。它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经营,草堂园亩扩展了,树木栽多了。水亭旁,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此诗描绘的是草堂环境,然而字里行间含蕴的,却是诗人优游闲适

9、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诗歌重视炼字炼句,语言精炼,富于表现力。试结合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答案: 第三联从写“晓战”到“抱鞍眠”,极概括地写出了边塞整日行军作战的情景和常备不懈的紧张军旅生活。“抱”字更突出地表现了紧张状态,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解析: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有首

10、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

11、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3.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3. 答案: 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解析:本题的考查点是“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本题

12、对于重点词语的分析必须结合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情感,突出说明这些词对凸显主题、传达情感的独到妙处。“穿”字前的“独行”,“数”字前的“闲坐”,对理解诗人情感,把握用词技巧有很大的帮助。,4.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案: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解析:题目要求是明确的:“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这要结合全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作答。全词表

13、达的是思归乡或思归人这样的感情,而这思念却因没有结果而平添忧伤、孤寂、惆怅、愁苦。“空”字贴切地传达了这层意思,因而用得好。,(10年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阑:阻隔;阻拦。 直饶:纵使。分付:交付。,问: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答案: 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10年湖南卷) 1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问: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答:“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10年四川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