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安徽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安徽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安徽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安徽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6年1考,一、几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的比较,二、几种无定形碳,三、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易错点拨常见碳的化合物的名称可用下表对比记忆。,想一想 1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由碳元素组成,但物理性质却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结构决定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结构不同,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什么?实验完毕时,应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再撤掉酒精灯的原因是什么? 给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集中火焰,提供高温环境;实验完毕时,应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再撤掉酒精灯的原因是

2、防止石灰水倒流回试管,引起试管炸裂。,考点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6年2考,一、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鉴别与除杂,辨一辨 1.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显酸性。 () 2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3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4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考点3 温室效应和低碳生活6年5考,辨一辨 1.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 () 2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这里“碳”是指

3、碳元素。 () 3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4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 5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考点4 二氧化碳的制取6年1考,一、二氧化碳的制法,二、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取,附: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梳理,【例1】2017兰州中考下列有关碳单质的性质和结构,说法正确的是(C)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C60表示一个C60分子 D所有碳单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典型例题分析,类型1 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解

4、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其物理性质差异很大,A错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B错误;由化学式的意义可知,C60可以表示一个C60分子,C正确;在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D错误。,解题方法解答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的题目时要牢记碳单质的结构以及由结构决定的性质,不同性质决定不同的用途。只要是碳的单质,其化学性质都相似,都具有常温下的稳定性、点燃条件下的可燃性和高温条件下的还原性。,变式运用1.2017安徽模拟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性能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

5、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构成石墨烯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B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构成石墨烯的微粒间没有间隙 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微观粒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构成石墨烯的微粒是在不断地运动的,A正确;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正确;微观粒子间有间隔,构成石墨烯的微粒间有间隔,C错误;碳单质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正确。,【例2】2016临沂中考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

6、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类型2 CO与CO2的有关性质、鉴别与除杂,解析: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光合作用,A项错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B项正确;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而中毒,C项正确;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D项正确。,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的区别。根据所学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同时,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

7、同,因而性质不同。 归纳总结鉴别CO2、CO的方法 用燃着的木条,能被点燃的是CO,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不能变浑浊的是CO。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CO2,不能变色的是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能使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变为红色的是CO,不能变色的是CO2。,变式运用2.2017合肥模拟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湿润的棉球,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实验发现变红且比先变红,不变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CO2显酸性 B该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比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

8、变红,不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A变红,不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CO2显酸性,A错误,D正确;变红且比先变红,说明了二氧化碳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B、C正确。,3.2016无锡中考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 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D实验中所需CO可通过胶头滴管加入甲酸的方法来制取,可

9、现制现用,A正确;该套装置比较小,节约药品,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少,现象比较明显,B正确;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C正确;甲酸在热的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一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D错误。,重点实验突破,实验6: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一、实验过程,注意事项(1)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使制得的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2)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3)不能用碳酸钠(或碳酸钾)

10、粉末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碳酸钠(或碳酸钾)是粉末状固体,与稀盐酸接触面积 大,反应剧烈,不利于控制反应速率及气体的收集。 特别提醒(1)组装仪器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接近锥形瓶的底部,以保证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在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在锥形瓶上塞双孔橡胶塞时,应使伸入锥形瓶内的导管稍露出橡胶塞即可。 (3)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的下端要伸入集气瓶底部,以保证空气全部排出,收集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二、实验拓展,典例分析 【例】2016玉林中考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1中A、B都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标号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11、CaCO32HCl=CaCl2H2OCO2。 (2)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a管进去(填“a”或“b”),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3)相对于A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分析(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2)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多功能”瓶收集二氧化碳时,应“长进短出”。(3)因B装置相对于A装置有注射器,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速率。,命题挖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理由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2、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 (2)实验中收集满一瓶CO2后,应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正放(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检验CO2选用(填“”或“”),若在选择正确装置后有气泡产生,但是始终无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石灰水变质(或装置漏气等)。,1.2013安徽8题2分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森林的减少对碳的循环没有影响 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D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而氧气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人的

13、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A正确;森林的减少会导致对CO2的吸收减少,加剧温室效应的形成,B错误;原子间有间隔,C错误;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D错误。,六年真题全练 命题点1 碳单质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以及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命题要点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活性炭的吸附性等)和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燃性、还原性);碳单质的种类;碳单质的用途等。,猜押预测1.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如图所示,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还原氧化铁 C碳

14、片和C60是同一种物质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C碳片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所以为单质,A正确;由于碳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和其他碳单质相同,所以碳片可还原氧化铁,B正确;虽然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组合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碳片和C60不属于同一种物质,C错误;由于是碳的单质,所以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D正确。,2.2012安徽12题7分某石灰厂需要测定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小刚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来完成实验(杂质不与酸反应):,命题点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是安徽中考的必考点。考题通常结合氧气或氢气的实验室制取考查以下要点:实验室制

15、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以及装置优缺点分析;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题型主要以填空题为主。,(1)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C装置应当选择、中的(填“”或“”),其作用是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3)小华提出,要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应把A装置改成如图2所示装置,并在反应前、后通入空气,其目的是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被充分吸收。,解析:(1)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2)吸收二氧化碳应

16、当伸入液面以下,这样可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故选装置;(3)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在反应前、后通入空气,其目的是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被充分吸收。,猜押预测2.2017合肥45中模拟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仪器或装置进行气体制备,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长颈漏斗,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BC(填序号)进行组装,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内。 (3)要制备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收集装置前增加盛有 浓硫酸的洗气瓶。 (4)

17、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用到的装置是F (填序号)。 (5)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解析:(1)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A装置的特点适用于固体加热型的反应,试管口无棉花团,为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来制取,为固液常温型,故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BC组装;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内;(3)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故可在收集装置前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来干燥二氧

18、化碳;(4)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溶于水,这两种气体的收集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故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用到的装置是F;(5)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2017安徽15题8分某兴趣小组用图1 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命题点3 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安徽中考考查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常会结合其他知识点以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的形式综合命题。命题点主要有:二氧化碳的性质(如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某些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反应、能与水反应以及不支持燃烧等);一氧化碳的

19、性质(还原性、可燃性和毒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等。,(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 CaCO3(填化学式)。 (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 【查阅文献】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 【提出假设】假设1: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 假设2:产生的CO2使浑浊变澄清。 【设计实验】为除去 CO2中的 HCl,小华在图 1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2装置, 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ba乙(填字母序号);其中盛放的试剂合理的是D(填选项序

20、号)。 A浓硫酸 BNaOH 溶液 C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 CO2 ,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 【得出结论】由上述探究可得出结论是CO2只能使饱和石灰水生成的沉淀部分溶解,不能使其全部变澄清(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pH 传感器测得图 1烧杯中溶液的pH 随通入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AB段pH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先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不会使溶液pH发生明显变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D点所得澄清溶液的成分除 H2O外还有CaCl2和HCl。 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CO2Ca(O

21、H)2=CaCO3H2O,Ca(OH)22HCl=CaCl22H2O。,解析:(1)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CaCO3)。(2)根据【查阅文献】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可知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可能是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石灰水中,使得生成的碳酸钙与过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的缘故。【设计实验】用图2装置除去CO2中的HCl气体时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除去HCl气体时要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因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能与氯化

22、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将杂质除掉,不引入其他杂质,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符合除杂原则,故选D。【得出结论】由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CO2,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可知CO2只能使饱和石灰水生成的沉淀部分溶解,不能使其全部变澄清。(3)由于装置中有空气,刚开始通入到石灰水中的气体是空气,空气不与石灰水反应,从而使得AB段pH几乎不变;BC段pH减小,是因为石灰水中氢氧化钙被消耗,氢氧化钙被消耗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浓盐酸挥发出的HCl与其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Ca(OH)22HCl=CaCl22H2O,当氢氧化钙被消耗完时,

23、HCl过量,使得溶液的pH小于7,因此D点的溶液中除了有水外,还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和过量的HCl。,4.2013安徽14题8分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中,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有毒;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24、 (1)由实验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2)由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若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当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 酸性。,解析:【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标签所示的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所以不可能含有N2;因为维C泡腾片是保健药品,不能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而一氧化碳有毒;H2易燃易爆,所以不可能含有CO和H2。【得出结论】(1)因为实验中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一定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2)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可能是因为没有氧气,也可能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低,其中混有较多量的二氧化碳,也不复燃,故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探究二: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猜押预测3.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