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知能综合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知能综合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知能综合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9362907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8.92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1
上传人:活***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知能综合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四
单元
王安
变法
历史
作用
知能
综合
提升
解析
新人
选修
- 资源描述:
-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知能综合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知能综合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变法,历史,作用,知能,综合,提升,解析,新人,选修
- 内容简介:
-
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知能综合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知能综合提升(时间:20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在下图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两个人争议那么大的原因是()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b对农民剥削过重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解析:从图片的内容看,提到了农民利息高低等问题,所以根据此意可得出是基于对农民的剥削太重的争论。答案:b2司马光曾说:“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甚于加赋。”这一现象在王安石变法中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些措施中()农田水利法免役法青苗法保甲法a bc d解析: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官吏的干预,实际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免役法也加重了贫民的经济负担,违背了改革的初衷。答案:b3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办法的实施()a保马法 b将兵法c保甲法 d军队精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保甲法在京城附近实施一年后,地方治安便大有好转,出现了题干中的情况。答案:c4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导致这种结局出现的主要因素有()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用人不当新法有危害百姓的现象变法者态度动摇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因素既有法令本身的原因如,也有用人的原因如,最主要的是守旧派的反对如,王安石态度并未动摇。答案:d5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是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a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农田水利法促进了荒地开垦,保证了农业灌溉,符合题干中“耕桑富”“河淤开亿顷”的信息。答案:a6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题干中的法令主要是富国之法,没有涉及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故错误。是法令的目的和作用,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答案:d二、非选择题(16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甘龙曰: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商君书材料二“自议新法言不可行者,司马光也。”煕宁二年,保守分子唐介“数与安石争论”,“御史中丞吕海论安石过失十事”。“青苗、免役等法,民莫不歌舞圣泽”。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是针对什么变法展开的争论?这两次变法都遭到一些人反对的主要原因何在?变法最初都能推行的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2)结合这两次变法的教训,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10分)解析:回答第(1)问“什么变法”时,主要是根据材料中提示的关键词句作答,由材料一中的“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可知甘龙、杜挚反对变法,由“秦国”得出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材料二中的提示词是“司马光”“安石过失”“青苗、免役等法”,由此可知是王安石变法。反对者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损害了他们的自身利益。能推行的“共同原因”,除了改革家自身的原因外,还有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回答第(2)问时,主要结合变法的教训,注意的一点是,两次变法都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守旧势力”不能表述成“封建地主和大官僚”,因为商鞅变法维护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答案:(1)材料一:商鞅变法;材料二:王安石变法。遭到反对的主要原因:损害了反对者的利益。能推行的共同原因:改革者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都有坚强的信念等。(2)改革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