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高中历史 专题一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人民版必修1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3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85623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02.98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1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专题一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专题 第三 君主专制 政体 演进 强化 课件 人民 必修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一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人民版必修1,高中历史,专题一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人民版必修1,专题,第三,君主专制,政体,演进,强化,课件,人民,必修
内容简介: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本节内容,一.相权的演变:汉,唐,宋,二.选官制度:世官,察举,科举,三.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汉,元,四.秦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特征,1.趋势:分散、削弱相权;,2.目的:维护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相权的演变,相权的演变,3.演变过程:,(1)汉朝:,初:丞相位高权重,武帝:a.频繁换相以打击相权;,b.形成中朝 (中朝决策,外朝执行),(2)唐: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相权的演变,内容:三省长官皆宰相;,三省职能: 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评价:a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加强皇权;,b三省互相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3)宋:设副相(参知政事)分割相权;三省长官为宰相,相权的演变,选官制度,1.世官制:贵族子弟世袭官位(主要在秦朝以前实行),选官制度,2.察举制,(1)概念:官吏察访(察),向中央推荐(举),(2)创立:汉武帝,(3)演变(魏晋南北朝):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 ,出身门第成为选官实际标准,被世家大族垄断,选官制度,3.科举制,(1)概念:考试选官的制度,(2)创立:隋朝,(3)演变:唐宋发展完善,明清八股取士,选官制度,(4)评价,利,a.破除士族垄断,b.吸引人才,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c.保证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d.促成社会读书风尚,e.比较公平,有合理性,选官制度,弊,a.考试内容仅限儒学,b.八股取士摧残人才,(打击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1.汉,(1)初年:郡国并行制,(2)汉武帝:瓦解封国,完全实行郡县制;设立州为监察区,(3)东汉:州郡县(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2.元行省制,(1)内容:,行中书省/腹里-路-府-州-县,宣政院辖区,(2)特点:行省权力受中央严格制约监督,(3)评价:中国地方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秦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特征,1.中央政治制度: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2.地方管理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3.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分封题,西周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 ) a.建立军事屏障,保卫国家安全 b.削弱贵族功臣的势力 c.安抚商朝遗民 d.维护周朝统治,d,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丞相 “田蚡不足与计”。 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易中天说汉朝初年的皇权相权,宰相权力是相权,汉初规定相权和皇权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三公坐而论道啊皇帝是五日一朝,只对重大的事情做一个批示,具体的国家事务是由宰相处理的。这个职权汉武帝要把它夺回来,即夺相权为皇权。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唐三省六部,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出令,审核,执行,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工合作,牵制监督,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 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 兵部:掌武将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 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事务; 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项工程等等,宋宰相权力,比较:观察本图,看看宋朝时宰相管辖的事务与唐朝相比有何变化。,同中书 门下平 章事,参知 政事,枢密史,枢密 副史,州刺史作为监察官的职责:六条问事 一、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陵弱 二、二千石不奉诏书,侵渔百姓 三、二千石风厉杀人、怒则任刑 四、二千石选署不平 五、二千石子弟恃怙荣事、请托所监 六、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汉武帝元封五年(bc106),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六百石刺史一名。,州的设置,郡国并行制,汉 初 同 姓 王,子,子,子,子,子,兄 子,子,弟,从父子,与刘邦关系,刘 恒,刘 友,刘 恢,刘如意,刘 长,刘 濞,刘 肥,刘 交,刘 贾,王 名,代,淮阳,梁,赵,淮南,吴,齐,楚,荆,国 名,九品中正制,晋书:九品之制开始“犹有乡论余风(指根据德才评定)。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官品决定人品和门第高下,门品决定官品,形成少数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世袭制的弊病显而易见,一是由于领导才干不能遗传,继承者能否像他的前辈那样有效地使用权力越来越成为严重的问题;二是这种权力递交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朝廷对官吏的任免权,分散了政治控制力。,“察举”制度,比以前的各种方法科学多了。但是不难想象,各个地方官员的见识眼光大不一样,被推荐者的品位层次也大不一样,如果没有一个起码的标准,一切都会乱套。为了克服这种无序,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便形成了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度。,这样一来,相对统一的评判者有了,被评判的人也有了层次,无序走向了有序。 但是公正与否完全取决于那些“中正官”。如果他们把出身门第高低作为划分推荐等级的主要标尺,那么这种看似先进的制度也就会成为世袭制度的变种。不幸事实果真如此,重要的官职全部落到了豪门世族手里。,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另一个优点是十分明确地把文化水准看作选择行政官吏的首要条件。客观上拓宽了社会的文明面。,伏尔泰说科举,人的头脑肯定想象不出一种比这更好的政府了。在这个政府里,一切都由一层层的大法庭所决定,而只有经过若干次严格考试才能被录用充当为法庭的成员。因此在这样的政府里皇帝就不可能为所欲为地行使权力。 伏尔泰论民族的精神与风尚,1868年5月,美国罗德岛州议员托马斯詹科斯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书中,专门论述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引起了美国参议院、众议院的广泛兴趣。一位英国学者还从五个方面总结了中国科举制的优越性:“首先,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其次,学习使他们睿智明察。第三,能人为官,即使他们无法杜绝某些官员贪婪腐败而酿成的祸害,至少他们可以注意防止无知无法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地黜退那些无能之辈。最后,无需为审议机构支付费用。”,读书人,最不济;滥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做了欺人技。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袁枚随园诗话,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各国。 袁世凯等,1903年请求废除科举的奏折,行省制,行省行中书省事之简称 是元代地方行政机构,元行省示意图,(元行省制)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 清 储大文,a,b,c,d,e,f,g,形成 “中朝”,三省六部制,设副相 三省长官为相,州郡县,行省制,察举制,科举制,科举制度在中国整整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从随唐到宋元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 专题一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人民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85623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