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高中历史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43661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1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19 建国以来 重大 科技成就 优化 训练 新人 必修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优化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19,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优化,训练,新人,必修
内容简介: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两弹一星”是指()a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b原子弹、中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c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d中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答案:c2(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2001年中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a主持“两弹一星”试验研究b研制载人飞船c研制“银河号”巨型计算机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答案:d3你认为从外太空向地球传来一首优美的东方红乐曲最早会在哪一年()a1964年 b1966年c1970年 d1975年答案:c42013年6月,“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下列能证明中国载人航天能力的最早事件是()a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b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2003年“神舟五号”升空d2007年“嫦娥一号”飞临月球答案:c5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题为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的文章,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指中国()a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c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d研制了银河系列计算机答案:a6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重大科技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下列对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研制于改革开放新时期b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c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d是人类基因工程的重大成果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1965年我国最早研制成功的。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故选b项。答案:b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二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材料三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材料四“神舟”五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问题:(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原因。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三中,袁隆平用什么科学成果解决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3)以上材料中体现的我国科技成就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自力更生、吸取国际成果研制成功。说明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无论环境怎样恶劣,我们也能完成别人能完成的事情。(2)水稻杂交技术。(3)原子弹打破了大国核垄断和核威胁的局面,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杂交水稻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载人航天飞船上天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科技成果的阶段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时期取得的c“文革”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两弹一星”是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杂交水稻和卫星技术突破均是“文革”的成就,由此b、c、d项分析错误,故选a项。答案:a2“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评价是指 ()a“神舟五号”顺利发射并返航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银河”型计算机成功研制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信息“21世纪”“走在欧洲和日本前面”可知材料是对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评价,故选a项。其余三项时间明显不符。答案:a3(2014厦门期末质检)阅读下图所示纪念邮票。下列内容最符合其主题的是()“国防现代化” “科学技术现代化”a“两弹一星”成功研制b“双百”方针提出c“载人航天”顺利实现d“科教兴国”战略提出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解读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可知邮票发行是在1979年,图片反映的内容有导弹、火箭、卫星,结合“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信息可以判断是“两弹一星”成功研制,故a项正确。答案:a4(2014宁德质检)“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信息“炸弹”“核国家”可知表述的是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结合两弹一星的影响,可知a、b、c三项符合史实,当时世界两极格局没有因此而改变,故选d项。答案:d5(2014滨州模拟)2012年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a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b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c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材料强调的是杂交水稻的世界性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有助于解决世界饥饿问题,故c项正确。a项是国内意义;若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但不推广应用,其价值无法充分体现,b项错误; d项不能说明其世界性意义。答案:c6(2014广州三校联考)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a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c攻坚重点始终不变 d苏联模式影响较大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国情与时代不同,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有自己的特点,故选b项。答案:b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材料二 神舟六号尚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据新华社电问题:(1)根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2)材料一、材料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解析:第(1)题的信息已经包含在材料一中,第(2)题要求依据材料归纳意义,两则材料对比的并非差异,而是导致差异的背景,即原因。答案:(1)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2)材料一侧重于政治;材料二侧重于经济。材料一背景: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材料二背景: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863计划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436619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