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5高中历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高中历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440828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1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 充满 魅力 书画 戏曲 艺术 限时 新人 必修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双基限时练,新人教版必修3,充满,魅力,书画,戏曲,艺术,限时,新人,必修
内容简介:
双基限时练(十)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下列汉字形体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b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c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d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解析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过程。答案c2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有()刻意追求临摹事物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a bc d解析追求临摹事物是西方绘画的特点,排除。答案b3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解析由于篆书难于书写,秦代在篆书的基础上衍生出隶书。a为篆书,b为楷书,c为隶书,d为行书。答案c4关于我国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叙述,正确的有()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唐代时草书、行书盛行草书是艺术性最强的书体雅俗共赏是行书的特征a bc d解析书法形成于东汉末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成熟阶段,正确。草书、楷书、行书的书体各有特色,别具风格,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说法不妥。唐朝的书法艺术以楷书为主,说法错误。答案d5京剧艺术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a汉朝 b唐朝c宋朝 d清朝解析清道光年间,徽剧、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京剧。因此“京”指清朝的都城。答案d6英国学者罗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传统文化有三个显著特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用表意符号书写而非拼音文字b崇尚道德伦理而非宗教信仰c用科举文士理政而非世袭贵族d崇尚通俗艺术而非高雅艺术解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诗、词、赋等都是高雅艺术。答案d7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a汉字是史官或巫师创造的b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c汉字是仓颉创造的d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解析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材料指出“仓颉也不止一个”,创造文字的方式很多,故d项正确。答案d8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如图)。此画风格应为()a宫廷画 b文人画c民俗画 d人物画解析绘画采用苏武牧羊假寐来表现“家万里”的意境,是一种“以情写意”的手法,符合文人画的特点。答案b9“梨园”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在这里,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a昆曲 b乐舞c元杂剧 d京剧解析昆曲产生于14、15世纪,元杂剧产生于宋元时期,京剧形成于清朝,据此可知杜甫所描述的是乐舞。乐舞兼收西域少数民族及国外文化的精华,充分展现了盛唐时期的鼎盛气象和风土人情。答案b10“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解析京剧用脸谱形式赋予了不同的人物以固定的性格,是一种程式化的体现,如蓝脸代表刚强勇猛,红脸代表忠勇仁义,白脸代表奸诈狠毒,黑脸代表忠耿正直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对历史人物形成一种舞台形象,有时会影响人物的历史形象。答案b11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下面属于该套邮票的是()解析a项书法字形略扁,笔画曲折,蚕头雁尾,是隶书;b项书法端庄严整,法度规范,为楷书;c项书法工整又不失放纵,兼具审美与实用为一体,为行书;d项书法笔法恣肆,勾连不断,为草书。答案c12某中学研究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解析京剧最早产生于乾隆时期的四大徽班进京,即“乾嘉落户”;同治、光绪帝年间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同光十三绝”,即“同光扬名”;民国时期逐步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国粹艺术,即“民族瑰宝”。“戏曲之祖”是昆曲,b项错误;c项中“元末初创”的时间错误;d项中“康乾京化”也与史实不符。答案a13观察下列图片,完成下列问题。杨柳青绘画连年有余(清)曹雪芹红楼梦插图(1)图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2)图中的绘画属于什么画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画种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结合图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4)某一研究小组围绕上述图片和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最为恰当的题目。答案(1)书体:行书。主流趋势: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2)画种:年画。特点:内容喜闻乐见;以民间风情为主;具有生活上的实用性。(3)体裁:(长篇章回体)小说。主要背景: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壮大;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4)题目: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浓缩人生精华的明清文艺等等。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京剧吸收了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方面将演员划分为生、旦、净、丑类,称为四大行当净,又称花脸,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红色代表忠勇正义,如关羽。京剧行当材料二京剧的传统剧目有:野猪林林冲夜奔武松打虎挑帘裁衣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水帘洞安天会十八罗汉斗悟空沙桥饯别五百年后孙悟空盘丝洞十八罗汉收大鹏无底洞金钱豹定军山阳平关五截山水淹七军走麦城受禅台伐东吴连营寨白帝城别宫祭江等。材料三“四大徽班”为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俱为徽调著名戏班。据载,三庆班于1790年进京为乾隆祝寿,后为乾隆帝所宠爱。因为臣下所议论,道光帝将他们驱逐出宫。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广受欢迎。材料四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各种文化异彩纷呈,冲击着祖国传统文化,“国粹”京剧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喜欢京剧。(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京剧人物类型与明清小说有什么关系?(2)依据材料三分析,京剧发展走了一条什么道路?京剧在新中国成立前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3)结合材料四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国粹”京剧现状的?解析第(1)问,从材料二京剧的传统剧目可以看出,京剧的取材多来自于四大古典名著。第(2)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3)问涉及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京剧的人物造型、故事情节有很多取材于明清小说。(2)京剧最先在上层权贵中流行,后来逐步流行于民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行。原因:京剧艺术的大众化是京剧长盛不衰的原因。(3)此题可以就多个方面的观点进行阐述,只要言之有理,皆可。下面提供三个观点予以参考。京剧已经难以反映当今社会高节奏的生活,也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所以观众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440828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