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ppt_第1页
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ppt_第2页
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ppt_第3页
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ppt_第4页
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考:如果以深山藏古寺为题画一幅画,你会怎么来表现呢?,深山藏古寺,人教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中卫市兴仁中学 李海龙,学习目标,体验感受美术作品情景交融的艺术感染力意境美。 欣赏美 体悟美 评述美,崔白 禽兔图,禽兔图局部,意 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诗、词、画、赋、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境。 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既有来自艺术家 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

2、外之旨”的美学范畴 。 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景外之景等,都是我国道家和佛家诗学传统的一些概念,其来源是老子对“道”的阐释,即“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思想。文人便将“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象外之象”当作自己最高的审美标准,以求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情不虚景,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 的境地。在情景无迹妙然天成之中,也就诞生了诗的意境。,作者的意愿,透过实景巧妙地传达出来,虚实相间。读者通过感受意境的美来感受诗人的思想意境。这个意境美是自然流露出来的,草、豆苗、布衣的人、衣上的露水、锄头,营造出的是最为普通的乡间生活,但这种普通的乡间生活却蕴涵着淡泊名利

3、的大志向。,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样一个境界,被称为“天趣”“天然”“天真”,以自然的“天”的品格来表示,而“天”的对立面则是“人工”,是“巧”。,李白诗意图石涛,马远因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所有真知识都是用来解决自身问题的!,“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宗白华,课堂小结,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但你必须有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生活中的情趣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