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九2.3.1化学反应的速率 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doc

收藏

预览图
编号:9553611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7.5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9-07 上传人:M****g IP属地:广西
6
积分
关 键 词:
2019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九2.3.1化学反应的速率 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2019 年高 化学 课时 跟踪 检测 2.3 化学反应 速率 人教版 必修 答案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九) 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B.化学反应速率0.8 mol/(Ls)是指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解析:选C。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故A、B错误;反应速率的意义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C正确;反应速率大,现象不一定明显,如盐酸和NaOH溶液的反应,故D错误。 2.一定条件下氨的分解反应2NH3N2+3H2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已知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 mol,5 s末为2.4 mo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A.0.32 mol/(Ls)     B.0.16 mol/(Ls) C.1.6 mol/(Ls) D.0.8 mol/(Ls) 解析:选B。由Δn(NH3)=4 mol-2.4 mol=1.6 mol,可以得出Δc===0.8 mol/L,又Δt=5 s,则v(NH3)===0.16 mol/(Ls)。 3.在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A(g)+3B(g)2C(g),在10 s内反应物A的浓度由1 mol/L降到0.6 mol/L,则v(C)为(  ) A.0.04 mol/(Ls) B.0.08 mol/(Ls) C.0.4 mol/(Ls) D.0.8 mol/(Ls) 解析:选B。v(A)===0.04 mol/(Ls),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C)=2v(A)=0.08 mol/(Ls)。 4.在反应A(g)+2B(g)===3C(g)+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s) B.v(B)=0.5 mol/(Ls) C.v(C)=0.8 mol/(Ls) D.v(D)=1 mol/(Ls) 解析:选A。将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均转化为A的反应速率。A项中,v(A)=0.5 mol/(Ls),B项中,v(A)=v(B)=0.25 mol/(Ls),C项中,v(A)=v(C)= mol/(Ls),D项中,v(A)=v(D)=0.25 mol/(Ls),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选项。 5.已知反应aA(g)+bB(g)cC(g)中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A B C 起始浓度(mol/L) 3.0 1.0 0.2 2 s时浓度(mol/L) 1.8 x 1.0 3 s时浓度(mol/L) y 0.5 1.2 据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A、B、C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 A.9∶3∶4 B.3∶1∶2 C.2∶1∶3 D.3∶2∶1 解析:选B。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a∶c=(3.0 mol/L-1.8 mol/L)∶(1.0 mol/L-0.2 mol/L)=3∶2,b∶c=(1.0 mol/L-0.5 mol/L)∶(1.2 mol/L-0.2 mol/L)=1∶2,综合可得A、B、C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 6.对于可逆反应2A+3B2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加A的量 D.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解析:选B。若该反应无气体或增大压强时并没有引起物质浓度的改变,则反应速率就不改变,A错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正确;若A为固体,增加其用量时,因浓度不变,其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有些反应不用催化剂,不同的反应有不同的催化剂,二氧化锰不是“万能”催化剂,D错误。 7.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下列四个数据都表示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同一反应速率的是(  ) ①v(N2)=0.03 molL-1min-1 ②v(NH3)=0.09 molL-1min-1 ③v(H2)=0.045 molL-1min-1 ④v(H2)=0.135 molL-1min-1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答案:D 8.实验室用锌粒与2 molL-1硫酸溶液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用锌粉代替锌粒 B.改用3 molL-1硫酸溶液 C.改用热的2 molL-1硫酸溶液 D.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 解析:选D。向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使c(H+)减小,故Zn+2H+===Zn2++H2↑的反应速率减小。 9.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 L密闭容器中,反应按下式进行:xA2(g)+yB2(g)2C(g),2 s 后测得反应速率如下:v(A2)=0.4 mol/(Ls),v(B2)=1.2 mol/(Ls),v(C)=0.8 mol/(Ls),则x和y的值分别为(  ) A.2和3 B.3和2 C.3和1 D.1和3 解析:选D。x∶y∶2=v(A2)∶v(B2)∶v(C)=0.4∶1.2∶0.8=1∶3∶2,故x=1,y=3。 10.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A.在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H2O2中加入少量FeCl3,即可迅速放出气体 C.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 D.在锌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加入少量硫酸铜,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 解析:选B。A项,氯酸钾受热时分解产生氧气,会使炭粉燃烧更旺,A不符合题意;B项,氯化铁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B符合题意;C项,增大了固体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C不符合题意;D项,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D不符合题意。 11.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硫酸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解析:选D。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2.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中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若图甲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说明Fe3+一定比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好 C.用图乙所示装置(秒表未画出)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D.为检查图乙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解析:选B。反应中均有气体生成,故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A项正确;由于甲所示实验中没有说明两反应液的温度是否相同,而且没有实验比较Cl-和SO对反应的影响,故该实验不能确定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B项错误;通过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体积的大小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的多少可以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C项正确;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知,D项正确。 13.将4 mol A和2 mol B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s)+B(g) 2C(g),反应 2 s 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物质A表示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 B.用物质B表示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 molL-1s-1 C.2 s时v(C)=0.3 molL-1s-1 D.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解析:选D。不能用固体物质的浓度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据题目条件知v(C)=0.6 molL-12 s=0.3 molL-1s-1,则v(B)=0.3 molL-1s-12=0.15 molL-1s-1,B错误;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值不是瞬时值,C错误;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2 mol2 L-0.6 molL-12=0.7 molL-1,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5分) 14.(10分)在下列事实中,各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 (1)集气瓶中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________。 (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矿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加入少量MnO2,则很快放出气泡:________。 (4)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放入同样大小的锌条和镁条,产生气体有快有慢:________。 (5)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与0.1 molL-1盐酸和1 molL-1盐酸反应,速率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光 (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3)催化剂 (4)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5)反应物的浓度 15.(8分)在25 ℃时,向100 mL含HCl 14.6 g的盐酸中,放入5.6 g 铁粉,反应进行到2 s时收集到氢气1.12 L(标准状况),之后反应又进行4 s,铁粉全溶解。若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则: (1)前2 s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4 s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2 s内与后4 s内比较,反应速率________较快,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 s末时:n(FeCl2)=n(H2)==0.05 mol, c(FeCl2)==0.5 molL-1; 4 s末时:n(FeCl2)=n(Fe)==0.1 mol,c(FeCl2)==1.0 molL-1。 (1)前2 s内:v(FeCl2)===0.25 mol/(Ls); (2)后4 s内:v(FeCl2)===0.125 mol/(Ls), v(HCl)=2v(FeCl2)=0.125 mol/(Ls)2=0.25 mol/(Ls); (3)选用v(FeCl2)比较,因为0.25 mol/(Ls)>0.125 mol/(Ls),所以前2 s内反应速率较快,因为前2 s内HCl的浓度大,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答案:(1)0.25 mol/(Ls) (2)0.25 mol/(Ls) (3)前2 s内 前2 s内盐酸浓度比后4 s内大 16.(6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 min时,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 mol/(Lmin)。 回答下列各问题: (1)5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min)。 (2)x=________。 (3)此时B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解析:5 min时D的浓度为0.5 mol/L,则D的平均反应速率v(D)==0.1 mol/(Lmin),即v(C)=v(D),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2。同理可知v(A)=0.15 mol/(Lmin);v(B)=0.05 mol/(Lmin)。由此可知在5 min内A的浓度减少量为0.75 mol/L;B的浓度减少量为0.25 mol/L;假设A、B的起始浓度为x,可得=,解得x=1.5 mol/L,故5 min后B的浓度为1.5 mol/L-0.25 mol/L=1.25 mol/L。 答案:(1)0.15 (2)2 (3)1.25 17.(11分)将气体A、B置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反应进行到10 s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 mol,B的物质的量为0.6 mol,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则: (1)用C表示10 s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 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改变下列条件,生成D的速率如何变化(用“增大”“减小”或“不变”填空)。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D的速率 ① 降低温度 ② 增大A的浓度 ③ 使用催化剂 ④ 恒容条件下充入Ne (不参与体系反应) 解析:   3A(g) +  B(g)2C(g)+2D(g)   3.0    1.0   0   0   1.2 0.4 0.8 0.8 1.8 0.6 0.8 0.8 (1)v(C)==0.04 mol/(Ls); (2)c(A)==1.5 mol/L; (3)c(D)==0.4 mol/L; (4)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1)0.04 mol/(Ls) (2)1.5 mol/L (3)0.4 mol/L (4)①减小  ②增大  ③增大  ④不变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九2.3.1化学反应的速率 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553611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