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三版教材目录_第1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三版教材目录_第2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三版教材目录_第3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三版教材目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供暖 11.1 建筑热工与节能11. 1.1建筑热工设计及气候分区要求11. 1.2维护结构传热阻21. 1.3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41. 1.4维护结构的防潮设计61. 1.5建筑热工节能设计81.2 建筑供暖热负荷计算131. 2.1维护结构的耗热量计算141. 2.2冷风渗入的耗热量计算171.3 热水、蒸汽供暖系统分类及计算211. 3.1热媒的选择211. 3.2供暖系统分类221. 3.3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231. 3.4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251. 3.5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281. 3.6低压蒸汽供暖系统301. 3.7高压蒸汽供暖系统321.4 辐射供暖(供冷)34

2、1. 4.1热水辐射供暖361. 4.2毛细管型辐射供暖与供冷481. 4.3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511.5 热风供暖601. 5.1集中送风611. 5.2空气加热器的选择651. 5.3暖风机的选择661. 5.4热空气幕681.6 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701. 6.1水力计算方法和要求711. 6.2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761. 6.3蒸汽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711.7 供暖系统设计801. 7.1供暖入口装置801. 7.2管道系统811.8 供暖设备与附件841. 8.1散热器841. 8.2减压阀、安全阀881. 8.3疏水阀901. 8.4膨胀水箱941. 8.5除污器971. 8.

3、6调压装置991. 8.7集气罐和自动排气阀1001. 8.8补偿器1011. 8.9平衡阀1021. 8.10恒温控制阀1031. 8.11分水器、集水器、分汽缸1041. 8.12换热器1041.9 供暖系统热计量1081.10小区供热1161. 10.1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概算1161. 10.2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形式与热媒1221. 10.3集中供热系统管网设计1241. 10.4供热管网与热用户连接设计1271. 10.5热力站设计1311. 10.6热水供热管网压力工况分析1321. 10.7热水供热管网水力工况与热力工况1351. 10.8热力管道设计1401. 10.9热网监测

4、、控制与经济运行1431.11 小区供热锅炉房1441. 11.1概述1441. 11.2锅炉的基本特性1461. 11.3锅炉房设备布置1511. 11.4燃煤锅炉房设备组成与布置1521. 11.5锅炉房设备、系统选择1541. 11.6燃气锅炉节能措施1581.12 分散供暖158第二章 通风 1612.1 环境标准、卫生标准、排放标准1612. 1.1环境标准1612. 1.2室内环境空气质量1652. 1.3卫生标准1662. 1.4排放标准1682.2 全面通风1692. 2.1全面通风设计的一般原则1692. 2.2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1702. 2.3全面通风量计算1712. 2

5、.4热风平衡计算1732. 2.5事故通风1742.3 自然通风1742. 3.1自然通风的设计与绿色建筑1752. 3.2自然通风原理1762. 3.4自然通风设备选择1822. 3.5复合通风1852.4 局部排风1862. 4.1局部排风罩种类1862. 4.2局部排风罩的设计原则1872. 4.3局部排风罩的设计计算1872.5 过滤与除尘1992. 5.1粉尘特性1992. 5.2过滤器的选择2012. 5.3除尘器的选择2042. 5.4典型除尘器2052.6 有害气体净化2292. 6.1有害气体分类2292. 6.2起始浓度或散发量2292. 6.3有害气体的净化处理方法229

6、2. 6.4吸附法2302. 6.5液体吸收法2362. 6.6其他净化方法2442.7 通风管道系统2462. 7.1通风管道的材料与形式2462. 7.2风管内的压力损失2482. 7.3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2512. 7.4通风除尘系统风管压力损失的估算2532. 7.5通风管道的布置和部件2532. 7.6均匀送风管道设计计算2582.8 通风机2612. 8.1通风机的分类、性能参数与命名2612. 8.2通风机的选择及其与风管系统的连接2692. 8.3通风机在通风系统中的工作2702. 8.4通风机的联合工作2722. 8.5通风机的运行调节2752. 8.6风机的能效限定值及

7、节能评价值2762.9 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2772. 9.1测定位置和测定点2772. 9.2风道内压力的测定2792. 9.3管道内风速测定2812. 9.4风道内流量的计算2812. 9.5局部排风罩口风速风量的测定2822.10 建筑防排烟2842. 10.1基本知识2842. 10.2防火分区2872. 10.3防烟分区2912. 10.4防烟、排烟设施2932. 10.5建筑的自然排烟2972. 10.6建筑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3002. 10.7建筑的机械排烟3042. 10.8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防火防爆设计要点3102. 10.9防火、防排烟设备及部件3122.11 人民

8、防空地下室通风3192. 11.1设计参数3192. 11.2人防工程地下室通风方式3212. 11.3防护通风设备选择3302. 11.4人防地下室柴油电站通风3312.12 汽车库、电气和设备用房通风3342. 12.1汽车库通风3342. 12.2电气和设备用房通风336第三章 空气调节3413.1 空气调节的基本知识3413. 1.1湿空气性质及焓湿图3413. 1.2室内外空气参数的确定3453. 1.3空调房间维护结构建筑热工要求3503.2 空调冷热负荷和湿负荷计算3543.2.1空调冷热、湿负荷的性质与形成机理3543.2.2空调负荷计算3563.2.3空气的热湿平衡及送风计算

9、3623.2.4空调系统全年耗能量计算3643.3 空调方式与分类3673.3.1空调方式与分类3673.3.2集中冷热源系统3683.3.3直接膨胀式系统3693.3.4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3703.4 空气处理与空调风系统3713.4.1空气的处理过程3713.4.2空调系统的设计与选择原则3753.4.3全空气空调系统3763.4.4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3853.4.5多联机空调系统3913.4.6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与设备3933.4.7组合式空调机组的性能与选择4003.4.8整体式空调机组4123.4.9中小型计算机房(数据中心)空调设计4153.4.10空调机房设计4213.5 空

10、调房间的气流组织4223.5.1送、回风口空气流动规律4233.5.2送、回风口的形式及气流组织形式4283.5.3气流组织的计算4353.5.4CFD模拟技术4463.6 空气洁净技术4503.6.1空气洁净等级4503.6.2空气过滤器4523.6.3气流流型和送风量、回风量4583.6.4室压控制4623.6.5与相关专业的关系4643.7 空调冷热源与集中空调水系统4653.7.1空调系统的冷热源4653.7.2集中空调冷热水系统4683.7.3空调水系统的分区与分环路4783.7.4冷却水系统4803.7.5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和水力工况分析4893.7.6水源热泵系统4943.7.

11、7空调冷热源设备的性能与设备选择4983.7.8空调水系统附件5023.7.9冷热源机房设计5063.8 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5083.8.1基本知识5083.8.1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5103.8.3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相关环节与控制设备5113.8.4空气处理系统的控制与监测要求5263.8.5集中空调冷热源系统的控制与监测要求5293.8.6集中监控与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5293.9 空调、通风系统的消声与隔振5333.9.1噪声的物理量度及室内噪声标准5333.9.2空调系统的噪声5353.9.3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5393.9.4设备噪声控制5413.9.5隔振5433.9 保温与保冷设

12、计5453.10 空调系统的节能、调试与运行5493.11.1建筑节能概述5493.11.2空调条件系统的节能设计5533.11.3空调系统中常用的节能技术和措施5553.11.4可再生能源的利用5653.11.5空调系统的调试与运行管理566第四章 制冷与热泵技术5674.1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5674.1.1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循环5674.1.2制冷剂的热力参数表5674.1.3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5684.1.4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及热力计算5704.1.5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5764.1.6热泵循环5794.2 制冷剂及载冷剂5804.2.1制冷剂的种类及其编号方法5804.

13、2.2对制冷剂的要求5824.2.3CFCs及HCFCs的淘汰及替代5864.2.4常用制冷剂的性能5884.2.5载冷剂5924.3 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机组及其选择计算方法5934.3.1蒸气压缩是制冷(热泵)机组的组成和系统流程5934.3.2制冷压缩机的种类及其特点5954.3.3制冷压缩机及热泵机组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6054.3.4制冷(热泵)机组的种类及其特点6104.3.5各类冷水(热泵)机组的主要性能参数和选择方法6154.3.6各类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制冷(热泵)机组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6234.4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制冷机房设计6274.4.1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组成62

14、74.4.2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6274.4.3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与经济运行6324.4.4制冷机房设计及设备布置原则6334.5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6364.5.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及其理论循环6364.5.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特点及其主要性能参数6414.5.4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设计选型及机房布置6494.5.5吸收式热泵在能量回收中的利用6584.5.6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经济运行6604.6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6614.6.1采用冷热电联供的意义6624.6.2冷热电联供的的使用条件6644.6.3冷热电联供的系统组成6664.6.4冷热电联供的设备选择

15、6694.7 蓄冷技术及其应用6764.7.1蓄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6764.7.2蓄冷系统的组成及设置原则6804.7.3蓄冷系统的设计要点6834.7.4蓄冷与热泵耦合技术6984.8 冷库设计的基础知识6984.8.1冷库的分类与组成6984.8.2食品贮藏的温湿度要求、贮藏期限及物理性质7014.8.3冷库的公称容积与库容量的计算7084.8.4冷却间和冷冻间的冷加工能力计算7094.8.5气调贮藏7104.8.6冷库维护结构的隔汽、防潮及隔热7124.8.7冷库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7164.9 冷库制冷系统设计及设备的选择计算7214.9.1冷库的冷负荷计算7214.9.2制冷系统形

16、式及其选择7294.9.3制冷压缩机及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7304.9.4冷间冷却设备的选择和计算7394.9.5冷库冷间冷却设备的除霜算7414.9.6冷库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7424.9.7冷库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装置7454.9.8冷库制冷机房设计及设备布置原则7464.9.9装配式冷库7494.9.10冷库运行节能与节能改造746第5章 绿色建筑7545.1 绿色建筑及其基本要求7545.1.1 绝色建筑的定义7545.1.2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三个阶段)7555.1.3 节能建筑、低碳建筑和生态建筑 7565.1.4 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7605.2 绿色民用建筑运用的暖通空调技术7615.2.1 节地与室外环境(总图布置) 7615.2.2 节能与能源利用 7625.2.3 室内环境质量7735.2.4 运营管理7765.3 绿色工业建筑运用的暖通空调技术7785.3.1 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总图布置)7785.3.2 节能与能源利用7795.3.3 室外环境污染与污染物控制7865.3.4 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7875.3.5 运营管理7895.4 绿色建筑评价7905.4.1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7905.4.2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