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企业生产管理.ppt_第1页
第三章企业生产管理.ppt_第2页
第三章企业生产管理.ppt_第3页
第三章企业生产管理.ppt_第4页
第三章企业生产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第一节 生产/运作管理概述 第二节 生产/运作过程 第三节 生产能力与计划 第四节 生产/作业控制 第五节 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学习生产/运作管理的意义,管理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与科学和技术三足鼎立。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科学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管理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随着未来社会共同劳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分工协作更加精细,社会化大生产日趋复杂,管理就更加重要了。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使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比起过去和现在,未来的管理在未来的社会中将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1) 运作(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

2、于核心地位,据统计有35%以上的工作是与运作管理有关的。如产品开发、顾客服务、工厂选址,设施布置、工作设计、生产计划、作业控制、进度安排、质量保证、库存管理等等。而且企业的其他经营活动如会计、财务、人力资源、后勤供应、营销、采购等都与运作管理有密切关系。,2)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环节。通过学习运作管理,我们才能知道企业是怎样组织运作活动的,产品与服务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我们使用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由运作活动创造出来的,如何对运作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与控制。因此作为管理者对运作管理有一个基本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3) 运作管理,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手段。运作活动是一切企业组

3、织中耗费最大的部分之一,因此,当一个企业想提高效益时,运作活动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运作管理可能是生产商品与服务的组织提高盈利能力的最佳途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企业通过生产运作管理可以在多大的程度上提高其生产率。 4) 运作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管理科学,包括内容十分丰富,融入现代最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了解掌握这些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任何管理者都是必须的,对提高管理水平大有裨益。,案例1-1 Landrum技术公司 Landrum技术公司是一家小企业。为了能买得起新一代生产设备,它必须提高盈利能力,否则,将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以购买新设备,将无法保持其商业地位,无法向雇员提供工作,或向

4、顾客提供商品与服务。下面的数据列出了一个简要的收入状况和该公司的三种战略选择。 第一种战略选择是营销方案,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销售量增加50,这样,公司利润将增加71%。然而,增加50的销售量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种是财务方案,可以通过良好的财务管理使财务费用削减一半。但即使这种方案能够成功实施,利润也仅增加21,这种改善是不够的。 第三种为生产方案,该方案通过管理使制造成本下降20,而利润竞增加了114!在本例这种条件下,银行是愿意向该公司增加贷款的。,单位:美元, 增加销售额50,使利润增加10,000,即714。 削减财务费用50%,使利润增加3,000,即214。 削减生产成本20%。使

5、利润增加16,000,即114.2 扣除固定成本(包括财务费用)后的收益。,第一节 生产管理概述,一、生产的概念(地位、含义、构成)。 二、生产管理概念(地位、含义、基本目标、构成要素)。 三、生产系统概念(基本含义、构成要素、主要特征、功能目标、系统结构及分类、主要类型)。,一、生产概念,生产的基本涵义:是企业的最基本职能之一,包括制造与服务在内的广义生产概念 ,生产活动的过程是把输入资源按照社会需要转化为有用输出,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 生产/运作系统(Production/Operations Systems) 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1、生产/运作是企业

6、的最基本职能之一。企业的运行有三大基本职能:运作、理财和营销。运作就是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把运作活动组织好,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作用。理财就是为企业筹措资金并合理地运用资金。只要进入的资金多于流出的资金,企业的财富就不断增加。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 2、生产/运作包括制造与服务在内的广义生产概念 狭义的生产/运作系统指企业内部的生产/运作系统。广义的生产/运作系统指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组成的系统。,运作概念的发展,3、运作活动的过程是把输入资源按照社会需要转化为有用输出,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就是运作活动的过

7、程。 运作构成:输入、转化和输出。 输出是企业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也是它赖以生存的基础。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特色与竞争力,是在转化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转化过程的有效性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输入则由输出决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决定了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其它输入要素。,战略管理,营销管理,产品设计,运营管理,输入资源,输出产品/服务,待转化: 原材料 信息 顾客,土地 设施 资本 员工 管理,顾客,过程,环境,入厂物流,出厂物流,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服务,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模型,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组织的输入、转换、输出的主要内容。,运作活动具有如下特征: 1)运作需要投入一定资源,经过

8、某种转换过程,实现价值增值; 2)运作包括有形产品的生产,也包括无形产品的服务; 3)产出可以满足一定社会需要,具有一定使用价值。,二、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1产品与服务 产品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成品或半成品;服务主要指无形产品。 2生产要素:人、财、物(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工艺设备)信息等。企业生产活动中,生产要素在质量、数量、时间上必须符合生产过程的要求;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生产要素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前提条件和保证 3生产过程:产品或服务的产生形成过程 4反馈过程:把生产过程输出信息返回到输入端,及时对生产过程控制和调整。,三、生产系统分类,1、按输出物性

9、质,分为制造业生产与服务型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如:汽车制造、冶炼钢铁、石化生产等。,服务性生产 也称为非制造性(non-manufacturing)生产,基本特征是不制造有形产品(有时为实现服务而必须提供有形产品)。 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分为纯劳务服务和一般劳务服务。纯劳务服务如咨询、指导和讲课等;一般劳务如零售、邮政等 按顾客是否参与分为顾客参与的合顾客不参与的服务性生产。如理发、旅游、培训VS洗衣、货运等。,还有将其分为商业服务、贸易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或个人服务以及公共管理服务 服务生产的特征: (1)产出具有无形和不可储存性 (2)顾

10、客参与,顾客与服务人员直接接触 (3)生产率难确定 (4)质量标准难建立 (5)兼有服务运作和服务营销 (6)产品与服务相伴随,2、制造业生产依据生产工艺又可细分为流程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 流程性生产: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移动,并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如炼油、化工、冶金、食品、造纸等。 流程性生产设施集中,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过程中协作与协调服务任务少,对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高。,离散性生产:也称加工装配生产,指物料离散的按一定工艺顺序移动,在移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如机床、汽车、柴油机、锅炉、家具、计算机、服装等生产。 协作十分复

11、杂,计划、组织、协调任务重,生产管理复杂。这是生产运作管理研究的重点。,流程型生产与加工装配型生产特征,3、根据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分为备货型与订单型生产 备货生产: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来满足用户需求。 订单型生产:按用户订单进行生产,生产的是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如:锅炉、船舶等。 区别(参见教材P122),4、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单件生产:根据用户的特定要求组织生产或服务 成批生产:产品品种较多,产量较大,若干种产品成批轮换生产 大量生产:大批量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标准化产品,四、生产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内容等,1目标

12、:高效时间性要求;灵活弹性要求;准时服务型要求;低耗成本要求;清洁生产环保要求;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质量要求 目标体现了CQSTE五方面特征:低成本(cost)、合格质量(quality)、满意服务(service)、准时性(time)和清洁生产(environment) 2基本内容: 包括三个方面:生产系统设计、生产系统运行和生产系统维护 生产系统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生产系统设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生产系统运行 生产系统运行主要涉及生产计划与控制。计划主要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何时生产;控制主要解决如何保证按计划完成任务的问题,包括生产

13、进度控制、采购控制和库存控制等。 生产进度控制指各生产单元要按期完工,产品按期装配和出产。 库存控制包括对战略性物资、重要性物资和一般性物资采购审批控制程序等 生产系统维护主要涉及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管理。其目标是要提高资产维修效率,增加资产可靠性,降低资产的总体维修成本,尽量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3、生产管理的任务 就在于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等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体系,按照最经济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第二节 生产过程组织,一、生产过程的概念及构成 产品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产的全过程。通 常包括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等待存储

14、过程和自然 过程。其中,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最基本的部分。 对于机械产品而言,其工艺过程可划分为三个工艺阶段:,毛坯制造,机械加工,产品装配,用户,用户,原材料,铸,锻,切,车,铣,刨,磨,工序,二、组织生产过程的原则,1. 工艺专业化原则:按照工艺特点设置生产单位。 是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里, 对多种不同的零件进行相同工艺的加工。 如锻造厂、铸造厂、热处理车间、车工工段、磨床组等。 2. 对象专业化原则:以产品(零件或部件)为对象 来设置生产单位。 是将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的不同类型的设备、 工装和工人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里,以完成该种产品(零部 件)的全部或大部分

15、工艺过程。 如发动机厂、连杆车间、变速箱车间、水泵工段等。,工艺专业化与对象专业化的比较,三、组织生产过程的构成,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 附助生产过程 生产服务过程 附属生产过程,四、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1.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是指物料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连续运动的状态, 没有或很少有不必要的停顿与等待现象。 2. 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是指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平行交叉作业(平行移动或平 行顺序移动)。 3.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是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生产能力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各 环节能力趋于平衡,没有“瓶颈”。,4. 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是指产品从投料到完工能按计划均衡地进行

16、,在相等的 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大体相等。没有前松后紧的现象。 5. 生产过程的柔性 是指生产过程具有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市场需要 什么产品就能生产出什么产品。 6. 生产过程的准时性 是指生产过程的各环节都能按照后一环节的需要生产。 即在后一环节需要的时候,按照后一环节需要的数量,生产 后一环节所需要的产品或零部件。即准时准量(JIT)。,第三节 生产能力与计划,一、企业生产能力 1.生产能力的定义 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企业的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合格产品的最大数量,或者能够加工处理的一定原材料的最大数量。 (

17、1)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 (2)生产能力是在企业可能达到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确定,不考虑劳动力不足和物质供应中断等不正常现象。 (3)以实物指标为计量单位 (4)综合平衡的结果 (5)一般以最大产品数量来表示,有时也以加工的原材料的最大数量表示。,2.生产能力的种类 (1)设计能力 是指工业企业基本建设时,设计任务书与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它是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后应该达到的最大年产量。 (2)查定能力 是指企业生产了一段时间以后,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企业的产品方向、固定资产、协作关系、资源条件、劳动状况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新的条件下可能实现的最大生产能力。 (3)现实能力(计划

18、能力) 是指企业在年度内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实际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它是以现有生产条件,并考虑到在年度内能够实现的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的效果来确定的。 企业在编制长远规划时,一般以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为依据;编制年度生产计划或生产作业计划时,则以现实生产能力为依据.,3、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产品的品种、数量构成、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质量要求、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水平、设备的数量、性能及成套性、工艺加工方法、生产面积的大小、工厂的专业化组织水平、生产组织及劳动组织形式、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及劳动积极性等。 生产中的固定资产的数量 是指企业在查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能够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厂

19、房和其他生产性建筑物的面积。 包括: (1)正在运转的机器设备。 (2)正在修理安装或正等待修理安装的机器设备。 (3)因生产任务不足、变化或其它非正常原因暂时停止不用的机器设备。,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是指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 1.制度工作时间 (全部日历日数节假日数) 每日制度工作小时数 2.有效工作时间 T效=制度工作时间(1设备修理停工率) 3.生产面积的利用时间为制度工作时间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1. 对于设备来说,它是指单位机器设备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的定额。 2.对于生产面积来说,是指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的大小及占用时间的长短。,4、生产能力的核定

20、(一)意义 1.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2.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 3.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基础。 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有利于发现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富余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二)步骤 1.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 2.思想、组织和资料的准备 3.计算核定。生产能力的计算一般从最基层生产环节算起,先计算设备组的生产能力,然后确定各生产工段(小组)的生产能力,而后再确定车间以至全厂的生产能力。 (1)设备和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2)生产线和工段的生产能力 (3)车间的生产能力 (4)企业的生产能力,(三)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参见教材) 多品种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参见教材),二

21、.生产计划 (一)种类和作用 种类:企业的生产计划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1、长期计划 是生产方面的长远规划.按五年或更长期限编制。 2、中期计划 是按两年或三年编制的生产发展规划 3、短期计划 是年度生产计划和时间更短的生产作业计划 作用: 1、长期生产计划是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年度计划是编制其它计划的重要依据 3、企业生产计划既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手段,是组织企业生产有计划进行的依据,又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基础。,(二)指导原则 (1)科学性 (2)严肃性 (3)应变性 (三)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1)产品品种指标 生产什么 品名、规格、型号、种类数等 (2)产

22、品质量指标 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各种产品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 一级率、合格品率、废品率、返修率、成品交检合格率(一次交检合格率、二次交检合格率)等 (3)产品产量指标 生产多少 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工业产品(合格品)的实物量和工业性劳务的数量。 (4)产值指标 商品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可供销售的产品或工业性劳务的价值包括: 最终产品、准备出售的半成品。 来料加工的加工价值。 工业性作业或劳务的价值。,总产值:企业在计划其内完成的以货币计算的生产活动总成果的数量。 包括:商品产值。 企业在制品、自制工具、模具等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 来料加工的来料价值。 净产值:企业在计

23、划期内通过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 净产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生产法 净产值=总产值物质消耗价值 物质消耗价值是指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价值以及其他物质消耗费用 分配法 净产值=工资+税金+利润+本企业的非物质消耗 本企业的非物质消耗包括差旅费、市内交通费、工人干部培养费、利息支出、罚金支出等。 商品产值、净产值用现行价格来计算 总产值用不变价格来计算,三种产值对照表,(四)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确定目标 (1)需求分析与预测 有三个途径: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建议数字、有关指标。 用户的直接订货 市场需求预测 (2)资源分析 (3)能力分析 2、统筹安排,

24、初步提出计划指标 内容:品种的选择和搭配;产量指标的选优和确定;产品出产进度的合理安排;车间之间的选择等。,3、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 (1)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的平衡 (2)生产任务与劳动力之间的平衡 (3)生产任务与物资供应之间的平衡 (4)生产任务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 (5)生产任务与资金占用的平衡 4、报请批准,确定计划 5、评价计划,实施计划,(五)生产作业计划 1.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 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它是根据企业年、季度生产计划所规定的生产任务和进度,并考虑各个时期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把企业的生产任务分配给各个车间、工段、班组、以至工作地和个人,并按日

25、历顺序安排生产进度的具体计划。,2.生产作业计划的基本分类 (1)按时间划分 企业的生产计划是一个不同阶段计划组成的体系,根据时间的不同,可以被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长期计划1年作一次; 中期计划的覆盖范围从612个月; 短期计划包括从1天到6个月的时期。,(2)按层次划分 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计划,这些计划是分层次的。一般可以分成战略层计划、战术层计划与作业层计划三个层次。,(3)按作用划分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计划按作用来说,一般来说可分为三种:综合计划、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综合计划又称为生产大纲,它是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所作的概括性设想,是根据企业所

26、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库存投资等问题所做的决策性描述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要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 物料需求计划,就是要制定这样的原材料、零件和部件的生产采购计划:外购什么、生产什么、什么物料必须在什么时候订货或开始生产、每次订多少、生产多少,等等,3、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内容,(1)产品品种 产品品种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该生产的品种、规格的名称和数目。例如,冶金企业中不同牌号的钢材,纺织企业中不同规格的纱或布,机床制造企业中不同型号的机床等等。 (2

27、)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各种产品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它反映着产品的内在质量(如机械性能、工作精度、使用寿命、使用经济性等)及外观质量(如产品的外形、颜色、装潢等)。,(3)产品产量 它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的实物数量和工业性劳务的数量。产品产量指标通常采用实物单位或假定实物单位来计量。例如,机床用“台”表示,钢铁用“吨”表示,棉布用“万米”表示 (4)产品产值 各种产品的实物计量单位不同,为了计划不同品种的产品总量,需要运用综合反映企业生产成果的价值指标,即产值指标。企业产值指标有商品产值、总产值与净产值等三种形式。,4、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1)编制生

28、产作业计划所需要的资料 要编制好生产作业计划,必须有充分可靠的依据资料,主要包括: 年、季度生产计划和订货合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工艺装备生产计划及其完成情况。 产品零、部件明细表,产品零件分车间、工段和班组明细表,产品工艺技术文件。 各种产品、零件分工种、分工序的工时消耗定额及其分析资料,人员配备情况及其各类人员数的技术等级。,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工艺装备等的供应和库存情况,动力供应情况和物资消耗情况。 设备的类型、数量及其运转情况,设备修理计划,厂房生产面积和台时消耗定额。 上期生产作业计划预计完成情况和在制品情况。 市场动态及产品销售情况。,(2)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29、方法 不同的生产类型和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也大不相同。常用的有在制品定额法、累计编号法、生产周期法、“看板”法、网络计划技术等。,在制品定额法 在制品定额是指在一定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生产各个环节所必须占用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数量。 生产周期法 即根据产品生产周期来规定车间生产任务安排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这种方法关键是注意期限上的衔接。,“看板”法 “看板”法即准时生产法,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所推行的一种生产管理制度。所谓准时生产法即“只在必要的时刻、按必要的数量生产必须的产品”。,第四节 生产控制,生产活动在生产计划中虽然作了具体安排

30、,但由于企业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影响,在现实的企业生产组织中,往往会出现现实与计划目标之间的差距,因此,为了防止干扰,实现企业计划的目标必须要进行生产控制。,一、企业生产控制概念 生产控制是指为保证生产计划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和调节,是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二、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 1、确定控制的标准 2、根据标准检验实际执行情况 3、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三、企业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作业控制是指在生产作业计划执行过程中,有关产品生产的数量和进度的控制。通过生产作业控制的目标是保证按时、按量完成生产作业计划规定的产品生产任务。 包括作业分配、作业核算、进度控制等,1、作业

31、分配 作业分配是根据生产计划的规定,检查生产作业计划准备的落实情况,安排作业顺序,给各个生产环节下达生产作业指令,一般由工段长负责。 大批量生产适合标准派工法 成批生产和比较稳定单件小批量生产适合定期派工法 单件小批生产适合临时派工法,2、生产进度控制 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成品入库为止的全部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包括: 投入进度控制 出产进度控制 工序进度控制,3、生产调度 生产调度就是在生产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对生产计划的监督、检查和控制,发现偏差及时调整的过程 。 (1)生产调度的任务 (2)生产调度系统的组织 (3)调度制度与方法,4、生产作业核算 生产作业核算就是在生产作业计划执行过程中,对

32、产品、零件的实际投入和产出量,投入和产出期,在制品占用量,各单位和个人完成的工作任务等所进行的实际记录。,5、在制品占用量控制 在制品指企业从材料、外购件等投入生产到产成品出厂前,储留在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零部件称为在制品。 主要任务做好在制品的计划、协调和控制,保证生产环节均衡进行生产 管理的关键建立健全收发、领用制度,做好记帐和核对工作等。,6、分析调整生产偏差 发现计划执行结果有差距,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缩小差距和恢复正常。 作业控制的偏差主要表现为进度落后、产量不足等,关键在于迟延,应采取措施。,第五节 生产管理理论,按照阶段不同,可以分为4个阶段;PPT152 按照时间顺序,20世纪

33、的历史演变;PPT152,生产管理理论的演进,自从人类有了生产活动,就产生了运作管理的实践。在古代,有许多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帝国的公路与输水道、西班牙的海船制造。虽然有了建造这些工程的经验,但是并没有形成科学。自18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开始之后,工厂制度代替了手工作坊,机器代替了人力。1771年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出现,标志着管理理论萌芽开始诞生。 但是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是源自泰罗对生产活动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科学管理原理。,第四阶段,现代管理思想(1945)一系列管理学派(管理科学派、行为科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第一阶段,早期管理思想(19世纪末以前

34、),第二阶段,古典管理思想(19世纪末1930年),以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和法约尔一般管理思想为代表,第三阶段,中期管理思想(19301945),以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和巴纳德的组织理论为代表,一、科学管理 1911年弗雷德里克w泰罗(Frederick WTaylor)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给生产运作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通过对工作方法的观测、分析和改进以及运用经济手段相结合方法来提高生产率,取得明显成效。 泰罗理论的基本思想是:1)利用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方法确定工人每天的劳动定额;2)按标准的操作方法训练工人;3)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度;4)明确划分管理职能,使管理工作专业化。他的杰出贡献是使管理由

35、经验走向科学,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与泰勒同时代对科学管理做出贡献的还有弗兰克吉尔布雷思(Frank Gilbreth)、莉连吉尔布雷思(Lillian Gilbreth )和亨利.L.甘特(HenryGantt)。,二、流水装配 1913年出现了机器时代最重大的技术革新福特公司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流水装配线进行生产。流水生产以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为目标,成为大批量生产的一种方式。运用流水装配线,力求实现劳动机械化,促进更细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福特公司在该装配线引入之前,一个工人完成一辆汽车底盘的装配要用12.5个小时。而在流水装配线建成之后,由于应用了专业

36、分工和底盘可以自由移动,每个底盘的平均时间缩短为93分。,三、激励理论 从1927年开始,由社会学家梅奥(Mayo)领导的哈佛工商管理研究生院组织的研究小组,在西屋电气公司的伊利诺斯州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6年实验研究。开始设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工厂环境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但研究的结果却发现人的因素比以前理论工作者想象重要得多。由此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基本观点是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尊重工人比只靠增加工资更能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工人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个人和社会作用的发挥,组织和社会对工人的关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人际关系学说大大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使管理重心开始由物转向人,开始

37、重视人的激励问题。 20世纪40年代,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需求层次理论;50年代赫芝伯格(Frederick Hertzberg)提出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于60年代提出X理论与Y理论;到了70年代威廉.乌奇(William Ouchi)提出Z理论。激励理论广泛用于运作活动,成为发挥工人创造性、积极性和提高生产率的源泉。,行为科学派企业文化“源在美国,根在日本”一种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可和共同遵循的,带有本企业特色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精神因素的总和。科学管理是以“物”为中心的“

38、理性管理”(硬件),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灵性管理”(软件)。,泰罗的科学管理强调工作设计的技术层面而忽视人的因素。欧美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美注重“硬”的方面,强调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日不但重视“硬”的方面,还特别注重“软”的方面。80年代,美国学者所著企业文化论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和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四、运筹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解决后勤组织和武器系统设计的复杂问题,促使运筹学向跨学科的数学化方向发展。包括数学、心理学和经济学领域许多专家学者们都参与到对运筹学的研究中。他们用定量的方法构造和

39、分析问题,寻求数学意义上的最优解。战后,运筹学的优化方法广泛应用生产领域,为运作管理提供了许多定量分析的工具。50年代末到60年初,运作管理作为独立学科出现。爱德华柏曼(Edward Bowman),罗伯特法特(Robert Fetter)出版了生产与作业管理分析(1957年);伯法(Belffa)出版了现代生产管理(1961年)。他们都注意到生产系统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以及生产运作为一个系统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排队论、仿真、线性规划在运作管理中的应用。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运作活动的复杂性,运筹学建立的数学模型很难准确地描述生产系统,使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五、物料需求计划(MRP)与计

40、算机技术 7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运作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制造业中,一个重大突破是物料需求计划(MRP)被应用于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料需求计划通过计算机软件将企业的各部门联系存一起,共同完成复杂产品的制造。这样,生产计划人员就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I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利克(Joseph Orlicky)和奥利佛怀特(01iver Wight)在MRP的理论与应用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MRP进一步扩展为制造资源计划(MRP),其应用范围扩大到销售部门和财务管理,统一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在MRP基础上,把办公自动化、后勤、设备维护、过程控制

41、、数据采集和电子通讯等结合起来,实现更广泛的管理信息集成,向更高层次的企业需求计划(ERP)方向发展。,六、准时化生产(JIT)与工厂自动化 80年代发生了运作管理思想和自动化技术的革命。准时化生产(JIT)是制造业思想的主要突破。准时化生产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经过20余年的运作实践总结出来的它包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形成个完整有机生产体系。JIT是一种彻底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多样的适合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方式,用最少库存生产最适当数量的产品,实现零缺陷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在80年代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受到普遍重视和推广应用。 在这个时期,工厂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许多新的生

42、产技术相继产生,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集散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并促进运作管理向系统集成与高效敏捷方向发展。工厂管理控制一体化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柔性制造系统(FMS)出现并走向实用化阶段。,管控一体的综合化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是指对整个企业的经营和生产进行综合的管理控制。企业自动化向管控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发展是必然趋势,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化工企业为例,今天生产过程控制信息约占%,管理信息只占%;到世纪初,控制信息将下降到只占%,而管理信息将也升至%,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从单一生

43、产信息需求向多信息需求发展。 计算机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在早期是按功能独立进行的。现在,开放计算机网络使企业信息连接打破了“自动化孤岛“。我们不仅可以在企业的经营部门和生产车间之间建立软件连接,基于Intranet与Extranet及WEB的软件系统还可以为企业的异地工厂之间,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和用户之间连接成一体的自动化系统,可以得到有效的贸易信息与生产信息来做出最佳的生产决策。从而出现用计算机把贸易信息和生产信息沟通成为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Foxboro公司的I/AS,Honeywell公司的TPS,Fisher_Rosemount 大公司的Plantweb系统,ABB公司的Advant

44、等均是具有管控一体功能的自动化系统,而且控制规模可变,控制功能更分散,管理信息集成度更高,更集中 。,七、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TQM 80年代日本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使其运作生产率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极大地增强了日本的竞争力。但直到90年代,TQM才得到真正的普及。在质量发展史做出杰出贡献与成就的质量专家有W.爱德华戴明(W.Edwards Deming),约瑟夫M朱兰(JosephJuran)和菲利普克罗斯比(Philip Crosby)。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系列标准在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认证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对全球化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今天,T

45、QM已经风靡全球,成为运作管理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八、流程再造 为了在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恢复和保持优势,美国管理学家和企业界人士产生了改革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构想。1993年,原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与CSC公司管理咨询专家詹姆斯.钱辟(James Champy)合著了再造公司一书,提出了“公司再造”、“流程再造”的新概念。 他们认为企业再造就是“为了在成本、品质、服务及速度等方面的绩效取得大幅度改进,对企业所从事的最关键与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及作业程序进行再设计和重建”。这就是说,企业再造的对象是企业的管理和作业工作的程序,所谓程序,

46、就是流程,即企业内部各种各样业务流程,这是再造的核心问题。,九、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将集成系统理论用于管理从原材料供应商,经过生产企业加工,运送,仓储,直到最终用户所构成的供应链上由信息、物料和服务组成的流程。重点是放在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进入90年代,由于全球因特网的建立,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在流通领域开始应用。EDI由计算机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电子数据交换软件和电子数据交换网络构成,它不仅能自动生成所要传送的数据,还能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在进行商务活动过程中,可利用计算机进行查询、分析、模拟、预测。EID能大大提高服务运作的效率并支持运作决策。,海尔市场链获特等奖 2月2日消息,第七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中国企联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具体承办)组织有关专家认真进行科学评价并最终审定,全国共有项成果被审定为“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其中,海尔集团的“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一项成果被审定为特等奖(第一名)。这是继海尔集团在名牌战略阶段管理获得管理创新一等奖(最高奖)之后,在国际化战略阶段取得的管理上的又一最高奖项,是国家对海尔管理创新和思路的又一充分肯定。,1.4.10 世界级制造方式(WCM) 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世界制造业开始对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