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试题库_第1页
电磁学试题库_第2页
电磁学试题库_第3页
电磁学试题库_第4页
电磁学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磁学试题库电磁学试题库 一 选择题 1.(0388) 在坐标原点放一正电荷 Q,它在 P 点(x=+1,y=0)产生的 电场强度为现在,另外有一个负电荷-2Q,试问应将它E 放在什么位置才能使 P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零? (A) x 轴上 x1 (B) x 轴上 0x1 (C) x 轴上 x0 (E) y 轴上 ya 时,该点场强的大小为: (A) (B) 2 0 4y q 2 0 2y q (C) (D) 3 0 2y qa 3 0 4y qa 5(1367) 如图所示,在坐标(a,0)处放置一点电荷q,在坐标 (a,0)处放置另一点电荷qP 点是 y 轴上的一点,坐标为 (0,y)当 ya

2、 时,该点场强的大小为: (A) (B) 2 0 4y q 2 0 2y q (C) (D) 3 0 2y qa 3 0 4y qa y x O +QP (1,0) O x -a -q +q +a P(0,y) y O x -a -q +q +a P(0,y) y O x -a a y + + 6(1402) 在边长为 a 的正方体中心处放置一电荷为 Q 的点电荷,则正方体顶角处的电场强度的大 小为: (A) (B) 2 0 12a Q 2 0 6a Q (C) (D) 2 0 3a Q 2 0a Q 7(1403) 电荷面密度分别为和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如图放置,则其 周围空

3、间各点电场强度随位置坐标 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设场强方向 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8(1404) 电荷面密度均为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如图放置,其周围空间各 点电场强度随位置坐标 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设场强方向向右为正、E 向左为负) O -a +a 0 / x (A) E O E -a+a 0 2/ x (B) O x -a a y + - O E -a +a 0 2/ x (C) - 0 2/ O E -a +a 0 2/ x (D) 0 / 0 2/ O E -a +a 0 2/ x (A) 0 / O E -a +ax (B) - 0 / 0 / O E -a +a

4、x (D) 0 / O E -a+a x (C) 0 / 9(1405) 设有一“无限大”均匀带正电荷的平 面取 x 轴垂直带电平面,坐标原点在带电平 面上,则其周围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随距E 离平面的位置坐标 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规定 场强方向沿 x 轴正向为正、反之为负): 10(1406) 设有一“无限大”均匀带负电荷的平面取 x 轴垂直带电平面,坐标原点位于带电平面上,则其 周围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 E 随距离平面的位置坐标 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规定场强方向沿 x 轴正向为正、 反之为负): 11(1551) 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0 /qFE (A) 场强的大

5、小与试探电荷 q0的大小成反比 E (B) 对场中某点,试探电荷受力与 q0的比值不因 q0而变 F (C) 试探电荷受力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F E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探电荷 q0,则0,从而0 F E 12(1555) 将一个试验电荷 q0 (正电荷)放在带有负电荷的大导体附近 P 点处(如图),测得它所受 的力为 F若考虑到电荷 q0不是足够小,则 (A) F / q0比 P 点处原先的场强数值大 (B) F / q0比 P 点处原先的场强数值小 (C) F / q0等于 P 点处原先场强的数值 (D) F / q0与 P 点处原先场强的数值哪个大无法确定 Ox E (A) O x

6、 E (C) O x E (B) O x E (D) E1/|x| Ex Ox E (A) O x E (B) O x E (C) E-x O x E (D) E-1/|x| P +q0 13(1558) 下面列出的真空中静电场的场强公式,其中哪个是正确的? (A) 点电荷 q 的电场:(r 为点电荷到场点的距离) 2 0 4r q E (B) “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的电场:r r E 3 0 2 (为带电直线到场点的垂直于直线的矢量) r (C) “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电荷面密度)的电场: 0 2 E (D)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面(电荷面密度)外的电场:r r R E

7、3 0 2 (为球心到场点的矢量) r 14(1559) 图中所示为一沿 x 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 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x0)和 (x0),则 Oxy 坐 标平面上点(0,a)处的场强为 E (A) 0 (B) i a 0 2 (C) (D) i a 0 4 ji a 0 4 15(1633) 图中所示曲线表示球对称或轴对称静电场的某一物理量随径向 距离 r 变化的关系,请指出该曲线可描述下列哪方面内容(E 为电场 强度的大小,U 为电势): (A) 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体电场的 Er 关 系 (B)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电场的 Er 关 系 (C) 半径

8、为 R 的均匀带正电球体电场的 Ur 关系 (D)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正电球面电场的 U r 关系 16(1635) 图中所示曲线表示球对称或轴对称静电场的某一物理量随径向距离 r 变化的关系,请指出 O +- x y (0, a) O ? r/1 r R 该曲线可描述下列哪方面内容(E 为电场强度的大小,U 为电势): (A) 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体电场的 Er 关 系 (B)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电场的 Er 关 系 (C)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正电球体电场的 Ur 关系 (D)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正电球面电场的 Ur 关系 17(1033) 一电场强度为的均匀

9、电场,的方向与沿 x 轴正向,如E E 图所示则通过图中一半径为 R 的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A) R2E (B) R2E / 2 (C) 2R2E (D) 0 18(1034) 有两个电荷都是q 的点电荷,相距为 2a今以左边的点电荷所在处为球心,以 a 为 半径作一球形高斯面 在球面上取两块相等的小面 积 S1和 S2,其位置如图所示 设通过 S1和 S2的电场 强度通量分别为1和2,通过整个球面的电场强度通 量为S,则 (A)12,Sq /0 (B) 12,S2q /0 (C) 12,Sq /0 (D) 12,Sq /0 19(1035) 有两个电荷都是q 的点电荷,相距为 2a今以

10、左边的点电荷所在处为球心,以 a 为 半径作一球形高斯面 在球面上曲两块相等的小面 积 S1 和 S2,其位置如图所示 设通过 S1 和 S2的电 场强度通量分别为1和2,通过整个球面的电场强度 通量为S,则 (A)12,Sq /0 (B) 12,S2q /0 (C) 12,Sq /0 (D) 12,Sq /0 20(1054) 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体积内电荷代数和q0,则可肯定: (A) 高斯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 (B) 穿过高斯面上每一面元的电场强度通量均为零 (C) 穿过整个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1(1055) 一点电荷,放在球形高斯面的中心处下列哪一种情况,

11、通过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 发生变化: (A) 将另一点电荷放在高斯面外 (B) 将另一点电荷放进高斯面内 (C) 将球心处的点电荷移开,但仍在高斯面内 (D) 将高斯面半径缩小 22(1056) O ? r/1 r R r x O E S1S2 O q q 2a x S1S2 O q q 2a x Q S q 点电荷 Q 被曲面 S 所包围 , 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 q 至曲面外一点,如图所示, 则引入前后: (A) 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B) 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C) 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D)

12、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23 (1054) 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体积内电荷代数和q0,则可肯定: (A) 高斯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 (B) 穿过高斯面上每一面元的电场强度通量均为零 (C) 穿过整个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4 (1055) 一点电荷,放在球形高斯面的中心处下列哪一种情况,通过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 发生变化: (A) 将另一点电荷放在高斯面外 (B) 将另一点电荷放进高斯面内 (C) 将球心处的点电荷移开,但仍在高斯面内 (D) 将高斯面半径缩小 25 (1056) 点电荷 Q 被曲面 S 所包围 , 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

13、q 至曲面外一点,如图所示,则引入前后: (A) 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B) 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C) 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D) 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26 (1056)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面的静电 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E 与距球心 的距离 r 之间的关系曲线为: Q S q E O r (B) E1/r2 R E O r (A) E1/r2 R E O r (C) E1/r2 R E O r (D) E1/r2 27(1252) 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均匀带

14、电 圆柱面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 大小 E 与距轴线的距离 r 的关系曲线 为: 28(1253)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体的静电 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E 与距球心的 距离 r 的关系曲线为: 29(1254) 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 圆柱体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 小 E 与距轴线的距离 r 的关系曲线为: 30(1255) 图示为一具有球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的 Er 关系曲 线请指出该静电场是由下列哪种带电体产生的 (A)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面 (B)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体 E O r (B) E1/r R E O r (D) E1/r R E O r

15、(C) E1/r R E O r (A) E1/r E O r (C) E1/r2 R E O r (A) E1/r2 R E O r (B) E1/r2 R E O r (D) E1/r2 R E1/r E O r (C) E1/r R E O r (A) E1/r R E O r (B) E1/r R E O r (D) E1/r R O R r E E1/r2 (C) 半径为 R 的、电荷体密度为Ar (A 为常数)的非均匀带电球体 (D) 半径为 R 的、电荷体密度为A/r (A 为常数)的非均匀带电球体 31(1256) 两个同心均匀带电球面,半径分别为 Ra和 Rb (RaRb),

16、 所带电荷分别为 Qa和 Qb设 某点与球心相距 r,当 RarRb时,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 (B) 2 0 4 1 r QQ ba 2 0 4 1 r QQ ba (C) (D) 22 0 4 1 b ba R Q r Q 2 0 4 1 r Qa 32(1257) 图示为一具有球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的 Er 关系曲线请指出该静电场是由下列哪种带电体 产生的 (A)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面 (B)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体 (C) 半径为 R 、电荷体密度Ar (A 为常 数)的非均匀带电球体 (D) 半径为 R 、电荷体密度A/r (A 为常数)的非均匀带电球体 33 (1

17、282) 如图所示,一个电荷为 q 的点电荷位于立方体的 A 角上,则 通过侧面 abcd 的电场强度通量等于: (A) (B) 0 6 q 0 12 q (C) (D) 0 24 q 0 48 q 34 (1370)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面,若其电荷面密度为,则在距离球面 R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为: (A) (B) 0 0 2 (C) (D) 0 4 0 8 35(1432) 高斯定理 VS VSE 0 /dd (A) 适用于任何静电场 (B) 只适用于真空中的静电场 O R r E E1/r2 A b c d a q (C) 只适用于具有球对称性、轴对称性和平面对称性的静电场 (D)

18、只适用于虽然不具有(C)中所述的对称性、但可以找到合适的高斯面的静电场 36(1433) 根据高斯定理的数学表达式可知下述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S qSE 0 /d (A) 闭合面内的电荷代数和为零时,闭合面上各点场强一定为零 (B) 闭合面内的电荷代数和不为零时,闭合面上各点场强一定处处不为零 (C) 闭合面内的电荷代数和为零时,闭合面上各点场强不一定处处为零 (D) 闭合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时,闭合面内一定处处无电荷 37 (1434) 关于高斯定理的理解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高斯面上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E (B) 如果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处处为零 E

19、(C) 如果高斯面上处处不为零,则高斯面内必有电荷 E (D) 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必不为零 38(1490) 如图所示,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 R1、带有电荷 , 外球面半径 1 Q 为 R2、带有电荷 Q2,则在内球面里面、距离球心为 r 处的 P 点的场强大小 E 为: (A) (B) 2 0 21 4r QQ 2 20 2 2 10 1 44R Q R Q (C) (D) 0 2 0 1 4r Q 39(1491) 如图所示,两个同心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 R1、带有电 荷 Q1,外球面半径为 R2、带有电荷 Q2,则在外球面外面、距离球心

20、为 r 处的 P 点的场强 大小 E 为: (A) 2 0 21 4r QQ (B) 2 20 2 2 10 1 44Rr Q Rr Q (C) 2 120 21 4RR QQ (D) 2 0 2 4r Q 40(1492) 如图所示,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带电荷 Q1,外球面 带电荷 Q2,则在两球面之间、距离球心为 r 处的 P 点的场强大小 E 为: O P r R1 R2 Q1 Q2 O P r R1 R2 Q Q2 O P r Q1 Q2 (A) (B) 2 0 1 4r Q 2 0 21 4r QQ (C) (D) 2 0 2 4r Q 2 0 12 4r QQ 41(14

21、93) 如图所示,两个“无限长”的、半径分别为 R1和 R2的共轴圆 柱面均匀带电,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上所带电荷分别为1和2,则 在内圆柱面里面、距离轴线为 r 处的 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E 为: (A) (B) r 0 21 2 20 2 10 1 22RR (C) (D) 0 10 1 2R 42(1494) 如图所示,两个“无限长”的、半径分别为 R1和 R2的共轴圆柱面,均匀带电,沿轴 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所带电荷分别为1和2,则在外圆柱面外面、距离轴线为 r 处的 P 点 的电场强度大小 E 为: (A) r 0 21 2 (B) 20 2 10 1 22RrRr (C) 20 21

22、 2Rr (D) 20 2 10 1 22RR 43 (1495) 如图所示,两个“无限长”的共轴圆柱面,半径分别为 R1和 R2,其上均匀带电,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上所带电荷分别为1和 2,则在两圆柱面之间、距离轴线为 r 的 P 点处的场强大小 E 为: (A) (B) r 0 1 2 r 0 21 2 (C) (D) rR 20 2 2 10 1 2Rr 44(1561) 图中所示为一球对称性静电场的 Er 曲线,请指出该电 场是由下列哪一种带电体产生的(E 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r 表 P r 2 1 R1 R2 P r 2 1 R1 R2 P r 2 1 R1 R2 O E 2 /1 r

23、E r 示离对称中心的距离) (A) 均匀带电球面; (B) 均匀带电球体; (C) 点电荷; (D) 不均匀带电球面 45 (1562) 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某种球对称性静电场的场强大小 E 随径 向距离 r 变化的关系,请指出该电场是由下列哪一种带电体产 生的 (A)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面; (B)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体; (C) 点电荷; (D) 外半径为 R,内半径为 R / 2 的均匀带电球壳体 46(1563) 图中所示为轴对称性静电场的 Er 曲线,请指出该电场是由 下列哪一种带电体产生的(E 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r 表示离对称 轴的距离) (A) “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

24、面; (B) “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体; (C) “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 (D) “有限长”均匀带电直线 47(1564) 图示为一轴对称性静电场的 Er 关系曲线,请指出该电 场是由哪种带电体产生的(E 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r 表示离对 称轴的距离) (A) “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 (B) “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体(半径为 R ); (C) “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半径为 R ); (D) 有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半径为 R ) 48(5083) 若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其方向平行于半径为 R 的半球面E 的轴,如图所示则通过此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e为 (A) (B) ER2ER22 (C)

25、 (D) ER2 2 1 ER22 (E) 2/ 2E R 49(5084) A 和 B 为两个均匀带电球体,A 带电荷q,B 带 电荷q,作一与 A 同心的球面 S 为高斯面,如图所 示则 (A) 通过 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S 面上 各点的场强为零 (B) 通过 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q / 0,S 面上场强的大小为 2 0 4r q E O E 2 /1 rE r R O E rE/1 r O E rE/1 r R R O E A S +q r -q B (C) 通过 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q) / 0,S 面上场强的大小为 2 0 4r q E (D) 通过 S 面的电场强

26、度通量为 q / 0,但 S 面上各点的场强不能直接由高斯 定理求出 50(5272) 在空间有一非均匀电场,其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在电场中作一半径为 R 的闭合球面 S,已知通过球面上某一面元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为e,则通过该球面其余部分的电场强度 通量为 (A) -e (B) e S R 2 4 (C) (D) 0 e S SR 2 4 51(1016) 静电场中某点电势的数值等于 (A)试验电荷 q0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B)单位试验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C)单位正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D)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到电势零点外力所作的功 52(1017)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

27、电球面, 总电荷为 Q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则该带电体所产生的电场的电势 U,随离球心的距离 r 变化的分布 曲线为 53(1019) 在点电荷+q 的电场中,若取图中 P 点处为电势零点 , 则 M 点的电势为 (A) (B) a q 0 4a q 0 8 (C) (D) a q 0 4 a q 0 8 54(1020)电荷面密度为+和 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 平板,放在与平面相垂直的 x 轴上 R O U r U1/r (A) R O U r U1/r (B) R O U r U1/r (C) R O U r U1/r2 (D) R O U r U1/r2 (E) a a +q P

28、 M +a a O + x O a +a x U (A) O a +a x U (B) O a +a x U (C) O a +a x U (D) O R S E 的+a 和a 位置上,如图所示设坐标原点 O 处电势为零,则在ax+a 区域的电势分 布曲线为 55(1021) 如图,在点电荷 q 的电场中,选取以 q 为中心、R 为半径 的球面上一点 P 处作电势零点,则与点电荷 q 距离为 r 的 P点 的电势为 (A) (B) r q 0 4 Rr q11 4 0 (C) (D) Rr q 0 4 rR q11 4 0 56(1046) 如图所示,边长为 l 的正方形,在其四个顶点上各放有

29、等量 的点电荷若正方形中心 O 处的场强值和电势值都等于零,则: (A) 顶点 a、b、c、d 处都是正电荷 (B) 顶点 a、b 处是正电荷,c、d 处是负电荷 (C) 顶点 a、c 处是正电荷,b、d 处是负电荷 (D) 顶点 a、b、c、d 处都是负电荷 57(1047) 如图所示,边长为 0.3 m 的正三角形 abc,在顶点 a 处有一电荷 为 10-8 C 的正点电荷,顶点 b 处有一电荷为-10-8 C 的负点电荷,则 顶点 c 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E 和电势 U 为: (=910-9 N m 0 4 1 /C2) (A) E0,U0 (B) E1000 V/m,U0 (C) E

30、1000 V/m,U600 V (D) E2000 V/m,U600 V 58(1087) 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荷为 Q,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球内 距离球心为 r 的 P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为: (A) E=0, r Q U 0 4 (B) E=0, R Q U 0 4 (C) , 2 0 4r Q E r Q U 0 4 (D) , 2 0 4r Q E R Q U 0 4 r P q R P O c d b a a b c O R r P Q 59(1172) 有 N 个电荷均为 q 的点电荷,以两种方式分布在相同半径的圆 周上:一种是无规则地分布,另一种

31、是均匀分布比较这两种情况 下在过圆心 O 并垂直于圆平面的 z 轴上任一点 P(如图所示)的场强与 电势,则有 (A) 场强相等,电势相等 (B) 场强不等,电势不等 (C) 场强分量 Ez相等,电势相等 (D) 场强分量 Ez相等,电势不等 60(1267) 关于静电场中某点电势值的正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置于该点的试验电荷的正负 (B)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电场力对试验电荷作功的正负 (C)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电势零点的选取 (D)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产生电场的电荷的正负 61(1414) 在边长为 a 的正方体中心处放置一点电荷 Q,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在

32、正方体顶 角处的电势为: (A) (B) a Q 0 34a Q 0 32 (C) (D) a Q 0 6a Q 0 12 62(1415) 一“无限大”带负电荷的平面,若设平面所在处为电势零点,取 x 轴垂直电平面,原 点在带电平面处,则其周围空间各点电势 U 随距离平面的位置坐标 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 63(1416) 有一“无限大”带正电荷的平面,若设平面 所在处为电势零点,取 x 轴垂直带电平面,原点 在带电平面上,则其周围空间各点电势 U 随距离 平面的位置坐标 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 64(1417) 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半径为 R 的均 O y x z P O x U (A) O x U (B) Ox U (C) O x U (D) O x U (A) O x U (B) Ox U (C) O x U (D) O r R (A) U U1/r U=U0 O r R (C) U U1/r U(U0-br2) O r R (B) U U1/r Ur2 O r R (D) U U1/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