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ppt_第1页
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ppt_第2页
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ppt_第3页
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ppt_第4页
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题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的含义:,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注意点: 一是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事物,是一种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人类特有,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二是实践是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3、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4、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5、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6、小行星撞击地球,1、原因: 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

2、的。,客观,实践的主体(体力、智力),实践的对象(自然界、社会关系),实践的手段 (工具、设备),实践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鸟儿筑巢和人类建造房子有没有区别?为什么?,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实践主体的创造性,实践有主观能动性,(1)社会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2)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最基本的形式,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谁对?

3、,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因为:,(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古代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对季节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天文学;农业提水灌溉、城市建筑、手工业、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力学;测量土地面积、计算时间、制造机械的需要产生了古代数学.,“久病成良医”这句话包含什么道理?,巧 对 对 联,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装笋母怀儿,(农夫),(丫鬟),俗话说“不打不相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同客

4、观事物反复作用,变革客观对象,使客观对象的各种特性充分暴露出来,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毛泽东指出: “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请你分析 现在获得信息的渠道极多,不需要参加实践同样能得到知识。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显然是不妥的。,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认识从哪里来?,不能,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认识的产生问题(源),

5、知识的传播问题(流),-实践,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启示:,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名言评析: 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 了什么道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新问题,

6、遇到,产生,新要求,推动,新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促进,锻炼,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提高,认识的发展,促进,认识的发展,促进,亚里士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实践),为什么?,英国十岁聪明女孩,凭地理知识救百人,据英国媒体2005年1月1日报道,这个英雄小姑娘名叫蒂莉史密斯,只有10岁。聪明伶俐的蒂莉对世界地理有着特殊的爱好,圣诞节的两个星期

7、前还在学校专门研究了“巨浪”,堪称一个小专家。 在几十米高的海啸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穿着泳装的蒂莉发现在大海的远处突然涌现出了一波白色的巨浪,将蓝天和大海明显地隔成了两半。观察力敏锐的蒂莉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掌握的地理知识,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惊涛骇浪,很有可能在顷刻之间把整个海滩给吞没。于是,焦急万分的蒂莉就让她的爸爸妈妈动员沙滩上的游客们赶快撤离这个危险的地方。 当疯狂逃命的游客们刚刚抵达安全的地方时,海啸的白色巨浪已经排山倒海般奔涌而至,转眼间就把原先热闹非凡的海滩吞没,让站在高地观看的人们吓出了一身冷汗。,(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认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为

8、人类造福 。,B、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离开了对实践的指导,认识不为改造世界服务,认识就是空洞的,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归宿。,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公式:实践认识实践,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脱离了实践,不服务于实践的话,那么就失去了认识的意义。,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的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一位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9、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血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A、发现输血可以救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从输羊血到输人血救人的实践过程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发现血型系统, 使输血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说明实践是检 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无论输羊血、输人血,还是对输血系统的发现,直到解决输血问题,都是为了治病救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课堂小结,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基本含义,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百闻不如一见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A B C D,D,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C,2、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