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砼管桩施工监理方案

收藏

预览图
编号:9676097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1.5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9-28 上传人:rsqcp****3.com IP属地:贵州
20
积分
关 键 词:
预应力 砼管桩 施工 监理 方案
资源描述:
预应力砼管桩施工监理交底预应力砼管桩施工监理交底 因管桩受力类型的不同,控制参数的侧重点有异,故监理组织人员在桩基 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设计意图,严格掌握重要的技术参数,并认真作好书面记录。 做到每根桩心中有底、书面有录、条理清楚。 (一)(一) 、事前控制、事前控制 1 1、成品管桩检查:、成品管桩检查: 1、运进施工现场拟用的管桩,必须附齐质量证明文件。内容有:有效的产 品质量检测报告、产品出厂合格证、钢材、水泥质保资料(复印件) 。 2、外观质量检查:桩长、桩径、壁厚、桩端板垂直度内外壁有无露筋、有 无蜂窝、麻面、表面裂缝、桩套箍凹陷程度及桩身上的合格章是否齐全等等。 若合同中规定管桩的品质等级,还应按等级进行区分验收。具体参见图集99浙 G22第12,13页的检查内容和要求。 2 2、桩位测量放样:、桩位测量放样: 由于管桩施工速度较快,可将一天拟压的桩进行一次报验和复核,复核完 毕,监理人员应在报验单上签认。复核时应认真、仔细查对图纸,及时发现图 纸中或放样错误,如有不符应会同设计、业主解决问题,并附上书面变更资料。 定位用的竹签长度不宜小于40CM,宽度不宜大于1CM,安插牢固,确保桩位 准确。 3 3、桩机定控制、桩机定控制 桩机就位后应控制其平整度和垂直度,垂直度采用2台经纬仪90度正交控制, 平整度可用水平尺检测。 打桩顺序:为减轻对邻近建筑物的破坏和桩入土后相互挤压,应选择正确 的打桩顺序。打桩顺序该根据邻近建筑物的结构情况、地质情况、桩距大小、 桩的密集程度、桩的规格及入土深度等综合考虑,同时又要兼顾施工方便。该 工程应自邻近建筑物始,由近向远单向进行,同时要加强位移观测,必要时对 打桩速度进行限制。 (二)(二) 、事中控制、事中控制 1、桩身垂直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测桩身的垂直度,采用2台 经纬仪90度正交控制,偏差不得超过0.5%。 第一节桩入土时应边压边观测垂直度,随时进行调整。但入土4M以上时, 不再进行调整,以保护桩身。 2 2、接桩质量控制、接桩质量控制 接桩焊接须二人称对操作,接桩至少分二次焊接完成,第一皮焊缝尤其重 要,必须认真加以检查。第一皮焊接不宜过厚,保证焊剂充分进入坡口,连续 饱满,禁止空焊,随焊随敲焊渣。上一皮焊渣清理完毕后进行下皮焊接。 (根据 经验,对于PC400管桩,合格的焊缝,焊接时间不会少于15MIN) 接桩时发现接口缝过大,应报请监理工程师处理,严禁擅自嵌填钢筋后焊 接。 (可用合适铁板嵌填之后满焊) 焊接后须进行冷却,冷却时间不得少于MIN。有条件的应进行防腐处理。 3 3、静压控制、静压控制 设计要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一定的深度(详见第一章桩基概况)因而对持力 层界面的判定就显得很必要。判定方法有二种: 在地质勘探孔附近的桩位,可直接查阅地质剖面图,确定持力层界面的 深度。 离勘探孔较远的桩位,可以地质报告中剖面图的等高线作为参考,结合 桩机中反力表的读数而判定。反力表读数值可按第1点在施工中找出一定的规律 作参考。 根据设计交底,达到下列条件时,认为该桩已能满足设计要求,可停止施 打; 有效桩长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三陈贯入度每10击5CM) 。 有效桩长未达到设计要求,但最后三陈贯入度已达到设计单桩承载力的 2倍,地质情况基本与地质报告相符。 如有效桩长与设计要求差距较大,而最后三陈贯入度已达到设计单桩承载 力的倍或者已无法继续打入时,应会同设计确定终打条件。 当锤击贯入度大收锤达不到标准,应注意分析地质勘察报告及打桩记录, 是否打穿持力层,是否有夹层土,桩身是否已破坏,并在记录中予以反映,以 备后期检测。 对于摩擦为主的受力类型的桩,主要以控制有效桩长为主,其实最后三陈 贯入度与打桩速度关系很大。单从最后三陈贯入度无法判定该种类型的桩的承 载力值。 4 4、标高控制、标高控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引测现场水准点,并加以保护。要求 总包单位落实整理场地的标高控制网络,打桩单位则落实各单位工程的水准控 制点。 标高原则上应逐根复测; 标高测量应从水准点返测,尽量减少隆土影响; 必要时要求超送5CM,以利后期施工。 5 5、桩成品保护、桩成品保护 拖桩距离不宜过长,吊桩时应有施工人员用缆绳拖拉,避免发生桩机碰撞。 禁止直接在桩堆上拖拉,应配置汽车吊用于短驳。 (三)(三) 、事后控制、事后控制 1、成桩完毕后应将记录的数据填入“监理记录表” (见附表) ,值班监 理员应签名,对各项技术的真实性负责。并与前日施工单位的原始记录对比, 有否错或结论不一致情况,便于及时查明原因。 2 2、验收资料:、验收资料: (1)成桩原始记录表(日期、桩号、时间、节数、总长度、最后三陈贯入 度、有效桩长等) ; (2)成桩竣工图、工程变更联系单; (3)桩位测量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内容:规格、节数、总长度、焊接质量) ; (5)焊条合格证; (6)桩基质量评定表; (7)试桩记录; (8)检测报告(静压、动测报告) ; (9)桩基质量评估报告。 3 3、桩的检测、桩的检测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结合当地习惯做法,该工程桩检测采用堆载静载荷试 验和反射波法(小应变) 。通过静载荷试验检验设计假设同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 具体检测数量根据设计或规范而定。 静载试验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利用平台堆载承受加载反力,堆载重心必须和桩的加载中心相一致,其堆 载重量必须是试验反力的1.1倍以上。堆载平台的支承作用力必须在试验桩对土 的作用的影响的范围以外(堆载平台的支承架与试桩之净距不应小于1.5M,且 大于3D) 。 测力表的精度应高于1%,变形测量仪表其自读值为0.01MM,且均经有关单 位率定,并在计量有效期内。 沉桩至进行静载荷试验应有时间之隔,一般在粘性土中不应少于14D,在砂 性土中不应少于7D。 其它如加载、卸载方式、测读时间、终止条件等皆按浙江省标准建筑软 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0-1-90执行。 (四)(四) 、施工中常见事故原因及处理措施、施工中常见事故原因及处理措施 1 1、断桩、断桩 原因:进入持力层过深,打不下,停歇时间过长,送桩过早,接头质量不 符合要求。 预防措施:当最后三陈贯入度达到收锥标准,应终止施打,汇同设计查明 原因,采取其它措施。 送桩不宜过早,桩端距地面不宜超过1M,接桩动作要快,尽量缩短停歇时 间。 接头焊接质量、二节桩的中心线偏差、端板的平整度应严格控制认真检查, 确保接头符合规程要求。 2 2、偏位、偏位 原因:测量误差或错误;土相互挤压而发生位移。 预防措施:桩位测量应有三级复核制,竹签标位牢固准确,现场长时间离 人后应重新复核,防止人为移动标位。正确安排打桩流程,避免采用一边到的 方向流程。送桩不易过深。必要时应减少每天的打桩数量。另外土方开挖要控 制程序和掌握好挖土时间。 3 3、持力层判断错误、持力层判断错误 打桩时应经常对比地质勘察报告对各层土的描述,对最后三陈贯入度大或 达到收锤标准,但桩长离持力层有较大距离的情况应慎重分析. (五)预应力砼管桩质量控制表(五)预应力砼管桩质量控制表 序序 号号 内容内容可能产生的的隐患可能产生的的隐患质量预控措施质量预控措施 1 预应 力砼 管桩 1使用不合格钢材 2钢筋规格、型号、数 量与设计不符 3砼强度达不到设计要 求 4管桩轴压力不足 1验查钢筋质保单、试验报告 2监理人员专门对钢筋质量监理,熟悉图集 3验查砼试验报告单 4验查管桩出厂合格证构件试验报告 2 接桩 焊接 质量 1焊条型号、规格不符 要求 2 漏焊、凹焊、焊瘤、裂 缝、咬边、气孔 3焊接变形 1 查焊工上岗证 2 正式施焊前,先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 合格后方可施焊 3焊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自检监理人员检 查焊接质量和牢固程度 4检查焊条型号、规 格 5对称施焊 3 打桩 工程 质量 1最后三陈贯入度达不 到设计收锤标准、桩顶 的标高未达到 2校身突然发生倾斜、 位移等 1熟悉地质资料,掌握桩顶设计标高 2当收锤标准已达到设计要求,而桩项标高 未达到且相差甚远,则再持续施打,再观其 贯入度变化,若贯入度增大,再继续打,若 贯入度仍不变,则收锤标准已达到,可结束 打桩 3检查直接架垂直度,喂桩后测量校核桩垂 直度 4打桩前探明、清理地下障碍物,突然发生 倾斜、位移,拔起重打 5定期向监理报送打桩记录 6.打桩必须连续进行 (六)、预应力砼管桩监理检测程序图(六)、预应力砼管桩监理检测程序图 不合格 合格 管桩进场 检验管桩质量验收合格证 抽验复核桩位测量定位 吊升就位管桩检查第一段管桩垂直度纠 正垂直 确认管桩垂直 旁站监测发现问题及 时令其停止打桩 打桩观察最后三陈贯入度和变化 情况 电焊接桩 检查焊缝质量 继续打桩,观察最后三陈贯入度变化情况直至达到设计 控制要求。 旁站监测,确认收锤标准符合要求 填写打桩记录 结束 批准压桩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预应力砼管桩施工监理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676097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