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_第1页
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_第2页
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_第3页
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_第4页
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一、单元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P47P55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难点: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四、单元教学安排三位数乘两位6课时课

2、 题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主 备 人杨丽娇备课教师马燕燕、王玲课 时第1课时 备课时间2016.10.1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教法 讲授法学生学法 讨论交流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 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动态修改部分一、导入新授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4512= 4459= 6352=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

3、续学习笔算乘法二、探索发现 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教学内容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指名回答)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小组讨论并汇报)提问:(1)先算什么?(先算2乘145的积是290,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注意第二步个位上的0不写。 板书:14512=17401 4 5 1 2 2 9 01 4 5 1 7 4 0

4、 和4512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 小结:两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三、巩固发散 1、P47 做一做13412 17647 42536 2378232224 14527 67913 28635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安全教育:课后上、下楼梯靠右行。板书设计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14512=17401 4 5 1 2 2 9 01 4 5 1 7 4

5、 0课后反思课 题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主 备 人杨丽娇备课教师马燕燕、王玲课 时第2课时 备课时间2016.10.1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师教法 启发引导法学生学法 讨论交流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 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动态修改部分一、导入新授 1、口算4072= 600300= 3023=5330

6、= 20700= 4022=4072= 4072= 4072=2020= 4090= 502 7=6085= 908 4= 40050= 2、笔算并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7086= 7908= 54278= 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教学内容:笔算乘法2、 探索发现 1、出示例2 怎样计算16030=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1)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总结:可以用口算计算先算1603=480,再在积的末尾再添1个0;或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写2个0 (2)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7、?(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16030=4800 1 6 0 1 6 0 3 0 3 0 0 0 0 4 8 0 0 4 8 0 4 8 0 0 2、独立计算10630= 学生反馈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 0 6 3 0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 10630=31801 0 6 3 0 3 1 8 0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

8、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三、巩固发散 教材P48 做一做1、2 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安全教育:课后上、下楼梯靠右行,玩耍时注意安全。板书设计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16030=4800 10630=3180 1 6 0 1 0 6 3 0 3 0 4 8 0 0 3 1 8 0课后反思课 题笔算乘法练习课主 备 人杨丽娇备课教师马燕燕、王玲课 时第3课时 备课时间2016.10.1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

9、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难点: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教师教法 引导法学生学法 讨论交流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 型 练习课教学过程动态修改部分一、基本练习 1、P493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2、P496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3、P508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4、P491 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订正二、指导练习 1、P495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教师指导:注意单位换算 2、P509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教师指导:此题有两种思路,方法一:分别求每种3套的价钱再加

10、起来;方法二:先求每种各买一套总共花多少元,再求买三套的总价。 3、P5011 独立完成后先小组交流再汇报 教师指导:此题有简便方法,因为15200=3000,因此最后一款电话机152103000不能购买,而200-128=72 200-108=92 200-198=2 因此只要再用多出来的钱分别乘15,即可求出还剩多少钱。 4、P5012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方法再汇报 教师指导:写出乘积最大算式的方法是:先确定两数的最高为5、4;然后依次确定下面的数字,把剩下的最大的数字放在被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二个因数):3、2;剩下的0按题目要去放在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就是52043=2

11、2360。 思考:如果乘积最小,又该如何? 教师指导:先找出两数的最高为2、3;然后依次确定下面的数字,把剩下的最小的数字放在被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二个因数):0;剩下的4、5放在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就是34520=6900。三、检测评价 1、P497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2、P492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3、P494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4、P5010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安全教育:课后上、下楼梯靠右行注意安全。板书设计笔算乘法练习课课后反思课 题积的变化规律主 备 人杨丽娇备课教师马燕燕、

12、王玲课 时第4课时 备课时间2016.10.1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积的变化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教师教法 启发引导法学生学法 讨论交流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 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动态修改部分一、导入新授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62= 620= 6200= 二、探索发现 1、组织小组交流 2、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

13、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3、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204= 104= 54= 4、组织小组交流引导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5、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 1712= 2624= 1724= 2612= 1736= 观察算式。 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说给自己的同伴听。 全班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6、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三、巩固发散 1、两个数的乘积是120,其中一个因数乘4,另一

14、个因数不变,这时积应该是( ),如果另一个因数也乘4,这时的积应该是( )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5,要是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 ) 3、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后,积变成424,原来的积是( ) 4、P51 做一做第1题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5、P51 做一做第2题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先求出长2008=25(米)再用2524=600(平方米)方法二:因为宽扩大了3倍,在长不变的情况下,面积也扩大3倍,2003=600(平方米)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安全教育:课后上、

15、下楼梯靠右行,玩耍时注意安全。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课后反思课 题练习课主 备 人杨丽娇备课教师马燕燕、王玲课 时第6课时 备课时间2016.10.1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积变化的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难点: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教师教法 引导法学生学法 讨论交流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 型 练习课教学过程动态修改部分一、基本练习 1、P541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2、P543、5 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3、P544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4、P546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5、P547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对于判断错误较多的予以指导。二、指导练习 1、P558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教师指导:注意203=60(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