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布点、采样及分析测量和数据处理等方法,对环境污染物进行长时 间定期或连续监视测定,以获取反映环境质量代表值信息和研究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萃取: 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溶解度的不同,而使待分离组分从一相转入另一相的过程。 3.基体 环境样品中,除污染物外大量存在的其他物质称为基体。 4.基体效应 由于基体组成不同,因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而在实际测定中带来的误差。 5.环境标准物质 按规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确定了某些物理特性值或组分含量值,在相当长时间内具有可被接受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且在组成和性质上接近于环境样品的物质。
2、 6.消解 利用酸或碱、热来破坏水样中有机物质和还原性物质以及热不稳定因素等,实现干扰分析物质的转化、排除干扰以利测定的过程。 7.生化需氧量 指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生化过程中所需的溶解氧量。 8.化学需氧量 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 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 mg/L表示。 9.环境污染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10.优先监测 对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11.总残渣 水和废水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余的物质。 12.总悬浮颗粒物 飘浮在
3、空气中各种不同粒径,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沉降到地面的液体或固体微粒。13.飘尘 飘浮在空气中各种不同粒径,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沉降到地面的液体或固体微粒。 15.有效数字 实际测定中能测量得到的数字。 16、优先污染物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17、总需氧量(TOD) 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18、高锰酸盐指数: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量以氧的 mg/L 来表示。 19、系统误差: 指由于测定过程中某些经常性的固定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其特征是具有“单向性”
4、。 20、大气污染物: 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某些有害颗粒物和废气进入大气层,给大气增添了许多种外来组分,这些物质称之为大气污染物。 22、可吸入颗粒物: 指透过人的咽喉到达肺部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颗粒物。具有D50(质量中值直径)=10 微米和上截止点 30 微米的粒径范围,常用 PM10 表示。 24、降尘: 粒径大于 l0m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 26一次污染物: 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27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28采样频率: 指在一个时段内的采样次数。 29水体自净: 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首
5、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30等效连续 A声级: 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 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这样的声级就是等效连续声级Leq。 31、采样时间: 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32、采样效率 指在规定的采样条件(如采样流量、污染物浓度范围、采样时间等)下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数 33、化学型污染 指随废水及其他废弃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造成的水体污染。 34、物理型污染 指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固体、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
6、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 35、生物型污染 系指随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污染。 36、第一类污染物 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 37、第二类污染物 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 38、污染物形态 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呈现的化学状态、价态和异构状态。 39、瞬时水样 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40、混合水样 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 41、综合水样 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称综合水样。 42、臭阈值 用无臭水稀释水样,当稀释到刚能闻出臭味时的稀释倍数 43、浊度 是反映水中的不溶解
7、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 44、污泥沉降比 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 45、污泥浓度 1升曝气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 46、污泥体积指数 指曝气池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以 mL计) 47、固体废物 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48、腐蚀性 指通过接触能损伤生物细胞组织、或腐蚀物体而引起危害 49、生活垃圾 指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固体垃圾 50、渗沥水 是指从生活垃圾接触中渗出来的水溶液,它提取或溶出了垃圾组成中的物质 51、土壤背景值 又称土壤本底值。它代表一定环境单元中的一个统
8、计量的特征值 52、土壤剖面 指地面向下的垂直土体的切面53、声强 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 54、声功率 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 55、声压 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 56、噪声 这些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 57、L10 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 58、L50 测量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59、L90 测量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背景值 60、系统误差 测量值的总体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别 61、随机误差 由测定过程中各种随机因素的共同作用
9、所造成,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规律 62、中位数 将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的数据即为中位数 63、准确度 用一个特定的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和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度量 64、精密度 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 65、平行性 指在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双份或多份平行样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66、重复性 指在同一实验室内,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三因素中至少有一项不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
10、程度 67、再现性 指在不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甚至分析时间都不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68、灵敏度 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 69、空白试验 指用蒸馏水代替试样的测定 70、校准曲线 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 71、检测限 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72、测定下限 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73、测定上限 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
11、,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74、最佳测定范围 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到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75、方法运用范围 某一特定方法检测下限至检测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及期末考试说明 1.总体要求 环境监测是环保与安全(开放)专业的专业课,实践性较强,要求学员在学习环境监测的基本理 论、知识和监测方法后,能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并能独立进行监测分析,同时还应了解环境 监测的最新动态。 2.考试题型及分数大致分布 名词解释(10%)、填空题(20%)、选择填空(20%) 、判断题(10%)、问答题(20%)、计算题 (20%)
12、。 第二部分 各章考核要点 第一章 绪论 1.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物、环境监测的概念 2.环境监测的分类 3.环境监测的特点及主要技术、发展动向 4.环境优先污染物、优先监测的概念 5.环境标准(掌握分类、分级)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1.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2.河流监测点(断面)的类型、作用及布设方法 3.水样的采集:容器的准备、洗涤;采样注意事项;水样的运输和保存 4.水样预处理方法 5.物理性质测定:要求掌握物理性质的项目及其中颜色、残渣、浊度、矿化度的测定 6.金属化合物:要求理解并掌握主要分析技术(如 UV-VIS、AAS、AES、IC、阳极溶出伏安法) 7.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要求
13、掌握:酸度、碱度、pH(注意区别及意义);DO(干扰及 消除)8.有机化合物测定,要求掌握 COD、BOD5 的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1.大气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2.气样的采集(掌握采集方法)、采样仪器(掌握常用仪器的基本组成) 3.污染物浓度表示及气体体积换算(掌握换算方法及换算的意义) 4.标准气的配制:配气方法 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 1.采集固体废物的布点方法 2. 固体废物试样的制备(掌握制备方法)、保存 3. 固体废物试液的制备方法 第五章 土壤污染监测 4.采集土样的布点方法 5.土壤试样的制备(掌握制备方法)、保存 6. 土壤试液的制备方法 第六章 生物污染
14、监测 第七章 噪声监测 1.噪声的叠加、相减(会计算) 2.术语:分贝(dB)、计权声级、等效连续声级 3.监测仪器第八章 环境放射性监测(自学内容,不作考核) 第九章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1.数据的统计处理(其中Q 检验法要求会计算) 2.准确度、精密度的含义及检验方法 3.术语:基体、基体效应、环境标准物质、灵敏度、检测限、测定限、准确度、精密度 4.环境质量控制图、环境质量图的概念及用途 第十章 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简易监测方法(自学内容,不作考核)二、填空题1、按目的分,环境监测可分为_研究性监测 _、特定目的监测和_监视性监测_;其中特定目的监测又可分为四种,即污染事故监测、_仲裁监测
15、_、_考核验证监测_及咨询服务监测。 2.气体采集方法中浓缩采样法包括 溶液吸收法 、_固体阻留法_和_低温冷凝法。3.采集的水样应具有代表性;水样保存的方法有冷藏法和 化学法 。 4.检验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可用_对照分析_、_对比试验_或_加标回收率试验_等方法;同组实验数据精密度的好坏,可用_标准偏差_来表示。 5.环境标准分为六类两级,其中六类是指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方法标准、 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两级是指国家 标准和地方标准。 6.水色分为表色和真色,其中水样的色度一般是指 真色。 7.大气采样仪器一般由收集器 流量计 抽气动力 三部分组
16、成。 8.按形成过程分,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 二次状污染物 。按存在状态分,大气污染物可分为分子状污染物 和 粒子状污染物。 9.土壤试样的制备方法有 风干 磨碎 过筛。土壤试液的制备方法有 酸溶法 碱熔融法 提取法。 10.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 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 氧化剂 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11.请按修约规,则将下列数据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9.4500 9.4,9.4501 9.5。 12.碘量法测定 DO 时,水样中含有 Fe 2+ ,宜采用KMnO4 修正法 ;若含有NO2 - ,则宜采用NaN3 修正法 ;当干扰物质较多时,采用 氧电极法
17、 为好。 13.环境噪声的来源有四种,即:交通噪声 工厂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 14.有五个声源作用于一点,声压级分别为 81、87、66、84、81dB,则合成总声压级为90dB。 15.残渣可分为总残渣 总可滤残渣 总不可滤残渣 三种。 16.评价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采集效率的方法有绝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 17.用原料气配制低浓度标准气的方法有静态配气法 动态配气法 。 18.近紫外光区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 ,可见光区的波长范围为400750nm,中红外光区的波长范围为2.550 nm。 19.将浓度为0.2000ugmL -1 的镁溶液,于一定条件下在火焰原子吸收分
18、光光度计上喷雾燃烧,测得吸光度值 A=0.220,元素镁的相对灵敏度为0.004 ug/mL1%。 20.夜间偶然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 2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 三级(填三类或者三级)。 22.欲配 30% H2SO4 溶液(=1.22)500mL,市售 H2SO4(=1.84),w(H2SO4)=96%,需量取市售H2SO4 103.6 毫升。23.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 应记录到小数点后第 4位; 分光光度法测量时, 记录到小数点后第3 位。 24.气相色谱法的定量分析方法有 外标 法、内标 法和 归一 法。 25.一般万分之一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在重量分析
19、中使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时,要保证分析结果误差在 0.1%范围内,称样量不得少于 0.2 g。 26.水体中 Cr的测量包括 Cr 3+ 、Cr 6+ 和总铬,用 AAS 法测量的是 总铬 。 27.我国现行试剂规格符号为:一级品G.R. ,二级品 A.R. ,三级品 C.P. ,四级品 L.R.。 28.在高锰酸盐指数、BOD5、酚、溶解氧、总氮和 CODCr 六个指标中,采样时必须充满采样容器的有 BOD5、溶解氧。 29.总氰化物不包括 钴氰 络合物。 30.声级中 L10、L50、L90 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L10L50L90。(从大到小排列) 31.在分光光度法中,比色皿中溶液的量为
20、比皿高度的 3/4 ;用蒸发皿作蒸发器皿时,其中溶液的量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 。 32.“三 S”技术在我国环境科技中已有广阔用途,其中“三 S”是指RS GPS GIS。33、测定水样颜色时,对悬浮物产生的干扰,正确的消除方法是 静止沉淀或离心分离 。 34、为保证 BOD5 测定值准确可靠,要求稀释水5 日溶解氧 2mg/L,培养液的 5 日溶解氧消耗量 2mg/L ,剩余溶解氧 1mg/L 。 35、测定水样中悬浮固体含量时烘干温度应控制在 103-105 。取 100 mL 曝气池混合液静沉 30 min时活性污泥所占体积为 30 %,将此样品过滤,烘干至恒重,过滤器重量增加 0
21、.3000 g,该水样MLSS (g/L) = 3g/L ,SVI= 100 。 36、测定颗粒物中有机化合物时需要先进行提取和分离,提取的目的是 ,分离的目的是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离,有机成分的彼此分离。 37、在 COD 测定过程中加入HgSO4 的目的是 消除 Cl - 的干扰,加入 Ag2SO4 的目的是 催化作用 。 6、在 BOD5 测定过程中水样通常都要稀释才能进行测定,稀释水应满足 充足的 DO、营养物质;适宜 pH、丰富的微生物菌群 的条件。 38、水样常见的保存方法有 低温冷藏,控制 pH,加化学抑制剂 。39、在环境监测中原子吸收的主要作用是 对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4
22、0、固体废弃物的酸碱腐蚀性是指 pH12.5 或 pH2.5,电化学腐蚀性是指 年腐蚀深度0.64 mm,易燃烧性是指 闪点60 。 41、环境监测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污染监测阶段、主动监测阶段或目的监测阶段、监测阶段和 污染防治阶段或自动监测阶段 监测阶段。 42、将 8.35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8.3 。 43、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对照断面。 44、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称 综合水样 。 45、 测定水样中的有机汞, 加KMnO4+H2SO4, 加热消解, 使有机汞转化为Hg 2+ 、, 过量氧化剂用 NH2OHHCl 除去。46
23、、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步骤分为三步,它们分别是:固定氧、析出碘、滴定。47、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时,碱性 KMnO4 法常用于含Cl - 浓度较 高 的水样。 48、用真空瓶采集气样,若瓶内剩余压力为 P,大气压力为 P0,真空瓶容积为 V0,则采样体积为 V0(P0-P)/P0 。 49、用于大气污染监测的采样仪器主要由收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 50、土壤样品制备有二个程序,分别是 粉碎、缩分。 51、 生物指数是运用数学公式反映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的变化, 以评价环境质量。 通常生物指数越 小 , 表示水体污染越严重。 52、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用 偏差 衡量,准确度用 误差 衡量。 53
24、、作用于某一点的四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 65dB、65dB、68dB、71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_。 54、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是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为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吸收液,可选择 甲醛缓冲溶液 做吸收液。 55.粒径10m 的颗粒物是降尘;粒径 10m的颗粒物是飘尘;粒径 100m的颗粒物是 TSP。 56.将 14.1520 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14.2 。 57.空气样品的富集采样法有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静电沉降法等。 58. 响度 是人耳判别声音由轻到响的强度等级概念,它的单位是宋,其定义为声压级40dB,频率为1000H
25、z ,且来自听者正前方的平面波形的强度。 59.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大气环境连续监测中必测项目有SO2、NOX、CO、TSP、PM10。60.测定水中氨氮时,水样经预处理后加入 HgI2、KI 的强碱溶液,与氨反应生成黄棕色胶态化合物,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用 光比色 定量。 6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二类水 BOD5 的浓度限值为 3mg/L 。渔业水质标准规定:DO 在“任何时候不得低于 3mg/L ” 。 62、用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必须在现场于水样中加入MnSO4 和 碱性 KI-NaN3固定,如果得到的沉淀为白色,则说明水样没DO存在;如果发现沉淀为棕色,则表示DO存在。 63、
26、测定 SO2 时,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 酸度,温度,显色时间,金属离子的干扰,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是否一致。 64、对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素化合物的测定意义是: 污染状况, 自净状况,富营养化状态。 65、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可将水体污染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三种主要类型。 66、在氮氧化物的采样中,主要防止的干扰因素是: 空气中NOX 的浓度的影响,采样流量的影响,采样效率和吸收瓶类型的影响。 67、植物样品采集时应注意样品的“三性”是: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68、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是: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69、如水中含氟高于4mg.L -1 时,则可导致
27、 氟骨 病。 70、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离子铵形式存在的氮。 71、依据大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可将其分为 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72、交通密集区的大气采样点应设在距人行道边缘至少 1.5m 远处。 73、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 高架 点源,且主导风向 明显 的地区。 74、溶液吸收法是采集大气中 气态、蒸气态 、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质的常用方法。 75、 多元酸碱 (或弱酸弱碱) 能准确直接滴定的极限是C0Ka1 10 -9 , 能分步进行滴定的条件是 , Ka1/Ka210 4。 76、室内空气细菌总数的测定采用 撞击法 。77、环境分析与分析化学的区别在于:由于环境污染物常处于 痕量级
28、 甚至更低,并且基体复杂, 流动变异性大,又涉及空间分布及变化,所以对分析的灵敏度、准确度、分辨率、分析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87、分贝是指: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之比取自然对数,并乘以 10 或 20。 88、环境监测的手段除了化学的,还有物理的和 生物的 手段。 89、有害固体废物特性包括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 90、 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农药、 石油烃、 酚等有机污染物时, 需要用溶剂将欲测组分从样品中 提取 出来。 91、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和离子氨(NH4 + )形式存在的氮,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 pH 值,在中性条件下,主要以 混合 的形式存在
29、于水中。 92、水样保存方法有冷藏或冷冻法和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其中加入的化学试剂可以是酸或碱,生物抑制剂,氧化剂或还原剂 。 9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及检测系统四个部分组成。氧化亚氮-乙炔火焰用于测定易在燃烧中生成 难溶氧化物 的金属。 94、极谱法测定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是: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半波电位; 定量分析的依据是:极限扩散电流 与溶液中被测物质的离子浓度成正比。 95、环境监测的定义是:通过对影响 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 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规律。 96、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二级,其中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既有国家标
30、准又有地方标准。 97、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 控制断面 ,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 500 处。 98、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称 真色 。 99、用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在现场固定溶解氧的试剂是MnSO4+、碱性 KI 。 100、向水样中加入酒石酸和硝酸锌,调节 pH 值为 4,加热蒸馏,测得的氰化物为易释放的氰化物、简单氰化物 。 101、测定硫化物时,常用酸化-吹气法作预处理,吸收液常采用 乙酸锌-乙酸钠。 102、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过程中,引人能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称 接种 。 103、烟气压力的测定通常采用 皮托管 和压力计。 104、采集固体废物样品时,通常由 批量 大
31、小决定份样数,由 粒度 大小决定份样量,根据采样方法,随机采集份样,组成总样。 105、分尘器通常有旋风式、多层薄板式、撞击式和 向心式 几种。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河流水质监测时,当水面宽为 50-100 m时,每个断面应布设_B_条采样垂线。 A、1 B、2 C、3 D、4 2、下列各组中,全是第一类污染物的是_A_。 A、总放射性、总银、总汞 、总铬 B、挥发酚、总氰化物 、总烷基、总铬 C、总铬、总铅、总铜、苯并(a)芘 D、总铜、总铅、总汞、总银 3、下列试剂中,哪一种只能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_B_。 A、NaCl B、EDTA C、K2Cr2O7 D、CaCO
32、3 4、若河水深为 510m,在监测断面的每条采样垂线上,应设置的采样点的个数为(B) A、1 B、2 C、3 D、4 5、在下列液体中滴加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色的是(C) A、普通电热蒸馏水 B、全玻二次蒸馏水 C、已被固定的测氰废水 D、已被固定的测砷废水 6、采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样品,其采样工具应为(D ) A、铁制 B、铅制 C、不锈钢制 D、塑料制 7、凯氏氮是指(B ) A、全部有机氮 B、部分有机氮+氨氮 C、NO3 N D、氨氮 8、在水质监测中,一个河段的消减断面应布设几个(A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9、监测河流水质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C ) A、
33、下游 1500 m处 B、下游 1000 m处 C、下游 500 m处 D、上游 500 m处 10、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的最大特点是(D )。 A、进行定性分析 B、进行定量分析 C、分离混合物 D、分离混合物并分析测定 11、削减断面一般设在城区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_C_米以外的河段上。 A、500 B、1000 C、1500 D、2000 12、某市位于一河流旁,该河属重点保护水域,市有一化工厂,该厂生产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并直接进入河流,问该厂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第几级标准?( A)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3、对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验收所进行的
34、监测称_D_。 A、仲裁监测 B、咨询服务监测 C、监视性监测 D、考核验证监测 14、轻污染水样未加保存剂,最长贮放时间一般为_C_h。 A、12 B、24 C、48 D、72 15、检验水样的臭时,由于检验人员嗅觉敏感性有差异,一般选择_C_名以上的嗅觉敏感的人员同时 检验。A、3 B、4 C、5 D、6 16、下列哪种大气采样器不属于直接采样法所使用的容器? (C)A、注射器 B、真空瓶 C、吸收管 D、采气管 17、若同一水样的 TOD/TOC 值CODMn。由于化学需氧量的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强于生物的氧化能力, 故 CODCrBOD5。 不同有机物的高锰酸钾法氧化率与生化氧化率存在着差
35、异,没有确定的大小关系。 11.分光光度计的校准应包括哪四个部分? 波长校准;吸光度校准;杂散光校准;比色皿校准。 12.如何采集地表水溶解氧样品?应注意什么? 采取溶解氧样品时,应用颠倒采样器,注意不要有气泡,尽可能不与空气接触,使水样溢出 10 秒种,然后加固定剂,颠倒数后送分析室。 13.从光路结构上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何显著不同?其原因何在? 要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使用连续光谱作光源,因为需用单色器分出单色光供测定使用;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锐线光源,光源本身的单色性已非常好,这里单色器仅将来自火焰的辐射及背景辐射分开,故在位置上有所不同。 14.作为基
36、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 易获得、易精制、易干燥、使用时易溶于水;稳定性好;纯度高、杂质含量不超过0.01%,个别不超过 0.02%;使用中符合反应的要求,便于计算。 15.纯水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 16.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应如何维护? 要保持比色皿透光表面透明光洁、皿内部清洁,拿时不要用手接触其透光表面,也勿使用粗糙物品与其接触;使用后要立即清洗干净。 17.现场采样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不加保存剂;采样器或盛样器受到污染;采样操作不规范;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等。 18.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多采用哪些措施? 基本要求:减缓生物作用;减缓化合物或者络
37、合物的水解及氧化还原作用;减少组分的挥发和吸附损失。措施: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控制溶液的 pH;加入合适的化学试剂(保存剂);冷藏或冷冻。 19.烟尘采样位置如何选择? 烟尘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道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发生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 阀门、 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 6 倍直径以及距上述部位上游方向不小于 3 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 D=2AB/(A+B),式中 A、B 为边长。 20.对下图所示河流,请布设采样断面(在图上标明),并说明它属于何种类型?其作用是什么? 河流布点中监测点的类型及作用分别为: 本底监测点, 反映河流水质的原始状态; 污染
38、对照点,了解污染源排入河流前的水质;污染监测点,反映污染源对河流水质的影响;自净监测点,反映污染源对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河(海口)监测点,了解一河流汇入另一河流或海洋的相互影响。 21、制定环境监测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监测目的;调查研究、监测项目;监测网点布设;采样时间、频率;采样方法;测定方法;建立质量保证程序;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 22、什么是一类污染物?对于一类污染物采样有何要求? 答: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 23、水样消解的目的是什么? 答: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固体;将被测元素的各种价态氧化为单一的高价态或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24、简述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 COD 的原理。 答:在强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其用量计算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终点由蓝绿色变成红棕色。 25、大气环境监测常采用网格布点法,什么叫网格布点法?什么情况下多采用这种方法? 答: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绿色建材项目申请报告绿色供应链管理
- 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项目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评估指标创新报告
- 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市场拓展研究报告
- 乡村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 临沂阻燃电工管理办法
- 事业编制辞职管理办法
- 仓库周末管理办法细则
- 企业贷款减免管理办法
- 公司印章外出管理办法
- 二手车零售店管理办法
- 新能源会计面试题及答案
- 初中电学知识点课件
- 艺术疗愈与心理健康工作室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
- 2025年企业健康体检计划及总结
- 英语在生活中的应用
- 急诊医学课件-灾害事故急救课件
- 仪表工安全培训课件
- FOCUS-PDCA医院品质管理获奖案例-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
- 2025年大学英语四级词汇(乱序版)
- 五年高考真题(2020-2024)分类汇编 政治 专题14 认识社会(探索认识的奥秘、寻觅社会的真谛)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