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练习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练习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练习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练习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练习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练习卷 一、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Chu( )划 浩 hn( ) 狡xi( ) qi( )劲 疮y( ) 假mi( ) pio( )悍 sn( )恿 羞s( ) zhn( )视脑su( ) li( )弱 深su( )义愤填yn( ) 污hu( )pn( )石 讪笑( ) 亘古( ) 炽热( ) 赫然( )花圃( )羁绊( ) 归省( )告罄( ) 烧灼( )阴霾( )惬意( )砭骨( )瞬息( )嗥鸣( )气冲斗牛( )斫痕( ) 阴霾( ) 泅( )水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后面的括号内。人生,yu( )如写一本书,或辉hun( ),或

2、平yn( );或简短,或rn( )长这所有所有的结果,都在于我们当时的那一笔hu( )就。三、填空默写。1、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 2、雄兔脚扑朔, 。双兔傍地走, 。3、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4、春潮带雨晚来急, 。5、岐王宅里寻常见, 。 正是江南好风景,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几欲先走。7、独坐幽篁里, 。8、当窗理云鬓 。9、 ,散入春风满洛城。10、有约不来过夜半, 。11、学了黄河颂,你一定对黄河有了更多的了解,请默写古人有关黄河的诗句: , 。12、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相信吧 , 。四、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市工商局清查并 了一批伪劣音像制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玩忽职守从而导致严重社会危害、构成犯罪的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按处理。中国是全世界出产竹子 和种类最多的国家,竹艺手工业蓬勃发展,竹艺产品远销世界。A.烧毁 刑罚 数量 B.销毁 刑法 数量 C.烧毁 刑法 数目 D.销毁 刑罚 数目2. 关联词语填写恰当的是 ( )( ) 树立了非最好的书不读的信念,( )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 )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自 己的最好的书,( )成为这些书的朋友。A.如果 虽然 但 而且 B.只要 即使 也 并且 C.因为 即使 也 并且D.只要 既然 就

4、 而且3、下面的文段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饭后在椰林中散步。椰林一眼望不到边,林中遍生青草。 映在水中,连水也是浓绿色。 一条莹洁的小河,在林的另一端流淌。 在林的另一端,有一条莹洁的小河。 水平如镜,水上有独木舟静静地横着。如镜的水面,静静地横着一只独木舟。 绿得很浓,树木的两岸郁郁葱葱。 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绿得很浓。A、 B、 C、 D、3、下面一段话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埋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那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定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

5、风光迷人。而那顶峰,也只有经过期待和磨砺,就会更加美丽迷人。第 句改为: 。第 句改为: 。第 句改为: 。4、 听说训练。 (1)当别人看书时,你需要向他请教问题,你应该怎样去问? (2)你从电视上听到“上海长命牌牙刷一毛不拔”这则广告后,能听出它宣传的含义吗? 5、 玉树“414大地震后,亲历地震的灾区孩子在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创伤。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某报社开展了“心系灾区,真情六一”赠言征集活动,请你也来参加,献上自己对灾区孩子的诚挚鼓励。(30字以内) 6、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6、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7、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章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自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是直面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是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D、不停的絮絮叨叨8、仿写横线上的句子,使上下文连贯 生活中种种苦涩,曾使人失望流泪,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

7、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9、语言运用(2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制造者莱特兄弟在试飞成功后前往欧洲旅行,在法国举行的一次欢迎酒会上各界人士纷纷要莱特兄弟演讲,莱特无奈,只说了一句话:“据我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 画横线的句子言外之意是: :10、针对下面这件事,谈谈你的发现。(2分)山东省济南市97名8至13岁的孩子去北京参加夏令营。第一天中午吃饭,一帮孩子坐着不动筷子,老师问怎么不吃饭,孩子们的回答是,没有人给盛饭!结果老师只能教他们如何盛饭。 五、课内语段练习从百草园到三

8、味书屋 (一)P3不必说( )的菜畦,( )的石井栏,( )的皂荚树,( )的桑葚;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请将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2概括本段大意。 3能否将选段第一句“桑葚”后面的分号改成逗号?为什么? 4这一段自然景物描写,多姿多彩,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各举一例。 5文段中写了哪几件泥墙根一带的生活趣事?表现了“我”怎样的性格?。 6文段中的景物描写,融入了“我”丰富的感情,即“我”对 (二)P6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这段文字的内容主要是写 ,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 。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

9、怎样的感情? 六、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内语段练习。 P20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1根据拼音在下文括号内填人合适的汉字。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t( )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 )好了到医院的车子。2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3选文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 4“我”进入家门之后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些情景预示着什么? 5爸爸不在了,“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可见植物也有灵性,在哀悼它的主人。这样理解对吗?为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6文中“爸爸的花儿落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它与文章要表现的中心有什么

10、关系? 七、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回答下列问题:语段见课文P93“课文开头”至“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概括文段的大意。 2.文段是抓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闻一多的? 3.第六自然段是紧承上文哪一句话记叙的? 4.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话回答) 5.文中“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等词语表现了什么? 6.“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用了什么样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7.读了此文段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八、 阅读课文社戏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甲p121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

11、家跳下船,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p125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甲文从哪些角度来描绘江南的秀美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分析。答: 2甲乙两段文字写景的作用相同,都是 ,但表达的心情不同,甲文是 ,乙文是 。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答: 4乙文结尾写老渔父的喝彩,作用是什么? 答: 5“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句中“蹿”改为“游”好不好?为什么? 九阅读p39伤仲永,回答下列问题:金溪民方仲永,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稍稍宾客其父 (

12、 ) (2)利其然:( ) (3)泯然( )(4)环谒:( ) (5)世隶耕( ) (6)父异焉 ( ) (7)固众人( ) (8)称( ) (9)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3翻译下列句子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说明,请列举出来。 5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 ,其具体做法是 。6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 。7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十、阅读课文P149口技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忽一人大呼“火起”几欲先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也 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

13、 会宾客大宴 会 众妙毕备 毕 群响毕绝 绝 宾客意少舒 少 舒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 两股战战 股 战战 几欲先走 几 走 2翻译下列句子。(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译文: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文 3文段结尾写宾客们的反应有什么作用? 4第句在表达方式上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十一、 阅读p229狼,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文中横线上根据拼音填出汉字。屠夫jin 目似mn ,意xi 甚。乃悟前狼假mi 2、解释每组中加点的字: A、盖以诱敌 B、其一犬坐于前 C、骨已尽矣 D、恐前后受其敌 恐前后受其敌 满坐寂然 食之不能尽其材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4、 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其一犬坐于前。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翻译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狼节造自 中的狼三则,作者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 6、本文叙事部分的情节可归纳为:屠夫遇狼、 、 、 。7、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和一句是: 8、从后面的情节发展看,“一狼径去”是为了 ,“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是为了 ,表现了狼的 。9、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15、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30、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 (1)即更刮目相待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今当涂掌事 (4)及鲁肃过寻阳 (5)蒙辞以军中多务。( )(6)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7)蒙乃始就学。( )3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蒙辞以军中多务。 32、写出文中的两个成语: 、 33、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十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28分

16、)最后一课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

17、所有的杂草。”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办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20、联系上文解释“饱学”的意思,并写出含有“饱”字的成语。(2分)意思

18、: 成语 21、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2、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请为哲学家写几句合适的话,解释一下没到的原因。 23、四个弟子除掉杂草的方法各不相同,对于前两个弟子的回答,哲学家的态度分别是:“ ”“ ”这种写法对你在写作文时的材料选择上有什么启发? 24、请仿照下面的句式,用两个合适的比喻来比较一下选文A最后一课与B最后一课主题的不同。 例:如果说A最后一课让我们饮了一杯爱国主义的烈酒,那么B最后一课则是给我们送上了一壶修身养性的清茶。 走进名著 一填空题1.与阿廖沙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他喜欢的人有( ),反感的人有( )A.外祖母 B.外祖父 C善良乐观的“小

19、茨冈” D.献身科学的好事情E.自私冷酷的舅舅们 F.从小不好学的表哥们 G.继父 I.母亲2.在外祖父家中充满着( )的家庭气氛。3.( )是阿廖沙终身的朋友,也是他最知心的人。4.( )是阿廖沙遇到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二简答题1.外祖父家家庭成员之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形成这种气氛和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高尔基透过这种家庭现状揭示了什么问题?表达了何种愿望? 3.外祖母是个怎样的女性?阿廖沙为什么最喜欢她? 4.外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认识他“私有者的灵魂”? 5.阿廖沙的性格中有哪些是你最喜欢最钦佩的?为什么? 三选择题 1. 阿廖沙第一次挨打是因为 ( )A顶针事件 B染桌布事

20、件 C萨沙的陷害2.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 )A第一部 B第二部 C第三部3.这部小说的基调整体一显得 ( )A欢快活泼 B严肃低沉 C温馨深情4文中外祖母是一个( )人A慈祥善良 B聪明能干 C热爱生活 D以上都是5.文中阿廖沙的舅舅是个( )的人A和蔼可亲 B粗野自私 C勇敢正直6阿廖沙是一个( )的孩子A倔强 B富有同情心 C不断追求 D以上都是7.高尔基几岁开始自食其力的.( )A.14.B.15C.10.D.16.8.是( )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A.不幸的童年. 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C.他性格就是这样. D.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9.在中,阿辽沙的

21、表哥米哈伊尔的萨沙的性格是( )A.顺受,麻木. B.沉默,忧郁. C.正直本分.七年级语文期末过关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0分)菜畦( ) 攒( )成 讪( )笑 蝉蜕( ) 嫉( )妒鉴( )赏 哺( )育 谰( )语 参( )天 荒谬( )粲( )然 归省( ) 烧灼( ) 蓦( )然 砭( )骨阔绰( ) 颤( )动 妍( )丽 悲怆( ) 遒( )劲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10分)yn( )肿 l( )歌 确zo( ) 狂ln( ) ch( )痛n( )咽 ho( )鸣 怪dn( ) 深su( ) shu( )果pn( )石 zh( )友 din( )基 典j( ) qi( )

22、意li( )弱 阴mi ( ) 梦mi ( ) 吞sh( ) 沟h( )三、词语填空 :(10分)( )为人知 妇( )皆知 义愤填( ) ( )而不舍 ( )乎不同( )而走险 浑身( )数 ( )然而止 尽态极( ) 出类拔( )( )来迟 ( )不乐 ( )不倦 忧心( ) ( )穷年迫不( )待 养精( )锐 海市( )楼 ( )竹难书 人声( )沸四、修改病句(在原句里改)。(4分)(1)、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2)、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五、解释下列加点字。(11分)(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虽人有百手 (3)不能名其一处也 (4)几欲先走 (5)未尝识书具 ( ) (6)父异焉( ) (7)稍稍宾客其父( ) (8)不能称前时之闻( ) (9)施八尺屏障 ( )(10)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 (11)妇抚儿乳( ) 六、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