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文威08园林(5)班 B136摘 要:在实地考察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特色,组成要素,构景手法等等方面分析,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优势性和局限性,取其优势性,去其局限性。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自然美;人性化;局限性;大众化In field trips based on the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s, from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history, characteristics, elements, structure, etc. practices scene analysis, summ
2、ed up the advantages of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art and limitations, whichever advantage of, to its limitations.2011年8月,由海南大学4位老师带领08园林专业的学生实地考察杭州,苏州的古典园林。随着考察的深入,我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的优势性在于:互补性设计首先强调设计尊重场所, 提倡设计思想的来源、设计形式的构思都必须源于场地自身, 设计的过程就是与场所交流、协调, 延续场所精神的过程【1】。设计过程中, 谨慎剔除负面因素、积极维护和加强正面因素、巧妙
3、引进新的有利因素, 并促使场所原有的因素与引进的因素和谐地组织在一起, 创造一种自然的形式, 达到“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2】。同时中国古典园林的局限性:1、服务对象;2、审美观点;3、生态效应;4、经济。1 中国古典园林简史1.1 殷商时期(起源):园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1.2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初步形成。1.3 魏晋南北朝(转折期):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出现。 1.4 隋唐宋:1.4.1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隋:西苑;唐:长安城;宋:艮岳将模写山水推向顶峰1.4.2 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杭州西湖1.4.3 私家园林兴盛:写意山水得到
4、发展。唐朝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宋代的网师园。1.5 明清: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1.5.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1.5.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1.5.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2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2.1 力求神似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以植被作为装点的。而山水植被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的的利用或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和剪裁,从而出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虽为人做,宛自天开”,达到“一峰山太华千岳,一勺水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2.2 诗情画
5、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园林艺术的精髓,在于所创造出来的意境,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本质特征。园林意境:通过构思创作,表现出园林景观上的形象化、典型化的自然环境与它显露出来的思想意蕴。它不象花草树木一样实在,而是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能让人回味无穷,遐想联翩。 中国园林又被称为“文人园”,通常是与一些诗文、书画、楹联相结合,这些也增添了园林的诗情画意。2.3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中国园林建筑类型丰富,有殿、堂、厅、馆、轩、榭、亭、台、楼、阁、廊、桥等,以及他们的各种组合形式,不论其性质与功能如何,都能与山水、树木有机结合,协调一致,互相映衬、互相渗透、
6、互为借取。有的建筑能成为园林景观的主体,成为构图中心,有的建筑对自然风景其画龙点睛的作用。 3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古典园林造园的要素不外乎山、石、水、植物、建筑。在具体的园林布局中, 这些要素互为补充、彼此关联、有机组合成为和谐的整体, 体现为山与水, 阴和阳, 山环水抱, 形成园林的山水骨架; 山石、建筑与空间, 实和虚, 相互穿插, 以小见大, 创造无限空间; 山石、建筑与植物, 硬和软, 相互交织, 浑然一体; 建筑与水, 刚和柔, 相互塑造, 相映成趣; 匾额题名, 画龙点睛, 揭示场所内涵与人文精神。3.1 筑山 3.2 理水3.2.1 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7、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谢,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3.2.2 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3.2.3 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齿,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3.3 植物3.4 建筑 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
8、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这是与西方园林建筑很不相同之处。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航、亭、廊、桥、墙等。与谁同坐轩4.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段 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微观处理等4.1 布局手段4.1.1 以人工造景为主,天然造景为辅:如苏州的网师园、留园、拙政园等,这些园林并不是直接欣赏自然,而是把自然风景高度概括和提炼,通过山石、水池、树木、花草等自然素
9、材,构成象征性的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一峰山太华千岳,一勺水江湖万里”。 4.1.2 以天然景观为主,人工景观为辅:大多数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如颐和园、避暑山庄、乐山大佛寺,普陀山观音寺等。这些园林本来就是建筑在景色优美的地方,能直接欣赏到大自然的本来面目,其中建筑只是作为风景的点缀。这种园林的特点是以山水作为风景主体,人工艺术的建筑庭院只是作为大自然的烘托和陪衬,二者相得益彰,天然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4.2 微观处理手法4.2.1 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已观赏点,从乙
10、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4.2.2 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4.2.3 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4.2.4 借景 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
11、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因时而借.5. 中国古典园林的优势性和局限性5.1 优势性 尊重场所, 与场地特征相协调, 强调设计的主题构思、解决问题的途径来源于场地自身, 主张设计的过程就是与场所交流、协调和延续场所精神的过程, 通过选用具有关联性、互补性的景观元素, 构筑有机的空间结构, 创造健康、优美、宜人的人居境域, 促使场所生态、人性、文化和谐统一地发展。5.2 局限性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都是由高高的围墙封闭,供少数人游玩居住的。都是私人园子的范畴,一般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这便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封闭性和私密性。而现代社会的园林的服务的主要人群便是普通的人民大众,这便要求现代的园林具有开敞性和大众性。古典园林与现实的大众需求产生了矛盾,而这一需求恰能被开放几何形划分的西方园林所满足,从而造成近现代营造西方园林的狂潮。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人群和内向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习心理与教学方法的优化研究
- 混合学习未来教育的创新模式
-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的政策支持研究
- 中国教育培训机构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 心理驱动教育心理学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 教育技术趋势报告提升教学效果的科技工具
- 基于创新教育政策的科技产业未来规划及战略部署探讨
- 智慧办公未来校园管理的新趋势
- 商业培训中的教育创新提升培训效果的方法
- 教育科技与心理辅导的结合策略探索
- 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卷
- 医保drg付费课件培训
- 彩妆知识培训
-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解读与培训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高空作业车外墙施工方案
- GB/T 5782-2016六角头螺栓
- 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 GB/T 13451.2-1992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光度计法
- GB/T 11264-2012热轧轻轨
- 山东省中小学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