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ppt_第1页
第1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ppt_第2页
第1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ppt_第3页
第1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ppt_第4页
第1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巴黎和会会场(局部),华盛顿会议签字仪式,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贝尼托墨索里尼 法西斯主义创始人,希特勒(18891945),广田弘毅(広田弘毅),(1939、9-1941、12),第1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一、大战的全面爆发,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在二战全面爆发前有哪些侵略行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 德、意横加干涉,德国潜艇在西班牙内战期间,1936年,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卢沟桥事变,1937年,日本全面侵略中国,1、绥 靖 政 策,定义:英法美等国为求苟安一时,保住其既得利益,不惜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谋求同侵略者

2、妥协,并力图将“祸水东引”至苏联,坐收渔利。,实质: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扩张侵略的姑息、纵容政策。,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原因:一战使英法经济军事地位严重削弱,加之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整体实力下降。美国鉴于国内和平主义、孤立主义盛行,厌倦战争,不愿卷入欧洲是非,对法西斯扩张采取“中立”政策,实为变相的绥靖政策。,德国吞并奥地利 后的阅兵,1938年3月14日 德奥合并,德国违反一系列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慕尼黑会议上的四巨头,慕尼黑会议: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点。,捷克斯洛伐克是在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基础上新建的国家,英国盟国,却被其出卖。在慕尼黑会议上,捷克斯洛伐克

3、代表自始至终被排斥在会议外。1938年9月29日,会议结束后才被带进会议厅被迫签署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即慕尼黑协定)。,2、慕尼黑会议,苏台德区,慕尼黑会议挽救和平了吗?,没有,直接助长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反而催化了战争的爆发。,我们赢得了 一代人的和平。,苏台德区,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陆军军服的德国党卫队,冒充波军“袭击”和“占领”了邻近波兰边境的一个德国城市的电台,并在该电台用波兰语辱骂德国。接着,德国电台宣称“德遭受波兰的突然攻击”。德军以此为借口,在9月1日清晨,在大批飞机、坦克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 也标志着英法等绥靖政策的破产。,3、德国突袭波兰(1939.9.1),想一想:二战全面爆发的原因有哪些?,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绥靖政策: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闪电战”又称“闪击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常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速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是世界战争史上有名的革命。,德军出动大量飞机对波兰重要军事目标实施轰炸,1939年,在德军入侵的4个月前,手拿长矛和军刀的波兰军队在演习作战,但他们

5、即将面临的却是坦克和俯冲式的轰炸机。武器装备的陈旧和战略战术的落后,导致波兰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演习中的波兰骑兵,1939年9月3日,英、法两国因德国进攻其盟国波兰而被迫宣战。战争之初,德国在西线有23个师,英法有110个师,很有获胜的把握。但两国宣而不战,按兵不动,西线法军无所事事。法国总理甚至发1万只足球供士兵在此消遣,打发时间。,德国开进波兰,德法边境“静坐战争”,“奇怪的战争”,议一议:波兰灭亡的原因有哪些?,(1)德军实力强大,准备充分,闪电作战突袭,攻击力大; (2)波兰武器装备陈旧,战略战术落后; (3)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畅所欲言,二、大战初期的战况,英 国,法 国,挪

6、 威,丹麦,波 兰,西班牙,意大利,南斯拉夫,希腊,土耳其,瑞 典,芬 兰,瑞士,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比,荷,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挪 威,丹麦,比,荷,法 国,苏 联,波兰,德 国,1、法国沦陷,法国“长城”马其诺防线二战中最大的“废物”工程,马其诺防线,因在陆军部长马奇诺任内(1929年)始建,故名马其诺防线,近10年修筑,长达700多公里。共建有大型要塞工事44个,开挖地下坑道100公里,大小碉堡1533个。工程总土方量1200万立方米。来自法国殖民地的大量劳工日夜劳作,总造价高达50亿法郎,相当于当时法国一年的财政预算总额。,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联

7、军从敦刻尔克撤走33.6万军队,为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告别国旗,德国占领巴黎,戴高乐将军,法 国,西班牙,意大利,南斯拉夫,希腊,土耳其,瑞 典,芬 兰,瑞士,葡萄牙,英 国,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比,荷,法 国,挪 威,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苏 联,波兰,德 国,丹麦,2、“不列颠之战”,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决不投降。 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英国首相丘吉尔,法 国,西班牙,意大利,南斯拉夫,希腊,土耳其,瑞 典,芬 兰,瑞士,葡萄牙,英 国,捷克

8、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比,荷,法 国,挪 威,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 腊,苏 联,波兰,丹麦,德 国,1、时间: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 联,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二战的扩大,三、德国东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集中190个师兵力分北、中、南3个集团军群,计550万兵力,出动3 500多辆坦克、装甲车和5100架飞机。分北、中、南三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和全面进攻,妄想6至8周打败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人民奋起抵抗,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早期苏联红军军装 (尖顶布琼尼式军帽),战争初期,苏军处境不利,大片国土

9、沦陷。德军迅速推进,兵临莫斯科。希特勒企图通过占领莫斯科,消灭苏军主力,并扬言10天拿下莫斯科。10月初,德军发动了重点进攻莫斯科的战役。,2、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活动家 政治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德国陆军一级上将 装甲兵之父,PK,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斯大林,莫斯科保卫战的激战场面,在莫斯科,德军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12月5日,苏军转入反攻。经过40天激战,德军损失50多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苏联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曾横扫欧洲的闪电战在苏联破产,希特勒被迫应对两线作战。这也是大战开始

10、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莫斯科保卫战的意义: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时间: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三、德国东侵苏联,2、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3、后果影响: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四、太平洋战争爆发,1、时间: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摧毁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以免阻碍日本“南进”拓展帝国版图。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凌晨7时55分(夏威夷时间),日本海军出动包括6艘航空母舰(舰载机400架)在内的24艘战舰,对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夏威夷瓦胡岛珍珠港发动闪电袭击(美苏均存在麻痹大意、侥幸心理)。,日本偷

11、袭珍珠港(Pearl Harbor) 揭开了太平洋战争序幕,“太平洋战争” Pacific War,日军以仅损失5艘自杀性小型潜艇和29架飞机的轻微代价,击沉8艘美国战列舰和10艘其他战舰,击毁击伤美机260多架,美军伤亡3 300多人。偷袭使美太平洋舰队失去作战能力,从而确立了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绝对海空优势。,遭到袭击的珍珠港,美国国内动员民众 购买战争债券抗击日本,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对日宣战书,丘吉尔坦白地表示: 他一听见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他快乐地流出感激的眼泪。他说,美国参加战争,我们就有了绝对的信心。,2、后果影响: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四、太平洋战争爆发,1、时间:

12、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慕尼黑会议,签订慕尼黑协定,德军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扩大 :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图片反映了二战前夕的欧洲形势,从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C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形成 D欧洲各国联合对抗苏联,B,2. 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点,并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的事件是( ) A德国进攻波兰 B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D,3.当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大陆疯狂扩张时,一直追随英国

13、推行绥靖政策,最后却自食其果遭致亡国的是( ) A.奥地利 B.波兰 C.意大利 D.法国,D,4、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D,5、“饮鸩止渴”意在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下列事件与此贴切的是( ) A敦刻尔克撤退 B突袭珍珠港 C莫斯科保卫战 D第二战场开辟,B,5.材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 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摘自1938年张伯伦的讲话材料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 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 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摘自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强大邻邦”和“小国”分别是指哪个国家? (2)张伯伦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3)张伯伦对“小国”的态度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4)材料二中的丘吉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发表这一演说的?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