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6《颐和园》课件3 沪教版.ppt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6《颐和园》课件3 沪教版.ppt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6《颐和园》课件3 沪教版.ppt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6《颐和园》课件3 沪教版.ppt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6《颐和园》课件3 沪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颐和园,颐和园,设计意匠:因势利导 整治地形,调度全局山水形式 浓墨重彩,突出前山主体景象 堤岛结合,浓化前湖浩渺气势 两山夹水,造就后山清幽境界,因势利导:颐和园,颐和园的总体规划,堪称一篇因势利导的大手笔。周维权在北京西郊的园林、颐和园的排云阁 、颐和园的前山前湖诸文中,张锦秋在颐和园后山区的园林原状造景经验及修改问题 、颐和园风景点分析之一龙王庙诸文中,对颐和园的规划布局和造景意匠都做了十分精彩、细腻的阐释。 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始建于年,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年开始重建,年改名为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的颐养场所,从原先的游乐行的苑,改变为兼有宫、苑双重功能的离宫园林。年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

2、年修复。颐和园占地面积公顷,分前山、前湖和后山后湖三大景区,是北京大型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中最后建成并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座。,(一)整治地行,调度全局山水形势 清漪园有瓮山和西湖的天然山水,湖面广阔,而且呈北山南水的地貌,周围环境条件也很优越,东西是一片平畴田野,点缀着大小园林和村舍聚落,西面屏列着南北走向的玉泉山,西北面展露着香山余脉红山口,玉泉山背后还有西山的峰峦起伏。美中不足的是山湖形势错位,翁山只有西半部临湖,东半部前面是一片平地,西湖的东岸正对着翁山中轴,两者联属关系十分尴尬。翁山自身坡度陡峭,沟壑较少,山形也不够理想。清漪园的规划既充分利用天然的有利条件,也着力改造天然的不利条件。

3、总规划结合西北郊水系的整理工程和乾隆为庆祝母后六十寿辰,在翁山因建的大报恩延寿寺而改名为万寿山,西湖仿汉武帝在长安昆明池训练水兵的故事而改名为昆明湖。清漪园在天然山水的基础上,结合治水建寺,对全局山水形势作了一番除瑕增瑜的调度。,颐和园的总体规划是兴建清漪园时奠定的。其因势利导的大手笔主要表现在:,一是疏浚西湖,往东拓宽湖面。 二是修筑西堤,支堤,将昆明湖分成大小山个区域。在湖主体湖面的南湖,将原来位处东岸的龙王庙保留,构成一个大岛南湖岛。 三是整理前山,疏通后湖,进一步密切湖山关系。 四是顺依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园外借镜。位于西面的玉泉山,是前山,前湖景区最重要,最优越的借镜对象。 (二)浓

4、墨重彩,突出前山主体景象。 万寿山东西长约1000米,高约60米。前山当阳,面对浩瀚的前湖,是全园景物的“开面”所在,理所当然地以前山主轴作为全国的景区主体和构图中心。结合大报恩延寿寺的兴建,清漪园规划自然以这组佛寺作为前山的建筑主体,因势利导地塑造全国的主体景象。这里的匠心,巧智主要体现在: 1.依山就势,突出主轴重心,清漪园前山原建寿延塔的景象,以佛香阁为主体的颐和园前山主轴建筑景象,据周维权考证,在清漪园时期,作为中央建筑群的大报恩延寿寺,在前山主轴线上形成了前,中,后三部分。 前部递升三个台地,依次是落山门,大雄宝殿和多宝殿。 中部依山顺势构筑高台,建造八角形的三层四檐大阁。 主轴后部

5、安排了“众香界”和“智慧海”一组琉璃建筑。 前山主轴是以大体量,高密度的建筑体量,中轴对称的严谨布局,满铺殿堂台阁的”寺包山的形态,完整而富有变化的空间序列,依山顺势,层叠起伏的殿阁形象,红柱,黄瓦,重彩的浓郁色彩,强调山前主体建筑的壮观气势和堂皇气派。 2.左右退晕,烘托次要轴线。 由于前山东西展面很长,仅靠主轴建筑显然不能控制全局,颐和园早主轴东西两侧精心安置了若干组点景建筑,组够成配衬主轴的次要轴线。,3.引线串珠,设置长廊纽带 前山脚下临湖岸边,设置了一条图特的长廊。现存长廊长达728米,共二百七十三间,是中国园林廊长之冠。 (三)提岛结合,浓化前湖浩瀚气势 前湖水域面积浩大,东西最宽

6、处达1600米,南北最长处达1930约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四,在清代皇家园林中水面最大的一处。针对这种得天独厚的大水面,它采取了堤岛结合的综合布局,以三湖,两堤,三大岛,三小岛加上局部水网的基本格局,把前湖整体规划得十分得体。 模拟“一池三山”的龙王庙,藻鉴堂,治镜阁三个大岛,为三个水域各提供一个湖心景点,它们既是湖面景观的重要构成,也是设立在湖心的重要观赏点。龙王庙所在的南湖岛地位最为显要,其点景,观景作用最为突出。当初拓,颐和园前湖的堤岛布局,宽湖面时,把原处东岸的龙王庙保留下来,不仅是避免了拆庙对龙王的大不敬,也是为湖区总体规划设置了极为理想的湖心岛,提供了湖面的构图中心,可以说是绝妙的因

7、势利导。南湖岛不是孤立于湖心,有一条长达150米的十七孔桥与东岸相连,桥头还建造了大体量的廓如亭,桥,岛的组合。这个南湖岛发挥了以下诸多作用: 1.丰富地貌,联系湖山 水面突起岛屿形成水中有山的地貌,打破了大片水面的单调,与主山遥相呼应,在风景构图上比简单的一山对水要丰富的多; 2.分割湖面,形成景区 桥,亭,岛组合体把山前湖面划分成两个景区,桥岛以北的湖面,东、南、北三面都是殿阁亭台环立,显现皇家园林的壮丽华贵;桥岛以南的湖面,东、南、西三面都是长提烟柳,显现水乡的自然景色。统一的前湖水域由此获得两种不同的水景境界;,丰富地貌,联系湖山,桥,亭,岛组合体把山前湖面划分成两个景区,桥岛以北的湖

8、面,东、南、北三面都是殿阁亭台环立,显现皇家园林的壮丽华贵;,3.尺度对比,扩大空间 以南湖岛为湖面中景,配上作为远景的凤凰墩,由于南湖岛尺寸比凤凰墩大得多,两者形成大小对比,加大了透视错觉,使整个前湖显得更为深远; 4.位置适中,观景极佳 由于南湖岛位处主体湖面中心,与前山视距适中,是得天独厚的观赏点。这里是全园唯一可以正视万寿山全景的地方。前山的主要建筑都处在最佳的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范围之内,呈现出一副完整的阁楼崔嵬的壮丽画面。从岛上南望,是一片湖波淼茫,平远清淡的水景。从岛上西望,可见碧波、长堤,层层西山簇拥着玉泉山塔。在这里,视线由南到北环眺,宛如观长达2000余米的天然“山水长卷”,

9、景观视野极为宽阔。 (四)两山夹水,造就后山清幽境界,后山景区占全园面积的12%,包括万寿山北坡和后湖。这一地带段东西向宽阔,约近1000米;南北向狭窄,不到3000米。这里的景域与前山、前湖完全不同,自然环境偏于幽闭,借景条件较差。因此,景区规划因势利导地以创造幽深的山林野趣为基调,景物构成以山水近视小品为主。在这种创意下,后山景区成功地进行了山水调度和景点调度。 1.创造“两山夹水”的河湖幽境 将后山北麓与北宫墙之间原有小水塘挖掘连通成带状的后湖,并将浚河的土方堆成北岸山体,一方面以遮掩近在咫尺的北宫墙,另一方面构成后湖两山夹水的格局。这可以说是后山景区利用有限资源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十分精彩

10、的因势利导的人工山水调度。,“两山夹水”的格局,“两山夹水”的格局,2.创造“山包寺”的疏散景点 在建筑调度上,后山景区除了正对北宫门的主轴线上,安排了大型佛寺须弥灵境, 以前面的汉式建筑和后面的藏式建筑组成的触目群组,强调出前期清漪园以北宫门为入口,不得不加重了主体建筑的分量外,后山东西两侧的景点建筑都采取了“山包寺”的构成方式,尽量以散点的分布,稀疏地掩映于自然环境之中。它们结合各自的山水特征和布局地形,极尽“精在体宜”之能事。,北京颐和园须弥灵境鸟瞰,这里有居高临望的倚望轩,以湖面的对称布局和内院的曲折多变空间,妥帖地适应了临湖“峡口”的特定地形。有与倚望轩隔岸相望的“看云起时”,两亭一堂组构的敞口院,既形成峡口部位所需的两岸建筑对峙,又成为纵览东西湖面的观景点。在后山东麊,还有著名的园中园谐趣园,是仿江南建造的。它根据自身的低洼地势和西邻万寿山的借景条件,创造了一组仿寄畅园的幽深园中园,确是十分得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