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信客》教学设计反思报告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信客》教学设计反思报告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信客》教学设计反思报告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信客》教学设计反思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客教学设计反思报告青铜峡市四中代秀梅信客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信客出自声名显著的学者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讲述的是民国时一位老信客因失信于人,自感“名誉糟蹋了”,干不下去了, 找到年轻人,年轻人最终不好回绝,当了第二代信客,年轻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宽容待人,受到了人们的敬重的故事。语言质朴而典雅,警辟而又畅达。现根据我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一、整体反思我设计的教学时间是45 分钟。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唏嘘、诘问、焦灼、伎俩、穷愁潦倒、连声诺诺”等词语。2.了解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文化苦旅。3.了解信客职业及其品质。4.揣摩佳句,提高品

2、味语言的能力。方法与过程目标 :1.学习从人物研究的角度整体把握作品的阅读方法。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写作意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把握信客形象,学习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可贵品质,培养奉献精神。教学重点:品味佳句,体会语言风格;从人物研究的角度把握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抓文章脉络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文化苦旅资料。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优点:1、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教材的内容确定学生的学情分析。2、对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到位。3、用 45 分钟的时间,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间安排合理。4、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学情和教法,设计合理。缺点:1、过

3、程与方法目标设置不够具体。2、知识与技能目标设置有些简单。3、教学内容设置还不够典型,部分问题讨论的价值不太大。二、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反思教学活动过程的第一步是导入语:导语我设计了 2005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王顺友的颁奖词,这样就很自然地导入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过程的第二步是作者简介,预习检测:了解作者,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教学活动过程的第三步是人物研究, 整体把握。学习从人物研究的角度整体把握作品的阅读方法。把握信客形象,学习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可贵品质,培养奉献精神。教学活动过程的第四步是抓住教学重点品味佳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体会语言风格。学生通读全文,勾画出自己认为的精彩语句, 简

4、要说出它的美感,由此体会质朴而典雅,警辟而又畅达的语言风格。第 1 页共 3 页教学活动过程的第五步是拓展延伸,自由辩论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信客奉献精神和诚信的理解, 使学生在知识的升华中拓展延伸学习信客的优秀品质,关注社会生活,体察作者的写作意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活动过程的第六步是课堂小结。希望学生能以平和的心态诚实待人,诚实处事,去奠基诚信大厦。教学活动过程的第七步是作业布置。 阅读余秋雨的 文化苦旅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写一篇以“诚信”为话题小短文,加深学生对诚信的理解。以上七个步骤,我认为设计中的优点有: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以学生感兴趣的2005 年感动中国十大

5、人物之一王顺友的颁奖词,使学生对这一陌生的职业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这样就很自然地导入同样工作性质、 身上同样蕴涵着精神内涵的信客身上,使课堂气氛出现高潮, 信客的精神再度感动学生, 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度被唤起。由此我再一次感悟到:形式多样、引人入胜的导语对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来讲是极其重要的。2、围绕着问题分析课文,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设计问题巧妙,抓住教学目标,实施知识与技能的达成。 训练学生学习从人物研究的角度整体把握作品的阅读方法,把握人物形象。突破难点,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写作意图。3、教学层次分明, 条理清晰。我设计了在整体把握, 人物研究这个环节中,我避免了交织的混

6、乱, 在分析情节过程中没有谈信客的品质, 在总结信客的品质环节中,我结合研讨与练习三题, 为信客写墓志铭, 这样使学生对信客奉献精神和诚信的理解,使学生受到教育。也使教学层次分明, 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4、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语言风格。 教师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读全文, 勾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 简要说出它的美感, 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也提高了品味语言的能力, 体会了质朴而典雅, 警辟而又畅达的语言风格,真是一项多得。5、学习内容结合现实生活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信客奉献精神,使学生受到教育。6、板书设计流畅,既展现了全文的脉络,又突出了信客的可贵品质。教学活动过程的设

7、计中的缺点有:1、课文较长,学生阅读的时间不足,对于信客的形象和课文的语言特点不能深刻体会。2、信客的形象的整体感和深刻性不足。3、学生写信客墓碑上的文字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4、教学主体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 ,连续提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的思路完全紧跟教师。教学形式刻板,全部教学设计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的,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只能是处于被动地位,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得到发挥。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中需要改进的几点:1、抓住关键性的语句进行品味、朗读,挖掘出人物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本文生字词较多,朗读的难度相对也较大,学生在课前充

8、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采用范读重点章节、 提示难读字词的方法强化字词。 应该抓住关键性的语句进行品味、 朗读,挖掘出人物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 让学生勾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但不一定就是关键性的语句。 分析品味语言, 而只是凭着大概的印象来分析,因而信客的形象不是很清晰; 同时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也没有提高。 如第 2 页共 3 页果透过课文关键性的词语和句子, 向着高处和深处发展, 感受信客的品质, 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这样才能挖掘出深沉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 因为语言是表情达意最基本的东西,正如白居易所说的“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而朗读是再次咀嚼,推敲词句,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更

9、好地走进作者、走进课文,使课文的情和意流入心田, 激起同感,激起共鸣。 力透纸背地品味语言和有感情地朗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教师应该适时地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和引导,使得信客的形象更具整体感和深刻性。 这篇课文中,学生能感受到信客的精神:坚持不懈、任劳任怨、待人宽容、富有才干、诚实守信、默默奉献等,但这些感受是零散的,肤浅的。教师如果在人物研究, 整体把握这一环节中, 适时地介绍余秋雨及其散文的文化意蕴等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理解信客是凭着这些美好的品质, 特别是其中的核心精神诚信奉献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营造了自己的风雅人生。这样学生对信客

10、的形象就有了整体感,并且上升到生命和人生的高度。3教学设计不仅围绕如何 “教”而展开, 也要涉及学生如何 “学”的问题。使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发挥。三教学技能与教学策略的运用优点 :1、这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抓住了文本的特点 ,教学目标适合学生学情、重点、难点突出。2、阅读以问题为主,从人物研究的角度把握课文内容,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3、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活动能有机地结合,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缺点:1、对学生在教学过程可能产生的生成性资源没有预设到。2、学生质疑这一环节没有设计。需要改进的几点:1、教学设计上要考虑师生产生互动。一堂课应该是由师与生共同组成的,它不仅属于老师, 也不仅属于学生。 属于老师变成了一言堂, 属于学生变成了菜市场。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和谐的,心灵共通的,能产生共鸣效应的。这种共鸣效应一方面源于教师课堂上良好的提问与引导和学生的回答,但更重要的是师生间长期的交流与沟通。 常言道:“听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 “听”,才会“信”,才会学好。而这个“听” ,源于心灵上的“听” ,而非耳朵之“听” 。这种境界需要的是一种融合。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考虑师生产生互动这个细节。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