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_第1页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_第2页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_第3页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设计者:杨爱珍【教学目标】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叙事艺术;明确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欣赏作品的环境描写的艺术。2把握作品人物形象,分析并欣赏作品刻画人物的技法,学会赏析小说作品的人物形象。【教学重难点】1学习小说叙事技巧,欣赏古典小说叙事艺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叙述作品情节及比较影视作品交待情节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品叙事技法,引导学生关注叙事艺术,培养他们初步鉴赏叙事作品的结构艺术的能力。2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艺术。通过组织学生分析作品中所刻画的环境的特征,引导学生明确环境描写在小说作品中的多重作用。3通过组织学生采集水浒中有关杨志的故事,结合

2、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系统地分析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树立客观分析人物的理念,从而进一步理解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这一创作规律。【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水浒的有关知识,收集施耐庵的有关信息,让学生们将收集到的资料以Powerpoint的形式整理出来,便于交流。2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水浒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 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等回目,以对杨志的生活历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初读课文,初步梳理出本课的情节内容。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一些元明时代的白话及方言,根据语境推断其含

3、义,理解文意。4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水浒电视连续剧第11节光盘(中国国际电视公司拍摄出品发行),要求学生思考:电视剧在展开故事情节时与小说的情节展开有何异同之处?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说说施耐庵为什么这样写,而编导与导演为什么那样拍摄吗?【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析题导入师:课文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一个回目,选入课本时编辑老师省去了一些信息,你能补充一些必要的人物信息,使课文题目内容更加完整吗?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题,用重音表示你对题目的理解。师:课文标题“智取生辰纲”以最简洁的语言交待了小说的什么要素?(引导学生明确课文题目是对小说情节最简洁的概括。)二、复述故事,感知情节,明确矛

4、盾1复述故事。师:前面讲到课文题目是对小说情节最简洁的概括,你能否用自己的话将小说的主要情节复述出来?(此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把握作品的内容,同时能够将记叙作品内容的元明白话转换为现代汉语进行流畅的表述。)2感知情节。师:通过上面的复述,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引导学生依据不同的描写对象、故事发生的地点及不同的叙述阶段进行梳理层次的训练,明确小说第两个部分:第1-6自然段是写杨志押送生辰纲,第7-12自然段是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其中第12自然段是补叙。)3明确矛盾。师:通过对课文情节的感知,同学们能够看出小说中存在什么矛盾吗?(此问引导学生明确小说中存在两组矛盾:杨志与老都

5、管、虞候及众军健的矛盾,晁盖、吴用欲取生辰纲与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矛盾。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两组矛盾在作品中的作用: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促使了杨志性格与命运的改变。其中要能够分析这矛盾中的偶然性因素与必然性因素,从而为后面赏析小说的叙事技巧与人物性格做出准备。)三、理清线索,分角度叙述1理线索。师:结合课文内容,从矛盾的双方来,作品围绕什么线索展开情节的?(此问在于引导学生明确小说叙事线索:杨志智押生辰纲,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2分角度创造性地复述小说情节。角度一:从吴用、晁盖等人的角度以他们的视角来叙述这个故事?角度二:回忆电视剧中是如何展开情节的?请简要复述一下。让学生

6、先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复述训练,可以自我复述,也可以同桌间相互复述,也可以小组间复述。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各选两名学生作交流复述。四、比较探究,鉴赏情节师:既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情节,为什么施耐庵选用作品中的表述方式呢?1比较课文叙述角度与从吴用等人的视角进行叙述的优劣。明确:以晁盖、吴用等人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情节一览无余,固然能使读者清晰地把握情节,但不能够设置悬念,会削弱小说的情节曲折性与表现力,同时也不能够细致地从正面刻画杨志这一形象,不能很好地展现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健之间的矛盾冲突。2比较课文叙述角度与电视连续剧水浒之智取生辰纲的叙述角度的区别。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并思考电视剧智取

7、生辰纲的叙述角度有什么合理性。明确:课文在叙述时是先叙述杨志等人的行踪,到了黄泥冈后才引出濠州贩卖枣子的客人,最后补叙出濠州贩卖枣子的客人是晁盖、吴用等人。电视剧在叙述时则是分两条线索同时进行,一方面交待杨志等人的行踪,另一方面交待晃盖、吴用等人的进程。电视剧的剧情的安排有其合理之处:一是影视作品倚赖画面展现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是单方面交待杨志等人的行踪,而不安排晁盖、吴用等人的行动,事后虽然也能通过闪回的方式解决,但是总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其次,电视剧中安排白胜在准备酒时与捕快何清等人擦肩而过,也为作品后面的内容作了一个铺垫。3体会小说安排情节的巧妙。明确:课文(小说)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

8、智取,晁盖、吴用等人如何安排的,并没有直接写,这一方面照应了小说前一情节中吴用设计,另一方面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随后宕开一笔,写杨志与众人的别扭、老都管的掣肘、虞候的谗言,将读者的目光始终集中在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上。同时写杨志如何小心翼翼,给人一种万无一失的感觉,也使读者感到如黄山观日光,如在云山雾海中一般。而黄泥冈上相遇,杨志一行被蒙汗药麻翻在地,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精明能干的杨志也不明白到底是在哪一步被下了蒙汗药。这样读者如坠在云雾里。一边写杨志如何保护,一边抢夺计划却在读者的眼皮底下偷偷进行,最后才全盘端出,造成了一种意外的效果,使读者不得不佩服吴用“果然赛过诸葛亮”。如何改从吴用等人

9、的视角来写,则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奥秘都在读者眼下,故事就平淡无奇了。五、课堂教学小结1小说节选部分围绕“生辰纲”展开故事情节的,一方面是从杨志的角度进行,另一方面则是从晁盖、吴用等人的角度进行,两组人物的进程是同时进行的,是属于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2小说中存在两组矛盾:杨志与都管、虞候及众军健的矛盾;杨志押送生辰纲与晁盖、吴用等人欲夺生辰纲。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逐渐深化与尖锐,导致了杨志失生辰纲、杨志上二龙山。3小说采用的是从杨志的角度进行叙述,对晁盖、吴用等人的行动则是采用补叙的方法加以交待,这样可以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扑朔迷离,更富有艺术性,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一、析题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反

10、复推敲了课文的题目,也梳理出了小说的故事情节。我们再从题目上挖掘:这是一场双方斗智的戏,那么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的“智”究竟表现在何处?杨志智押生辰纲的“智”又表现在何处呢?二、讨论探究,把握内容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上述的问题,并明确:1晁盖、吴用等人的智举:利用卖枣子的身份,在黄泥冈上“巧遇”杨志等人;利用夏日炎炎的时机,让白胜上山岗卖酒,激起都管、虞候与军健们的需要;晁盖等人先吃掉一桶酒,以示酒中无毒,麻痹杨志,更加激起众人买酒的欲望;借舀酒作掩护,一瓢装作占便宜,二瓢下药;白胜与平常小贩一样,争瓢夺酒,故意斗气,不卖给杨志,再一次麻痹杨志。2杨志的智举:扮成普通的商人,开始乘凉行路;山路地带

11、,改为天热行路;禁止众人买酒。追问:写杨志处处小心,除了突出杨志的性格特征外,对刻画其他人物形象与展开故事情节有什么帮助?引导讨论并明确:反衬出老都管、虞候与众军健的无知与草率;突出了吴用的“计”高一筹;写杨志的“智”与小心翼翼,使读者感到欲取生辰纲的情节陷入一种不可能地步,为后文逆转作好反面的伏笔,使情节更富有趣味性。三、赏析形象,明确主题1结合文本,把握形象。师:杨志是小说节选部分的主人公,生辰纲的被夺,是否说明他是一个很愚蠢的人?为什么?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组织讨论。(请说出他的性格特征,并从小说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佐证。)杨志的性格:首先杨志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他久在江湖,知道押运生

12、辰纲的凶险,刚一受任,屡次推托,推托不掉时,才做了精心安排:要求扮作普遍商客,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利,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空子。后来在路上,也是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时间。开始乘凉,后来到了“人家稀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岗的松林里休息,不允许兵士买酒喝。这都体现了他的精明过人。杨志如此精明,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原因除了吴用的计策无隙可击以外,与其性格相关联的是:他急功近利、粗暴蛮横。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激化了运送队伍内部的矛盾。2拓展情节,明确

13、主题。师:从本课阅读中,我们了解了杨志。研究人物,要结合他的生平阅历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变化,才是真正地读懂了人物。同学们平时在阅读水浒时,也收集了杨志的许多故事,请大家交流交流,然后我们将这些故事整合起来看看,杨志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让学生充分交流,交流故事的时候,要说出杨志的性格与追求。引导明确:杨志是杨令公之后,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陷花石纲丢官;遇赦求官遭高俅所阻;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牛二;流配大名府充军;梁中书提拔为管军提辖使;受梁中书重托,杨志押送生辰纲;与鲁智深等人二龙山入伙。杨志的经历,实际上是一个“失意得志幻灭”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杨志的“博个封妻荫子”出

14、发点?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合理即可。参考观点一:杨志确实有点“官儿迷心窍”。你看,为了求官,他不惜降低人格,打点钱物奔走于权贵之门;为了换取保举,他又甘当鹰犬,替梁中书押解不义之财。总之,杨志不大像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豪杰。参考观点二:出身将门又有武举功名的杨志,希望凭自己的本事“博个封妻荫子,也为祖宗争口气”的想法,在那个时代并非什么不好的事。首先,建功立业的思想,是每一时代的人都共有的,我们赞成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赞赏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赞赏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赞赏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为什么不能容忍杨志的“

15、封妻荫子”?其次,水泊梁山上,并非每一个都是如李逵等人一般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如林冲、卢俊义,或有自己的一份事业,或有自己的一份产业,只是社会黑暗,才让他们走上了不归之路。所以说,杨志的初衷实在是可以理解的。继续讨论:小说刻画杨志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用意?有何典型性?引导学生明确:林冲走上梁山泊,是“逼上梁山”的典型,解珍、解宝走上梁上,是“官逼民反”的典型,武松的转折点在于官吏不能秉公执法,不能伸张正义,杨志走上反抗,不像其他人那样主动(林冲等人也不完全是主动的),正说明了他想为朝廷效力,却被朝廷抛弃了。是从这个角度来揭示社会的黑暗的。四、分析环境在作品的作用思考: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自然环境:是指天气酷热,伏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伏下文的军士买酒解渴;是指黄泥岗上松树林内,交待劫生辰纲的地方。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个遭死的军人”“芥菜子大小的管职,值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待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引导明确:小说的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