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件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人教必修3_第1页
高中生物课件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人教必修3_第2页
高中生物课件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人教必修3_第3页
高中生物课件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人教必修3_第4页
高中生物课件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人教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上图为雪松,高度可达十几米,雪松的生长主要受 的调控,雪松整体呈现宝塔型,其原因可能是 造成的。 生长素还有哪些生理作用?这些生理作用有什么特点?,生长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本节目录,第2课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结合教材“问题探讨”中的曲线,以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为例,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2.结合教材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并归纳生长素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生长素的作用曲线分析。,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 2利用胚芽鞘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得出的结论有: (1)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是 。 (2)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在尖端由 侧向 侧运输

2、, 侧 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快。 (3)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这称为 。 3下图为水平放置的植物,箭头表示生长素运输方向,据图回答: (1)表示极性运输的是 。 (2)表示横向运输的是 ,其外因是 ,其结果是生长素 多。,吲哚乙酸,胚芽鞘尖端,向光,背光,背光,极性运输,B、D,A、C,重力,近地侧,探究点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观察“问题探讨”中提供的图,我们可将其分解为甲、乙、丙三图,据图分析:,(1)以甲图为例分析曲线中各段的含义,AB段:生长素浓度低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BC段: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

3、,C点: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 。,CD段:生长素浓度过高, 。,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抑制生长,探究点一,(2)综合三图可知,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调节都表现出 的特性,我们称之为 性。除此之外,还表现为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 。 (3)甲图中,“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大于 点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小于 点的浓度。,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C,C,疏花疏果,探究点一,(4)比较三图可知: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依次为 molL1、 molL1和 molL1,由此推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依次为 。不同的

4、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也不同,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比老细胞 。,1010,108,104,不同,敏感,根,芽,茎,探究点一,2两重性的实例 (1)顶端优势 自然界木本植物的树型常常呈“宝塔型”,这是由于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被抑制的缘故,生物学家将该现象称之为“顶端优势”。结合下图分析:,探究点一,顶端优势的原理,探究点一,图1中,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 运输,侧芽A、B、C的生长素浓度 ,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 ,生长发育受到 ,而顶芽生长素浓度 ,优先发育,植株从而表现出顶端优势。,顶端优势的原理,下,高,敏感,抑制,低,探究点一,图2中,顶芽被去掉,侧芽的生长素浓度 , 被解除,侧芽得

5、以发育,顶端优势被打破。 图3中,去掉顶芽后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代替,推测侧芽A、B、C的发育情况 ,说明顶端优势确实是由于 分布不均匀造成的。,降低,抑制,仍受到抑制,生长素,探究点一,(2)根的向地性 将幼小的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后,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如图所示)。,探究点一,A,B,C,D,重力,敏感,抑制,促进,促进作用更强,促进,不敏感,探究点一,当幼苗横放时,由于 的作用,生长素在 侧浓度较高,即: ,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 ,A、B两侧都是 作用,且 侧促进作用更强,使茎 生长;根对生长素敏感性 ,D侧浓度高, 生长,因此生长速度 ,使根 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生

6、理作用的 性。 若该植物在太空中的空间站内生长,情况会如何? 由于没有受到单一方向刺激,故各自横向生长。,重力,近地,B,A,D,C,弱,促进,B,背地,高,抑制,两重,向地,C,D,探究点一,影响生长素浓度变化及作用结果的因素分析,探究点一,探究点一,1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A点(为1010 molL1),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

7、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图中的“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大于 点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小于 点的浓度。 (2)根横放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引起 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细胞生长; 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细胞生长,从而使根向下弯曲生长。 (3)在太空中,生长素的浓度作用曲线仍适用于根的生长。只是由于无重力作用,a、b两侧的生长素浓度 ,根水平生长。,C,C,近地侧(b),背地侧(a),相同,答案A,探究点二生长素生理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1利用生长素培育无子果实 正常有子果实的形成过程(如下图),(1)据图可知,要形成无子果实,首先雌蕊 (能、不能)受粉;其次,由于无种子,就无法合成子房发

8、育所需要的 ,因此需要人为施加 。 (2)请模仿上图画出无子果实形成的过程。,不能,生长素,外源生长素(类似物),2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除草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向栽种单子叶农作物的农田中喷洒一定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以杀死双子叶杂草。,上图曲线中,表示单子叶农作物的是 ;表示双子叶杂草的是 ;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应控制在 浓度左右。,C,3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浸泡插条,能促进插条生根。处理时应浸泡插条 ,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应该 。,形态学的下端,适宜,抑制,促进,探究点二,4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 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

9、杨树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2)实验步骤 分组:把 基本一样的插条平均分成10组,每组3枝。 处理枝条:把一定浓度的2,4D或NAA按不同比例稀释成10份具有浓度梯度(实验前通过预实验确定的梯度范围)的溶液,用 法或者 法处理插条。 培养:将处理过的插条放入营养花钵中,适宜温度(2530 )下培养。 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各组插条的生根情况,如生根 ,根的 等。,形态、大小,浸泡,沾蘸,条数,长度,探究点二,(3)实验结果 生根数目 且不定根的长度 的一组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接近促进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最多,最长,探究点二,2以下是某同

10、学所做“探索生长素类似物(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材料:每种插条若干(种类如图)、蒸馏水、培养皿、烧杯、量筒、玻璃棒、2,4D、营养花钵等。,选材有误,每枝条应留34个芽,即选B枝条合适;,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有误,请指出两处:,探究点二,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并分别向7个培养皿中各注入50 mL。 第二步:将C枝条均分成7组,每组10根,再分别放入7个培养皿中处理适宜时间。 第三步:将处理后的C枝条分别放入营养花钵中,适宜条件下培养10天,观察并记录新生根的数量。,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有误,请指出两处:,缺少预实验; 浓度梯度设置不合理,

11、应有更低的浓度,探究点二,果实发育,扦插的枝条生根,无子,两重,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1,2,3,4,5,1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特点是 () A只能抑制植物生长 B只能促进植物生长 C高浓度时促进生长,低浓度时抑制生长 D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低浓度时促进生长,答案D,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表现为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1,2,3,4,5,2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 () A培育无子番茄 B棉花保蕾、保铃 C延长种子寿命 D促进插条生根,答案C,植物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以

12、下几方面: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获得了无子番茄、黄瓜、辣椒等;防止落花落果。,1,2,3,4,5,3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 B顶端优势 C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答案B,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不是植物的向性运动,与生长素无关。,1,2,3,4,5,4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A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B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C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 D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B,1,2,3,4,5,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1)向光性中,都是促进作用,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比向光侧高,背光侧长得快,所以纵坐标的背光侧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向光侧的促进作用,所以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m小于M。,大于m 小于M,1,2,3,4,5,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2)由于重力作用,茎的远地侧比近地侧的生长素比少,并且促进作用表现为远地侧小于近地侧,所以茎的远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