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课归去来兮辞 并序,陶渊明,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 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背诵全文。 2.思维与审美: (1)深入感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要辨析; (2)体会本文“平淡自然”的艺术特点。,激趣导入,在1 600多年前,一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他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文本精准导读,主
2、题群文通读读陶渊明,文本读写联动,文本精准导读,一、诵读全文,解释加颜色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序文)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 )室,瓶( )无储粟,生生( )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 )有怀,求之靡( )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 )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 )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 )有归欤( )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 )所得。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 ),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 ),当敛裳宵逝。寻( )程氏妹丧于武昌,
3、情在骏奔( ),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请概括段意:_,供给自己生活,满,盛粮食的器皿,维持生活,轻快的样子,无,没有,因为,距离,思念的样子,语气词,造作勉强,急迫,身心都感到痛苦,做官,感慨,庄稼成熟,不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交代本文写作的时间和背景,叙述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第一段)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 )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 )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 )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 )晨光之熹微( )。 请概括段意:_ (第二段)乃瞻衡
4、宇,载( )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 )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 )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 )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 )扶老( )以流憩( ),时矫首( )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景( )翳翳( )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请概括段意:_,何,为什么,何,,劝止、挽回,漂摇放流的样子,飞扬,形容船行驶轻快,遗憾,天色微明,表达作者迷途知返、辞官归田的决心。,又,且,接近,斜视,这里有“随便看看”的,意思,使脸上现出愉快神色,明白、知道,拄着,拐杖,无目的地漫步和随,时随地休息,抬起头,有洞穴的山,这里泛
5、指山峰,日光,阴暗的样子,作者初归田园的生活情趣。,为什么,(第三段)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 )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 )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 )命巾车,或棹( )孤舟。既窈窕( )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 )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请概括段意:_ (第四段)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 )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 )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 )耔( )。登东皋( )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 )乘化( )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请概括段意:_,助词,追求,
6、什么,以为乐,田地,有时,用桨划,深远曲折的样子,喜好、羡慕,主要抒发作者归隐后悠然自得的欢快心情。,何、为什么,心神不定的样子,除草,培苗,高地,姑且,顺随自然,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情怀,卒章显志。,二、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填出空缺处相应的内容。,田园之乐,出游之乐,顺随自然,乐天安命,微任务活动一准确翻译重点句子,1.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译文:_ _ 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译文:_ _,叔父因为(看到)我的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我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得分点:“见于”句式,“以”“遂”“邑”,句意对) 挨饿受冻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违反自己的意志
7、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得分点:“切”“违己”“交病”,句意对),3.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译文:_ _ 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_ _,以亲人间谈的知心话为愉悦,以弹琴读书为快乐来消除忧愁。(得分点:“悦”“乐” “琴”“书”词类活用,“亲戚”“情话”古今异义,句意对) 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得分点:“聊”“乘化”“归尽”,“奚疑”特殊句式,句意对),微任务活动二深入理解陶渊明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1.“归”是本文中的核心词语,请据此简要梳理本文的叙事思路。,答案归隐缘由决意辞归归途心情归后之乐。,2.从序文中我们可以了
8、解到陶渊明辞官归隐有哪些原因?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1) (2)根本原因:奔程氏妹丧只是表层原因,结合全文看,以下才是陶渊明辞官的根本原因。 在迫于生计步入仕途后,他发现出仕既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又折腰事人、同流合污,违背了自己的本性,这种违背本性导致的身心交病远比忍冻受饿更让人难以忍受。污浊的官场生活使他感到“深愧平生之志”,而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又不想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就只能选择归隐躬耕之路,于是借着奔程氏妹丧之机,弃官归田。,3.结合正文第一段,说说陶渊明辞官归田,有一个怎样的心理历程。,答案“田园将芜”的自责“已往之不谏”的自悔“迷途其未远”的自省。,4.正文前两段中
9、,作者归家途中的迫切是如何体现的?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之中?,答案通过“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等鲜明地体现出来,尤其是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与儿女皆乐的情景。,5.陶渊明在归途中快乐而急切,他水陆兼行,归心似箭,归隐后的生活到底有哪些乐趣?,答案(1)室内之乐。作者回家后,“引壶觞以自酌”,这种自斟自饮的欢愉之情在官场生活中是难以找到的;闲暇时又“倚南窗”来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足见作者的悠然之乐。 (2)园中之乐。园内“三径就荒”,但“松菊犹存”,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自成一种乐趣;矫首遐观,见园中将暮
10、之景,徘徊不忍离去。 (3)田中之乐。农人提醒田事,作者有时乘车有时乘船来到田间,为万物及时生长而欣喜,同时慨叹自己的人生迟暮。 (4)身心自由之乐。人生苦短,应该“委心任去留”,归隐田园正顺随了自己的心意,“乐夫天命复奚疑!”作者坚信自己的选择无可怀疑,心胸旷达愉快。,6.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心胸旷达、淡远潇洒的风格?,答案从该文的序及正文第一段可见,作者辞官是因为鄙弃官场的黑暗,但文中却只言自己“惆怅而独悲”的心情,而不言官场的黑暗。对已往的居官求职,也只言“不谏”“昨非”,决定不与达官贵人来往,反用“息交以绝游”轻轻带过,而在写回到田园生活的场景时,句句从心中流出,家中景有松
11、,有菊,有幼,有酒,有樽,满足自喜;写涉园之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因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处处显示作者“旷而真”的感情,这种淡远潇洒的风格,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微任务活动三体会本文“平淡自然”的艺术特点,1.陶渊明诗文的艺术特点是“平淡自然”,前人说此文“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情景、事理浑融一体。 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自然而然地表现诗人那洒脱的胸怀、高洁的志趣和意兴。如那无心出岫的白云,倦飞知还的鸟,以及孤松、菊花、清
12、泉等等,无不赋予和作者一致的个性和情操,使主观感情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寄托遥深,诗意浓郁。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陶诗表现了他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其奥秘和意义的结晶,而这一切又是用平淡自然、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现的,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文章水乳交融,景中融情,物中含理,在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令我们的情感得到熏陶,甚至还从中明白了人生的哲理。,(2)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显绮丽。 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作者笔触,往往出现警策。陶诗很少用
13、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语言平易简洁、清新流畅。作者在文中多使用双声(惆怅、怡颜、崎岖)、叠韵(盘桓、窈窕)、叠字(遥遥、飘飘、欣欣、涓涓),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2.请从“淡远”与“闲适”、“疏放”与“旷达”、“拙朴”与“清新”这三组词语中选择最适合于本文风格的词语,并说明理由。,答案选“淡远”“疏放”“拙朴”最为贴切。 (1)“淡远”同“闲适”相近,都表现一种闲散、恬逸的意境。然而“淡远”比“闲适”纯净,其根源在于作者淡泊、恬逸的情志,清静无为,乐天安命,不汲汲于利禄,不营求于荣华,以无牵无挂、与世无争的眼光去静观默察世相人生;而“闲适”偏重于表现在朝官绅志得意
14、满时的闲情,常笼上一层故作骄矜、雍容华贵的气派。 (2)“疏放”同“旷达”相近,都包含豁达开脱的人生哲学和追求闲逸、安宁的自娱意识。“疏放”是采取超尘脱俗、安分守拙的方式,在宁静淡泊中,忘却人世的烦恼,在大自然里寻找心灵的避风港;“旷达”往往以自我解嘲、及时行乐的方式来摆脱当时的苦闷,往往带有某种悲凉慷慨无可奈何的色彩。 (3)“拙朴”与“清新”不同,“清新”更多体现在一种语言文字的追求与雕琢中;“拙朴”大多如口语不经意流出,自然真切,是作者心胸的真实展示。,乐天安命、隐居田园的陶渊明,是受到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影响而辞官归隐的,那么回归田园的陶渊明是否能实现其人生价值呢?
15、,答案(观点一)我认为不能。辞官归隐,陶渊明就永远无法实现其“大济苍生”的宏愿了,如果他能够坚持为官,并且与贪官污吏进行斗争,仍然有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 (观点二)我认为能。当时社会黑暗,官场腐败,陶渊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一点恰恰体现了陶渊明的高洁品格,实现了其人生价值。 (观点三)我认为能。因为陶渊明在官场无所作为,辞官归隐后却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并且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对后世影响极大。因此,陶渊明的人生价值通过他的不朽诗文得以实现了。 (观点四)我认为能。陶渊明已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陶渊明之后许多郁郁不得志的文人,都会从陶渊明身上寻找到新的人生价值,并
16、借以慰藉自己。这也是陶渊明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助读材料,1.田园诗人陶渊明,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29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下级官职,每次任职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41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二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却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终年63岁。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
17、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并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2.挂冠去职明心志,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3.陶渊明与菊花,
18、东晋诗人陶渊明隐耕田园,酷爱菊花。每当秋季来临,他家门前的山坡上的野菊竞艳争芳。他时常踏露采菊,和酒而饮,对菊而歌,写下许多咏菊的诗篇。“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流芳千古的诗句,描述了他忘情于世事、悠然自得的淡泊与闲适。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自从有陶渊明对菊情有独钟,菊花便成了不慕名利,志存隐逸的象征。人们吟其色,颂其姿,咏志抒怀,纷纷赞美菊花天姿高洁、傲雪凌霜的清雅品格。 当然,最早赞颂菊之高洁的,并非陶公。早在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就曾写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样的诗句。但自陶渊明之后,菊花才被更为广泛地人格化,成了天生傲骨的精神
19、象征。,“菊”字在古语中作“穷”字讲,意思是说一年之中花事到此结束。菊花在农历九月重阳节前后开花,此时已渐入深秋,百卉凋谢。作为傲霜之花,菊花气韵高洁,即使是残菊,也是挂枝头,挺然不落,依旧含香吐芳。于是,人们借花喻人,表达精神追求,菊花便有了君子之德、隐士之风、志士之节。,4.名人评陶渊明,(1)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陶渊明集序 (2)文体省净,殆无
20、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颜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钟嵘诗品,(3)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欧阳修 (4)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苏轼 (5)(王安石)言其(渊明)诗有奇绝不可及之语,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由诗人以来无此句也。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人而已。陈正敏遯斋闲览 (6)陶渊明诗所不可及者,冲澹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非着力之所能成。杨时龟山
21、先生语录 (7)渊明之诗,春之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 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8)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晋以还方有佳句,如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之类。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严羽沧浪诗话 (9)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入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后人苦一切深沉,取其形似,谓为自然,谬以千里。王世贞艺苑卮言 (10)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元好问论诗,5.了解文体辞,“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
22、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不同之处在于: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必备知识积累卡片,一、字词句知识 1.通假字,2.古今异义词,3.多义实词,4.重点虚词,5.词类活用,6.特殊句式,二、名言警句 1.课文名句,(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4)园日涉以成趣,门虽
23、设而常关。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6)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2.课外名句,(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其一)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三、文化常识,1.“家叔”等“家”字一族:谦辞,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家人。如称父亲为家君,称母亲为家母、家慈,称兄长为家兄,称姐姐为家姐,称叔叔为家叔等
24、。 2.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3.三径:意为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4.自号:号,指人的名、字以外的自称,又称别号。旧时给自己取号的,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有的以兴趣爱好为号。如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蒲松龄常去柳泉边上采风,写出了惊世之作聊斋志异,因与柳泉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号“柳泉居士”;田园诗人陶渊明每于劳作之余,在亭亭如盖的柳荫下击节而歌,聊以慰藉,自号“五柳先生”。,主题群文通读
25、读陶渊明,文化散文一,陶公祠的菊花 夏立军 江水是菊黄色的,那江水里流动着的莫不真是晋朝的菊花? 已经不是菊花季节,陶公祠院中那两厢曾经盛开的菊花都已败萎了,只偶尔还露出残的黄色。祠在江边,就在这段被称为菊江的长江边。这地方真个与菊有缘,有“菊江”“菊邑”,还有个乡叫“黄菊乡”。我依然走在菊花的意韵之中,初冬那菊黄色的阳光和身边那座被菊黄色历史装帧的古建筑,以及存在于胸臆之中的菊花般的品格,和风中飘荡的大朵大朵菊花般的幻想,都让我陶然如醉。,陶渊明,曾在这里种菊,种出了一大片他认为应该存传后世的文人们的自珍和清高之气。我知道他其实很想做官,少时就有猛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
26、掖到幽州。”而且,他也做官,只是受不了官场那种腐气,那般骄奢淫逸。他的腰椎骨似乎很硬,不愿为五斗米而弯。他就把大印挂在彭泽县的大堂上,然后走出来,走到风和阳光之中,走到那片贫寒却诚实的土地之上。他耕种的姿势或许可笑,腰弓着,整个上身几乎与土地平行。人们并不知道,他是一边耕种,一边在泥土中寻他的诗句。 陶公祠中有一尊陶公像,高丈余,乌石所镌,给人一股子凛凛不可侵犯的傲然。真正的陶渊明当然不会是这个样子,他后来穷得没饭吃,没酒喝,甚至乞讨过,那样子一准佝偻,哪能有如此威风?但我却懂得塑者的匠心:他并不只是雕塑东晋的那个人,而是塑他冷傲的气质。仰望陶公塑像,几分崇敬,几缕亲近。他似乎有话要说,却是欲
27、说还休。1 600年了,他要说的话,都变成大朵大朵的菊花了吧!,在史书上,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官场腐败,社会奢靡,石崇、王恺斗富,让侈浊之风登峰造极。陶公就只好种些菊花,很想让菊花的清气影响一下他厌恶之极的世风,然而菊花太小,那一星半点清菊之气又怎能荡涤一个奢腐王朝的浊臭呢?出乎陶公意料的是,那菊花的清气后来却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史! 苏东坡曰:“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如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东坡大抵是闻过陶渊明的菊花味的,不仅闻过,而且深深地闻过,他在水龙吟中言道:“须
28、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常在。”陶公或真未死,若真未死,当在菊花之间,以一种清傲之气面对滔滔菊江和无期无尽的岁月。,祠不大,却修葺得很好,在江边一块高地上。祠后有塔,曰“秀峰塔”,另有一塔在不远处,叫“天然塔”,被称为“江流双塔”。祠与塔构成了一种沉重而冷肃的气氛,在江边,在永远盛开的菊花之中。,【赏析】“菊,花之隐逸者也”,故而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百花之中独爱菊。傲霜开放、凌寒不凋、花容艳丽、韵致高雅的菊花,岂不是隐者陶公的化身?而他那种对清明社会的憧憬并不能成为现实,他只能归隐田园,借以保持他清高的志节,寻求他对社会清明的理想。,文化散文二,坚守自我的不屈灵魂陶渊明 云苏
2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千百年来给无数面临困境的文人雅士以精神的慰藉和灵魂的寄托。陶渊明也不只是一个古代文人,他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在当今这个熙来攘往的社会,人们需要陶渊明的淡泊调节日渐膨胀的欲望,抚慰失落的心灵。但人们在欣赏他不慕荣利的同时,也否定了他的归隐避世。读陶诗,我似乎看到一颗高贵的灵魂在黑暗动荡的社会中苦苦挣扎。我认为,陶渊明的归隐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对自我个性的坚守,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人格的尊严,坚守心灵的自由。,权贵们的乱政夺权,朝廷的腐败堕落,使他陷入悲愤痛苦中。“万族各有托” “众鸟相与飞”,群臣和士大夫都赶快去趋炎附势,寻求依托,只有他像一
30、片孤云寻找着自己的方向。面对黑暗动乱的政局,面对门阀世族的排斥压抑,没落贵族家庭出身的陶渊明即使有补天之才,又有何用武之地?他一个微职官员能扭转乾坤吗?他大济苍生的宏愿能实现吗?他太清醒了,官场不是他的人生舞台,他不能做个达者兼济天下,那么就做个穷者独善其身。他不能为富贵所迷,他只为理想而生。当他所从事的事业有违于己愿时,他宁愿舍弃,也不同流合污。圣人有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他只有选择归隐,虽然理想无法实现,但也不能践踏平生之志。他的心中始终存有一个伟大的构想,在桃花源诗并序中,他勾勒了那样一个幸福美好的所在,一个富裕和乐的社会,这足见他的热情。一个心中充满理想的人永远不会消极。所以我认
31、为,陶渊明的归隐不是避世,而是对理想的坚守。,这种坚守更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固穷守志,历尽生活的贫困艰难却矢志不渝。诗人在归隐后,家里曾遭受火灾,房屋被焚毁,此后又遭水灾、旱灾、虫灾的袭击,一度贫苦至极。“躬耕未曾替,寒馁常糟糠。”(杂诗)诗人亲自耕种,却常常受冻挨饿。“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示庞主簿邓治中)有时在饥饿难忍时不得不去乞食:“饥来趋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扣门拙言词。” (乞食)在贫困面前,他常以古代贫士固穷守困的节操自勉。到了晚年,疾病饥寒一起折磨着他,他忧愤痛苦但毫不妥协。陶渊明“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节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尚情怀,令后人钦佩不已。这就是陶
32、渊明,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陶渊明的自我坚守不仅表现在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还表现在他对自我人格的尊重。宋书陶潜传记载,在他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时,“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而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是啊,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的思想在于自由。陶渊明怎能降志辱身周旋于官场?怎能束身恭敬屈身于权势?这不是他的个性。他“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他早就感到官场“违己交病”“志意多所耻”,“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是他与官场彻底决裂的表白。他耿介不阿,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他心里有一个高大的自我,怎能低下高贵的头向权势卑躬?饮酒第八首说:“青松在东园,众草
33、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霜威下盛开的菊花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不屈性格的象征。也正是诗人的这种孤高,使得他与官场格格不入,他只有归隐。只有在田园他才能释放自由的个性,呵护自尊的心灵。因此,陶渊明的归隐也是对自己人格尊严的捍卫。,“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官场上“心为形役”,使他“惆怅而独悲”,他时时感到受人羁缚的苦闷,归隐田园,脱离官场,他就像笼中的鸟飞回大自然一样,感到无比的欢畅和愉快。农村美好的风光,春播秋收的劳动景象,亲自耕种的体会,农民朋友的真挚情谊,都使他感到神清气爽。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里
34、,他找到了自己灵魂的栖息地。陶渊明的田园诗,远远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在东晋那个玄学之风盛行的时代,像一缕清新的风,一溪清澈的泉,给身心疲惫的人们以心灵的抚慰和滋润,在封建社会那个漫漫长夜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陶渊明不仅有田园牧歌般的吟唱,还有“金刚怒目”式的呐喊。在咏荆轲一诗中,诗人热情歌颂了不惜牺牲生命而勇于除暴的荆轲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读山海经第十首,歌颂了精卫和刑天虽死不屈的精神:“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这“猛志固常在”就是诗人不屈意志的表现,正表明诗人心中永远燃烧着一股不息的火。,【赏析】纵观陶诗,我们看到陶渊明在淡远闲适的背后,深藏着
35、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未酬的悲愤。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性嗜酒”,其实他是借酒寄托自己的情怀。他的悲愤,他的恬淡自然,他的无奈,他的愤世嫉俗,都源自他追求“本我”“真我”的性格志趣,源于他与黑暗的官场坚决不合作的态度。所以说,陶渊明的归田,是在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后而选择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是黑暗时代一名坚守自我、追求崇高人生理想的封建文人“迷途知返”后的另辟蹊径。,微思考,这两篇文章都反映了陶渊明的人生志趣,请简要概述其特点。,答案陶渊明追求纯朴真诚,追求淡泊高远,追求恬静自然的乡村生活,他和自然合二为一,对文学、对生活、对人生进行提纯,使人们不得不感到一种自然、一种纯朴、一种静穆!这就是陶
36、渊明,这就是陶渊明的人生志趣儒家的固穷和老庄的隐逸思想以及骨子里对自然、纯朴的向往。,微写作,你对陶渊明有怎样的认识和评价?请写出自己的感想。,答案(示例) 自然中释放生命芬芳的陶渊明 你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跨越百年的沧桑,仍留在人们的心中。你宁与宅边五柳同住,不与朝中高位同舞,勾勒了一道超脱世俗、安贫乐道的风景。 你面山结庐,抱膝吟歌,采菊观日,菊花与你做伴,飞鸟与你畅谈;悠悠的南山留不住溢入喧嚣红尘的菊香,一杯杜康醉不了你一颗爱民的心,浩瀚的苍穹盛不了你迷茫的眼神,一间陋室,一盏清茶,一种暗香,便有了一道抑郁的风景。你的追求犹如汩汩流淌的溪水,绕开山下的欺诈倾轧,自由地嬉戏在你人生的乡间小路
37、边,一直流淌了几百年。,你是一道朴素的乡间风景,你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你不与世俗同流,生活清贫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你的刚正不屈,你的气魄犹如巍峨的高山,强硬而正直,将官场中那“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的是非颠倒压在脚下;你的现实超脱,亦在中国精神史上留下了光辉印迹,在众多风景中熠熠夺目。 欣赏你带月荷锄的淡泊宁静,渴望你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浑浊官场中,你选择离开,物欲横流,你不同流合污。笑傲风月的形象成为田园诗派中的一道绚丽风景。你是岸上的野菊花,独自倾吐你的芬芳,流年似水。唯有你,千古不变,永世流芳!你用诗作充实自己,点亮了生命的火把,照亮了世人的眼睛,呈现出世间最灿烂的风
38、景。 你是中国诗坛的一枝秀丽的奇葩,你的丰碑永远屹立在田园郊野之上。你,就是自然中释放生命芬芳的陶渊明。,文本读写联动,【素材点击】陶渊明厌恶官场,决心归隐。“田园将芜”,故应回家,只是“心为形役”而不能自主,这是何等可悲啊!但是,归意已有,决心已下。正如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从他的自恕自慰之词中,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陶渊明依恋山水,性情疏放,应该说是一种禀赋。他自己曾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这是一个天
39、性热爱自然,不喜奉迎的人,置身仕途,自觉笼中之鸟,又有何快意可言?生命的本质在于“随心所欲”,生命应该于和谐的自然之中才能释放出无穷的活力。“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因“误落尘网”所失去的,,恰恰是生命中的“本我”,正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以,此时的归隐,陶渊明从一个对统治者抱有幻想的“非我”,向“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本我”找到了生命价值的本源,开创了田园隐逸诗之风。,【角度运用】,【精彩运用】“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这千古一喟,耐人寻味,生命的智慧亦尽在其中,他的归隐是对官场主动放弃之归,是执着人生寻找自我之归。他不狂放,不沉沦,
40、一直坚守着心灵的追求。本想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官场效劳,然而黑暗的官场却让他选择了辞官归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你能体会到陶渊明身处腐败黑暗的官场的无奈吗?他坚守心灵的追求,不肯为五斗米束带见乡里小儿,于是洒脱离官归隐。“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即使“草盛豆苗稀”却依然“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他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渊明,肩扛一柄锄头,穿行在回家的山路上,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浮现在我们眼前,脸上没有丝毫疲惫的神情,反而洋溢着愉快和归隐的自豪,这正是他在坚守心灵的追求啊!渊明高洁的志趣,如那挺拔傲岸的孤松、清新淡雅的秋菊、涓涓流淌的清泉。渊明的田园生活是美好的,心灵更是美好的!,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课文借鉴】 文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强烈而充沛,有感慨,有追求,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磨床考试题及答案
- 客运考试题及答案
- 菜鸟考试题及答案
- 海事考试题及答案
- 防护装备穿脱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 食品安全法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 药品生产领域的道德试题库(附答案)
- 高血压考试试题
- 道路运输安全培训试题(含答案)(带答案)
- 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反兴奋剂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新版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PCR实验室基因扩增检验人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中学组)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西藏自治区三支一扶人员招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富县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届张家港市达标名校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 保密观试题含答案2025年
- 柏拉图教育思想体系解析
- 奶茶线上活动方案
- 军训医疗知识培训
- 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025年08月更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