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莺、拂、堤”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童”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3.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以及画面美,能够借助诗歌所描述的景物特点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理解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形成诗歌文化积累。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歌的美好意境,体会春天大自然的美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高鼎、贺知章的资料;生字卡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读“莺、拂、堤”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村居 。3.理解诗歌大意,感受春天

2、的景物之美以及孩子们放风筝的有趣画面,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课件播放一组春天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我看到地上的小草已经变绿了,看上去就像是铺了一块绿色的大地毯。 生:小河边柳树开始发芽了,好像是美丽的姑娘在对着河水梳长头发呢! 生:我还看到燕子在天空中快乐地飞翔。师:孩子们,你们不仅看得仔细,还说得生动形象,从你们的描述中,老师感受到了美好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接下来,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春天的大自然,看看古代诗人们眼中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2板书诗题:古诗二首,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书空课题,注意生字“诗”的正确书写及朗读(翘舌

3、音、整体认读音节),其中右边的三笔横画之间要做到等距,且第二笔横画要长于另外两笔。同时引导他们在课后田字格内将“诗”字进行描红并临写两遍。3过渡引入: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村居,它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课件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准诗题中“村”的读音(平舌音“cn”)。二、自主探究,感悟诗意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试着读出诗歌的停顿与节奏。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情况: (1)抽取诗歌中的生字卡片“莺、拂、堤”等,指名学生朗读生字,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适时进行朗读纠正,注意提醒读准“莺”是后鼻音,“堤”读“d”。(2)指名两位学生逐句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诗歌范读指

4、导,重点提醒读好节奏(课件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3)学生齐读诗歌,教师重点强调指导读好诗歌的短暂停顿。3引导学生再次自主朗读诗歌,边读边借助画面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首诗歌是描写乡村的春天的?画出相关词句。(1)指名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发现(从“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话看出来的),课件适时出示诗歌第1、2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引导学生抓住“二月天”理解诗歌所描述的时间是“早春二月”,并借助插图理解“草长莺飞”所表现出来的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气息。同时,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春天柳树的特点(柔美,在春风中轻拂堤岸,令人陶醉

5、),随文理解“醉”(沉醉、陶醉)、“春烟”(艳阳高照下的水泽和草木间烟雾弥漫的样子)。(2)引导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2句诗句的大意,教师适时进行归纳(早春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引导学生感受乡村春天的景物美(板书:景美)。(3)措导学生感情朗读第1、2句诗歌,注意读出春天大自然的景物美。4质疑想象:在这样美好的春天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去踏青、去赏春景、去放风筝)?教师适时补充出示后两句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第3、4句诗句,看看乡村的孩子们都在

6、做些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聚焦“放纸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纸鸢”(风筝),同时说说放风筝所需要的条件(有风),引导他们理解“忙趁东风放纸鸢”(赶紧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3)想象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放风筝的经历体会孩子们此时的心情(非常开心),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想象画面中的孩子们在明媚的春光中的无限快乐与勃勃生机(板书:人欢),同时进行感情朗读,体会孩子们放风筝的快乐心情。5引导学生将诗歌连起来进行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春天的景物美以及孩子们放风筝的快乐情形。6指导学生试着进行诗歌感情背诵,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诗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图文对照学

7、习法,让学生将诗歌与形象的画面紧密结合起来,不仅降低了对诗歌的理解难度,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了涛歌的意境美。 三、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求书写的另外两个生字“村、童”,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生字并说说各自的书写要领(“村”左边的“木”最后一笔是点画),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注意提醒学生“村”左边“木”的捺画变点画,且要写得略短小,不要与“寸”的点画发生触碰;“童”是上下结构上面“立”略扁,且最后一笔横画要写得稍长,下面“里”要注意横画之间紧凑、等距,最后一笔横画不要长于“立”的最后一笔横画。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课后田字格的两个生字“村、童”,教师巡视检查指导,重点强调“童”字要写得紧凑。

8、【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范写指导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汉字笔画、结构等书写要领,提升了汉字书写能力。 四、课堂小结1质疑交流:看到这样美好的乡村“春景图”,你有什么感受呢(觉得很美、让人陶醉)?能说说自己都被哪些景物陶醉了吗(被满地的小草陶醉了;被孩子们放风筝的快乐感染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的内心感受(喜爱乡村的春天)。(板书:喜爱、赞美)2教师小结:是啊,如此美好的乡村春天怎能不令人陶醉呢?所以诗人用一个“醉”字将自己对乡村春天的喜爱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相信你们也被这样的美景陶醉了。来,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诵读诗歌村居。(学生感情齐诵诗歌)板书设计: 1.古诗二首 景美 村居 (

9、喜爱、赞美) 人欢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咏、妆、丝”等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等5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咏柳 。3.理解诗歌的意思,能够凭借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对于春天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入,揭示诗题1教师清唱歌蓝柳树姑娘,学生认真聆听歌曲,并说说自己的听歌感受(春天来了,柳树姑娘好美,她在小河边梳辫子),教师适时播放柳枝飘飘的图片,引导学生再次观图,感受春天柳枝柔美如姑娘秀发的特点。2过渡引入:看到柳树这么好看,唐代大诗人贺知章诗情大发,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咏柳。(课件出示诗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运用歌

10、曲、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创设趣味学习情境,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并激发了探究理解诗歌内容的积极性。 二、品读感悟,体会诗情1教师感情范读诗歌,注意引导学生聆听朗读节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圈画出诗歌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将生字带进诗歌中,将诗句读通、读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朗读指导。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适时出示易错生字卡片,重点指导读准“绦”(to)、“裁”(ci)两个字的读音,同时再次指导读好朗读停顿与节奏。4课件出示柳树图片,引导学生想象: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 生:我感觉柳树的枝条就像小姑娘美丽的

11、长头发在风中飘呀飘的。 师:你想象出了春天柳枝柔顺秀美的感觉,真不错! 生:从远处看去,柳枝就像是绿色的绸带一样。 师:你跟诗人想象得差不多(课件出示“绿丝绦”,引导学生理解“绿丝绦”:绿色的丝带),看来你也具有诗人的才思! 生:我还觉得它像是绿色的窗帘,好美啊!师:你善于联想,从远处看去,飘动的柳枝确实有些像宽大的窗帘呢!孩子们,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眼中的柳树又是什么样子的呢?(1)出示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引导学生随文理解“碧玉”(碧绿色的玉,指春天的柳叶)、妆(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万条(很多条)。(2)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归纳补充(离高的柳树长满了

12、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同时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感受诗人对柳树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柳树)。(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1、2句诗歌。5过渡引入:面对这么美丽而又惹人喜爱的柳树,诗人突然产生了怎样奇妙的想法呢?(1)出示诗歌第3、4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引导学生边读诗句边看看在这句诗中诗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比喻)。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看看诗人是如何进行比喻的(将“二月春风”比作了“剪刀”),同时体会如此美丽的柳树原来是春风的杰作,并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板书:赞美春天)。(2)师生共同描述这两句诗句的大意。(3)质疑思考:这两句诗该用怎样的语气进

13、行朗读?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这两句诗中蕴含的问与答的形式,同时指导他们感情朗读,注意读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一句的疑问语气。6指导学生将整首诗歌连起来感情朗读,并试着进行背诵,指名进行背诵展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中想象、读中感悟的方式,让学生与诗人巧妙达成了情感上的共鸣,使其真正体会到了诗歌所传达出的对予柳树以及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指导书写1. 抽取本课生字卡片,指名学生朗读、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教师再次进行生字的朗读纠正指导,特别强调“绦”字的读音。2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碧、妆、绿、丝、剪”,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说说在书写时需要提醒别人注意些什

14、么。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其中“碧”上半部分的“王”和“白”要写得略小而紧凑,下面“石”的撇画略长,“口”要写得扁而宽;“妆”左边的笔顺是点、提、竖,右边“女”的横画居横中线上;“绿”左窄右宽,右半部分下面不要写成了“水”;“丝”上半部分要写得紧凑,最后一笔横画稍长且略有弧度;“剪”上紧下松,下面的“刀”不要写大了且撇画要写得舒展。3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自主描红、临写,完成田字格的写字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同时进行部分笔画、结构的书写强调。【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观察与范写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提升宁汉字书写与审美能力。四、课堂小结 正是因为春天的柳树样子美好,所以还有很多

15、诗人也忍不住将它们写进了自己的诗句中。孩子们,课下大家再找一找有关描写柳树的诗歌读一读,相信你们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感受。板书设计: 1.古诗二首 碧玉妆成一树高, 咏柳 万条垂下绿丝绦。 (喜爱柳树) 不知细叶谁裁出, (赞美春天) 二月春风似剪刀。2. 找春天教学目标:1认识“脱、袄、寻”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姑”等9个生字,理解“害羞”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课文对春天景物特点的描写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激发热爱春天以及观察、发现大自然美好的愿望。教学重点:能够从孩子们找到的春天里感受春天景物的美好。教学难点:能够流畅、

16、清楚地将自己所发现的春天的样子描述出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 ;生字、词卡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脱、袄、寻”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姑、娘、吐”5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孩子们“找春天”的急迫心情。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聆听歌曲并小声跟着哼唱,然后说说歌曲的名称是什么。教师补充交代并质疑: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大自然寻找春天。2(板书课题:找春天)指导学生齐读课题,并由题质疑,教师简单梳理归纳,课件出示(谁去找春天?在哪里找春天?找到春天没有?怎么找到的?)。 二、自主探究,感知课文

17、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聆听并试着根据听读课文情况,交流对大屏幕上问题的感知:生:我知道是几个孩子去田野里寻找春天。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从课文哪个地方知道的,根据交流情况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文段,注意指导他们读准生字“税、袄、冲、寻”的读音,注意“冲”是后鼻音。 生:我知道孩子们找到了春天,我是从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中知道的。 教师继续出示句子“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指导学生试着朗读,注意及时纠正生字“触”的正确朗读。2质疑引入: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又是如何找到她的呢?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又有什么重要的发现。注意标出自然段序号,

18、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主朗读情况,并及时进行个别朗读指导。4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1)课件出示课文中加拼音的生字,小组开火车朗读,教师适时进行朗读纠正指导,注意提醒读准“羞、嫩、筝”三个字的读音,其中“羞”不要读成了“差”,“嫩”的声母是鼻音“n”,“筝”是后鼻音。(2)抽取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朗读,教师及时指导读准字音,“娘”的声母是鼻音“n”,且是后鼻音,“杏”是后鼻音。学生齐读生字。(3)交流自然段序号,教师适时指名8位同学逐段朗读课文,并进行部分段落的范读指导,重点指导读好课文第3自然段中的四字词语。5指导学生齐读

19、课文。【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朗读与检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同时提升了朗读课文的水平。 三、精读课文,初悟文情1出示春天的画面,质疑:春天来了,孩子们,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一起找春天,说一说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2学生简单交流自己的心情,教师归纳板书:心情急迫,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能表现孩子们急迫心情的词句。3掌生交流自己的读画情况,课件出示第1、2自然段,并适时聚焦两个“春天来了”,引导学生抓住两个“!”体会孩子们对春天到来的激动,指导朗读句子。同时,引导他们抓住几个动作词“脱掉、冲出、奔向”体会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心情和表现(

20、补充板书:脱掉、冲出、奔向)。4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注意读出孩子们激动、急切的心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想象体验法,让学生由自身的内心体验人手感知文中孩子们内心的感受,更好地实现了人情与文情的融合。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识读生字小游戏:抽取课文中的生字卡片,小组进行识字比赛,看看哪个小组朗读生字情况最棒,教师及时予以鼓励表扬,同时针对容易读错的生字再次进行朗读强调。2出示课文后面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并试着进行趣味识记,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抓住汉字的偏旁以及意思进行形象化识记(如“姑、娘”两个字都表示女性,所以都有“女”部,另外一部分表示它们的读音)。3

21、教师范写指导“冲、寻、姑、娘、吐”5个生字,注意提醒“冲”是两点水旁;“寻”上面的“彐”要写得略扁,注意横画之间等距,下面“寸”的竖钩落在竖中线右侧;“姑、娘”两个字左边的“女”第一笔撇点略短,避免与右半部分触碰;“吐”左边的“口”部要略小。学生根据范写指导进行汉字书空练习。4指导学生自主描红、临写5个生字,教师巡视检查书写情况,并及时进行书写反馈。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识写与规范指导横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为准确地掌握了汉字的书写要领,提升了汉字的书写能力。 五、课堂小结 春天藏在哪里呢?孩子们又是如何找到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向田野,寻找美好的春天。板书设计: 2找春天

22、脱掉、冲出、奔向 (心情急迫)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柳、荡、桃、杏”4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激发热爱春天以及观察、发现大自然美好的愿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学习1. 抽取课文中的生字卡片,指名朗读生字,教师适时进行朗读纠正、指导,学生齐读生字。2指名说说,孩子们寻找春天时的心情如何(板书:寻找)?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板书:急切、向往),同时指导学生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注意读出孩子们的心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通过旧知学习回顾的形式,让孩子们自然进行了学习巩固,为本节课继续感悟文

23、情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交流,寻找春天1过渡:孩子们,春天可不好找,她正跟几个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呢!2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春天”比作了“害羞的小姑娘”)?(1)课件聚焦“害羞”,引导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两个词语进行辅助理解(感到不好意思;难为情),同时说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害羞(被人夸奖时、认错人时),并用体态语进行演示。(2)再读句子,看看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态度如何(很认真、仔细)。教师适时聚焦两个“找哇”,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孩子们寻找的“仔细”。(3)揩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

24、自然段,注意读出春天害羞、可爱的样子以及孩子们寻找的认真。3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看看孩子们都发现了哪些东西(板书:发现)。(1)学生交流读书理解,教师板书:小草、野花、树木、小溪,课件出示这几种事物的图片,并引导他们说说这些事物在孩子们的眼里又变成了什么。课件补充出示填空题“小草是春天的( )、早开的野花是春天的( ),树木吐出的点点嫩芽是春天的( ),解冻的小溪是春天的(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再读这四个自然段,说说自己都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生:我发现这四句话都是疑问的句式。 师:你真是个善于读书的孩子!你知道为什么要用疑问的句式来表达吗? 生:我觉得这是孩子们

25、产生的想象,并不是真的“眉毛、眼睛、音符、琴声”。要是用句号就表示真的了。 师:你理解得真到位!课文中的孩子们发现了春天躲在小草、野花、树木和小溪里,你却发现了课文的有趣之处。相信你也能把这些句子读出感情来,试一试。 学生感情朗读这四个自然段,教师再次指导读出疑问句式的特点。 师:来,我们也学学课文中的孩子想象一下春天景物的样子吧,相信你们说得更好! 出示句式:“ ,那是春天的 吧?”引导学生试着进行说话训练,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想象得合理、形象。 生:温暖的微风轻轻吹过,那是春天的神奇剪刀吧? 师:“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的确是一把神奇的大剪刀! 生:迎春花绽放出美丽的花瓣,那是

26、春天俊俏的脸庞吧? 师:好美的春天的脸庞!(3)指导学生感情齐读这四个自然段,注意读出孩子们美妙的想象。4继续朗读最后一自然段,看看孩子们还从哪些地方发现了春天。(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句子“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同时聚焦“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等词语,引导学生抓住拟人句体会这些事物各自美好的特点,教师补充出示各自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它们在春天时的美好样子,并根据自己对春天的认知补充省略号的内容。思考交流:孩子们是如何找到春天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看、听、闻、触摸,同时引导学生明确这是孩子们用心寻找春天后

27、的内心感受(补充板书:感受)。(2)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注意体会句子的生动有趣。5拓展学习。(1)谈话:春天如此美好,有多少诗人将她写进了诗句中(引导学生试着背诵有关春天的诗词,教师适时进行点拨)。(2)教师适时有感情背诵朱自清春中描写春景的片段。6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读、探究、交流法,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融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认识春天、想象春天,感受春天。 三、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剩下的要求书写的四个生字“柳、荡、桃、杏”,引导学生简单交流各自的书写要领。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注意提醒“柳”右边的“卯”两部分均要写得略窄;“荡”是上下结

28、构,上面的“艹”部稍宽,下面的“汤”与之大致等宽;“桃”右边的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杏”上面的“木”写得扁而宽,下面的“口”要写得扁而阔。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注意及时反馈书写情况并进行强调指导。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是从课文中几个孩子的眼中认识了春天的美好样子,课下的时候,老师还希望你们能够自己走进田野中,用眼睛去发现春天,用耳朵去聆听春天,再用鼻子去闻一闻春天的味道。板书设计: 2找春天 寻找 发现 感受(急切、向往) (小草、野花、树木、小溪) (看、听、闻、触摸)3.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目标:1认识“邮、递、裹”等15个生字,会写“鲜、邮

29、、递、员”等9个生字,理解“懊丧”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进行分角色朗读。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给别人带去美好能够令人获得快乐的道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美好的礼物”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邮、递、裹”等15个生字,会写“鲜、邮、递、员、原”5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1课件出示一条普通的乡间小路画面,引导学生说说对图画的感知(是一条不起眼的小路),教师板书:小路,课件补充出示开满鲜花的小路,学生

30、在比较的基础上说说此时对小路的印象(因为有鲜花的点缀,原本不起眼的小路变得好看、美丽了),教师肯定学生的表述,并补充板书:开满鲜花的。2质疑引入:是谁让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路开满了鲜花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童话故事。指导学生齐读课题,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小路的样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聆听故事,并试着简单说说对故事内容的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概述(主要写了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一个包裹,鼹鼠先生不知道里面的小颗粒是什么,便拿着包裹去松鼠太太家,不料路上包裹破了,里面的小颗粒漏在了路上,第二年春天,那些小颗粒竟然开出了一路的鲜花)。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

3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邮递员、鼹鼠、包裹、长颈鹿、寄来、一堆”等,指名逐个朗读词语,教师适时进行朗读纠正,重点指导读准生字“颈”是后鼻音,“猬”单个字读第四声,但在“刺猬”一词中却要读轻声。学生齐读词语。(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句段的朗读指导,注意长句子“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等的朗读停顿。4再读课文,根据教师的提示理清故事的发展顺序(课件出示:收到礼物、漏在路上、开满鲜花)。(1)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教师巡视

32、指导,提醒学生按照所给提示进行故事脉络的梳理。(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时小结:(第13自然段)收到礼物、(第4、5自然段)漏在路上、(第6l1白然段)开满鲜花。5学生再次进行课文的朗读练习,注意读得流畅、有感情。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巩固生字认读小游戏:将课文中的生字卡片随机发给班里的同学,然后指名没有卡片的其他同学与之进行“找生字”游戏(如“邮、邮、邮,你在哪儿?”持“邮”字生字卡的同学快速站起来,举起卡片大声回答“邮、邮、邮,我在这里”)。教师根据学生互动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强调。2出示课后田字格内的9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并试着进行字形识记,教师注意提醒他们可以运用汉字形旁加声旁、汉

33、字与汉字组合等不同方式进行识记。3.汉字书写指导,重点指导“鲜、邮、递、员、原”5个生字,其中“鲜”左边“鱼”的末横变为提画;“邮”右边的“B”笔顺为横折弯钩、竖;“递”的顺序是先右后左;“员”上面的“口”要写得扁而宽,下面“贝”的最后一笔是点画;“原”外面的“厂”部撇画要稍微舒展。学生跟随教师的范写进行汉字书空练习。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5个生字,教师重点提醒他们注意笔顺,同时规范书写部分笔画。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识写与规范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为准确地进行了汉字书写认知构建,提升了汉字书写及审美能为。 四、课堂小结看到小路上到处开满了漂亮的鲜花,动物们都有怎样的表现呢?

34、下节谋我们继续学习这则有趣的童话故事。板书设计: 收到礼物 3开满鲜花的小路 漏在路上 开满鲜花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叔、局、堆、礼”4个生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进行分角色朗读。3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懂得给别人带去美好能够令人获得快乐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1指名说说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将人物、事情以及发展经过、结果说清楚即可。2谈话引入: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复习回顾法,让学生在对故事内容的简单描述的过程中更加清晰故事的要素,从而

35、为深入理解故事奠定基础。 二、探究交流,体情悟理1质疑引入:当得知长颈鹿大叔给自己寄来了一个包裹,鼹鼠先生有什么反应(想早点知道包裹里是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真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从中找出最能表现鼹鼠着急心情的句子。课件适时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聚焦“赶紧”,引导学生体会鼹鼠内心的急迫,同时试着换一个词语表达(连忙、立刻),再指导学生朗读文段,注意重读“赶紧”一词。2想象体验:鼹鼠认识包裹里的小颗粒吗(板书:不认识)?如果你是鼹鼠,当你看到一堆自己不认识的小颗粒时,你会有怎样的表现(请教别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看看自己都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中看出了鼹鼠

36、是一个很有礼貌的人,因为他称呼松鼠太太为“您”,并且还用了一个“请”字,可以看出他待人的态度很礼貌。 师:那么你能把他的文明礼貌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 学生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中鼹鼠的话。 生:我还从“鼹鼠先生很懊丧”这句话中读出了鼹鼠因为不小心把包裹里的东西漏掉了而难过、沮丧的心情。 师:如果你就是鼹鼠,你此时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 生:生气。 生:难过。 生:后悔。 生:沮丧。 师:对,把你们的这些感受合在一起就是“懊丧”这个词的最好解释,此时鼹鼠的内心确实充满了后悔、自责与沮丧等复杂的情感(板书:很懊丧)。来,试着一起读一读第5自然段。 学生感情齐读第5自然段,注意读出鼹鼠内心的“懊丧”。3过

37、渡:春天来了,鼹鼠先生要去松鼠太太家做客,他看到了怎样一番情形呢? (1)认真研读课文第6ll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小路发生的奇妙变化(开满了鲜花),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鲜花样子昀词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绚丽多彩、五颜六色”,同时播放开满各类鲜花的小路画面,引导学生借助画面内容尝试理解词义,并进行同义词拓展(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师:如果你是鼹鼠,当看到眼前的情景时,你会有什么反应? 生:我会觉得很奇怪,这条小路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开满了鲜花呢? 师:对所以一个“啊”字准确表达了鼹鼠内心的惊讶与疑惑。来,我们读一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

38、满鲜花的小路”,学生感情朗读句子,注意读出“啊”的惊讶之情。 师:如果你是其他的动物,看到眼前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你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生:我想知道这是谁种下的花。 生:我会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陶醉。 生:我会非常喜欢,感到在这样的小路上行走简直就是一种快乐的享受。(2)引导学生再读第711自然段,看看动物们分别都有怎样的表现,画出最能表现他们感受的句子。(3)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惊奇、奇怪”体会刺猬太太以及狐狸太太跟鼹鼠一样的疑惑、惊喜之情(板书:惊喜),同时,指导学生读好她们各自说的话,注意体会“?”“!”表达的情感。另外抓住“快活地蹦啊跳啊”体会鲜花给动物们带来的快乐感受(板书

39、:快乐)。4探究交流:这样美好的情形到底是谁创造的呢?(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归纳小结(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的是花籽,而鼹鼠先生不小心把花籽漏在了去松鼠太太家的路上,并意外地让小路开满了鲜花,因此长颈鹿大叔和鼹鼠先生都是美好情形的创造者)。(2)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段话,想一想自己从松鼠太太的话中都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美好的礼物”在文中所指(一方面指的是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另一方面更指他希望用这样的形式给动物们创造美,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快乐),完善板书:创造美好,让人快乐。(3)拓展延伸:思考在生活中自已有没有收到或带给别人美好的

40、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再次引导学生从小懂得做一个能够时刻给人创造美好并带去快乐的人。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中不同人物各自说话的语气,并准确表现他们的内心感受。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想象体验法,让学生随着故事的发展将自己融入到故事中,感知故事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自然体会了文情,更明白了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剩下的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叔、局、堆、礼”,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这几个字的书写认知。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其中“叔”左半部分“上”的横画上斜,下面“小”右边的点画要写得略小;“局”第四笔横折钩要写得略宽,且略向内收;“堆”横画较多,写清楚,间距

41、均匀;“礼”左边是“”部,右边的竖弯钩要写得舒展。2. 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强调指导,同时进行书写反馈。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学过这篇童话故事后的收获,教师适时引导他们从宇词学习、课文朗读以及懂得的道理等不同方面进行交流,同时进行学习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能够给别人带去美好快乐感受的不仅仅只有鲜花,如果我们时刻能够记得用自己的劳动、热情和爱心等为别人带去快乐,同样也是给予他们最美好的礼物!板书设计: 收到礼物:认不出 3.开满鲜花的小路 漏在路上:很懊丧 (创造美好,让人快乐) 开满鲜花:惊喜快乐 4.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目标:1. 认识“邓、坛、龄”等14个生字,会写“邓

42、、植、格”等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从小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搜集关于植树环保的名言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邓、坛、龄”等14个生字,会写“邓、植、格、引、注”5个生字。3了解故事,能够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引出课题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并说说对歌曲内容的感知,

43、教师适时补充出示故事中“老人”的照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位老人是谁?教师适时板书:邓小平爷爷,指导学生读准“邓”是后鼻音,同时简单介绍邓小平(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2谈话引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邓小平爷爷的生活中,看一看发生在他身上的感人故事(补充板书:植树),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歌曲创境激趣引入法,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同时激发了解邓小平爷爷生平故事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了解故事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

44、的地方多读几遍。2交流自主读书情况:(1)课件出示文中词语“天坛、高龄、格外”等,小组开火车朗读词语,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字、词的正确朗读指导,重点提醒读准“龄、坑、精”等后鼻音发音到位,“引”读前鼻音,而“茁”不要读成“出”的音。(2)再次出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致勃勃”,指导学生齐读词语,注意“兴”是后鼻音。(3)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教师适时进行课文最后一段话的范读指导,注意指导读好稍长的句子。3引导学生再次认真朗读课文,找出课文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时间:1987年4月5日;地点:天坛公园)。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与“植树”相关的知识,如“植树节”,教师适时进行简

45、单补充(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我国的植树节是指每年的3月12日),同时播放“北京天坛公园”的图片资料。4质疑研读:为什么说这一天“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呢?读课文第24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发生在这一天的故事。(1)学生研读并思考故事内容,教师巡视进行点拨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说清楚人物、事情的经过等。(2)教师归纳概述故事内容(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同时播放天坛公园的“柏树”,引导学生感受邓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如今的样子,同时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指导学生齐读文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探究与教师点拨指

46、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不仅实现了正确、流利地读文的学习目标,同时也对故事内容有了比较准确的认知。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课后双横线内的生字,指名去拼音朗读生字,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适时补充出示部分易读错字的拼音,再次进行生字的正确朗读强调指导。2继续出示课后田字格内的8个生字,教师随机指生字、学生快速抢读,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读好“植、注”两个字的翘舌音。同时引导学生试着借助此前识记生字的方法记住它们的字形: 生:“植”表示跟“树木”有关,所以左边有个木字旁,右边是它的读音“直”。 生:一“人”靠在木头旁就是“休”。 师:看来大家各有各的巧记生字的办法,不过要想真正掌握它们,我们还得会写才行

47、,接下来我们一起写一写“邓、植、格、引、注”5个生字。3教师范写指导,注意提醒“邓”左边的“又”捺画变点画;“植”右边“直”的横画较多,所以笔画间要紧凑、等距;“格”要写得左窄右宽,左右穿插避让;“引”左边“弓”横画之间等距,且字形略瘦,右边的竖画要坚挺有力;“注”左边的点画与提画之间略成弧度,右边“主”做到横画之间等距。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横画之间等距。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识记与规范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生字的书写要领,夯实了生字识写认知。 四、课堂小结一次普普通通的植树活动,为什么会给人留下“令人难忘”的印象呢?相信下

48、节课学习过后,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写“满、休、息”3个生字。3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从小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1出示课文申的部分词语,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再次进行范读指导。2指名简要概述课文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说清楚,同时质疑引入;为什么说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乘坐时光列车,再次去到那个非同寻常的日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通过朗读词语、概述故事等形式创设

49、复习导入情境,既有效进行了旧知复习巩固,同时又自然衔接了前后教学。二、精读课文,认识人物1. 激趣引入:播放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植树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图思考:画面中的邓爷爷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注意引导他们抓住图中人物的外貌、动作等进行表述。 生:邓小平爷爷年纪已经很大了,课文中说他已经83岁高龄了。 师:这么大年岁的老人还参加植树,确实特别吸引人的目光,课文中用了一个四字词语 生:引人注目。 师:谁能结合插图说说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生:就是指特别显眼,引起人的注意。 师:其实,“引入注目”的不仅仅是他的高龄,瞧他植树的样子也很特别。 课件出示句子“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

50、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引导学生读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从这句话中我看到邓爷爷植树非常认真,不叫苦、不叫累,瞧他的额头都满是汗珠了,还不肯休息呢(师适时板书:态度认真)! 师:从“兴致勃勃”这个词语中你还体会到了他怎样的内心感受? 生:他非常喜欢参加植树活动,觉得植树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教师肯定学生的理解,并指导他们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在脑海中想象邓爷爷认真植树的样子,体会他内心的快乐感受。2自主研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邓爷爷的“认真”都表现在哪些词句中,用横线画下来。(1)学生自主读画句子,然后试着与同桌交流读书感受。(2)指名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邓小平爷爷“态度认真”的,

51、课件出示文段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词语:精心、小心、仔细,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这三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垒从这三个词语以及他说的话等细节描写感受其对植树活动丝毫不马虎,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强调细节词语的读音。3引导学生结合第3自然段中的三、四两句话说一说这个日子里,“令人难忘”的到底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是啊,其实人们难忘的并不是邓爷爷植树这件事情本身,而是他在植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真态度。引导将两句话连起来感情朗读,读出对邓爷爷认真精神的敬佩之情。4过渡引入:瞧,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它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孩子们,看

52、到这样的情形,你能想象出邓爷爷此时内心的感受吗?(1)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日l导他们重点抓住第4自然段“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一句感知他的内心活动(为自己、为很多人都在参加植树活动感到满意)。(2)教师简单补充资料(邓小平爷爷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和带头人。曾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板书:心愿美好(植树造林、绿化环境)。5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美丽的风景”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教师适时引寻学生明确(一方面指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另一方面说

53、明了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注意读出对邓爷爷的敬佩、怀念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抓关键词句品读感悟法,让学生深入到文字之中,体会人物精神品质的同时,更激发了其内心的敬佩之情。 三、指导书写1指名三位同学分别板演“满、休、息”3个生字,其他同学充当小评委进行评价,教师适时对他们的书写进行修正、范写。注意提醒,其中“满”是左右结构,注意不能写成了上下结构;“息”注意横画等距,下面“心”的卧钩不要过平或过直,且最后一点不能占位偏下。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进行书写强调。 四、课堂小结 邓小平爷爷83岁高龄却依然如此认真地植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绿化环境的倡议,这难道不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吗(完善板书:美丽的风景)?孩子们,今年的植树节即将到来,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够像邓爷爷学习,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为我们的地球妈妈亲手种下一棵或者更多的小树苗!板书设计: 态度认真(精心、小心、仔细) 4邓小平爷爷植树 (美丽的风景) 心愿美好(植树造林、绿化环境)1. 口语交际 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使用礼貌用语、使用恰当语气在与人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意义。2能够学以致用,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大胆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