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2页
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3页
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4页
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二OO九年十月目录11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概述111规划位置及范围112规划期限113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114总体用地规划315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规划516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617生态环境保护规划718近期规划82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状况821开发现状822建设情况92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0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14规划方案协调性分析135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74评价结论207规划选址及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2071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2172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238产业结构分析2381产业结构分析2382产业结构调整及进一步推行循环经济的建议2483集聚区环境准入条件269社会环境影响分析2691社会影响分析2692经济影响分析2693居民生活环境影响分析2810规划方案调整建议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28101规划方案调整建议28102环境影响减缓措施28103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3311总体评价结论附图图1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区域位置图图1汝阳县产业集聚区用地规划图图1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现状图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概述规划位置及范围汝阳县产业集聚区位于汝阳县北部平川地带现汝阳工业园区处,集聚区规划范围地跨大安、内埠两乡镇,具体边界为东到洛界公路,北抵西环路(拟建)、南临马营村边界,西靠二广高速,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786KM2。规划期限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为20092020年,具体为近期20092012年,中期20122040亿元,上缴税金3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人数达30000人,中小企业就业人数20000人,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额70100亿元。总体用地规划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人口规模产业集聚区的总用工人数约46万人。用地规模至2020年的用地规模为786KM2。规划用地平衡见表11。表11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名称近期(至2012年)远期(至2020年)面积HM2百分比面积HM2百分比1二类居住用地R2197847989761161其中二类住宅用地R21197848882791071公共服务设施R22006970902公共设施用地C20124883036393其中行政办公用地C1391097391051商业金融业用地C216214012379308其中旅馆业用地C25199049199026体育用地C400132017医疗卫生用地C5001350173绿地G91712222128811666其中公共绿地G1248061248032生产防护绿地G2289232207126331634其中道路沿线防护绿化G224390108681001048高速公路防护绿地G2225816382581334铁路沿线防护绿地G22195248319522534道路广场用地S5144124792931202其中道路用地S15046124891951189广场用地S20980240980135工业用地M181404396378824900其中一类工业用地M1005764746二类工业用地M2147463648241483123三类工业用地M33394839797110316对外交通用地T34238303423443其中铁路用地T117964441796232高速公路用地T2116274021627210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559135983127其中供水用地U11400099400052供电设施用地U12087021087011货运交通用地U2200424055其他交通设施用地U29037009037005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90350090350058仓储用地W8382038381089建设用地4126510000773131000010水域8E11313131311规划总用地4257878626产业选择与布局(1)主导产业选择规划以新型建材,特种钢材,煤化工为三大支柱产业核心,带动引导中小企业发展。根据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主导产业规划重点为新型建材集聚区新型建材产业群的支柱行业定位为玻璃和陶瓷。利用汝阳县丰富的石英砂、粘土等原材料,结合国家产业发展鼓励政策,在集聚区玻璃和陶瓷生产的基础上,建设新产品生产线和引进该行业新企业的投资建设,建立起完整成熟的新型建材的产业聚集群。特种钢材依托集聚区内的博华铁合金和润峰特钢两家现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结合汝阳以钼矿为主的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以钼合金为特色的耐高温、耐磨和抗腐的特种钢材和特种型材,适当发展机械加工类的产业链下游企业。煤化工以天泽焦化项目为依托,沿着煤焦化和煤气化两条发展途径,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能。煤化工着重发展甲醇深加工产品。中小企业以中小企业为特色,引入具有一定科技实力的企业,提高集聚区企业实力。(2)产业布局新型建材产业园该产业园位于焦枝铁路和宁洛高速之间,以汝安路为界分为南、北两区,规划以洛玻龙昊汝阳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特种钢材产业园该产业园位于焦枝铁路东侧,汝安路南侧,规划保留润峰特钢用地,拓展博华铁合金公司,以这两个企业为基础,形成特种钢材生产为主的产业园区,同时该园区靠近铁路货运站,便于今后大宗原料和大型钢铁产品的运输要求。煤化工产业园该产业园位于焦枝铁路和宁洛高速之间,汝安路北侧,规划以天泽焦化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通过今后配套企业的引入,形成以构筑汝阳新型煤化工产业链。中小企业产业园该产业园位于东二干渠西侧,以中小企业为特色,特别是具有一定科技实力的企业的引入,即可以达到既提高园区的企业实力,也可为核心企业提高配套服务和完善产业链的作用。物流片区规划仓储物流用地位于焦枝铁路西侧。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规划道路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规划铁路依靠现有焦枝铁路,保留现有货运功能,适当扩大货运场地;保留现有客运站,在经八路和汝安路交叉口西北侧设置广场用地,为今后重开客运服务或城际轨道交通预留集散空间预留客运集散空间。高速公路宁洛高速和二广高速为规划区对外联系通道,其中宁洛高速在汝安路设置出入口一处。(2)区内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规划区将在现状路网的基础上形成“三横三纵”的路网格局。城市干路网系统由主干路、次干路组成,干路间距为8001000M。规划区受高速及铁路的分割,东西方向主干道均采用立交方式跨越高速及铁路。其中穿越二广高速的道路利用已预留下穿开口,采用下穿立交的组织形式;跨宁洛高速和焦枝铁路的道路采用上跨立交的组织方式。市政设施规划根据正在修编的汝阳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汝阳产业集聚区为汝阳产业新城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产业集聚区供水、供气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按汝阳产业新城的整体规模(即78万人)综合考虑设置。(1)给水工程规划用水量预测规划区用水总量为681万M3/D。水源规划规划水源主要依托陆浑水库,部分使用地下水。给水设施规划规划1座6万M3/D水厂(部分企业生产用水为陆浑水库引水原水),供水管网由主干管和次干管构成,主干管以环状为主。(2)排水工程规划排水体制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统一收集后,集中汇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雨水由雨水系统收集以后就近排入东二干渠等河道。污水量预测污水量预测为45万M3/D。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在牛家河附近设置一处污水处理厂,规模为5万M3/D。污水管网规划规划的污水管网沿南北向道路敷设污水主干管,沿东西向敷设污水支管,污水向南汇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牛家河。雨水规划雨水排放采取就近排放的原则,管网布置采取分散布置,以河道划分排水分区,各道路上的雨水管汇流附近的雨水后,就近排入河道。雨水管道尽量采取重力流形式,同时在相应路段设置雨水提升泵站。(3)供电工程规划用电负荷预测规划区用电负荷为1016万KW。供电设施规划规划新建1个110KV变电站(位于东环路与洛玻南路交叉口);同时保留大安35KV变电站为邻近的工业区服务。规划电压等级为35KV、10KV、380/220V三个等级。电力管线规划规划区110KV电力线路主要沿东环路设置,同时两侧预留高压走廊,宽度约25M。10KV电力线路从规划110KV变电站出线,沿区内主要道路布置,原则上主干线路规划采用地埋电缆沟的敷设方式。(4)燃气工程规划用气量预测生活、工业及其他未知总用气量约为1810万M3/D。气源规划结合西气东输工程,规划将天然气作为主要生活气源种类,洛玻焦化项目的焦化煤气厂作为工业气源和生活补充气源。设施及管网规划在宁洛高速和西环路交叉口的东北侧预留天然气门站用地。(5)供热工程规划热负荷预测民用建筑及工业生产供热总负荷为22863MW。热源规划一是,焦化煤气厂的工业余热120MW(完全投产后);二是,新建1座装机容量100MW的热电厂。供热设施规划采用高温蒸汽为热媒,由管网送至二级换热站,经汽水换热器加热二级管网中的循环水,最后经用户管线向建筑物供热。供热管道采用地下敷设,干管形成环状布置,以提高供热的可靠性,供热管线一般安排在城市道路的东侧或南侧。(6)环卫设施规划规划区内建立“定点投放垃圾箱小型垃圾转站运往垃圾处理场”的垃圾收集体系。小型垃圾转运站布置原则为小型垃圾转运站每0710KM2设置一座,与周围建筑间隔不小于5M。供居民直接倾倒垃圾的小型垃圾收集、转运站,其收集服务半径不大于200M。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1)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区绿地总面积为12881HM2,占建设用地的1666,其中公共绿地248HM2,生产防护绿地12633HM2。规划区内的绿地采用“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面状绿地是指规划区中的公共绿地,位于宁洛高速入口处,同时为塑造规划区的核心绿化景观,结合入口公共绿地的设置,开挖人工湖,形成具有特色的规划区入口景观。线形绿地包括沿路绿化、高压走廊防护绿化带、沿河绿带等。高速、铁路防护绿带在50100M之间,主干道路防护绿带30M,滨河绿带的宽度控制在10M。点状绿化主要是通过对各地块的绿地比例的控制,形成地块内部的绿化景观。(2)景观系统规划以汝安路和东二干渠为区内主要的景观轴线,沿其他道路绿化景观为区内主要景观次轴,形成“一横三纵”的景观轴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大气质量规划期内大气质量保持在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规划期内规划区地表水的水质达到二级标准。噪声交通干道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65DBA,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55DBA;按功能分区的环境噪音标准进行控制。(2)环境功能分区环境功能分区及质量控制指标见下表12。表12环境功能分区及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分区范围环境保护目标一级环境保护区滨河绿化区域、集中绿地等大气二级标准噪声一类标准二级环境保护区产业集聚区居住、商业、行政办公区大气二级标准噪声二类标准三级环境保护区工业区大气三级标准噪声三类标准一级水体保护区建设用地内部水体人工湖等二类地表水(3)生态建设规划生态工业建设目标工业废水处理率和达标率均达到100,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近期规划(1)近期建设年限及发展规模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092012年。至近期规划期末,建设用地规模413KM2,人口规模07万人。(2)近期建设主要目标落实洛阳产业发展政策、承接洛阳市产业转移。依据产业集群发展要求,积极吸引外来相关企业。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初步构建完善的产业服务设施。以环境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为重点,提高园区的投资环境和设施服务水平。(3)近期建设重点项目A产业建设结合洛阳市产业转移的要求以及规划区自身引进项目,近期需落实用地及实施的项目包括入驻陶瓷项目;金堆城洛阳节能玻璃有限公司LOWE玻璃项目;洛玻集团天泽焦化项目;洛坡集团第三、四条生产线搬迁项目;洛玻集团与香港天昊公司合作开发余热发电项目。B市政设施设施污水处理厂工程,选址定于牛家河附近,一期建设规模为2万M3/D;生活供水工程;110KV变电站建设。C环境建设人工湖工程规划区宁洛高速出入口处开挖占地410人。根据集聚区规划,大安新村将进行搬迁,安置于集聚区规划的居住区内。公共设施主要为东北部现有的汝阳工业区管委会,焦枝铁路北侧原汝阳县生产资料公司、土产公司等单位的办公区及仓库(现已停用、闲置)。仓储用地为焦枝铁路北侧的铁路货场,占地面积542HM2。道路交通穿越集聚区的道路主要有焦枝铁路、宁洛高速和汝安路。焦枝铁路在集聚区北部穿越而过,在集聚区内设有场站,由于客运量较少,目前该站主要为货运场站;宁洛高速由规划区中部穿过,在汝安路处设置有高速公路出入口;汝安路自南向北从集聚区中部穿过。二广高速、洛界公路分别从集聚区西、东边界通过。焦枝铁路在集聚区内设有场站,由于客运量较少,目前该站主要为货运场站。建设情况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前身为洛阳市工业异地迁建工程汝阳新区(又称汝阳工业区),汝阳工业区于2005年3月批复后开园建设。2008年12月,在完成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对接后,汝阳工业区更名为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入园项目情况至2008年底,产业集聚区内项目11个,其中投产项目4个、在建项目4个、拟建项目3个,入驻项目基本情况见表21。表21入驻项目基本情况序号企业名称产品及规模投产时间环评情况1洛阳润峰特钢有限公司400T/D浮法玻璃生产线200511环评批复待验收3汝阳县博华铁合金厂2400T/A钼铁和500T/A钼酸铵200606环评批复待验收4洛阳咪香奇食品有限公司2000T/A休闲食品200310未环评5洛玻集团龙泽焦化有限公司100万T/A煤焦化在建环评批复为60万T/A焦化6金堆城洛阳节能玻璃有限公司500万M2/A节能玻璃在建环评批复7洛阳名原陶瓷有限公司1600万M2/A釉面墙地砖在建正在环评8汝阳中洲陶瓷有限公司800万M2/A釉面砖在建正在环评9汝阳华中陶瓷有限公司16条墙地砖生产线拟建已签订,选址尚未确定10汝阳强盛陶瓷有限公司6000万M2/A墙地砖拟建11河南盛元纸业有限公司30万T/A箱板纸拟建正在环评由表21看出,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入驻项目大多与集聚区规划的主导产业相符。但是集聚区拟建的盛元纸业项目废水排放量较大,从集聚区产业定位和集聚区所处地理位置的敏感性分析,此项目入驻不尽合理,且本项目选址用地为集聚区规划的商业金融用地,与集聚区总体规划不相符,评价认为该项目不宜在集聚区内落户。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道路集聚区已建道路为洛玻东路、在建道路为西环路。给水目前,洛玻集团生产用水取水于陆浑东二干渠,其他各企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均采用深层地下水。集聚区规划的2万M3/D供水工程正在筹备建设,选择陆浑水库客水作为水源。排水目前为雨污合流。集聚区内规划的污水管网尚未建设,沿汝安路东侧洛界公路至牛家河段雨水管道建成,博华铁合金少量生活污水及龙昊玻璃排放废水通过雨水管道排入牛家河。供热集聚区尚无集中供热设施,企业生产用热由企业自备锅炉供给。供气宁洛高速与汝安路交叉口东建设的气站洛玻集团建有制气站,供给集聚区企业生产需求。污水处理设施集聚区内投产企业自建有污水处理站。集聚区规划的2万M3/D污水处理工程处于工程设计阶段。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汝阳县产业集聚区选址区域为县境北农村区域,周边及附近没有大的工业污染源,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质量较好,能够满足功能区划要求。但是,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区域属淮河流域,且处于洛阳市和平顶山市交界处,集聚区废水以自然地势排入牛家河后下游7KM即进入汝州市涧山口水库,存在跨界排污纠纷的隐患。涧山口水库排水进入北汝河,在北汝河下游41汝阳县产业集聚区规划方案协调性分析规划内容集聚区规划相关规划及政策协调性分析及说明选址位于汝阳县北部平川地带,地跨大安、内埠两乡镇,具体边界为东到洛界公路,北抵西环路、南临马营村边界,西靠二广高速。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对接中,汝阳县产业集聚区位于汝阳县北部原汝阳工业区。汝阳县城镇体系规划(20092020)提出在原汝阳工业区规划汝阳产业新城。汝阳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选址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对接及汝阳县城镇体系规划等上层位相关规划要求相协调。产业集聚区规划选址与河南省对接确认位置一致。在汝阳县城镇体系规划中,汝阳县产业集聚区为规划的汝阳产业新城的核心组成部分。规模总规划面积786KM2。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对接中,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对接面积为786KM2。相协调产业规划以新型建材、特种钢材、煤化工为主导。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对接中,集聚区对接主导产业为特种金属材料和新型建材。洛阳市总体规划对汝阳县定位为以冶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为主。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汝阳城市化发展重点发展冶金、建材工业,积极承接市区工业转移,促进汝阳工业区成规模。汝阳县城镇体系规划指出汝阳经济产业发展应在矿石开采及精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上形成突出优势,同时适度扶持中小企业,完善相关产业的产业链。集聚区规划的新型建材、特种钢材主导产业,与河南省对接确认结果、洛阳市对汝阳县的功能定位、汝阳县城镇体系规划均相协调。集聚区规划的煤化工主导产业与上层位相关规划要求不相协调。并且,在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中规划的5大煤化工产业基地不包括汝阳。因此,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煤化工主导产业与上层位规划有冲突。总结汝阳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选址和规模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等上层位相关规划及政策要求相协调。产业集聚区规划的新型建材和特种钢材主导产业与上层位相关规划要求相协调,集聚区规划的煤化工主导产业与层位相关规划要求不一致。表42规划环境目标协调性分析环境要素汝阳县城镇体系规划的环境目标集聚区规划环境目标协调性分析及限制性要求水环境地表水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污水回用率达到4050。减少水污染物排放,不对牛家河环境功能造成影响;不对涧山口水库功能造成影响。废水集中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达100,中水回用率80。基本一致。集聚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废水统一处理后或排放或回用。集聚区废水排放以控制牛家河入涧山口水库前断面达到功能区划要求为前提。牛家河为季节性河流,环境容量较小,且区集聚区废水排放口距离涧山口水库较近(7KM),为此需对集聚区项目入驻、废水排放和中水回用提出控制要求集聚区禁止废水排放量的项目入驻;集聚区外排废水控制在集聚区废水排放必须控制在废水053万M3/D、COD40MG/L、氨氮25MG/L以内;至规划末期,集聚区中水回用率按80控制。集聚区入驻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量需纳入汝阳县总量控制指标。环境空气除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外,其他地区达到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环境达二级标准。废气达标排放率达100,集中供热率和集中供气率100。相协调。集聚区规划集中供气、供热,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集聚区应加强入驻项目废气污染源治理,规划实施应不影响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完成。声环境汝阳产业新城噪声达标区面积覆盖率大于90。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相协调。加强企业噪声污染控制和交通噪声管理。固废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9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危废无害物处置率100。固体废物达最小化、减量化、资源化。股份综合利用率60,生活垃圾处理率和危废妥善处置率100。相协调。督促和监督企业固体废物实现综合利用。制定危险废物管理方案,确保危废得到安全处置。总体上看,汝阳县产业集聚区规划环境目标与汝阳县城镇体系规划的环境目标是一致的。集聚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限制以水污染为主或废水排放量较大的项目入驻,同时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固废保护,集聚区规划实施不应影响区域规划环境目标的实现。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表51产业集聚区规划实施环境影响环境因素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环境空气集聚区规划的热电厂作为区域内主要大气污染源,其排放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SO2338、PM10188,最大占标率均小于10,说明集中供热实施后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可以接受。从集聚区内部总体布局上看,集聚区规划的主导产业园区位于规划居住用地的最多风向的上风向,入驻排污会对规划的居住用地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评价建议集聚区居住用地统一布局于陆浑东二干渠以南区域,以减缓集聚区规划实施对规划居住用地的影响。从集聚区周边环境来看,当地最多风向下风向、集聚区西侧居民点分布密集且距离新型建材产业园区(主要为陶瓷)较近,对于陶瓷行业生产来说,只要切实落实大气污染防范措施,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地表水鉴于集聚区所在区域水环境的敏感性,评价对集聚区规划的新型建材、特种钢材、煤化工产业提出工业废水零排放控制要求。据预测,集聚区废水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62002)一级A标准或处理达COD40MG/L、氨氮25MG/L的情况下,若集聚区废水全部外排,均不能达到牛家河入涧山口水库前达类的控制要求。为此,评价提出集聚区废水排放控制要求废水053万M3/D、COD40MG/L、氨氮25MG/L,此时集聚区中水回用量为134万M3/D,中水回用率为72。中水回用情况据评价预测,集聚区规划热电厂实施的情况下,集聚区可接纳中水219万M3/D,中水回用率可达100;规划热电厂不实施,集聚区可接纳中水152万M3/D,中水回用率达81;为此,评价对集聚区提出中水回用率达80的环保要求可行。涧山口水库影响在牛家河入库前控制达标的情况下,不会对涧山口水库水质造成明显影响;另外,集聚区主导产业生产废水可以做到零排放,中小企业园区规划引进一类工业,废水中不会涉及特征污染物的排放,集聚区废水排放不会对涧山口水库内的渔业养殖造成影响;集聚区废水排放量控制在053万M3/D,水量较小,集聚区废水的排放不会对涧山口水库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北汝河汝州焦枝铁路桥下游饮用水源地准保护区影响牛家河入库断面至焦枝铁路桥约24KM、牛家河入北汝河口至焦枝铁路桥约E风,其次为NW风,在风险事故状态下,易受到影响的是集聚区西侧的湾寨、黄湾、双泉、内埠乡等村镇,在考虑集聚区环境风险事故时,应首先考虑上述几个村镇的风险防范;水环境风险企业选址应根据地下水防护性能采取有效的工程防护措施,特别是煤化工产业园中危险物料的储存区,应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避免物料泄露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应规划风险事故消防废水的处理处置系统,防止消防废水不经处理进入地表水体,造成地表水体污染。加强集聚区重大危险源管理,防止风险事故发生,建立风险事故应急预案。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据汝阳县水利部门资料,按中水年测算,牛家河平原洼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量为539万M3,其中地表水66万M3,地下水473万M3,外引陆浑客水量为2220万M3。区域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年需水量为1933万M3,富余水量为826万M3。根据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至规划期末集聚区总用水量为681万M3/D(包括汝阳产业新城规划人口生活用水量),规划水源为地下水和陆浑水库引水。集聚区所在区域富余水量826万M3,合226万M3/D;集聚区中水回用按15万M3/D设计(见6422),由此推算集聚区规划水资源尚欠缺305万M3/D(约1113万M3/A),需由陆浑水库客水解决。汝阳县产业集聚区使用陆浑水库客水,存在区域水资源再分配问题。目前,汝阳工业区管委会向陆浑水库管理局提出用水申请,陆浑水库管理局原则同意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取用陆浑水库地表水作为水源的申请,需经水资源论证报告批准后正式签订供水协议。区域环境容量分析水环境容量分析牛家河为季节性河流,枯水期径流量较小,环境容量有限。由地表水监测知,牛家河入涧山口水库上游断面监测期间均值为COD125MG/L、氨氮0313MG/L,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结合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知,当集聚区外排废水指标为废水量053万M3/D、COD40MG/L、氨氮25MG/L时,牛家河入涧山口水库上游断面可以满足功能区划的类标准,牛家河地表水环境容量可以支撑。因此,集聚区排放废水量及污染物浓度应严格按照环评提出的控制要求外排。大气环境容量分析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知,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SO2日均浓度最大值在00530057MG/M3之间,各监测点最大标准指数在035038之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具有一定的大气环境容量。由环境影响预测知,集聚区内主要废气污染源规划的热电厂实施后,排放的SO2、PM10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区域大气环境容量对集聚区规划实施具有一定的支撑。能源承载力分析(1)电能电力供应为区域联网供给,从全省来说,电力供应是有保障的。(2)供热规划热源为龙泽焦化项目余热120MW和新建热电厂供热100MW。龙泽焦化项目在建工程规模为100万T/A煤焦化,预计2010年5月可以进行试生产,该项目二期拟扩建100万T/A,总规模达200万T/A。若龙泽焦化二期工程实施,可以提供余热120MW。但是根据洛阳市洛发改函200536号文,龙泽焦化公司备案为120万T/A煤气焦化工程,目前,该项目环评批复为一期60万T/A煤气焦化工程,因此,该项目规划扩建总规模达200万T/A尚不能保障实施。规划方案规划由龙泽焦化项目提供120MW的余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集聚区规划的热电厂供热规模为100MW,从区域环境空气来看,集聚区选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规划的热电厂实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该热电厂可以考虑作为汝阳产业新城的集中供热热源。龙泽焦化项目不能按计划建设(即不能达到200万T/A)造成的供热欠缺,应由热电厂供热进行补充。从汝阳产业新城长远发展和焦化项目余热合理利用来看,集聚区规划的集中供热热源较为合理。评价建议规划的热电厂应考虑对汝阳产业新城其它区域的供热。热电厂供热规模确定应考虑汝阳产业新城规划的需求和龙泽焦化项目建设计划不能完成造成的供热(3)供气包括汝阳产业新城生活用气及集聚区工业生产用气,集聚区用气量预测为1810万M3/D。规划将西气东输天然气作为主要生活气源种类,洛玻焦化项目的焦化煤气厂作为工业气源和生活补充气源。根据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河南省地方支线建设规划,洛阳分输站(鸣皋站)近期将建设鸣皋汝阳县城天然气输气支线,输气量为45万M3/D即可满足集聚区用水需求。也就是说集聚区供水厂可以为两期进行建设一期2万M3/D、二期25万M3/D,总供水规模达到45万M3/D。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保障性分析污水处理工程集聚区规划方案预测污水量为45万M3/D,规划在牛家河附近设置一处5万M3/D的污水处理厂。目前,集聚区拟建的2万M3/D污水处理工程正在设计和环评。根据集聚区产业规划分析,集聚区规划的主导产业基本可以实现生产废水的零排放;针对集聚区所处地理位置水环境的敏感性,评价对集聚区规划的中小企业产业引进项目提出涉水项目禁止入驻的强制性要求。由此,评价预测集聚区废水产生量为187万M3/D,低于规划方案预测废水产生量。评价认为,只要集聚区项目引进按规划方案实施,禁止涉水项目的入驻,集聚区建设2万M3/D的污水处理厂可以满足集聚区废水处理需求。为此,评价建议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总体规模为2万M3/D。中水回用工程在集聚区规划方案中没有对中水回用工程进行规划。根据集聚区规划产业特点和区域地表水环境特征分析,实现中水回用是保障集聚区规划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地表水预测内容分析,在集聚区规划热电厂不实施的情况下,集聚区接纳中水152万M3/D,中水回用率达81;规划热电厂实施时,集聚区可接纳中水219万M3/D,中水回用率可以达到100;即,集聚区可以保障接纳中水152万M3/D。而根据集聚区外排废水控制分析,集聚区必须回用中水134万M3/D,为此,评价建议集聚区中水回用率按80控制,中水回用工程规模设计为15万M3/D。污水处理工程及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建议结合本次评价分析,评价对集聚区污水处理工程及中水回用工程提出建设建议。(1)近期建设规模建议根据集聚区近期建设规划分析知,近期集聚区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入驻项目职工生活污水,废水产生量不大。且汝阳产业新城规划建设尚不能形成规模,不会新增生活污水。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接纳的废水主要为企业生活污水,废水量较小。因此,评价建议集聚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规模可以考虑为5000M3/D。根据地表水影响预测知,集聚区排水控制为废水053万M3/D、COD40MG/L、氨氮25MG/L排放,区域地表水可以接纳。因此,近期集聚区中水回用工程可以暂不实施,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达COD40MG/L、氨氮25MG/L后排放。(2)远期建设建议远期,随着入驻项目的增加,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工程应适时开工建设。最终污水处理厂规模达到2万M3/D,中水回用工程规模不低于15万M3/D。(3)中水回用保障措施为保障集聚区中水回用的顺利实施,集聚区需做到如下保证措施在集聚区供水规划中规划两种水资源(新鲜水和中水)的供水系统,并明确中水回用去向;随着集聚区发展和废水量的增加,污水处理工程与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应保持同步,并达到规划的总体规模。供热设施支撑性分析集聚区规划热源为龙泽焦化项目余热120MW和新建热电厂供热100MW。龙泽焦化余热120MW由该项目计划建设的200万T/A煤气焦化工程提供,由于龙泽焦化项目备案为120万T/A煤气焦化,环评批复为60万T/A煤气焦化,在建规模为100万T/A煤气焦化。若该项目不能达到200万T/A,仅按备案的120万T/A实施,则龙泽焦化提供120MW的余热就没有保障。评价认为集聚区规划的热电厂应考虑对汝阳产业新城其它区域的采暖供热,为此热电厂规划100MW供热规模偏小,热电厂最终供热规模应结合汝阳产业新城规模确定,同时应考虑对龙泽焦化项目不能按计划建设造成供热不足的补充。燃气供应设施分析集聚区规划用气量约1810万M3/D(包括产业新城生活用气),规划将天然气作为主要生活气源种类,洛玻焦化项目的焦化煤气厂作为工业气源和生活补充气源,并规划在宁洛高速和西环路交叉口的东北侧预留天然气门站用地。但,集聚区总体规划方案中未对天然气门站规模进行规划。评价结论集聚区规划实施的限制因素为水资源和水环境容量,其限制因素及对策建议列于表61。表61产业集聚规划实施的限制因素及对策建议限制因素原因分析对策建议水资源至规划期末集聚区总用水量681万M3/D,目前集聚区所在区域富余水量约226万M3/D,集聚区发展水资源欠缺455万M3/D。集聚区可以提供中水15万M3/D;引陆浑回库客水305万M3/D。水环境容量牛家河为季节性河流,枯水期径流较小,水环境容量有限。集聚区外排废水控制在废水量053万M3/D、COD40MG/L、氨氮25MG/L以内;集聚区中水回用率按80控制。规划选址及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规划选址的优势自然条件适宜汝阳县产业集聚区选址区域地质条件良好,区内无漏斗溶洞、断裂构造,主要岩性为黄色粉砂质亚粘土质,中间夹有料姜石,厚度240M,粘土层非常稳定,适合各种建筑工程。区内无地形屏障,气流畅通无阻,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适宜工业项目建设。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处于洛阳经济圈的中层,有利于接受区域贸易、金融、旅游、信息中心洛阳的辐射,发展的经济地理条件比较优越。二广高速、宁洛高速通过集聚区;汝安路纵贯集聚区,分别与省道洛界路、临木路相连,向南沟通311国道;焦枝铁路从集水区穿过,区内有火车站和铁路货场。产业集聚区东距临登铁路2KM,集聚区规划选址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汝阳县玄武岩资源主要分布于内埠、大安、蔡店三个乡,距汝阳新区60KM范围内,有铅锌金属矿、钼矿、铁矿、铝土矿、石灰岩矿、石英砂矿、煤矿等矿区,可以为集聚区规划发展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规划选址制约因素分析(1)地表水环境保护制约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废水集中处理后以自然地势排入牛家河,牛家河下游7KM进入汝州市涧山口水库,涧山口水库泄水4KM入北汝河,北汝河下游4个工业片区,各功能区分工较明确。居住用地布局合理性分析(1)从集聚区总体布局方面分析从规划居住用地在集聚区的方位、与其它用地的关系、与区域主导风向关系以及周边规划的绿化防护情况等方面,分析规划居住用地布局的合理性,具体见表71。表71规划居住用地布局合理性分析居住区方位与区内其它用地关系与区域主导风向关系周边规划绿化防护带情况东部居住片区东侧商业金融用地,东南为二类工业用地,西和西南为铁路用地该居住片区南部区域处于规划二类工业用地的下风向与二类工业用地之间有汝安路相隔,相距140M;汝安路两侧规划30M宽的绿化带西部居住片区东为高速公路、市政商业、一类工业用地,西侧为高速公路处于规划一类、二类工业用地的下风向与规划的二类工业用地之间有高速相隔,最近处相距190M;高速公路两侧规划50M的绿化防护带由表71可知东部居住片区就近工业区管委会布置,临近大安村,可以共享现有基础服务设施。但从居住环境保护来看,该居住片区南部区域处于规划的特征钢材产业园区的下风向,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可能会对居民生活的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西部居住片区为集聚区规划的主要居住区,为宁洛高速两侧的产业区提供居住配套,东侧紧临集聚区规划的产业服务核心,生活服务设施方便。该居住片区中陆浑东二干渠以北区域处于宁洛高速与二广高速夹角之间,受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影响较明显。(2)从集聚区入驻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分析集聚区在建的龙泽焦化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设定为1400M,根据焦化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分析,规划东部居住片区的及西部居住片区部分区域包含在卫生防护距离内,该部分居住用地规划欠合理。总体而言,集聚区规划的东部居住片区位于焦化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且位于特征钢材产业园区的下风向,受工业企业生产影响较大;西部居住片区陆浑东二干渠以北居住区处于两高速公路之间,且部分区域位于焦化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对居住环境影响较明显。鉴于龙泽焦化项目已开工建设,为保护集聚区规划居住环境的保护,建议对位于焦化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之内的居住用地以及西部居住片区陆浑东二干渠以北的居住用地进行调整。评价建议集聚区居住用地集中布局于陆浑东二干渠以南,远离集聚区规划的主导产业园区,减缓入驻项目生产排污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工业用地布局合理性分析集聚区工业用地规划有一类、二类和三类工业用地,以二类工业为主。三类工业用地布局于汝安路南、焦枝铁路西、洛玻东路东区域,以在建的天泽焦化项目为依托规划的煤化工产业园区;一类工业用地布局在宁洛高速以西区域,为规划的中小企业产业园区;二类工业用地布局在宁洛高速以东和焦枝铁路以东区域,包括新型建材产业园和特种钢材产业园。集聚区规划的二类和三类工业用地均布局于宁洛高速以东区域,可以减缓对规划居住区的影响。二类工业用地的规划布局为新型建材和特种钢材两个产业园,同类企业集中布局,利于企业间的生产协作。三类工业用地依托在建的龙泽焦化项目向东发展布局,以焦化项目为基础进行下游产品的精深加工,布局可行;污染较轻的一类工业用地布局布局于宁洛高速以西区域,可以减缓集聚区工业生产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集聚区工业用地规划布局较为合理。道路交通规划布局合理性分析集聚区对外交通以区域现有的铁路、高速公路、汝安路进行。规划与大安村连接的道路有洛界公路、经九路、洛玻北路和西环路;与内埠村连接的道路有西环路、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和经四路。集聚区内道路规划呈网状布局,区内公路交通没有迂回往返,规划较为合理。集聚区依托区域现有交通干线可以实现与外界物流运输,集聚区路网规划注重与大安、内埠的路网衔接,区内道路布局交通方便,集聚区道路交通规划布局较合理。产业结构分析产业结构分析根据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集聚区今后拟发展新型建材、特种钢、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评价从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资源能源消耗等方面,对集聚区规划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产业政策相符性集聚区规划发展的主导产业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标(2005年本)中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上层位相关规划相符性汝阳县产业集聚区规划的新型建材、特种钢主导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上层位相关规划要求。规划的煤化工主导产业与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规划以及洛阳市、汝阳县规划要求不相符。资源能源消耗分析集聚区规划的主导产业属水资源消耗中等、能源消耗较高的行业。集聚区规划的主导产业属大气污染较重的产业,而水污染程度相对较低。鉴于汝阳产业集聚区所在区域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有限、水环境功能区划比较敏感的实际情况,集聚区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节能减排环保政策的落实,限制能耗和水耗较高的产业链或产品的发展,大力发展下游深加工产业,禁止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入园。产业分析结论集聚区规划的新型建材和特种钢材与上层位相关规划要求相协调,可以依托区域资源优势优化发展,同时可以承接洛阳市域产业的技改搬迁,为洛阳市规划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生产提供原材料。但是,新型建材和特种钢材均水耗、能耗较高行业,在规划实施中应注重节能降耗、节水措施的落实。集聚区规划的煤化工产业与上层位规划对汝阳的要求不相符,评价建议煤化工产业应以在建的龙泽焦化项目为为依托,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不宜进一步扩大发展。一方面,从行业卫生防护距离要求来说,进一步扩展的余地较小;另一方面,从区域地表水环境保护来说,煤化工发展不宜引进排水量大的煤气深加工项目,如甲醇、二甲醚等。产业结构调整及进一步推行循环经济的建议(1)对于已经入驻汝阳产业集聚区煤化工产业中的焦化行业,应加快产业的技术革新和升级换代,同时按照发改委已经批复的规模监管,严格限制这些产业横向发展规模,煤化工产业发展应以煤焦化下游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主导;(2)依据食物链理论,对集聚区内现有企业在类别、规模、方位上的匹配关系进行分析,建立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和水梯级利用的生态产业链;将各条生态产业链做大做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物质流、能量流的有效流动,最终提升整个集聚区的竞争实力;(3)延长规划拟发展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下游深加工产业,根据循环经济原理,加强各产业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交换,使集聚区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4)鉴于汝阳产业集聚区纳污水体水环境功能区划较敏感,评价建议集聚区产生的废水进入集中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中水标准后,尽可能多的回用于生产、绿化、喷洒道路等。通过循环利用、分级使用水资源,减少新鲜水耗,节约水资源。(5)建立汝阳产业集聚区物质能量网络结构,在把握区内关键种企业废物合理利用的同时,建立其与区内其他相关企业的物质流通链,并通过对不同行业物料投入产出分析,设计出类似于自然界食物网的工业物质能量网络结构,进一步提高汝阳产业集聚区资源利用效率。集聚区环境准入条件对于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内新引进的项目,应本着“高水平、高起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提出环保准入门槛,详见表81。表81汝阳县产业集聚区环境准入条件类别要求禁止行业不符合国家或行业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合成氨、甲醇等废水排放量大的煤化工深加工项目;印染、造纸等重污染、废水排放量大的项目。限制行业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类项目。鼓励行业有利于集聚区产业链条延伸的项目、固废综合利用建材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市政基础设施、资源综合利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项目。允许行业不属于禁止、限制、鼓励行业的其余行业;允许行业的准入原则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和总量控制、投资强度等要求。基本条件1、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环境保护标准、清洁生产标准和和行业准入条件要求,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必须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要求;2、在工艺技术水平上,要求入驻的项目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或具备国际先进水平;3、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最小经济规模要求;4、环保搬迁入驻的企业应进行产品和生产技术的升级改造,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总量控制1、新建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必须满足区域总量控制指标要求;2、属于环保搬迁或改造的项目,污染物排放指标不能超过2005年现状污染物排放量(以达标排放计)。投资强度满足国土资发200824号文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的要求。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社会影响分析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环境改善;人口素质提高和高新技术人员增多。经济影响分析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1)土地转让收益;(2)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3)财政税收的增加;(4)集聚区形成的凝聚效益。居民生活环境影响分析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影响分析汝阳县产业集聚区位于汝阳县北部平川地块,地跨内埠、大安(现汝阳工业区)两乡,规划建设用地涉及内埠乡内埠村、湾寨村、黄凹村和大安工业区大安村、马营村。集聚区内现有村庄为焦枝铁路东侧的大安新村,居住人口410人。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势必造成当地农民失去土地,即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其生产生活需要妥善安排解决,以避免这部分人员生活水平的明显下降。集聚区规划实施应结合汝阳产业新城建设安排失地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并提供再就业技能培训,参与再就业竞争;集聚区可提供小额贷款鼓励其自己创业;集聚区的一些市政服务岗位可优先安排这部分人员的就业。这部分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解决得妥当,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将有有所提高。若解决不好,将给其生活带来较大的困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搬迁安置与城镇化建设分析汝阳县产业集聚区规划涉及到的村庄搬迁仅为集聚区内的大安新村,搬迁人口410人,搬迁工程量不大,可以在集聚区规划的居住用地内安置。根据集聚区规划预测,至2020年集聚区用工人数达46万个。河南省汝阳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提出,以汝阳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含大安、内埠两乡镇形成汝阳县域北部的汝阳产业新城,新城城区人口规模将达到78万人,随着集聚区规划建设的实施必然带动和促进汝阳产业新城的发展,推动区域城镇化进程。随着汝阳产业新城和集聚区的建设,将有计划地安排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结合城镇化进程,采用有序地安置再就业,替代一次性补偿顺应城市化发展的潮流。失地农民安置建议由于汝阳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实施时间跨度长,对于集聚区规划实施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应结合汝阳产业新城规划要求和汝阳县新农村建设计划逐步完成,优先安排失地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并提供再就业技能培训,参与再就业竞争。评价建议搬迁安置及土地占用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如下措施(1)制定公正合理优惠的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本着“拆一还一”的原则合理进行搬迁安置,对于优先进行搬迁的居民,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或补偿。同时对于拆迁户过渡期租房及生活给予相应的补助,合理安排被拆迁群众生活,做到亲情拆迁、和谐拆迁,确保群众自愿拆迁,不搞强制拆迁,实现“和谐拆迁”。(2)开展技能培训,即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问题又可为集聚区内企业提供可靠的劳动力资源。对失去土地的农民,可提供小额贷款鼓励其自己创业;市政服务岗位可优先安排这部分人员的就业;开发改造市场,安排被失地农民进驻经营。同时,应及时出台劳动保障、教育、卫生、民政等政策,解决被拆迁户就学、就医、低保等实际困难。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失地群众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除失地群众的后顾之忧。规划方案调整建议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规划方案调整建议根据对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的综合分析,本次评价对集聚区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详见表101。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表102产业集聚区应采取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环境空气实行集中供热、供气;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尽可能利用电能、天然气、轻柴油以及太阳能等清洁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