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_1_第1页
2017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_1_第2页
2017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_1_第3页
2017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_1_第4页
2017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介绍本组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 4 篇文,有的讲述了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有的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这 4 篇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2、总目标、会认 27 个生字,会写 4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后边词语表里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能读懂文内容,从而明白一个道理。、抄写好词佳句,积累语言。3、单元教材的重点、重视学生生字能力的培养。、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理解内容。4、单元教材的难点对内容的理解和体会的思想感情。、时安排建议本组教学可用 131 时。精读文227各 2 时略读文28时口语交际时习作2 时2、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目标、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正确朗读文。3、继续学习默读文。读懂本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前准备老师:多媒体。学生:阅读有关发明家的发明故事。时安排:2 时教学过程第一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题、播放故事:自相矛盾 。2、播放文中的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图上发明家手持矛和盾,正在与朋友比赛,从图上看,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说说“矛”和“盾”的样子和作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范写“矛”与“盾” )矛进攻盾自卫3、学生相互提醒:“矛”不要少一撇写成“予”字,这一撇就像锋利的矛,少了“矛”就无法进攻了, “盾”的外侧是两笔,第二笔是竖撇。4、师:如果我们把矛和盾的这两种相对峙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板书题:矛和盾的集合。齐读题。师:读了题,你有哪些问题呢?根据学生反馈板书问题要点。如:矛和盾为什么要集合?怎么集合的?结果怎么样?二、初读文,扫清障碍、师:矛和盾这两种兵器怎么集合?集合结果会怎样?请同学们仔细读读故事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自由读文。3、小组交流(1)互相提醒容易读错认错的字词。想办法记一记要求会写的生字。(3)组长安排组员分段朗读,读通文,教师巡视指导。(4)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纠正发音。()师:请大家默读文,看看能自行解决黑板上的哪些问题,先在小组里讨论,还不懂的留着全班讨论。学生默读文,小组讨论问题。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师:同学们,通过预习文,你能自行解决哪些问题?学生回答,解决一个,擦去黑板上的有关问题。2、出示词语:先由学生领读到抢读到忆读竞赛,重点纠正要强调读音的生字是“戳、履” ,熟读的新词有:集合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战场长处首次胜利者合二为一大显神威乱作一团庞然大物左抵右挡难以招架3、运用练习(1)选用上面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a 中国乒乓球的国手们在奥运会上() 。对方队员面对强有力的进攻,虽然() ,但最终() ,败下阵来。b 当猎狗这个()出现在受伤的小鸟面前是,小鸟吓坏了。(2)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说句子。四、指导书写,完成作业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按结构归为一类读,可以选后鼻音或前鼻音的字读,也可以组词读。2、本生字以左右结构的字占主要比例,因此要重点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持、般、攻、炮、坦、战、神;难点落在“集”上,右上四横,上部要写得紧凑。3、练习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注意写字姿势。五、外延伸,阅读资料坦克:又名战车。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力和坚强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乘坐34 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驾驶等任务。1916 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最早使用坦克参加战役。其实,坦克是一名战地随军记者发明的。六、作业、我会写bndn(1)敌人的()如雨点()向他的()刺来。hshn(2)她手() ()奇的七色花向我走来。tnzhngngtu(3)我方的()克冲上()场向敌军发动进() ,很快打()了敌人的进攻。2、搜集发明家发明的故事。第二时一、听写句子,引入文本、师:小朋友,上节我们学习了矛和盾的集合这篇文,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词,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掌握的怎么样?听写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2、反馈:打开书本,校对、订正。二、讨论交流,感悟文、出示听写的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这句话中的反义词,圈出能解释题中“集合”的一个词。学生读句子,回答。提示:自卫进攻;盾矛;合二为一。2、师:把“矛”和“盾”这样一对矛盾的事物合二为一,怎么集合呢?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的 24 自然段,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读文,思考问题,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反馈(1)怎么集合?指名回答。提示: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具体做法是: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师出示坦克的图片,简单介绍。(2)这样的集合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提示:“矛”和“盾”的集合实际上是自卫和进攻的集合,既能很好的自卫,又能更好的进攻,这可是“大显神威” 。3、指导学生理解“大显神威”的含义,读第自然段,请用文中的句子来说明。学生读文、回答。提示:1916 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师:你能把大显神威的感觉读出来吗?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在读中领会“首次、吓得哇哇直叫、乱作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师:小朋友,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大显神威的事物呢?学生回答,如:“神舟”五号太空飞船、海洋馆的大神龟、我国奥运健儿4、师:发明家从“矛”和“盾”中得到启示,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 。从这个故事中,你是不是也悟出点什么呢?引导学生初步领悟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三、畅谈感受,揭示道理、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2、师: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这句话,想一想从中可以受到什么启发呢?你想到哪些人,哪些事物?教师可适当提示:充气雨衣、地下多功能车库、双层公交车、节能型马桶、钻井工人的帽子、带橡皮头的铅笔、一个优秀的人3、师: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事物还有哪些你觉得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可以怎样改进,使之更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呢?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教师鼓励有创意的想法。4、小结师:同学们,社会在迅速的发展,人类时时刻刻在创造,在创造中发明,也许正在勤奋学习的你就是将来的创造者呢!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抄写句子: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2、记下自己或身边的人留心周围事物、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事例。设计意图:作业内容的开放,实际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能从本中寻找答案,还会在生活中有新的发现。板书设计2、矛和盾的集合矛进攻枪口或炮口矛和盾的集合集合坦克盾防守铁屋子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26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要求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多动脑筋,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2 根据思考、练习的提示给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3 学习本生字新词。练习用“仍然” “果然”造句。4 有感情地朗读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文内容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2 继续练习给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教学难点:结合文内容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教学方法:讲读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时间:2 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一时一、启发谈话,引出题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事,往往有些小事能给人以启示。 科利亚的木匣这篇文就是围绕着一个小木匣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的而又给我们启发的小故事。教师板书题,问:谁的木匣?2 学生读题。二、学生读预习,按预习要求,自学生字学生读预习部分。2 学生划出这部分的要求。自学生字词。这篇文讲了一什么事?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相同或相近的意思?3 自学生字。本生字只有个,请同学们自己按拼音读一读,找出你认为最不好读的字音。这个生字分别属于哪种结构的字?填下列表格。4 读后“读读写写”的词。三、教师范读文学生想:这篇文讲了一什么事?(暂不回答)四、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思考上面的问题。学生读后回答: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过了 4 年,科利亚又重新把埋下的木匣挖了出来,他从中受到了启示。五、教师带学生读文练习 2,明确分段依据(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将文分成三段。 )教师板书。六、学生默读,划分段落首先标出自然段。2 读每个自然段,明确每段的意思。3 复习学过的分段方法。读自然段,明意思。意相近,并一起。意相异,就独立。4 按照“意相近,并一起;意相异,就独立”的方法将文正确划分三段。第一段(13):讲科利亚埋木匣。第二段(412):讲科利亚挖木匣。第三段(13):讲科利亚从中悟出的道理。教师问:为什么科利亚要埋木匣,又干嘛把它挖出来,从这小事中,他又悟出什么道理了?我们先来看看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他又是怎样埋的?七、学习文第一段教师让学生想一想: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在这一段的什么地方写着呢?(第 3 自然段)学生读第 3 自然段。(1)为了躲避战争灾难,东西多,不能都带走。教师给学生简单介绍文中的战争前苏联卫国战争。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前后差不多 4 年。这是场正义的战争。(2)受到了妈妈的启示。学生读这段的最后两句话。问:“妈妈是怎么做的?(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进地里)科利亚是怎么做的?(量了十步,埋下自己的木匣)妈妈走了三十步,而科利亚为什么只走了十步?(因为他只会数到十,所以就量了十步。 )科利亚看妈妈这样做,他也学会了,照着妈妈的样子做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是个善于模仿别人,自己肯动脑筋的孩子,同时他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学生概括说说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2 教师问:他是怎么埋的?木匣里都有什么呢?(1)学生读 12 自然段。(2)学生回答:他先挖坑,再把木匣放进坑里,然后盖上土,最后撒上细沙。教师问:什么叫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又说明什么?(说明科利亚埋木匣时年龄很小。 )(3)木匣里都有什么?(学生读)(4) “盖上土,撒细沙”看出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做事认真仔细,想得很周到。 )八、学生有语气地读这段,而后回答:科利亚和妈妈在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九、布置作业写生字新词;预习第 2、3 段。第二时一、继续讲读教师说:妈妈和科利亚在临走时,分别把箱子和木匣埋在地里。那事隔四年,当法西斯被赶走后,他们又挖起自己的东西来,他们挖到了吗?(挖到了)谁先挖到的?(妈妈)科利亚开始没挖到,后来为什么挖到了呢?妈妈为什么能很快地挖着呢?学生读第二大段。请一个学生读第二段,其他同学思考:他的妈妈是怎样找到箱子的?挖到后,她说了什么?2 读妈妈说的话,体会其意思。3“如果就”是一组关联词语,表示的是假设关系,前者假设的情况,后者是假设情况的结果。前后要一致。教师举例,学生仿教师造句。 (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改期举行。 )4 科利亚开始为什么没找到,后来又为什么挖着了呢?“没找到仍然没找到”中“仍然”一词是什么意思?(还是、照旧)学生用“仍然”造句。教师问:“当科利亚没找到自己喜爱的木匣时,伙伴们朝他笑,他说什么了?读他说的话。 “这里面一定有原因”这句话说明什么?(说明科利亚爱动脑筋,现在他已经发现问题了,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师问:“科利亚只发现问题就完了吗?(不是)他还在找问题的原因。在他找问题的原因时,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请同学们用标出。 ”(丢、坐、摸、想)从这几个动词中看出什么?(科利亚遇事多思考、动脑筋。)教师:科利亚是怎样挖着的?(量了五步,找到了木匣。 ) “果然”一词什么意思?(结果与预想的相一致,在意料之中。 )学生用“果然”造句。教师:科利亚埋木匣时走了十步,挖木匣时只走了五步,这是为什么?学生读科利亚的话。思考:从这儿我们知道科利亚怎样?(善于动脑筋,善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读第二段,概括回答:科利亚为什么后来找到了自己埋下的木匣子?6 科利亚从这小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读最后一段,理解他的这番话。教师总结:事物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动脑筋勤思考。二、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看板书总结内容。2 总结分段方法。3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板书设计27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3读懂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2理解文讲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文讲的道理。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法教学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实物。时安排:2 时第一时时目标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3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教学流程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2学生说说陶罐的质地、特点,进行简单比较。3板书题,指名学生齐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二、初读文,读准读通,了解文大意。出示学生自读要求:(1)圈一圈:圈出文中的生字词语,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一画:用“_”和“”分别标记出陶罐和铁罐说的话,同桌可以分角色读一读。(3)想一想:把生字词语放到有关的句子中读一读,想一想它的意思。(4)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的多。2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文。读后交流对上述问题的看法。3激励学生积极读书,展示自己的朗读。请 2 位同学分别读文 19 自然段和 1017 自然段。其它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4教师相机小结。三、品读文,体验情感。显示文第一自然段,引导理解。教师操作,将这一段中的“骄傲” 、 “奚落”2 个词语点红。2显示铁罐傲慢无礼的样子,教师点拨理解。(1)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找反义词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骄傲” 、 “奚落” 、 “懦弱” 、 “轻蔑” 、 “恼怒” 。(2)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呢?请你把铁罐的话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3)展示铁罐的话,学生表演朗读。注意学着铁罐的动作、神态读出“奚落”的语气。3教师启发学生理解陶罐的表现: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的呢?(1)显示陶罐笑眯眯的样子。(2)把陶罐的话连起来读读,体会体会。(3)通过找近义词、找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谦虚” 、 “争辩” 。(4)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和睦相处()展示陶罐的话,同座互相配合读一读,看能不能学着陶罐的神态、动作读出它的谦虚克制。4展示对话。请 3 位同学分角色朗读文 19 自然段,读后评议。评议后,同座再练分角色朗读。四、指导写字出示文 19 自然段里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出文中的词语。2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3引导分组观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 “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第三笔。4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提出的字。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6展示学生书写的字,互相评议。五、实践作业和同学们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2外读文:骆驼和羊 ,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第二时时目标了解陶罐、铁罐不同的结局, 、理解文讲的道理。交流本文的读书感受。2练习写字,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3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组织教学展示要求会认的 10 个生字和 19 自然段要求会写的字,指名学生认读。2分角色朗读文 19 自然段。3教师小结过渡:傲慢无理的铁罐和谦虚克制的陶罐有什么样的结局呢?我们来继续学习本文的 1017 自然段。二、师生合作学习文第 1017 自然段。显示第 10 自然段,点红“流逝” ,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生联系文句子来理解“时间在流逝” 。2许多年过去以后,陶罐和铁罐怎么样了呢?学生默读文后同交流。3出示对比表格。陶罐被人挖掘,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铁罐连影子也没见到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铁罐为什么连影子也不见了。三、交流感受,明白道理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3口语交际:我想对陶罐说:。我想对铁罐说:。(1)学生选择一个口语交际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请各组小组长组织。(2)全班交流。4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我们读过的文或生活中的事情。四、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师小结:本文通过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类似的文有很多:两只小狮子 、 小白兔和小灰兔你还能说出类似的文吗?五、练习写字,抄写词语认读文 1017 自然段里出现的生字。 (出示)2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的方法,教师小结: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可以利用熟字来记。3练习用这些生字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4学生写字,写完与范字对照,同桌比较检查,学会自我纠正。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6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五、拓展练习,布置作业抄写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还可以抄写文中其它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2用你喜欢的词语写几句人物的对话, (可以写一写回家后与爸爸妈妈有趣的对话)注意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板书设计27、陶罐和铁罐铁罐优点:坚固无影无踪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短处陶罐缺点:易碎安然无恙优点:宽容能正视自己的缺点28*狮子和鹿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初步培养学生概括文的能力2、在反复朗读中感悟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教学难点: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方法:自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时:一时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瞧,它来了(出示:小鹿)2、谁来夸夸它。3、师:多美的小鹿呀,我们来看看小鹿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吧?出示:“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生齐读)师板书:角精美别致4、师:可小鹿对自己的腿不太满意出示:“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生齐读)师板书:腿太细难看、师:当经过一事后,小鹿对他的角和腿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示:“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齐读,师板:差点送命狮口逃生6、师:究竟发生了一什么事让小鹿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狮子和鹿的故事。板书题狮子和鹿 ,齐读。二、整体感知、赶紧打开书,认真地读吧。出示要求:2、自由读文,在拼音的帮助下把文读正确。3、读完后想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小鹿改变了看法?4、检查词语,出示欣赏匀称精美别致抱怨难看撒开挣脱狮口逃生、反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小鹿改变了看法?谁能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