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宽带市场回归理性_第1页
2002年宽带市场回归理性_第2页
2002年宽带市场回归理性_第3页
2002年宽带市场回归理性_第4页
2002年宽带市场回归理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2 年宽带市场回归理性 2003-02-10 摘要:2002 年中国宽带接入市场呈现出相对理性的高速发展态势,跟踪研究表明,宽 带接入业务具有如下特征:整体发展环境有利,业务发展仍面临挑战;市场趋于理性, 竞争格局变化;市场总量仍小,发展保持高速;业务收入仍低,ARPU 下降过快; 市场策略单一,业务整合不够;市场仍需培育,前景依然光明。随着宽带接入业务泡沫 的逐步缩减,盈利模式的成熟,价值链的重构,这项“问题”类业务,有望成为新的“明 星”。 经历过 2001 年跌荡起伏之后,2002 年中国宽带接入市场呈现出相对理性的高速发展 态势。同 2001 年初各运营商,尤其是社会上新兴的宽带接入运营商非理性炒作相比,2002 年各大运营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铁通信息等电信级运营商都采取了稳健的发展 策略来面对市常 跟踪研究表明,2002 年中国宽带接入网业务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整体发展环境有利,业务发展仍面临挑战 电信业的改革与开放,加上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导致大量新兴运营商进入本地网业务 和数据业务市常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电信服务市场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之一,全国和地 方电信业务许可证发放多达 600 余张。到 2000 年底,DSL 接入服务提供商多达 120 多家, 无线本地接入服务商达 104 家,大大促进了宽带接入网服务市场的发展。激烈的竞争扩大 了接入网的市场容量,也使设备提供商扩展了市场空间。尽管接入网服务提供商很多,但 目前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接入网放开前原有占垄断地位的本地电信运营商,它们占有 90 的接入网业务收入。 另一方面,过度竞争引发电信业务价格的快速下降,ARPU(户均业务收入)逐年下跌, 使运营商的业务收入增长率下滑,最终导致不少电信企业纷纷陷入财务危机和信用危机, 裁员、亏损、破产和重组成为 2001 年以来电信市场的主要特征之一。 近几年的全球电信业务发展趋势表明,数据业务和宽带业务尽管发展很快,但还不足 以改变运营商电信业务收入的基本结构。事实上,目前全球通信市场仍然以话音业务为主,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话音仍然是通信的首要需求。因此以数据业务和宽带业务为主的新 兴运营商要想在短期内赢得可观利润相当艰难,特别是面对市场竞争,处于网络建设初期 和高潮期的新兴宽带运营商更是举步维艰。在全球电信业增长趋缓,风光不再的今天,国 际资本市场对新兴宽带运营商的期望也大打折扣,当初以构建宽带基础架构的美国 Level3 和 Quest 如今亏损严重,而电信业老大 AT&T 也面临宽带业务经营危机,欲将其宽带业务 部门出售。 所以,宽带业务尽管增长速度很快,但由于其占据较多的网络资源,并缺乏很好的赢 利模式因而仍然不是运营商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类业务可以随着电信业务价值链的重 构,带动其他业务收入的增长,并可能成为未来的明星业务,我们现在把宽带数据业务称 为“问题”业务。 国内经济发展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2002 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着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总体形势好于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国内市场平稳运 行,通信等消费热点继续快速增长,在 2002 年前三季度递增了 624。 行业的网络应用,尤其是政府信息化网络电子政务网络的发展,要求运营商提供可 靠、安全的宽带接入服务。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 及信息消费的逐步增长,宽带个人用户市场需求不可忽视。 二、市场趋于理性,竞争格局变化 据 2002 年第一、二季度的市场跟踪分析,2002 年下半年,中国宽带接入市场继续加 速发展,同时各竞争服务商逐步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业务陆续集中到高回报率的主流技术 上,业务收入与用户规模快速增长,ARPU 进一步下降,用户群更加分散。 经过激烈的圈地战、攻防战,一些缺乏经验、过渡炒作概念的服务商退出,整个宽带 业务市场将出现健康、有序发展的局面。从 2001 年底开始,中国电信大力发展 ADSL 业 务,长城宽带以 LAN 为主的接入遭遇困境,蓝波万维面临债务危机,LAN 圈地运动终于 招致 LAN 宽带接入泡沫的破灭。相反,ADSL 市场高速发展,大有取代 LAN 而成为最主 要接入方式的趋势,详见图 1、图 2。这说明,一方面,宽带运营商在开发市场上仍有很大 的空间,另一方面宽带技术的选择趋于实用化。新电信格局基本确立后,随着中国电信集 团与中国网通集团分别在南北开展宽带互联网业务,尤其是对对方地域的拓展中国电信 北方拓展部已经在重点城市成立了新的电信公司,而网通集团南方拓展部也在电信业务大 省广东建立了通信公司,宽带接入业务市场竞争进一步火爆,竞争态势也将发生新的“洗 牌”。市场无数次地告诉人们,机会钟情智者、强者,不同情弱者。 图 1 2002 年宽带接入方式用户结构 图 2 不同宽带接入方式用户增速比较 图 3 宽带市场主要参与者份额预测 三、市场总量仍小,发展保持高速 截止到 2002 年第三季度,宽带接入用户总数只占互联网总用户的 7如图 4 所示。总 量规模的扩大还有待于发展。宽带接入的增长速度比窄带接入快 4 倍,按此速率计算, 2002 年宽带用户总量与 2001 年末相比总体规模的增长将翻一番。 图 4 2002 年中国互联网用户结构 图 5 2002 年前三季度中国宽带接入用户发展情况 四、业务收入仍低,ARPU 下降过快 虽然宽带业务快速发展,但仍不是运营商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对当前宽带数据接入 市场的主流运营商收入结构的变化进行前后比较,不难发现,宽带业务所占比重虽然有所 增加,但与用户规模的增长不成正比,呈现“量增收减”的局面,宽带业务量仍不能同传 统电信业务相提并论。据 2002 年 9 月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的统计,电信业务收入达到 298702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54;其中数据业务收入占 32;较上年同期增长 21,其中宽带业务收入约占 04。 表 1 显示,在互联网各项主要业务中,宽带业务的 ARPU 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业务 培育不足、应用增值少、运营商促销手段单一,而用户规模拓展过快,特别是将 ARPU 与 MOU(单位用户业务量)比较,在 MOU 上升、用户规模上升、业务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 导致 ARPU 快速下降,这是“量增收减”的主要原因。 表 1 2002 年第三季度互联网业务的 ARPU 比较 2002 年第三季度互联网各业务 ARPU 比较( 元) 注册拨号 主叫用户 专线数据 宽带接入 9 月 27 24 3780 180 8 月 22 24 3849 191 7 月 20 25 4190 205 五、市场策略单一,业务整合不够 运营商各省公司在品牌推广、新业务拓展方面缺乏统一行动,不利于形成整体性的主 流运营商品牌优势,不利于压制竞争对手在某些业务领域的突破。 首先,业务拓展手段单一,单纯靠减价促销造成量增收减。在对应本地区企业和个人 用户方面缺乏对人文环境的研究与考虑,不利于开:展适合各地区消费特点的业务和促销。 其次,缺乏整体服务品牌规划;缺乏有效的业务推广模式;缺乏具有实质内容的商务 合作模式;对政府、企业、个人用户应用的细分市场,差异性业务开拓不足。 第三,对不同类型业务全方位分析不足,业务拓展决策目的不明确(是以业务量为先 导还是以 ARPU 为先导) 。业务运营管理信息化发展滞后,对市场发展变化不敏感,不利于 决策的即时反应;作为不同类型数据业务载体,对卡类业务上网储值卡缺乏整体的规 划,导致业务替代不利于宽带业务的拓展;在业务卡的销售方面缺乏整体协调和控制,导 致业务发展失衡,主要业务量向低 ARPU 区域下移。 第四,运营商缺乏开拓卡类业务增值领域的思路,卡类业务当前陷入削价竞争的泥潭, 既不利于同类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又与宽带接入业务形成质竞争;业务卡销售的失控不利 于业务收入的核算平衡。 图 6 2002 年第三季度各类互联网业务 ARPU 比较 图 7 2002 年第三季度各类互联网业务业务量比较 六、市场仍需培育,前景依然光明 重视、加快宽带数据业务市场的培育是当前宽带业务市场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长期问题。 首先,目标明确(增加客户、提高收入、市场加温 );同时,加强整体品牌与业务设置 (资费 与盈利方式) 的规划与研究,提出具有实质性的商务合作模式,重视细分市场的业务差异性 开拓,通过明示提高整体品牌形象与业务认知度。 图 8 2002 年第三季度卡类业务量与收入对比 注:以上图表数据均来源于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02,10) 前节已经指出数据业务特别是宽带数据接入属于“问题”类业务。但数据通信网络与 业务的融合是发展的大方向,而且互联网宽带业务总量持续增长,用户规模持续扩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