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新人教版必修4_6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新人教版必修4_6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新人教版必修4_6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新人教版必修4_6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新人教版必修4_6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选择题 1 “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不过是一枝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贵,就因为在这新 生的幼苗中,有无限的活力在成长,成长为巨人,成长为力量。 ”周恩来的这句话蕴含的哲 学道理是 ( )导 学 号 24110434 A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新事物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C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D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答案 B 解析 “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贵成长为力量”体现的是新事物具有远大的发展前 途,选 B。A 说的是运动的绝对性,C 说的是联系的条件性,D 说的是联系的普遍性,这三 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2中国转基因领域经过多年“折腾”后,从政府到行业内部已经看到,由于过去重科 研轻科普,转基因知识出现真空。转基因被妖魔化,由此形成的舆论压力导致转基因产业 化搁浅。这体现的哲理有 ( )导 学 号 24110435 事物的发展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转基因被妖魔化,舆论压力导致转基因产业化搁浅,体现了人们对转基因的 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转基因产业化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当选。材料只介绍了转基因 领域出现的困难,既没有体现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也没有强调转基因产业化的发展前途是 光明的,不选。 3 “四风”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恶疾陋习,尽管有多起案例被曝光和查处,但并不代表 “四风”问题得到了根治,根治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这蕴含的哲理 主要是 ( )导 学 号 24110436 A要做好量的准备为质变创造条件 B事物经过一定的量变就能实现质变 C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D质变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答案 A 解析 材料旨在表明需要长期努力才能根治“四风”问题,这体现了量变对质变的 重要性,A 正确。只有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B 错误。C 与材料主旨不符。质 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 2 著的变化,但质变并不一定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D 排除。 4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开始风起云涌,掀起一轮一轮的浪潮。跨国公司 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转移,其中包括医药产业,这给中药 国际化提供了重要机遇,中药行业应抓住机遇进行国际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导 学 号 24110437 A创造性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和发展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展的规律和条件 答案 C 解析 中药行业应抓住机遇进行国际化,说明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和 发展,C 正确。A 中“决定性因素”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相对静止,B 不选。规律具有 客观性,人们不能创造规律,D 错误。 5如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导 学 号 24110438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C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D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 答案 B 解析 本题通过漫画形式考查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 起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度” ,故 B 符合题意,ACD 与题意不符。 二、非选择题 6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承载着广大农民的“中国梦” 。我国一个村居 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会增加 1 万多元。城镇化率每提高 1 个百分点,可吸纳 1000 多万农村人进入城镇生活,进而带动 1000 多亿的消费需求,促进我国制造业和服务 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 子。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 52.27%,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近 80%的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还出现了“造城”运动、农民“被上楼”等现象。有鉴于此,我 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合材料,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观点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状况。 3 导 学 号 24110439 答案 (1)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我国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走的是一条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 子,问题多困难大,必然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3)但是,我国的城镇化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具有光明、 美好的前途。 (4)因此,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积极稳妥推进新 型城镇化建设。 解析 该题知识指向性明确,知识限定仅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观 点”进行说明,除了全面、准确回答原理外,还需要与我国城镇化发展状况相联系。学生 可以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然后从 这些角度简单的结合材料进行说明即可。 一、选择题 1下列与水有关的诗句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的有 ( )导 学 号 24110440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是指旧事物的灭亡, “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指有生命力的 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势不可挡,因此,该诗句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应选。 较为直接地体现了这一哲理,应选。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无关,不选。 2近年来,新中式风格在家装界兴起一阵文艺回归的潮流。不仅四五十岁的消费人群 青睐这种优雅的家居风格,也有越来越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加入“复古”大军。新中式风 格成为中高端装修的绝对主流。这主要说明 ( )导 学 号 24110441 A社会变化是循环往复的 B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发展是迂回前进的 答案 C 解析 社会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和上升的,A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发展的 规律,B 不选。家居风格的变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C 正确。材料中的“文 艺回归” “复古”并不是指旧事物对新事物的抵抗,D 不符合题意。 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句诗常用来形容新生事物有着勃发的生命 力。下面诗句蕴含的哲理与之相同的有 ( )导 学 号 24110442 4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描写的是初春的事物,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当选。说的是人生的绝 对运动和江月的相对静止,不选。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当选。 体现的是运动变化,不选。 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哲理是 ( )导 学 号 24110443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答案 A 解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是要重视量的积累,故选 A。B、C、D 表述错误。 5我国明代大学士文嘉在今日诗中写道:“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 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这首诗主要表明 ( )导 学 号 24110444 A有了质变就有发展 B事物的发展离不开量的积累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答案 B 解析 A、D 两项说法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从今天开始努力, 这表明要注重量的积累,B 当选;C 不符合题意。 6 “蚂蚁效应”理论是说,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为建设家 园,蚂蚁们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 然溃倒,最终零落成泥。下列与“蚂蚁效应”的哲学寓意相符合的是 ( )导 学 号 24110445 A巢覆卵破 B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C吐故纳新 D绳锯木断 答案 D 解析 “蚂蚁效应”包含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与“绳锯木断”的寓意是 一致的,因此 D 项正确。 7有时,做事情没有机遇是不行的,但是有的人在机遇面前却瞻前顾后、畏缩不前, 最终贻误时机、前功尽弃。这种做法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 )导 学 号 24110446 A促进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 5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D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答案 B 解析 “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也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故 A 与题意不符;C 观 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质变的重要性,故 D 不选。 二、非选择题 8文化因传播而精彩。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传送 到亚洲、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郑和七下西洋,与亚非多国通商,将中国的造船航海技术 推向国外;李安导演的电影,将旗袍、马褂、灯笼这些中国元素和 3D 技术相结合,把中国 文化的儒雅、飘逸带给世界;在多国建立的孔子学院,通过现代中文教育等形式,使当地 民众逐渐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所有这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累积构成了中国文化的 对外传播。 材料中,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导 学 号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