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与问题分析_第1页
家电下乡与问题分析_第2页
家电下乡与问题分析_第3页
家电下乡与问题分析_第4页
家电下乡与问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电下乡与问题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 刘海英 温铁军 (北京,100872) 作者在 2008 年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验证的一个论点就是“ 部门与 资本下乡,因为与分散小农 的交易费用过高,而必然导致政府普惠性的政策转化 为主要收益被精英俘获” 。 这个论点,似乎正在被当前的家电下乡验证着。 一、三方共赢的政策初衷和毁誉参半的社会反映 家电下乡从 2007 年试点到 2009 年 2 月正式在全国推开,既可作为应对金 融危机、缓解产能过剩的一个政策手段,同时也是籍 经济危机对 30 年来形成的 外贸依赖惯性的一次调整,适逢其时。 早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期,中国就出现了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劳动力的 三大过剩。而 “九五” 以来的每个五年 计划都体现了中国政府减少 对外部的依赖 的战略调整意图。2005 年在第十一个五年 计划中作为 8 项重大战略任务之首的 新农村建设,也体现了拉动农 村内需的政策要求。而中国应对历次经济危机的 成功经验中的重要一点,就是 农 村作为危机软着陆载体的作用。因此,家 电下乡 也是这一作用的一个具体再现 。 据测算,连续四年对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农民需求量大的产品实 施“家电下乡 ”,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近 4.8 亿台,累计可拉动消费 9200 亿元。 (中国 财富杂 志 2009_ 2 月 ) 由此可见,家电下乡的政策的效果应该是农民获益、企业促销和政府扩大 内需的三方多赢。 但这段时间的网络和媒体 对家电下乡的效果却是毁誉互现。农民抱怨拿到 补贴过程繁琐、 来往几次才可拿到补贴,甚至补贴不抵工时;还有农民投诉 家电 价格高过网店。商家抱怨利润空间有限, 费力不讨好;政府为家电下乡专门开发 了信息管理平台,目的在简化工作 流程, 确保数据的准确,但是由于大部分销 售网点都在农村,执行效果打了折扣等等,三方共 赢的效果差强人意。 于是,既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有了各种各 样的解决“ 药方”。例如, 针对 企业以次充好、商家违规谋 利,那就加 强中标企业资 格审查,堵死 环节漏洞;针对 商家做不到心系农民,就要 让相关企业、部 门树立群众至上理念, 认真执行上级 的“惠民”、 “利民” 政策 这些建议 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决问题?抑或这些药方本身就是“对着风车作 战?” 二、既往教训与客观规律 且离开争论正浓的商家和媒体,不妨回顾最近几十年来商业资本“ 下乡”的 教训。例如,一年一度备耕时节,各地农业部门都要开会、宣 传, 打击种子化肥 等流通领域的假冒伪劣,控制价格过快增长。结果却是年年打假年年假;再如, 农 资专营的政策目标是给农民以政策实惠,结果却是农资价格一年高过一年。大凡 是涉农的商业资本下乡, 类似问题一次再一次出现, 各种“ 加强”的文件不断出 台,何曾彻底解决过?既然几十年都如此,其中必有规律。而 2009 年家电下乡出 现的问题不过是再次让原有的问题显化,再次表现出客观规律的不可逆。 问题的真正症结就在于过去 30 年来农村的“去组织化” ,导致包括商家和政 府在内的任何外部主体,都会存在与小农的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 三、政府退出与制度成本 上世纪 50 年代,因为工业化原始积累的客观需求,政府通过建立 “统购 统销”的流通体制和 “集体化 ”的组织体制来减少交易成本,获取了农业大部分剩 余。留给 农民的只是保证劳动 力简单再生产的那部分产品,也只能按人口分配, 这难免会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普遍亏损,集体债务大量增加。当收益 小于成本时, “公司主义”的政府就会选择退出, 随后也就出现了农民自发回到 传统小农经济的大包干。 政府原有的汲取农村剩余的体系解体,农村生产和交易主体成为生活于 2.4 亿农户 300 多万自然村之中的 9 亿分散小农,遂使交易费用陡增加;而这种 必然形成的制度成本政府不可能再承担, 只能由政府下属的农资、农技、流通和 金融等涉农经济部门承担,于是这些部门大面积亏损,出现了很多地方的供销社、 信用社、粮站、农技站普遍不景气。由此 也就 接着出 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供销社、 信用社和粮食部门等几乎所有涉农部门的市场化改制。政府进一步从多数涉农 部门的“二次退出 ”。当然,有些部门是不能完全退出的,比如与国家安全高度相 关的粮食储备,或者因农业 技术、畜牧 兽医等部门还 有一定行政职能,那也就 处 于政府半退出状态。 与此同时,农业收益不断下降,干群关系日益 趋紧。关键的第一个原因是政 府 “退出”,不再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农村公共开支,而转由耕地来承担;并且 随人均面积不断下降,必然使耕地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这 种公共品职能为主。 第二则是当大部分涉农经济领域几乎都被政府部门下伸的单位垄断、并且 必然凭借加强垄断来获取利润的时候,只靠在越发细碎的土地进行的农业生产 的收益就越小。而政府所属涉农部门在农业收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由于自身的 部门体制局限而不可能自觉地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于是,只能像抓住救命稻草那 样不断强化垄断体制。这种 垄断可以凭借 行政权利参与对小农经济的剥夺,例 如在我国农业主要投入品中, 资金、化肥、农药、种子等,以及产出品的加工、购 销领域基本上被垄断了。 涉农部门靠垄断剥夺了农民的微小的收益,无异涸泽而渔, 反过来也制约 了涉农部门的收益。尽管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的部门都会坚持、并且 加强原有制度,但终归无法避免与 9 亿农民的过高的交易成本 问题。 四、农村营商环境恶化 由于任何外部主体进入农村都与极度分散、且细小到原子化程度的小农经 济之间存在高昂的交易成本,使得政府及其涉农部门都无法维持基本的营商环 境和市场秩序;加之,1990 年代以来在农村不具备基本的契约化信用基础的条件 下强行推进产业资本下乡为实质的“农业产业化” ,进一步导致外部资本与分散小 农之间不存在可维护契约而引发大量冲突。 于是,大多数传统农区不仅出现农村商业网点建设落后,流通成本过高;甚至, 农村商业环境由于不断降低核算单位、出现夫妻老婆店为主的“ 零门槛进入”,门 槛越低、商家越是恶意竞争,从农资到消费品假冒伪 劣蔓延, 农村差不多都成了 劣质产品的倾销地。 目前即使在个别、短期上似乎可以借政府名义为部门牟利,也难免在使农民 现金收入下降导致的生产投资能力不断下降的互动中,最终演化出与其意图相 反的结果。那么,出现的各种支农政策失灵也是必然 结果。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再看此次家电下乡中,商家利润空间有限,甚至旧 货翻 新等等坑农新闻,也就不算新闻了。 五、 政府救市,农民埋单? 中国产能过剩 已有时日。实际上中国家电从 2004 年起就进入了衰退期,金 融危机仅仅是让它表面化了。按官方统计,我国空 调积压共 900 万台,而 实际上 这个数字已经达到 2000 万台(中国财富杂志 2009_ 2 ) 。可想而知,中国家电 产业产品积压、资金占用的程度已经十分严峻了。 中国的制造业的外部环境与金融全球化高度相关。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 金融自由化导致宏观面上流动性过剩,银行将大量资金投放证券市场,使企业一 面是面临极度紧缩的信贷市场,另一面是投资金融产品和金融产业的潜在高回 报的诱惑,金融资本加速脱离制造业, 或为短期高 额收益,将 资金放到炒楼和股 市上,中国尤以 2003-2004 年以来为甚。而将 销售网 络建设、 产品开发弃之不顾。 金融危机来了,政府要保就业、保 稳定,企业也就有了要求政府救市的筹 码。 而中国三农责无旁贷地、再一次成为危机软着陆的载体。在建国以来历次 危机中,中国农民和农村功莫大焉。新中国社会历史上已发生两次社会性刑事犯 罪高峰,一次是 1949-1952 年,第二次是 1979 年-1981 年。之所以因为大量的失 业问题造成了社会刑事犯罪增加,根本原因都是国家没有条件将农村作为经济 危机软着陆的载体 。相比之下,1960 年、1968 年、1974 年的经济危机发生后,国 家动员城里人到农村去,让农村承担经济危机成本,也就没有引发社会性的刑事 犯罪。一般规律表明,当不能对外转嫁危机的时候就只能对内, 对内即是对内的 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 当前中国基本的农村财产制度,是以村社为所有权单位,以户为经营权单 位的,因此每一个村社和户 都是危机软着陆的载体,农村由此得以作为过剩劳动 力的蓄水池。 那么这次靠家电下乡拉动农村消费的空间有多大呢? 2005 年以来,中国已 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 基本的国家政策。但消 费对经济拉动的能力仍然偏低。 国家行政学院“ 治理通胀课题组 ”指出, 1978 年,中国的消费率是 62.1%,而到了 2007 年, 这一比率已经下降 为 49%,不 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亚洲国家平 均水平。2008 年发布的社会 发展蓝皮书中 2007 年的消费率 是 36%左右 。农 村的消费份额见下图: 来源:2007 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和 2008 年展望及预测中国网 在这种状态下启动家电下乡、拉动内需,希望不是聊胜于无。 六、两点建议 一是销售网络与农民合作组织结合。建立一个与分散小农交易的合理营销 体系。 有人建议借鉴城市社区团购的方式,与农村中既有的各类合作组织、各种协 会结合起来,或是一个可行的出路。因为,化解家 电 企业或销售商投资风险,减 少交易成本,最值得提倡的就是推动农村 合作社的建设。平时由于合作社内部 的业缘和地缘的关系,沟通、收集家电信息成本很低,而且依托这样的组织,家 电销售网络可以减少层级,甚至将基层的销售网络直接交给合作社来经营,让合 作组织成为销售网络的毛细血管。 二是打破涉农领域的垄断。 2003 年以来的一系列农村新政,可以归纳为“政府重新 进入三农”。但当代 农村新政重新进入的已经不再是农业生产领域,而主要是进入公共服务和基本 建设领域,客观上对于缓解三 农问题, 对于化解中国基 层矛盾有着相当积极的作 用。 进一步地,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