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林尽染听秋歌——读袁茂武绘画艺术_第1页
层林尽染听秋歌——读袁茂武绘画艺术_第2页
层林尽染听秋歌——读袁茂武绘画艺术_第3页
层林尽染听秋歌——读袁茂武绘画艺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层林尽染听秋歌 读袁茂武绘画艺术 云烟深处是谁家,绝去红尘叠叠花。 树色幽幽闲品酒,溪声浅浅自烹茶。 峰边日落归来早,村外桥横伫望赊。 应是三湘钟逸气,欲循笔墨泛仙槎。 水龙吟先生为袁茂武山水画的题款。 口播: 大家好,欢迎收看艺术锋。 绘画是一门空间的艺术。中国画是靠笔墨对空间进 行营造而完成表达的目的。画家的修养情怀,艺术的动力,思想的力度,决定着体验的层 次和个性化的独立品格,通过笔墨在空间的展示和受众完成交流。袁茂武是一位热情坦诚, 谦恭好学,积极向上,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画家。其国 画 作 品 大 胆 豪 放 、 用 笔 洒 脱 、 墨 气 淋 漓 、 风 格 独 具 。 其写意山水的壮美、写意花鸟的清新让人从中领悟到作者对自然 的热爱,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解说: 袁茂武,湖南湘潭人,当过兵,进过美院深造,做过群众美术培训、统战工作,最后 来到政府机关成为画家。多年来一直寄情于山水、花鸟之中,是一位善于发现、喜欢创新、 追求意境的画家。 对中国画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袁茂武有着由衷的热爱和发自内心的敬畏。 画家袁茂 武的山水画大多采用全景式构图,在经营位置中运用构成元素,看似随意的布局中体现笔 墨的严谨和张力,既有传统审美意趣又不失现代视觉感染力,朴质疏朗,苍润厚重。在用 笔用线中注重变化,在求变的过程中又求统一的感觉,笔力自由雄健,洋溢着阳刚之气。 他重视虚实关系,笔墨中追求苍厚的气息。格局构图大开大合,细节处理却微妙精细。传 统意趣和现代图式,粗犷奔放和细致严谨相得益彰。“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我们 能在他充满运动感的线条和点皴间,看到黄宾虹对他的影响,感受到山间气息的流转和树 梢零乱的风声。 (采访袁茂武先生:我们知道爱好艺术的人特别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走下去 的, 2 谈谈您自己的艺术之路是如何走的。) 袁茂武说:自己走出来的路,虽然走得很艰辛,但永远是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永远 会朝着理想的目的地延伸。他认为:画要从传统中来,又要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个人风 格。没有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语言,全中国画家都千面一孔,那画 格就不高,那画出来的东西留不住印象,打动不了观众,就更谈不上创新求变。袁茂武的 山水画作品从具体技法到画面整体经营都极为讲究。观其绘画,常如游走在名山大川之中, 呈移步换景之感。他创作的“十里清泉伴幽居”有奇崛险峭的的峰峦, “清风正直尘不染” 有古拙辗转的嵯峨, “山谷回荡泉瀑声”中还可看到飘逸自然的瀑布和流水。面对其作品, 不论你对绘画入道与否,都能唤起你的联翩浮想,带给你美的意境,这就是画者赋予绘画 的魅力所在。 (采访袁茂武先生:在您成功的道路上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者往往要有百倍的勤奋作先行。书画家林楷有诗云:“谁知图后 有艰辛,肘汗淋漓两膝尘。”这对袁茂武先生也不例外。袁茂武的人生经历和生活阅历非 常丰富,他乃军旅画家出身,故在他的生命里铸就了坚韧和坚定,他又进过美院深造,形 成了其生命体验和艺术感悟。他到乡野、到生活、到自然和劳动的人群中汲取绘画的养分, 获得艺术创造的灵感,将自己的情愫,倾情地寄托于山水画中。 袁茂武的山水画不论画的 是山川大岳,还是小桥流水,都有一种坚韧和坚定的精神指归,饱含着充沛的生活气韵和 活力,呈现出生命昂扬的一种过程和气象。 (采访袁茂武先生:您认为艺术创作如何注入自己的特色?对当代绘画的创作有何见 解?) 他的山水画经历了渐进式的转折。起初,接近传统。进而,略带新潮。之后,融进黄 宾虹一路。画面苍浑凝重,而又透漏空灵。在他的笔下,峰峦起伏,万木蓊郁,重而不滞, 沉而不板,深沉中透着灵动活脱。 (采访袁茂武先生:您经常出去写生,那么多风景您如何构思并进行创作呢?) 外出写生,使袁茂武从传统的形神规范中“脱茧而出”。在其创作初期显示出了“法 备气至,纯任自然”的态势。其山水画主要以表现他家乡和南方的绿水青山为主,他不喜 着色,多是以水墨表现灵山秀水的苍郁葱茏,用笔淡远而朴拙,清润而苍秀,一点一画均 可畅其意达其形,内蕴的深沉与纯净,使人顿觉一派清新。用墨讲究滋润率意,自然生成; 线与面,浓与淡,横与直,积与泼,相辅相成,灵动鲜活,他这种对笔墨的高度强调和随 意而为,是在一种平和,宁静,超然的因境造境中达到了无法而法,奇趣丛生的境界。 3 (采访袁茂武先生:您作为著名的山水画家,对中国山水画与中国书法的关系如何看 待?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您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又是什么?) 他以“浓墨法”纠正平淡无奇的蓊郁朦胧之气,以墨显笔,以黑逼白,形成铿锵有力 的节奏和秩序。题材上他超越写家乡山水的局限,而是饱游饫看,模范天下山水。寻找, 凸现,强化隐含在局限山水中的丘壑之美,笔墨组合,他不是平面化的叠加,而是深度的 融合,显示出傲岸不屈的生命力量。使画面在多种结构的组合中,造成强化视觉的效果。 袁茂武用自己手中的那支笔,体现了自己的意志,情感,认真的从传统中走来,在汲取传 统文化丰厚的积淀之后在艺术这条路上打造自己的艺术人生。 (采访袁茂武先生:您的作品有哪些特点?您如何看待您目前的作品?能给我们分享 一下您对某一幅作品的欣赏) 袁茂武山水画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其平正工稳但又绝不呆板僵硬,既遵循传统构图 法则却又不失现代生活气息,美感与动感二者兼顾的图式。在传统中国画的画学品藻中, 山水画的图式每每又被称之为“丘壑”、“蹊径”。“丘壑”与“笔墨”是山水画的两大 最基本原素。明人陈继儒曾说:“文人之画不在蹊径,而在笔墨。”袁茂武山水画的图式, 从体量上看,有大幅巨幛和扇面小品之分;从内容上看,有取材于实景和因心造境之别。 其小幅作品多为因心造境之作,从容、即兴、轻松、随意。皆见笔见墨,见情见性,或表 现一点情趣,或蕴含一点意味,或抒发一点感触,或传达一点韵致,使人于疲顿之中,工 作之余,若有所得,会心一笑,而至于章法结构则信心拈来,每每给人以举重若轻之感。 其大幅作品则多为精心构思,有实景所本之作。近年来袁茂武常常应邀为一些政府机构或 重要场所绘制大型作品如韶山神韵、山市晴岚昭山。这些大型作品如同巨大 的工程,不但尺幅巨大,而且景物繁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完全凭借因心造境的笔笔生 发,显然是难以胜任的,必须借助于平时对自然实景的观察和积累,将实景中的物象酿造、 升华为心象,然后再落实在画面上变为“不似之似”的意象。这其中的关键是要有一个经 营的意匠过程,亦即古人所说的“经营位置”。 袁茂武的很多大幅作品,便很好地体现了 这一意匠过程。但这些表现内容若与实景相比却又是经过了选择、重组和改塑,体现出一 种既源于实景又美于实景的超越。 尾播: 袁茂武先生认为中国画创作,只有深入传统,才能超越传统,舍此别无它途。因此, 她在创作时追求苍茫浑厚的大气象,不迷峦纤弱细谨,描头画脚的小趣味;既不求助于所 谓对经典符号 “颠覆”和“解构” 的剑走偏锋,哗众取宠;也不乞灵于肌理制作、媒材 4 实验一类的手段标新立异,混淆视听;而只是实实在在地在加强综合学养,锤练笔墨语言, 提高审美境界上孜孜以求,下大功夫。不张狂、不浮躁、不保守、不冒进、不媚俗、不卖 弄、不取巧、不虚妄,力求自己笔下的每一幅作品都能做到扎扎实实,堂堂正正,彰显出 诗意化追求与书法化原则兼而有之的民族特点,文化意蕴与视觉效果并行不悖的现代风采。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袁茂武, 1961 年出生于湖南湘潭, 1979 年在青海西宁某部服役,从事宣传、美术创 作,作品多次参加全军及青海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