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慈溪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慈溪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慈溪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慈溪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慈溪市文化发展“ 十二五” 规划 “十二五 ”时期是慈溪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慈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根 据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 慈溪文化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规划基期为 2010 年,规划期 为 20112015 年。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 回顾“十一五 ”时期,慈溪文化建设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服务的方向和“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 针,积极实施文化阵地 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文化研究 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发展硕果累累。 “十一五” 期间,全市文化设施渐趋完善,市体育馆工程基本完工、陈之佛 艺术馆竣工开放、文化商务区文化公建群项目顺利推进。公共文 化设施规模全省领先,综合文化站、村落文化宫、社区文化活动 中心实现全覆盖,20 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创建特级站 11 个、 一级站 7 个、二级站 2 个。文化精品创作成果丰硕,文艺节庆演 出活动持续活跃,地域文化研究不断深入推进,关于慈溪“宗教、 戏曲、文学、书画”等十个 课题研究的系列丛书基本完成。文化遗 产保护卓有成效,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上林湖越窑遗址列 2 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徐福东渡传说入选第二批国家 级非遗代表作名录。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制定出台了推动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政策,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市财政预 算并逐年递增。体育事业全方位发展,成功创建浙江省体育强市, 亚运会金牌实现零突破。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青瓷瓯乐越瓷 风获中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各类文化论坛、 文化节庆活动的名片效应逐渐积累。 “十一五” 慈溪文化发展取得 的成绩为下一轮文化持续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背景 “十二五 ”时期是慈溪经济发展的转型攻坚期、是文化发展的 战略机遇期,新型城市化引领和区域联动发展的战略要求为文 化繁荣提供了发展平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的显著提高为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民间财富的积累为文 化建设吸引社会投资提供了基础支持,慈溪文化面临重大发展 机遇。 同时也要看到,慈溪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文化发展 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与同类地区相比,我市在文化建设方面还 存在不小差距,新时期城市化扩张和城市功能升级会给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带来较大压力,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地区竞争 要求各地加快凸显地域特色和影响力,慈溪文化发展面临极大 挑战。 面对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 时期,要加快推进文化创新,完善 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促进文 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以文化服务经济、文化 促进转型、文化推动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 高群众文化素养为主要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深化落实 慈溪文化“七大工程 ”建设,全力构筑与建 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相适 应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发展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文化建设要注重市民参与,保障和实现人民 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努力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 市空间,拓展文化惠民功能,切实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让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坚持协调发展。文化建设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 同步规划、建设与管理,引导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同步发展,促 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树立文化发展新观念,创新文化业态和传播方式, 开放性借鉴和吸收优秀的时代文化和外来文化成果,塑造新时 4 期慈溪文化。改革和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有利于 出精品、出效益、出人才的文化发展环境。 坚持多元投入。文化建设以政府规划、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 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社会多元投 资和多元承办方式共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格局。 坚持走在前列。立足慈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文化建设 上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力争在重点项目、特色项目上取得突 破性、实质性进展,形成慈溪文化发展新优势,在文化建设领域 走在全省前列。 (三)发展目标 至“十二五 ”期末,建立一支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成一批 重大公共文化设施,打造一批地方特色文化精品,提炼一批知名 文化品牌,培育一批重点骨干文化企业,引进、申办一批高水准 文体赛事(活动),慈溪文化建设取得新的全面进步,文化创新能 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实力快速提高,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努 力把慈溪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文化强市。重点发展目 标是: 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健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全 面保障,文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交流 更加活跃,文化精品不断涌现,城市文化形象显著提升。 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进。大力推进博物馆建设,力争对 5 上林湖越窑遗址重点窑址重新进行一次考古发掘,申遗工作取 得重大突破。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文化遗产的保护、 开发和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体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 比例保持在 45%以上,镇(街道)国民体质监测站覆盖率达到 80%以 上,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和 活动的能力明显提高。 文化体育产业快速增长。文化市场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具有地方 特色的文化体育产业体系,文化体育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 长点,到 2015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5%以上。 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 育人、用人、留人和引人机制,改善人才队伍结构,队伍整体素 质进一步提高,至“十二五” 期末,建成一支政治素 质强、业务水 平高、梯队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 “十二五” 慈溪文化发展主要指标 类 别 序 号 指标 单位 2010 年 2015 年 宁波市 2015 年 文 化 1 特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 比例 % 55 75 6 2 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平方米 0.31 0.31 0.3 3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册/人 0.55 1.5 2 4 每周人均参加文体活动时间 小时 4 7 5 各类文化展馆免费开放率 % 80 80 6 数字电视用户覆盖率 % 10 100 100 7 公共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 预算支出的比重 % 1.34 高于浙江 省发达地 区均值 1.85 事 业 8 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 元 42.35 高于浙江 省同类地 区均值 9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 重 % 5 5 10 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 明显高于 同期经济 增长速度 文 化 产 业 11 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支 出的比重 % 6 6 12 省级体育强镇达标率 % 82 100 13 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 比例 % 45 45 42 体 育 事 业 14 公立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 % 75 80 80 7 放率 15 镇(街道)国民体质监测站覆 盖率 % 70 80 60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 主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 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形成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要求的 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新建和改建一批功能先进、特色鲜 明的大型标志性文体设施。高标准建成文化商务区群众文化活 动中心、博物馆、大剧院、体育健身馆和休闲广场等公共文化建 筑群;新建乌山古韵文化展示区、南部山区青瓷文化体验区、非 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改造峙山公园、峙山文化广场等城 区一批现有广场设施;完善体育中心周边的附属设施功能;建设 一批富有地域文化元素的城市文化景观轴、文化景观河道、主题 文化广场以及城市雕塑、绿地、廊道。深入推进基层公共文体阵 地建设,着力完善镇、村两级文体阵地运行长效机制,巩固综合 文化站建设成果,拓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落文化宫服务功能。 “十二五” 时 期,全面完成数字 电视双向改造,力争全市省 级“东 海明珠”工程达 标率 100%,省级体育强镇达标率 100%,特级综 8 合文化站比例达到 75%,在 3 个中心镇开设文化馆分馆,实现 20 个镇(街道)图书馆全部开放,实现公立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 外开放率达到 80%,逐步在农村行政村普及“两场一室一路径” , 进一步完善“十五分 钟” 文化活动圈,积 极创建省级、国家级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和文 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逐年递增专项购书经费,加强流动图 书馆建设,建立以市图书馆为龙头、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 动的图书借阅网络体系。推进博物馆阵地建设,加强博物馆馆际 交流,积极引进各类展览,继续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制度,积极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创新公共 文化服务方式,拓展公益文化服务项目,实行定点服务与流动服 务相结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基层延伸,继续办好 “百姓课堂 ”、“三北讲坛”等一批公益性文化服 务项目,常年开展文 化下乡活动,切实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权益。 完善公共文化运行机制。增加政府投入,加大公共文化产品 采购力度,采用政府购买、补贴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 务。继续开展“电影 戏剧进农村” 、“文化送百村”等公益性文化活动。 着力构筑“天天有活 动” 、“周周演新剧”、 “月月有竞赛”的立体型、 群众性文体活动体系,确保每年公益性文体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十二五” 期 间力争组织 引进高水平体育 赛事 30 场以上、高水准 文艺演出 150 场以上,每年送演出下乡 1000 场,送电影下乡 9 4000 场,送讲座、展览下乡 100 场。委托专业社会机构管理公共 文体场馆设施。安排专业文体人才进入社区担任文体辅导员,采 取切实措施,为社会基层、为低收入群体和特殊群众提供更多免 费或低价的文化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专栏 1 大型文体设施建设 项目名称 投资规模(万元) 建筑面积(平方米) 大剧院 72495 48229 科博中心 26800 24765 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24500 22566 城市展览馆 11160 10789 专栏 2 基层文体阵地建设 1新建镇级健身中心 12 个,鼓励镇(街道)建造小型体育场 馆、街头篮球场、网球场。 2新建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 24 个,农村行政村普及“两场 一室一路径”(“ 两场 ”指灯光篮球场、门球场或地掷球场、气排球 场, “一室 ”指综合体育活 动室, “路径”指一套以上健身路径)。 专栏 3 公共文化服务 项 目 “十二五” 目标任务 “百姓课堂” 公益培训 举办 200 期(次)以上 “三北讲坛” 公益讲座 举办 100 场以上 “文化送百村” 系列活 动 电影 4000 场/年,演出 1000 场/ 年,讲座、展览 100 场/ 年 10 高水准体育赛事 引进 30 场以上 高水准文艺演出 引进 150 场以上 社会体育指导员 总人数达到 2200 人 (二)积极推动文化艺术创新 继续推进“文化精品工程” ,鼓励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一批优 秀文艺团队和文艺人才,进一步提升文化影响力。 深入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加大对重点作品、重点文化艺术成 果、重点文化项目的奖励扶持力度,集聚优秀文化人才,打造文 学艺术发展体系,努力在戏剧、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 舞蹈等艺术领域创作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 有较高艺术水准、深受群众喜欢的文化精品。鼓励演出团体面向 市场创作和演出更多精品节目。 “十二五” 期间,力争 4 个以上文 艺作品在全国、浙江省、宁波市“五个一” 工程奖中获奖,5 件以上 作品在国家级各类常设性大奖中获奖。 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继续办好慈溪市艺术节,拓展“上林 系列”公共文化活 动 ,充分挖掘传统地方文化,注入现代精神元 素,进一步提炼具有慈溪地域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传承越 窑青瓷文化,打造慈溪文化名片,做大做强做响“青瓷文化节” 。 精心打造“中国慈溪家 电博览会” 、“大桥国际经贸旅游节”、 “慈溪杨 梅节”等节庆 文化品牌,搭建文化服 务经济、文化促进转型的新 平台。以“一村一品 ”为抓手,巩固和拓展民 间业余文体队伍,开 11 展业余文体队伍等级评比,培育基层文体活动新品牌。 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以文艺演出、书画展览、非遗展演等 多种形式开展“文化走 亲” 活动,与省内外各地加 强交流,以交流 促发展。通过承办国际性论坛、大型赛事(活动)构建国际文化体 育合作交流平台, “请进 来” 更多外来优 秀文化成果和文体人才, 继续办好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 ,逐步将慈溪打造成区域 性文化交流中心。依托地域优势文化资源,实施“走出去” 战略, 加快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 慈溪文化影响力。 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加强对慈溪地域特色文化的研究和 推广。做大青瓷文化,依托青瓷博物馆建立全国性青瓷研究中心, 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交流会;继续扶持青瓷瓯乐艺术团,强化市场 运作,增强瓯乐艺术性和展示力。做强徐福文化,依托现有资源 和基础条件,加快徐福文化资源开发,深入研究“徐福与慈溪” 的 史实和理论,传承发扬徐福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高慈溪 “徐福东渡始 发地” 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深名人文化,定期举办 “虞世南” 全国 书法大 赛、 “陈之佛”杯全国美 术大赛等活动,扩大名 人影响。与旅游形象宣传相结合,通过各类宣传媒介,结合各类 节庆活动进行深度策划营销,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专栏 4 文艺精品创作 奖 别(作品) 目 标 国家级各类常设性文艺大奖 5 件以上作品获奖 12 宁波市及以上级“五个一” 工程奖 4 件以上作品获奖 原创作品瓯乐音画越风瓷韵 冲刺全国文化大奖 专栏 5 文化艺术活动 “上林之韵” 系列文化活动 相约 星光下、文化送百村公益性文化活动 桥城之夜周周演 常设项目 慈溪市艺术节 慈溪市杨梅节 大桥国际经贸旅游节 徐福文化节 中国慈溪家电博览会 常设项目节庆文化活动 中国青瓷文化节 新设项目 (三)加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整合现有文化产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扶持适合 慈溪发展的新兴文化业态,打造一批具备研发、投资、孵化、制 作、交易等功能的文化产业集群区,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着 力提升文化产业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贡献率。 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一是继续加大对传统文体产业项目 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以天元古玩家具城为核心,打造集收藏、研 究、仿古制作、贸易、展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古旧家具产业基地;利 用观海卫、周巷等现有工业园区,建设文体用品制造业特色集聚 13 区;建成以书城为中心的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集散中心。二是 依托匡堰南部山区青瓷文化生态园区和即将建成的青瓷博物馆, 大力发展“青瓷文化 ”产业链;依托乌山古韵展示区,打造全国一 流的民办博物馆园区,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收藏、展示、交流、 交易、鉴赏平台。三是依托城市文化综合体平台,培育形成文化 商务区、市体育中心周边商圈,积极发展动漫影视、娱乐休闲、 数字网络、新闻广告为主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四是挖掘地域文 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系列品牌,依托杭州湾现代服务休闲区开 发滨海生态旅游项目,依托鸣鹤上林湖风景名胜区开发文化 旅游项目,依托南部山区开发展示青瓷文化的生态观光游览项 目,依托达蓬山伏龙山文化旅游和运动休闲区开发体育运动 项目。 发展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推进文 化体制改革,加快完成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加强文化企业 的集团化建设,通过兼并重组、优化存量等方式,不断壮大国有 文化产业集团实力。调整优化文化企业运作机制,积极鼓励民间 资本投资参与兴办文化产业,扶助现有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 提高其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大力开展文化招商,建立 文化产业项目库,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筛选一批技术层次高、 带动力强的项目,引进一批有实力、有规模、有品牌的域外文化 企业,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基本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14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 化产品传播渠道,规范发展演出市场,加强数字化影院建设,完 善城乡实体书店体系,扶持艺术品市场发展。培育以网络为载体 的新兴文化市场,培育以跨地区连锁经营、信息化管理和现代物 流为特征的大型现代文化流通企业。扶持一批文化体育产业中 介机构,组织承办国际国内品牌赛事活动,繁荣体育竞赛表演市 场。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开拓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提高文化 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完 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文化侵权、盗版等非法行为, 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专栏 6 文化产业主要平台 类 别 主要区域分布 主要项目 传统文体产业 天元、周巷、观海卫等 古旧家具产业基地文体用品制造基地 青瓷文化产业 匡堰南部山区、乌山古韵展示区 青瓷文化产业基地民办博物馆园区 新兴文化产业 文化商务区、体育中心商圈 创意动漫、演艺影 视业、数字网络及 文博会展业等 文化旅游产业 沿山线、杭州湾海滨、鸣鹤及上林湖风景区一带 生态观光、休闲旅游 专栏 7 文化产业重点发展门类 门 类 主要内容 15 演艺娱乐业 整合演艺资源,精心打造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大 型室内演出剧目,逐步形成以青瓷欧乐为品牌的 演艺集团,带动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艺术 表演项目,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节庆会展业 提升“杨梅 节” 、“大桥国际经贸旅游节”、 “慈溪家电 博览会”等大型 节庆 活动品牌,强化节庆会展业, 以会招商,以节招商,带动城市餐饮、住宿、交通、 购物、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文化旅游业 以鸣鹤上林湖风景区为重点,深入发掘区域 文化资源优势,开发一系列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 旅游商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影视动漫业 以动漫和网络游戏的创意设计、开发为突破口, 通过影视制作和举办影视文化活动,培育影视动 漫业产业链。 文化体育业 大力开发特种运动休闲、户外运动、时尚健康等 运动项目。积极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和健身服务 业,培植壮大体育产业。 现代传媒业 做大做强广电、报业、网络等传媒产业,加强数 字影院建设,建成以书城为核心的图书、电子音 像出版物集散中心。 文化艺术品 业 培育发展文化艺术创作基地,扶持建立艺术家工 作室,积极培育各类艺术品市场,搭建文化艺术 16 品交易平台,促进文化交易市场的发展。 (四)有效开展文化遗产保护 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构建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体 系,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进一步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社会价 值。 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做好上林湖越窑遗址申报世界文 化遗产的前期工作。完成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 工作(有保 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 责管理),使全市境内各级文保单位达到无险情、无重大隐患的 目标。加强以博物馆为主导的文物藏品保护管理,形成以国有博 物馆为龙头,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民间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 馆事业发展新格局。完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博物馆的综合防 范体系,确保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和馆藏文物安全,重大 文物险情排除率达到 100%。严厉打击非法盗掘文物和非法买卖 文物活动,提高对非法流通文物和走私文物的防范意识和防范 能力,依法加大对文物犯罪案件的惩治力度,深入开展文物普法 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法制意识。 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制定出台非遗传承人、 传承基地、传承项目的管理扶持办法,逐步构建起非物质文化遗 产资源保护、传承展示、宣传推广、合理利用、政策制度等五大 体系。建立专门的非遗保护机构和非遗展示中心。培植一批中小 学传承点,采取进校园、进课堂的方式培养青少年传承队伍。落 17 实好国家级、省市级传承人的经费补贴,对代表性传承人在建立 传承基地、工作室、授徒、培训方面给予扶持。 进一步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推进文化遗产的深入研 究,出版体现“三普 ”成果的系列研究著作。 办好“世界博物馆日” 和“ 中国文化遗产日 ”系列活动,宣传我市文化 遗产保护政策和成 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转 化和市场化开发。把文化遗产适度的市场化开发与旅游业、音像 出版业、娱乐业、创意设计业等行业发展结合起来,组织出版反 映当地文化遗产的系列丛书和相关音像制品,加强文化主题体 验式旅游产品开发,部分文化遗址遗迹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可 为文化创意类工作室提供活动场所和集聚平台。 专栏 8 文化遗产保护 (1)大遗址保护:实施上林湖越窑遗址、横河童家岙文化遗址、 龙山虞氏旧宅群等遗址保护工程。建立上林湖越窑遗址和童家 岙文化遗址展示馆。落实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规划,重点做好 上林湖库区及寺龙口两个区域的保护与展示工作,加强基础设 施与安防设施建设,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大遗址管理制度, “十二五” 期间争取国家文物局立项,对上林湖越窑遗址重点窑址重新进 行一次考古发掘。 (2)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十二五”期间,重点完善民办博物 馆扶持政策,协助有关单位建设行业博物馆,扶植 3-5 个民办博 物馆;完善文物藏品管理机制,推进博物馆藏品征集、保管工作 18 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建设,有计划地开展社会文物登记工 作,掌握流散文物的动态状况。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支持越窑青瓷瓯乐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争取有 12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级代表作名录。增加非物质文 化遗产扶持资金,加强农民画、剪纸、龙舟、车子灯、草帽、民间 曲艺等重点项目的保护和开发,创建一批民间艺术特色村和民 间艺术之乡。 (4)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争取基本完成慈溪文物志编纂工作, 整理、汇编和出版“三普” 系列成果,包括 慈溪市第三次全国文 物普查成果汇编、 慈溪市文物地图集、 慈溪古建筑与移民文化 、鸣鹤古民居、 慈溪市非遗普查成果集、 宁波非遗大观慈溪 卷、 徐福东渡传说非遗丛书。加强越窑青瓷的综合研究与专题 研究,建设文献数据库和文物标本数据库。 (五)大力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传播健康运动、科学运动理念,着力体现群众体育的公众性 和参与性,推进体育社会化。优化竞技体育运作机制,重视体育 人才培养和重点体育项目培育。 群众体育社会化程度继续提高。按照全民健身计划(2011 2015 年)推进体育社会化,大力实施“三边工程” ,广泛开展全民 健身运动,举办慈溪市第十四届全民运动会。提高公共体育场馆、 体育健身设施的开放率与利用率。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内容,大力 19 开展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组织群众喜闻乐 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大力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农民体育、 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以及行业体育活动。积极组织体育项目 比赛,鼓励各镇(街道)、行业系统举办综合性运动会,鼓励社区、 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特色化、小型化、多样化的体育活 动。加强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十二五” 期间,市 体育总会镇级分会实现全覆盖,新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23 个, 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 2200 人。 竞技体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重点、抓薄弱、统筹兼顾各 项竞技体育项目,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输送与引进。切实抓好 青少年业余训练,加大人才输送力度,建立基层和上级训练单位 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基层教练直接向上输送运动员, 积极解决被输送人员回来后的学籍问题,保证输送工作的可持 续发展。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管理机制,以竞赛成绩、输送人数 和常规工作考核作为依据,积极尝试下拨训练点经费补助的新 办法。继续保持“体教 结合” 传统,积极探索青少年体育俱 乐部与 训练点相互结合,共同培养运动员的模式。 “十二五” 期间,争取引 进优秀运动员 10 名以上,优秀教练员 2 名以上,向上输送优秀 运动员 80 名。积极争取“市队县办” 运 动队 23 个。组队参加宁 波市第十六届、十七届运动会,力争实现金牌数、团体总分“保三 争二”的目 标。 (六)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0 大力实施文化人才工程,进一步落实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 批” 人才 评选奖 励政策,造就一支 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高素质 文化人才队伍,为慈溪文化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发挥人才 资源开发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形成育 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为优秀人才施展 才华提供广阔舞台。加大政策保障力度,为加快吸纳和集聚人才 开辟绿色通道。加强人才激励,继续做好“五个一批” 人才评选工 作,落实专项资金用于“五个一批” 人才从事科研 创作,市委、市 政府每年对优秀文化人才给予奖励。 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加快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以项目合 作、岗位聘任等多种方式引进一批文艺、体育、文化经营管理等 领域的学术专家、技能人才。以引进和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为 重点,加强统筹,改善人才队伍整体结构,转变文化产业人才相 对缺乏的局面。大力培育基层文化人才,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定 期培训机制,严格实施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从业资格认证,出台民 间文化人才评聘和荣誉制度。 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建立优秀文化人才信息库,健全分层次 培训网络,加强对人才的培训、管理、考核。注重人才培训的针 对性和实效性,采取远程培训、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通过文艺 家协会、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开展定期、不定期培训。着力培养 造就一批有较高学术造诣、联系实际的理论工作者,一批道德高 21 尚、艺术水平精湛的文艺工作者,一批献身体育事业、成绩出类 拔萃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一批既懂得宣传文化发展规律、又懂得 市场运作规律的文化经营管理专门人才。 四、规划实施保障 (一)组织保障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明确文化建设的重要意 义。充分认识文化对推动经济增长、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 展的作用。深刻理解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对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 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 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强化 对文化建设的督促检查。 加强引导,优化管理。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文化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