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板材连接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_第1页
异质板材连接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_第2页
异质板材连接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_第3页
异质板材连接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_第4页
异质板材连接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异质板材连接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 摘要:异质板材连接是装备制造 及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实现轻量化的有 效途径之一,但因材质属性方面存在明 显差异,使用传统连接方法时存在着一 定的技术瓶颈。对 TIG 焊、激光焊等为 代表的焊接方法和机械连接方法的工艺 特点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评述,重点 介绍了各工艺在异质板材连接领域所起 的优势作用及发展潜力,并结合行业发 展及使用需求对异质板材连接工艺的发 展进行了展望,进而为异质板材连接新 工艺的研究及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中国论文网 /8/view-12945797.htm 关键词:异质板材;TIG 焊;激 光焊;机械连接;轻量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DOI:1015938/jjhust201702005 中图分类号: TG306 文献标志 码: A 文章编号: 1007- 2683(2017)02-0023-06Research Status on the Heterogeneous Sheet Abstract:The heterogeneous sheet connection forming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realize lightweight in many fields, such 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transportation However,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when using the traditional connection methods, there is a certain technical bottlenecks In this paper, th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 welding method and mechanical connection method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such as the TIG welding and the laser welding The 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in the field of the heterogeneous sheet connection,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use 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terogeneous sheet connection technology is expected, to provide th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heterogeneous sheet connection technology Keywords :heterogeneous sheet; TIG welding; laser welding; mechanical joints; lightweight 0 引言 p 量化是航空航天及汽车等领 域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 大量轻质结构材料如铝镁合金和复合材 料等被广泛采用1-2。但这些材料与钢 或彼此之间的连接较难实现,特别是对 于传统的连接工艺而言,存在着质量难 以保证或技术难以逾越等问题。各种新 型焊接、机械连接等方法的出现为解决 这些瓶颈提供了有效途径3-5。 1 焊接方法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11TIG 焊 TIG 焊( 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又称为非熔化极惰性气体钨 极保护焊,是一种低熔化率的高质量焊 接技术6,工作原理是电弧在钨电极和 工件之间燃烧,电极并不熔化,只作为 电流导体和电弧载体。许多专家学者对 TIG 焊接板材进行了研究。赵志毅等7 为改善 TIG 焊焊接工艺,对 GH909 板 材进行 TIG 后对焊缝进行了热处理,焊 缝形成有针片状 / 相、 /Laves 低 熔点共晶相且都在 晶间分布;焊缝中 心低熔点共晶相所占比例要小于离焊缝 中心不远的边部,经过固溶处理后焊缝 低熔点共晶相所占比例要加大,Nb、Ti 偏析严重,焊缝结晶裂纹敏感性有所高, 对合金综合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对高强钢厚板可采用双面 TIG 焊 接,Xiong 等8对高强钢厚板双面 TIG 焊后的热处理和微观结构研究表明,双 面双弧焊接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焊接强度 且通过热处理工艺对焊缝韧性提高也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很大帮助,其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的 混合物。硬度测试结果显示高温回火后 热影响区会有一定程度软化。 目前在汽车工业中镁合金用量越 来越多。于思荣等9采用 5mm 厚 AZ31B 挤压镁合金板材进行了焊接试验,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万 能拉伸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焊缝力学性 能、组织变化及断口形貌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焊接速度下,采用 130145A 的焊接电流能够得到良好的 焊接接头,其连接强度可达到母材强度 的 84%,但是硬度相比母材会有所下降。 同时在拉伸试验中,焊缝断口出现大量 韧窝属于韧性断裂;Ding 等10针对铁 和镁合金板的焊接进行了研究,实验采 用了一种新型的 TIGMIG 混合的焊接方 式,结果表明随着铜填充区厚度的增大 强化机制发生了变化,填充区厚度为 01 mm 厚相比 002 mm 厚时,焊缝处的剪 切强度提高了 47%。 12 激光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激光焊技术属于熔融焊接的一种, 它以激光束为能源冲击在焊件接头上, 使焊丝融化填充以达到焊接目的11。 激光焊是一种高效并且精密的焊接方法, 对于微、小型零件的精密焊接非常适用。 激光焊技术可焊材质种类范围大, 也可用于相互接合各种异质材料,连接 不同物性(如不同电阻)的两种金属, 如图 1 所示。又因它具有焊接热影响区 域较小、能量密度较高、焊接变形较小 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轮船制 造、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12-14。 近年来,在国际上激光焊技术取得了很 多的科研成果,为克服焊接存在的一些 缺陷,REN 等15 对采用激光焊与胶结 技术结合对镁合金焊接过程进行了研究, 工艺过程如图 2 所示。对镁合金分别采 用焊接、胶结及两者结合的这三种连接 实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两种技术结 合应用连接强度比单独使用两种连接方 式时高,可显著提高连接质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国内学者田伟等16为了研究镁/ 铝异种金属激光焊接焊缝气孔的形成原 因,对 18mm 厚 AZ91 和 12 mm 厚 6016 铝合金板进行了激光焊试验,使用 场发射扫描电镜及自带能谱仪设备发现 镁/铝异种金属激光焊气孔产生的主要原 因是元素蒸发烧损、残留母材表面的氧 化膜以及母材中存在的原始微气孔,改 善焊接工艺,完全消除或降低上述问题 的出现对提高焊接质量,获得低气孔率 镁/铝焊缝是有帮助的。 WU 等 17对激光焊质量的控制 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有镀层材料的激光 焊技术,通过对连接件腐蚀结果对比表 明,发现采用引导弧板和连接弧板可显 著提高激光焊的连接质量。 13 其他焊接 随着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焊接 方式也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除了上 述两种方法还有搅拌摩擦焊、线性摩擦 焊等焊接方法。但是每种焊接方法都有 其局限性,如激光焊设备相对昂贵、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作复杂;搅拌摩擦焊焊速很低、搅拌头 的磨损消耗太快等。 2 机械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除了焊接法外,铆接、螺纹连接、 冲压连接等机械连接方法也是实现异质 板材连接的重要途径。 21 需附加元素连接 作为一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螺 纹连接被广泛应用在板材、棒材及方形 材连接中,原理如图 3 所示。螺纹连接 技术作为一种较为通用的连接方法并占 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8-19。在板材连 接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螺纹连接仍有 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最为广泛,该 方式除了工艺简单外还可进行拆卸且连 接可靠性也很高。学者们对螺栓连接的 装配参数,预加载力以及疲劳性能等均 进行了深入的探索20-21。 ZHANG 等22 对三层结构的螺 纹连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建模进 而研究连接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同时利 用有限元模拟将连接过程中板材以及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栓或螺钉的连接行为更加直观化。 WANG 等23 通过一系列的准静 态压力试验和横幅疲劳试验研究循环加 载条件下单个螺栓连接件的疲劳行为。 针对传统焊接技术难以适用复合材料而 进行的相应研究结果表明,疲劳损伤指 数大于 1 时,加载序列从低级到到高级 进行变化,而当疲劳损伤指数小于 1 时 则相反。 HIRASHIMA 等24为了分析温 度对钢框架结构的残余应力影响,分别 对板材厚度、距离及紧固螺栓在高温条 件下的变形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了拉伸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 度对失效模式等有很大影响。 考虑到螺纹连接需要对连接件进 行预处理,铆钉连接方法应运而生。该 技术是通过外加半空心或实心铆钉对板 材完成连接的一种机械连接,同样可以 对一些难以焊合的材料进行连接,其工 作原理如图 4 所示。但是由于铆钉材质, 大小及板材属性的差异,很多技术难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应运产生25-26 。如欲连接板材硬度过 大,此时铆钉材质的选择以及形状的设 计便成为了一个难点。 铆接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白车身的 生产中。由于高强钢与铝合金在车身中 的应用,进而两种板材的连接应运而生, 这一创新性的应用,大大减轻了车身重 量,提高了节能减排的效果。机械连接 过程适用于多材料的混合连接,BUSSE 等27致力于研究铆接技术在汽车白车 身连接方面的应用,同时对其连接的顺 序进行设计,使得连接效果达到最优, 并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此进行进一步 的模拟优化。BLANCHOT 等28对铆 接工艺连接的连接件进行测试,分析其 在铆钉部位的应变及应力变化情况。 实心铆钉冲压铆接技术是一种外 加实心金属连接件的连接方法,该技术 得以推广及应用。通过技术的不断改进 使得到冲压连接件的表面质量变得更好, 该结构的优势在混合材料的连接中更加 凸显,使其连接强度变大,利用改进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模具的方便技术条件扩展了实心冲压铆 接的应用范围29 。VARIS 等30对高 强钢的铆接技术进行了综合性描述,先 后给出了 11 种不同的铆接方法与 469 种相关测试,这对铆接工艺的深入研究 提供了重要依据。 摆碾铆接技术是利用铆头作一种 绕铆钉的轴线连续的回转运动,铆头在 旋转的同时向下垂直下压完成整个连接 过程,其中铆钉的轴线不与铆头的轴线 同轴31-32,而是呈一定角度的夹角如 图 5 所示。 摆碾铆接技术即为碾压铆接技术, 于 20 世纪 60 年代正式被应用在连接领 域,与传统的机械铆接技术相比,该工 艺具有连接效率较高、铆接过程所需压 力较小、铆接件的质量相对较高以及良 好的降噪效果等优点。正是因为摆碾技 术所具备的优点,所以相关研究得以全 面展开。 22 无附加元素连接 相对需附加连接元素的连接技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而言,无需附加连接元素的连接技术可 更进一步的达到减轻连接质量的效果。 原理就是利用连接件具备的属性,根据 其变形性能完成连接33-35。包括 TOX 圆点连接等技术在内的众多技术 都在连接领域得到广泛的认可与应用 36-37。 由于轻量化理念逐步成为了社会 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对无 铆钉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一 些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不同角度的模拟及 实验研究38-40 。 当前通过多种材料的混合体在白 车身行业的生产应用中实现了轻量化设 计。车身上高强钢和铝合金的比例逐渐 增加,而机械连接适用于多种材料的混 合连接。但是,当与高强钢结合,需要 像铆钉这样的外加元素。 YANG 等41 提出了一种可以预 测连接强度的分析模型,该模型是通过 对连接部分的厚度和深度的分析进一步 完成对连接强度的预测。FRANCESCO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等42利用有限元模拟对铆接过程中金 属塑性流动行榻 行了分析,并且还 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 在冲 压连接技术中,工艺参数对连接强度起 到了决定性作用,JACEK 等43通过实 验与模拟结合,研究了模具的几何参数 对锁紧程度和所需成形力进行了预测及 分析,从图 6 所示实验结果看,模具半 径以及凹模深度等参数对连接结果影响 很大。通过对比可知,模拟与实验结果 十分符合。 LEE 等 44通过对高强钢 DP780 和铝合金板 A5052 在冲压连接过程中工 艺参数对连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 究,结果表明,由于铝合金与高强钢的 延展性不同,在连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 缺陷,比如没有完成互锁连接或上部板 材产生颈缩、下部板材发生破裂等情况。 ABE 等45 通过对连接件进行连 接强度和剪切强度等性能测试,明晰了 模具直径、凹模深度及凹模圆角半径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具直径和 凹模深度是连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可 直接控制其剪切强度与连接强度,而连 接后板材厚度及互锁宽度则决定了其抗 剥离的强度。 WANG 等46 利用有限元模拟对 自冲铆接技术进行了分析,成功地解决 了模拟技术在连接过程中大变形及断裂 方面的瓶颈问题,对凹模几何形状、铆 钉材料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最后利 用实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评价连接质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依据,就是其失效形式,通过对冲压连 接技术主要失效形式的归类可知,大致 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于在连接处其 颈部厚度相对其他连接件要小,使得在 此次所能承受载荷较小的原因;第二类 是由于处于连接位置处的互锁宽度不够, 致使受到载荷作用时,其位于上侧的板 材整体与下侧板材分离开来;第三类则 是兼具前述两种失效形式的集合,即连 接处有一端变形过度,使得此处板材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薄,而另一侧板材又存在变形不足,互 锁宽度不足,受到载荷作用,变形过度 侧被拉裂,而变形不足处则被拉出。产 生这些缺陷主要是由于凸凹模的设计及 连接时冲头的压力等影响。 3 粘接/铆粘复合连接 作为三大连接方式之一,胶接在 汽车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有较长历史, 与其它连接方法相比,胶粘连接具有其 独特优势:粘接采用面接触而非点或线 接触,与点焊及铆接相比,不易产生应 力集中,连接强度和刚度及疲劳强度也 相对较高且连接范围广,能应用于各种 轻金属、钢材以及不同材料的连接。胶 粘剂在车身上的应用,最初是以防腐和 密封为目的,后来逐步发展到对连接强 度和刚度也提出较高要求。新一代结构 胶粘剂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同时在冲 击载荷作用的时又具有足够的韧性和柔 性特点,能够满足车身结构的需求,扩 大了胶粘连接的应用范围47,如新宝 马 7 系钢铝混合结构车身中,铝质顶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和钢质侧围框架之间仅使用胶粘连接完 成装配的。但胶粘连接也有其固有缺点, 首先,由于聚合物的本身特性,在相对 较恶劣环境下,粘胶剂的连接效果容易 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对二者比较敏感; 其次,胶的凝固需要加热且耗时相对较 长,凝固前需要对板料进行固定以防板 间相互滑动;最后,胶接破坏形式是突 然性开裂,失效时承受的载荷瞬间降为 零,在车身结构中应用时存在着安全隐 患,因此,一般铆粘复合连接共同应用 于车身结构48,49 。 但从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来 看,其在车身上的全面应用还处于初级 阶段,相关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如铆粘 复合连接所获接头的强度和刚度性能、 疲劳特性、吸能特性等并不是铆接和粘 接的简单相加,影响性能的因素较多, 但这些因素和上述性能之间的因果关系 及其规律尚不清楚;在混合材料车身结 构中,面对不同部位不同材料特定的组 合,采用哪一种铆接方式和粘接进行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合连接才能获得最优的综合性能,目前 尚有待研究。 4 结论及展望 上述连接工艺在同时实现材料和 结构轻量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实效都非常 显著。进行板材变形连接新技术的开发 对于异质板材连接部件的研制具有重要 意义,特别是作为实现轻量化的有效途 径之一,板材变形连接新技术为异质材 料或结构的复合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随着使用要求及应用范围的逐 渐拓宽,对连接工艺的创新性研究仍在 持续地展开着。喷丸连接、冷压变形连 接及磁脉冲辅助板材连接等新型方法应 运而生,丰富了现有连接工艺的实施手 段。除此以外,多层(三层以上)异质 板材连接、热压变形连接等也是研究者 日趋关注的重要方向。 参 考 文 献: 1NANDAN R, DEBROY T, BHADESHIAH K D H Recent Advances in Frictionstir Weldingprocess,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Weldment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J.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2008, 53(6): 980-1023 2YANG H Y, HE X C, WANG Y QAnalytical Model for Strength of Clinched Joint in Aluminium Alloy Sheet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3(401/403 ): 578- 581 3王睿思 汽天窗骨架钢 -铝合 金机械变形压力连接过程仿真分析D.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1-5 4JACEKM, WALDEMAR W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Double Joint Type Change Effect on the Joint Destruction Process in Uniaxial Shearing TestJ.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13, 66: 39-49 5周云郊 钢铝混合材料车身结 构轻量化设计关键问题与应用研究D. 广东:华南理工大学, 2011: 9-10 6Y Hadjia, Haddada, M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Yahi,et al Joining Ti3SiC2 MAX Phase with 308 Stainless Steel and Aluminum Fillers by Tungsten Inert Gas (TIG) brazing Process J.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6, 42: 1026 C1035 7 w 志毅, 章小芳, 赵海涛 热处理工艺对 GH909 板材 TIG 焊缝析出相的影响 J. 材料科学与 工艺, 2011, 19(3): 102-105 8XIONG Jun, LIU Shuyi, ZHANG Guangjun Thermal Cycle and Microstructure of Backing Weld in Doublesided TIG Arc Horizontal Welding of Highstrength Steel Thick Plate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5, 81:1939-1947 9于思荣, 陈显军, 刘耀辉 AZ31B 变形镁合金板材的 TIG 焊接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 2009, 39(1): 159-163 10DING M, LIU S S,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ZHENG Y,et al TIGMIG Hybrid Welding of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 and Magnesium Alloys with Cu Interlayer of Different ThicknessJ. Materials and Design, 2015(88): 375-383 11JAUREGUI J M, AALDERINK B J, AARTS R G, et al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Testing of a Fuzzy Control Scheme for Laser WeldingJ. Journal of Laser Applications, 2008, 20(3): 146- 153 12MOHID Z, LIMAN M A, RAHMAN M R, et alDissimilar Materials Laser Weld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ainless Steel and Titanium Alloy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4(465/466): 1060-1064 13CHEN G Y, MEI L F, ZHANG M J, et alResearch on Key Influence Factors of Laser Overlap Welding of Automobile Body Galvanized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SteelJ. 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 2013, 45(1):726-733 14LIN J, ZHONG Y, LEI Y PInvestigation on Joining Method Replacement for Vehicle Bodys Assembly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189/193): 3621- 3624 15REN D X, LIU L M, LI Y FInvestigation on Overlap Joining of AZ61 Magnesium Alloy: Laser Welding, Adhesive Bonding, and Laser Weld Bond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2, 61(1/4): 195-204 16田 伟, 周惦武, 乔小杰 镁/铝异种金属激光焊气孔形成原因研究 J.激光技术, 2013, 37(6): 825- 828 17LIVAN F, GIANLUCA B, DAVIDE C, et alInvestigations on the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Linear Friction Welding Process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J. Materials and Design, 2012(40): 285-291 18LIU L, ZHANG J, CHEN K, et alInfluences of Assembly Parameters on the Strength of Bolted Compositemetal Joints under Tensile LoadingJ.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2013, 22(5): 339-359 19WAGLE S, KATO HSize Estimation of Fatigue Crack Appearing at Bolt Joints of Aluminum Alloy Plates by Synchronized SAW MeasurementJ. Experimental Mechanics, 2011, 51(6): 869-878 20ATAS A, SOUTIS CStrength Prediction of Bolted Joints in CFRP Composite Laminates Using Cohesive Zone ElementsJ.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2014(58): 25-34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3 21LIU LThe influence of the substrates stiffness on the liquid shim effect in compositetotitanium hybrid bolted joints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G: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14, 228(3): 470- 479 22ZHANG G B, ZANG C P, WAGN X W, et al 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 of a Framed Structure with Bolted JointsJ. Gongcheng Lixue/Engineering Mechanics, 2014, 31(4): 26-33 23WANG D Y, WEN W DExperiment on Single Bolted Joints in Laminates under Multilevel Fatigue LoadingJ Hangkong Dongli Xuebao/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2013, 28(9): 2070-2075 24HIRASHIMA T, ESAKI Y, ANDO SDeformation Behaviour of Friction Type High Strength Bolted Joints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4 at Elevated TemperatureJ Journal of Structural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2014, 79(698): 541-548 25S 志超, 姜宁, 王建忠 实心铆钉自冲铆接数值模拟及参数优化 J. 锻压技术, 2009, 34(3): 68- 71 26苏鸿英 自攻铆接技术 -轻金 属连接方法J. 世界有色金属, 2004(3): 50-51 27BUSSE S, MERKLEIN M, ROLL K, et al Development of a Mechanical Joining Process for Automotive Bodyinwhite Produ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 Forming, 2010, 3(1): 1059-1062 28BLANCHOTV , DAIDIE A Study and Numer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a Riveting Proc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 Forming, 2008, 1(1): 1275-1278 29NEUGEBAUERR, JESCHE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5 F, ISRAEL M Enlarg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Solid Punch Riveting by Twopiece diesJ. Int J Mater Form, 2010, 3(1): 999-1002 30VARIS J P The Suitability of Round Clinching Tools for High Strength Structural SteelJ.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02, 40(3): 225- 238 31伍太宾 国内外摆动辗压技术 的研究和发展J. 精密成形工程, 2009, 1(3): 1-6 32VARIS J V, LEPISTO J A Simple Testingbased Procedure and Simulation of the Clinching Process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Establishing Clinching ParametersJ.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03, 41: 691-709 33VARIS J P The Suitability of 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