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_第1页
02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_第2页
02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_第3页
02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_第4页
02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一、行政区域概况 宝鸡位于中国行政区划的中心位置,关中平原西部,是我国西 北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陕甘川毗邻地区的区域性商贸城市。宝鸡 市辖金台、渭滨、陈仓 3 区和凤翔、岐山、扶风、眉县、陇县、千 阳、凤县、太白、麟游 9 县,总面积 1.82 万平方公里,人口 375 万。 改革开放以来,宝鸡先后被国家确定为“综合经济体制改革”、 “机构改革”、“金融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国家制造业 信息化”和“区域技术创新”试点城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 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经济发展在全国居中等 偏上水平,是我国西部新兴的重要的工贸城市。 (一)地理及行政区划 宝鸡市地处东径 1061810803,北纬 33353506。东西长 156.6 公里,南北宽 160.6 公里。东连咸阳市,南接汉中市,西北与 甘肃省天水市和平凉市毗邻,处于陕西、甘肃、四川、宁夏四省结 合部,是兰州、银川和西安三大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全市总面积 18172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555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33.1 平 方公里。 宝鸡南、北、西三面环山,中间凹平,西窄东宽,呈东西向发 展。南屏秦岭,西阻关山,北横千山,中部为地势平坦的渭河平原 和黄土高原。宝鸡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古有“山亘东西远, 水系南北流,北连秦晋带,南送荆吴舟”之说。宝鸡独特的地理区 位使其自古以来就是通往我国南北、西南的中枢要道,起着承接东 14 西、联结南北的重要作用。不仅是中原通往西域、巴蜀的文化通道, 而且还是商旅要道,故有“秦蜀禁喉”、“关陇锁钥”之称。 宝鸡市辖 12 个县区(9 个县 3 个区),138 个乡镇和 12 个街道 办事处。其中 3 个区为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其中,金台区辖、 3 个乡、2 个镇和 7 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 72 平方公里,总人 口 26 万,全区工业体系健全,驻区部、省、市属工业企业 50 多家, 区辖工业企业 1300 多户,形成了机械、冶金、化工、电子、轻纺、 食品等工业体系。渭滨区辖 1 个乡、5 个镇和 5 个街道办事处。全 区总面积 923 平方公里,人口近 37 万。以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为重点,区内形成了电子、机械、桥梁、冶金、化工、建材、 轻工、食品等 10 多个工业体系,有三家股份公司成功实现了股票上 市。陈仓区辖 18 个镇。总面积 2580 平方公里,人口 60 万。陈仓区 (原宝鸡县)2002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0.34 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63.3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9142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74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600 元,被冠以国家级食品工业大县、 绿色果品基地县和科技、文化工作先进县的美誉,被授予陕西省级 精神文明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卫生县城、双拥模范县“四 连冠”称号。 (二)气候 宝鸡市位于中国内陆中心腹地,关中平原西部。属于中纬度暖 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全年的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冷暖干湿 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3 度,平均降水量 700 毫米,全年无霜期在 158225 天。境内地形复杂,北部山区、中部川塬、南部秦岭,渭 河横贯其中,因而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差异明显。年最多风向为东 风,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极端最大风速超过 40 米/秒。 (三)自然及旅游资源 宝鸡市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 15 - 1、河流、水资源 宝鸡市河流网排列以秦岭为界,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 河水系河流主要是以渭河为干流的渭河水系,支流纵横。渭河横贯 宝鸡市境内 206.1 公里,多年平均净流量为年 35.51 亿立方米。长江 水系以嘉陵江上游河段为主干,宝鸡市境内流长 72 公里,多年平均 净流量 56.27 亿立方米。秦岭主脊南侧还分布着汉江水系的支流滑 水河、红崖河等。宝鸡市地下水储量估算可供开采水量约 7.56 亿立 方米。宝鸡市还有较为理想的地表水源基地。如已建设完成的引嘉 济清工程,每年可向宝鸡供水 912.5 万立方米;冯家山引水工程, 每年可向宝鸡供水 2920 万立方米,基本上保证了宝鸡市的用水。 2、土壤、动植物资源 由于地质地貌结构复杂,海拔高度差异悬殊,形成了十分复杂 且多种多样的成土环境,主要分为秦岭、关山山地和渭北黄土台塬、 渭河谷地等不同区域。多样化的土壤类型,为区内种植栽培多品种 农作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宝鸡有极其丰富的经济植物,据统 计共有经济植物 1000 余种,其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更是一座神奇的 动植物宝库,有植物 2000 多种,药材 500 余种,野生动物 560 种。 3、旅游资源 宝鸡市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周秦王朝 肇基于此,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根据统计资料,截止 2003 年 底,在全市现有的 300 多个景区(点)中,已建成年接待能力在万 人以上的旅游景区共 40 处,其中人文旅游景区共 22 处,自然旅游 景区 18 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蜚声海内外的国家级 4A 级景区法门 寺和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国家 级 3A 级景区姜子牙钓鱼台,2003 年又新增 3A 级旅游景区周公庙 16 和嘉陵江源头;国家 2A 级景区有炎帝陵、凤翔东湖、五丈原诸葛 亮庙;A 级景区姜公一号大墓博物馆。宝鸡市的文物资源也十分丰 富,全市共有文物点 3300 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4 处,省 级文物保护单位 67 处。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宝鸡市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人民生活水平 有了较大的提高。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城市 2004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 320.3 亿元,同比增长 14.5%,全市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 1000 美元;财税总收入达到 41 亿元,其中地方 财政收入 12.57 亿元,分别净增 9.5 亿元和 2 亿元,较上年实际增长 30.2%和 18.4%。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国家统计局对全国 286 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居第 81 位,成为陕西唯一进入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的地级市。具体表现在:农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 势头、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工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第三产业 快速发展,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加快,经 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 50.2%, 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 42.8%。全市三次产 业结构比例为 12.4:53.2:34.4。 (二)重点项目和高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对外开放局面良 好 2004 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0 亿元,同比增长 21.5%, 其中产业化投资和民间投资分别占到 60%和 62.8%,分别提高了 10 个和 6.2 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区呈现出强劲发展 宝鸡市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 17 - 势头,全年新引进项目 28 个,合同引资 39.6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12.7 亿元,同比增长 40%。全年完成生产总值 35.1 亿元,同比增长 30%。 2004 年全年共实现合同引资 183.5 亿元,同比增长 43%;实际 到位资金 85.5 亿元,同比增长 85.1%,其中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占到 68%。外贸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突破 1 亿美元,达到 10441 万美 元,同比增长 29.7%,其中出口 531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7.5%。 (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4 年全年新增就业 3.8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3.8%,全市 新增劳务输出 24.6 万人,外出务工总人数达到 62.3 万人,实现劳务 收入 30.7 亿元。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 117 万人(次),最低生 活保障扩大到 3.17 万户、8.1 万人,全年共发放保障金 8.3 亿多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7811 元,同比增长 10.8%;全市农民 人均纯收入达到 2030 元,同比增长 10%。 (四)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 宝鸡市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有众多的自然旅游资源, 而且还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宝鸡市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采取各 种有效措施,旅游业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04 年全年共接待游客 621.6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24.4 亿元;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和收入的不断增加,宝鸡市的旅游业将会有一个更快 的发展。 (五) “四市”建设成绩斐然 宝鸡市在本世纪提出了建设工业强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和 现代化生态园林大城市的“四市”发展目标。“四市”建设领导重 视,群众支持,措施得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改革产权 18 制度、做大畜牧业、打造旅游节庆品牌、依靠招商引资提升名市品 位、构筑五组团大城市框架、修建大城市交通骨架、创模创卫提升 城市形象等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三、未来宝鸡城市发展目标 按照宝鸡市的城市发展战略,未来宝鸡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可 以概括为: (一)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大城市 宝鸡市已经将“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大城市”作为未来宝鸡市 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以“一线两带”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项目 带动、制造业信息化和“一区七园”战略,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扩 大城市规模,强化生态治理,提升城市品位,创建最佳投资环境和 人居环境,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将宝鸡建设成 为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城市规模合理扩张,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城 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生态型、有特 色的大城市。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城市规模达到中心城市行政区 面积 3574 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 906.1 平方公里,城市规划用地 168 平方公里,到 2007 年城市总人口达到 80 万人,建成区面积 62 平方公里,2020 年城市总人口达到 105 万人,建成区面积 87 平方 公里,市区 GDP 达到 659 亿元,2007 年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联 合国最佳人居奖。 (二)构筑五组团大城市框架 在宝鸡市 2001-2020 年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将城市重心 南移东扩的发展方向,在下马营建立了高新东区,宝鸡县撤县设立 陈仓区,规划了宝鸡市带状布局和组团结构式的大城市格局;空间 布局上:以南山、北坡为背景,渭河平原为开敞空间,金台区、渭 宝鸡市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 19 - 滨区、陈仓区、高新区四个区为依托,形成以中心集团为主体,区 间绿地有间隔,四个外围组团相衔接的“山、水、园、林、城”融 为一体的带状布局、组团结构,具体划分为中心集团、神龙组团、 福谭组团、陈仓组团、代马组团五个组团,功能上分为五个区域, 即商业区、工业区、高新区、行政商务、会展中心区、仓储物流中 心等。 (三)完善大城市交通运输骨架与网络 在宝鸡市 2001-2020 年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勾勒出了未 来宝鸡市的交通网络是由以东西“四横”和南北“十纵”构成。城 市交通网络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城市主干道路相继建设与完 善,渭河卧龙寺大桥、代马渭河大桥、渭河胜利桥扩建、清姜河大 桥、高新大道清水河大桥也将相继开工建设。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 是构筑宝鸡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四)创模创卫提升城市品位与形象 宝鸡市在本世纪提出了建设工业强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和 现代化生态园林大城市的“四市”发展目标,2003 年 6 月,宝鸡市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程正式启动,各项创模创卫项目相继开展, 2003 年 11 月,宝鸡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基本达标,国家环保总局 核查小组专家学者认为,宝鸡市的创模工作,振奋了民心,带动了 经济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招商引资、城市发展都有 了勃勃生气,为如何在西部地区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带动 作用和指导意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宝鸡市的城市品位和城市形 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为宝鸡市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以及旅游业 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20 宝鸡市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陆路交通发达,东接西安, 南联成都,西去兰州,北达银川。境内以公路和铁路两种交通方式 为主。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南北纵深与各大铁路网相 联,是亚欧大陆桥陇海线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公路交通 网络以宝鸡市区为中心,形成了以 310 国道为主轴,以“三纵五横” 公路网为主骨架的干线公路网络结构,境内的川陕路、宝平路、西 宝高速公路以及 110 条支线公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资源调 配十分便利。 (一)铁路运输网络 宝鸡市铁路运输始于 1937 年,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宝鸡为枢纽,陇海线横贯市区,宝成线 向南伸展,宝中线向北延伸,辐射我国西南、西北、华北和中原地 区的铁路运输网络。每天从宝鸡始发和途径的旅客列车有 40 多对。 2003 年,铁路提速后,西铁宝鸡办事处辖区内总计营业里程 600.4 公里,其中陇海线茂陵天水 286.2 公里,宝成线宝鸡至白水江 178.1 公里,宝中线虢镇至安口窑车站 136.1 公里。随着宝兰复线宝鸡段、 宝鸡火车站的延伸、列车客运加股道、车辆段检修中心建设四个重 点项目建设的完成,宝鸡市宝鸡编组站的运输和物流运送能力将得 到较大的提高,宝鸡在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2003 年全年铁路客运量 260 万人,铁路年货运量 221 万吨。 宝鸡境内共有 20 多个铁路站段级生产单位,其中宝鸡东站位于 市区东侧,是陇海、宝成、宝中铁路交汇处,是全路 49 个编组站之 一,现有到发线 19 条,编组线 25 条,货场作业线 8 条,专用线及 站营线 10 条。东站货场是全国铁路网较大的区域性货场,年货物到 发量 180 多万吨,货物面积 121802 平方米,设有 349 个货位,大型 封闭仓库 5 座,货棚 4 座,露天货区 21735 平方米,集装箱货场 宝鸡市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 21 - 22616 平方米,附设 32 条专用线,配有 36 吨龙门起重机一台,20 吨龙门起重机四台,卸煤机二台,叉车二十三台,并拥有西北地区 最大的加冰车间,日产冰 120 吨,设有冷库 5 个,可一次完成 10 辆 冷藏车的加冰任务。 (二)公路运输网络 截至 2003 年底,宝鸡全市公路总里程 4241.3 公里,其中国道 211.2 公里,省道 660.7 公里,县道 1698.0 公里,乡道 1147.2 公里, 专用公路 410.5 公里。其中,四级以上的等级公路共 4090.1 公里, 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 94.2%。中级以上路面总里程 3821.5 公里,晴 雨通车总里程 3835.0 公里,占总里程的 90.4%。全市公路网密度为 每 23.3 公里/百平方公里,已有 12 个县(区)通达二级公路, 116 个乡镇已通柏油路,占总乡镇数的 84%,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通过不断的建设和改造,宝鸡形成了以 310 国道为主轴,以干线公 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脉络的“三横五纵”公路网络。其中“三 横”是:310 国道、西宝北线和西宝南线;“五纵”是:乾县法 门寺汤峪;麟游益店常兴斜峪关太白;麟游凤翔潘 家湾太白姜窝子留坝;周公庙蔡家坡五丈原;陇县千 阳宝鸡凤县留坝等。 2004 年,全年新建成千阳北道区、陇县张家川、益店马 家镇、彬县麟游等四条县际公路;S212 千河大桥建成投入使用; 新改建农村公路 182 公里,新铺油路 138 公里。全年公路运输完成 货物运输量 1739 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 18 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 4702 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 35 亿人公里。全市现有营运载客汽车 5627 辆, 比上年同期增长 0.5%,货车 7339 辆,增长 13%。 2005 年宝鸡市还将以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和农村通达通畅工程 为重点,投资 6.2 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工程有陇县至 22 陕甘界公路、蔡家坡公路立交桥、市区至二电厂、眉太公路、西宝 南线等改建项目,宝鸡汽车站、宝天高速公路、西宝北线、丈八煤 田专用公路等新建项目。 另外,宝鸡市城市道路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城市路网日 趋完善。2004 年全市完成近 20 条道路改造,营运里程达到 326.5 公里。 五、道路旅客运输发展状况 (一)客运站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宝鸡市客运站特别是县 级客运站建设速度比较快。截止到目前,宝鸡市城区内共有公路客 运站场 4 个,宝鸡市城区等级客运站现状如表 2-1 所示。 从表 2-1 中可以看到,宝鸡市的道路客运场站分布很不合理, 老城区仅有的长途汽车站、汽车北站和汽车南站等三个站,全部都 集中宝鸡市渭河以北、金陵河以西的城市中心繁华地带,火车站附 近,人流、车流等交通相当复杂,城市道路压力很大,加之宝鸡市 带状布局特点,使得宝鸡市的场站设施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方便出行 的基本要求,这样的不合理布局的状况,从另一个侧面正好也反映 了宝鸡市客运中心站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该站的建设对于金台 区、高新东区乃至陈仓区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业本身的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 2-1 宝鸡市城区等级客运站现状统计表 场站名称 建设地点 所属单位 场站等级 备注 宝鸡长途汽车站 经二路西段 宝鸡市一运司 一级站 机厂街汽车站 火车站东侧 宝鸡市一运司 二级站 永嘉停车场 火车站西侧 宝鸡市一运司 老车站口停车场 群众路 宝鸡市二运司 宝鸡市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 23 - 宝鸡汽车东站 新建路东段 兴业交通公司 二级站 拟迁址 资料来源:宝鸡市兴业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二)营业性载客汽车及其构成 2004 年末,宝鸡市拥有营运载客汽车 5627 辆,营运座位数 69241 个,其中大型载客汽车 61 辆,营运座位数 2417 个,中型载 客汽车 1753 辆,营运座位数 39332 个,大中型载客汽车占营运载客 汽车总数的 32.24%;由宝鸡市发往各地道路客运客运营运线路 506 条,其中跨县 363 条,县内 143 条。目前,宝鸡市旅客营运线路已 辐射到全省及西部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较大道路运输服务网络体 系。 (三)道路客运经营业户 道路运输经营业户的经营规模与结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 地区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水平和运输经济的运行质量。2004 年末,宝 鸡市拥有道路客运经营业户 1672 户,从统计资料来看,宝鸡市的道 路客运营业户数近年来一直呈现下降的态势,说明经营业户的经营 规模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户均车辆数由 1997 年的 1.26 辆/户,发 展到 2004 年的 3.37 辆/户,虽然没有较大程度的转变,但也说明了 宝鸡市的道路客运经营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仍还需要在未来 很长一段时间内进一步提高客运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程度和水 平。宝鸡市道路客运发展基本资料如表 2-2 所示。 表 2-2 宝鸡市营运载客汽车及经营业户现状统计表 载客汽车合计 其中:大、中型汽车 经营业户 户均车数年份 辆数(辆) 座位(座) 大型(辆) 中型(座) (个) (辆/户) 1997 3518 46492 326 495 2792 1.26 1998 4443 52682 244 1366 3617 1.23 1999 4692 56314 197 1602 3602 1.30 2000 4457 52208 103 1578 3335 1.34 24 2001 4947 58134 125 1810 3287 1.51 2002 5786 68732 99 2131 3244 1.78 2003 5603 63515 80 2053 2390 2.34 2004 5627 69241 61 1753 1672 3.37 资料来源:根据宝鸡市交通局交通运输统计资料计算所得。 (四)公路通车里程与营运线路 道路客运一直以来都是宝鸡市居民出行的最主要方式之一,由 于道路客运班次密度较大,出行受时间限制相对较小,出行的灵活 性和方便性使得城市居民对公路客运的依赖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随着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县乡公路大幅度增 加,班车客运线路条数的增多,人们乘用公路交通的方便性大大增 强。本世纪 5 年来,宝鸡市的公路通车里程年平均增长率为 4.06%,在国省道通车里程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县乡公路通车 里程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5.39%,营运线路年平均增长率为 10.13%, 每百公路通车里程的营运线路由 2000 年的 8.03 条发展到 2004 年的 10.68 条,线网密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宝鸡市公路通车里程与营运线路情况如表 2-3 所示。 表 2-3 宝鸡市公路通车里程与营运线路现状统计表 公路通车里程 国 道 省 道 县乡公路 营运线路 线路覆盖率年份 (km) (km) (km) (km) (条) 条/ 百公里 2000 3884.5 208.7 778.9 2896.8 312 8.03 2001 3940.7 208.7 778.9 2953.1 336 8.53 2002 4030.5 290.9 694.7 3045.0 340 8.44 2003 4498.0 290.9 695.1 3512.1 405 9.00 2004 4737.6 290.9 695.1 3751.7 506 10.68 资料来源:根据宝鸡市交通局交通运输统计资料计算所得。 (五)旅客出行次数及平均运距 宝鸡市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 25 - 从宝鸡市交通运输统计资料分析,宝鸡市近年来居民以来公路 班车客运出行次数、出行距离和旅客平均运距等资料见表 2-4 所示。 表 2-4 宝鸡市旅客出行次数及平均运距状况 年份 客 运 量(万人次) 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平均运距(公里) 年人均出行次数(次) 年人均出行 距离(公里) 1998 2927.9 79298 27.08 8.26 223.7 1999 3042.3 99988 32.87 8.53 280.3 2000 3104 104573.4 33.69 8.47 285.4 2001 3336 412322 123.60 9.15 1131.3 2002 3374 361211 107.06 9.24 989.1 2003 4087 382377 93.56 11.13 1041.5 资料来源:根据宝鸡市交通局2004 年交通运输统计资料汇编计算所得。 从表 2-4 可以看出,宝鸡市不管是旅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还 是旅客平均运距都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特别是旅客运量的 增幅较大,表现出了公路客运在宝鸡市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公路运输是宝鸡市居民出行的主要运输方式,城市居民对公 路客运的依赖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区 域经济的相互交往与流动明显加快,带动了区域间人员的流动,随 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在工作之余走亲访友、旅游观光的需 求不断增加,因此,人均出行次数逐年提高,2003 年已达到了 11.13 次/年,累计出行距离 1041.5 公里,基本接近西安市 12.51 次/ 年的水平,但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这些都充分反映出了经济发展 对旅客出行行为的影响程度以及道路旅客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派生 需求所体现的显著特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的 快速发展,道路条件的日趋改善,预计人均出行次数和出行距离将 会有较快的增长。 26 六、宝鸡市道路运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近年来宝鸡市的道路交通运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和令人瞩目的成绩,面对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的难得的 历史机遇,宝鸡市的道路交通事业也将会随着西部大开发高潮的兴 起和行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出现新的跨越。 宝鸡市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主要成绩体现在:公路基础设 施成绩斐然;公路技术状况明显改观;部、省级重点公路建设项目 保障任务完成出色;干线公路网改造步伐加快;县、乡、村公路建 设取得喜人成绩;公路运输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等。在取得成绩的同 时,应充分认识到确实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公路网技术等级仍然偏低,道路通行能力不足,路面老化严 重,公路病害较多,道路大中修和改造任务依然繁重。 2包括运输站场在内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建设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需要进一步得到 改善。 3运输市场发展较快与运输管理手段滞后的矛盾比较突出,道 路运输安全隐患不可忽视。 4运输企业改制与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实现运输规模化和集 约化经营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道路运输组织化程度、现代技术 应用程度等仍需要加快提高。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分析 在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批准的宝鸡市城市总体规 划报告中,明确规划宝鸡市城市性质为炎帝故里、周秦王朝发祥 地、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联接中原、西南、西北的交通 枢纽、工贸发达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宝鸡市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 27 - (一)“组团式”的城市布局使本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 宝鸡市在上一轮总体规划分区结构的基础上,规划了中心集团 和神农、福谭、陈仓、西虢四个外围组团;中心集团包括原市区中 心区、上马营、石坝河、八里桥地区,面积 28.89 平方公里,远期 规划总人口 30 万人,是宝鸡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根据总体 规划,在未来几年内,宝鸡市的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交通基础设 施、生态人居环境等将会有巨大的变化,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宝鸡市将会矗立 在“ 八百里秦川 ”的西部。 为适应发展大城市和生态城市需要,规划 充分利用了南山、北塬、河流水系的自然条件,宝鸡市城区将被绿 色包围,形成区间以绿地为间隔的“山、塬、水、 林、城” 融为一体 的环保生态城市,城市的空间充满生机和活力,城市的景观环境丰 富多彩、赏心悦目。在这样的发展规划背景下,建设宝鸡市客运中 心站是实现“ 组团式” 城市布局规划的重要举措。该站的建设与运营, 必将会在宝鸡市陈仓区方向形成一个新的客运集散中心,并极大地 促进和服务于“ 组团式 ”城市布局中城市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城市重心南移东扩使本项目的建设具有战略性 按照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设想,宝鸡市的城市经济重心将向 东部转移,将虢镇纳入宝鸡市整个城市布局之中,同时也是陕西“一 线两带”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宝鸡市的社会经济发 展重心将重点向现有城市布局的东部组团发展与延伸,可以预料, 陈仓区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 宝鸡市经济重心东移,必将带动宝鸡市城东组团基础设施的快 速发展,对陈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将吸引更 多的优秀企业到城东组团创业发展,给宝鸡市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8 可以充分发挥宝鸡在陕西“一线两带” 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城市 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实现推进宝鸡经济的大发展;在这样的规划和 发展背景下,在宝鸡市连接城东组团的过渡地带,新建一个旅客运 输中心站,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土地的开发利用,另 一方面也有利于宝鸡市交通运输市场的统一管理,符合宝鸡市整体 交通规划。 (三)宝鸡汽车东站东迁使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迫切性 宝鸡市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地处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和 具有桥头堡的地理区位优势,也是全国六大交通枢纽城市之一。然 而,随着宝鸡市城市的逐步扩大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扩散 化趋势十分明显,城市南移东扩已势在必行。为此,作为承担宝鸡 市主要旅客运输组织活动的宝鸡汽车东站的东迁就迫在眉睫,刻不 容缓。宝鸡汽车东站东移,可从根本上缓解日益膨胀的人口激增的 压力,对实现未来宝鸡建设“四市” 的发展战略,改善宝鸡市的城市 交通环境,优化场站系统设施结构,确保城市交通功能顺畅等具有 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宝鸡汽车东站东迁后形成新的宝鸡市客运中 心站,必将使宝鸡市通往西安及甘肃方向客运工作更加顺畅,使城 市交通运输网络和场站布局更加趋于合理。这既是完善宝鸡市旅客 运输场站系统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旅客运输组织集约化、网络化 以及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四)城市道路网的改善使本项目建设具有依托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 以来,宝鸡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为城市其它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 了坚实的基础。城市规模逐年扩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基础 设施逐步完善。先后拓宽了市区经二路、大庆路等为代表的城市主 宝鸡市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 29 - 干道,新修建了金陵河新桥、新建了渭河大桥以及斗中路人防隧道 等过河通道,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使城市交通网络逐步完善,提 升了城市的综合功能。道路条件的改善增加了人们出行活动频率, 进而增加运输市场的需求。因此,宝鸡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 市道路条件的改善,将是本站运营效益与效率的重要依托。 (五)完善的公路网络使本项目建设具有迫切性 近两年来,宝鸡市交通局紧紧围绕宝鸡市委、市政府建设工业 强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的“四市”建设 发展战略目标,不断加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2004 年共完成公路建设项目投资 5.13 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公路达 601.8 公里,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使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国道主干线为主轴、 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脉络的“三横五纵”公路交通网, 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公路交通条件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与陇海兰新铁 路并行的 310 国道(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天水)、312 国 道(沪霍线上海南京合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霍尔果斯) 的路面等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西安以东部分已经完成高速路改造; 作为全国公路交通建设“两纵两横”重点工程之一的连云港至霍尔 果斯快速通道取得重大进展,连云港至宝鸡段已经实现了全程高速; 关中环线公路扶风至岐山段、渭滨大道、陈仓大道和眉太公路全部 完成路基、路面及桥梁建设任务,使宝鸡的公路交通建设事业再创 辉煌。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和网络的日益完善,使陇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