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__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_第1页
20___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_第2页
20___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_第3页
20___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_第4页
20___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学习提示 一、主要内容 旅游资源保护 保护的必要性,保护的原则,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影响 经济效应,市场效应,环境效应以及其他效应。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基本内容,生态旅游与可持 续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趋势与实现途径。 二、学习重点 掌握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及实现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社会文化保 护的措施及对策; 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各种影响,掌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旅 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基本内容; 明确生态旅游的涵义及其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旅游业可 持续发展的趋势与实现途径。 201 旅游资源保护 一、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1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需要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随着 20 世纪后期以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在旅游业地来巨大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的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旅游 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甚至破坏作用。对于自然旅游资源,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历经亿万年的自然和人类演变过程而得以保存下来的珍贵产物, 它们中有些是不可再生资源,若保护不当,轻则使其失去原有景观魅力,重则 可导致其从地球上消失,从而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于人文类旅游资源特别 是级别较高的文物类旅游资源,是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及文化演替而保存下来 的珍贵遗存,具有强烈的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永不再生,同时也破坏了区 域的人文环境。因此,保护旅游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是维持生态平衡 2 的需要,也是保护人文环境的需要。 2保护旅游地文化的需要 旅游的文化属性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石,旅游地的文化差异是吸引旅游 者千里迢迢趋之若骛的重要原因。旅游地本土文化记载了当地历史发展的轨迹、 社会变迁、风土民情的形成、社会风俗的传承等,是人文旅游资源中最鲜活、 最具吸引力的组成部分。风格炯异、千姿百态的文化遗产是吸引旅游者前来游 览、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促进旅游地经济繁荣的基础。国外有学者认为,旅 游有殖民文化的倾向,使文化趋同而失去文化的个性和特色,此观点虽过于偏 激,但也具有一定的可参考之处。如经济发达地区条件优越的强势群体人群, 在对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地区的旅游活动中,其偏好、价值观、旅游行为等,会 对该地区的弱势群体或多或少产生各种影响,再加上旅游本身的经济性特征的 诱惑,从而改变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特征,而使旅游地慢慢失去其文化差 异性。此种变化已引起旅游影响研究者的重视。所以,在进行旅游开发时,一 方面规划设计应尽量保持旅游地原有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在旅游运营过程中, 应采用切实措施,保护旅游地本土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避免不土不洋、 不伦不类现象的出现。如有一些很有建筑特色的古镇,临街的墙面上贴上了瓷 砖,大量的临街屋内原主人已搬出,代替的是商店、购物店经营者,太多的商 业气使古街失去了特色。 3保护旅游业的需要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是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是构成旅游 产品的物质条件。旅游资源如不能得到很好地保护,旅游业就得不到健康发展。 在旅游资源经开发变成为旅游产品及旅游产品经营的过程中,经常会是旅游资 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破坏,从而降低或失去资源的质量或品位,弱化自 然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及观赏性,丧失人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及文化内 蕴,最终减少了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严重者甚至缩短旅游资源的 “重复使用性” ,严重地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从这一角度上讲,保护旅游资源 就是保护旅游业地健康、良性发展。 4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由于人们对旅游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愈来愈关注,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应运而生,其涵义为,保护和维持某区域内的生态以维持其长期的使用寿命。 这种理念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 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上通过了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 ,同时制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计划 。宪章强调旅游 业发展要以不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并能 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续利用。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及其赖 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 要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首先要明确破坏旅游资源的因素。从宏观上来看,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破坏;人为因素所带来的破坏。 因此,保护旅游资源不仅要保护好旅游资源本体,而且还要保护好旅游资源所 赋存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要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还应该遵循 3 点原则: 1开发与保护“双赢”原则 3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二者是相辅相成,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矛盾统一体,二 者不能割裂开来。旅游资源保护的好才具有开发价值,而开发利用又能推动和 促进保护工作的开展。旅游资源保护是关系人类长远利益与发展的大事,但是 人们往往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着眼于短期目标,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 置保护于不顾,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盲目开发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 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旅游资源开发绝对不对环境造成影 响是困难的,但可以把这种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本着开发与保护“双赢”的 原则,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增”原则 人们在积极发展经济为自身谋取福利的过程中, “经济需求的无限性和生态 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能够最有效地利用旅游资源,来获 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但这种最有效的利用超过了资源的承载力,就会使旅游 资源生态系统的功能下降,其运行与维持的能力也会逐渐下降。据调查,我国 22% 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受损害, 11% 出现旅游资源 退化。因此,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不能只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要从人类社会 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景区建设、 环境建设、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能够作到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兼顾、三统一。 3合理规划,综合决策,协调发展的原则 在发展旅游,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统筹考虑旅游地人口、社会、 经济、环境和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环境与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承 载能力,严格限制旅游景区点的游客容量,科学合理地制定旅游可持续发展规 划,使旅游设施的布局和游客流量的设计建立在环境和资源可承受的能力之内; 加强旅游景点建设的环境论证,促进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区内环境与周边环 境的和谐统一。与此同时,在制定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时,应考虑旅游区的特殊 功能,保证旅游区的环境质量;应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强有力手段,消除 外部因素对旅游区环境与资源的污染和破坏,从而保障旅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资源保护 1树立新的资源观,建立旅游资源的忧患意识 旅游业又被称作“资源产业” ,因为它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和社会的遗产” 。资源是旅游业的发展基础,我国是旅游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小国、开发 利用与保护上的弱国。过去我们在认识与宣传上存在误区,更乐于展示优势的 一面,而忽视了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盲目乐观。以至于脆弱 的生态环境与旅游需求的快速扩张形成了强烈反差,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环境退 化成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新的资源观, 建立旅游资源的忧患意识。 2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旅游资源保护的执法管理体制 自上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不同的角度对 旅游资源的保护做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保护工作却收效甚微。最完善的法规也 在于贯彻和落实,在一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资源保护意识较为薄弱的地区, 仍然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在对全民进行普法教育和宣 传的基础上,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必须完善执法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旅游 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时纠正旅游活动中破坏旅游资源的种种不正当行为, 4 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现象,真正将旅游资源保护工作落 到实处。 2重视“科技兴旅” ,加强旅游活动的管理和引导 重视科学技术的开发研究,运用各种科技手段保护旅游资源。运用资源与 环境科学技术的学科理论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运用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 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管理和引导。 对于那些会导致旅游资源受到威胁的旅游活动,应给予一定的限制;对于某些 旅游景区在某些时段内的超负荷运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游客进行疏导、分 流或限制;对游客的旅游行为,要加强管理并建立奖惩制度;寓教于乐,使游 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了解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认真做好旅游资源的修复和养护工作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旅游活动的普遍开展使得旅游资源已濒临自我修 复的极限。因此,旅游资源的修复和养护工作已刻不容缓。对于某些自然旅游 资源,由于其对所赋存的生态环境依赖性较强也较为敏感、脆弱,必须搞好生 态建设,必要时需采用生态重建的措施加以保护;对于一些文物古迹和历史建 筑,可以采用整修复原、修旧如旧和仿古重修的方法使其重新“复活” ;另外, 对于那些出露于地表的历史文物古迹,应采用科技手段或改变环境条件等措施 减慢其风化过程。 四、环境保护 环境是开展旅游活动的依托和氛围,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塑造并影响着环境。 我国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条件,但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业所面临的实际环境问题却不容 乐观。在一些地区生态系统地破坏和环境地污染,正在限制、阻碍着旅游业地 进一步发展。如我国古文化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因游客络绎不绝,空气中 HO 和 CO2 的含量居高不下,致使许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 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已被大片砍伐,致使云南大象、 老虎不是逃向缅甸,就是窜出自然保护区,毁坏庄稼、伤害人畜。诸如此类的 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负面效应,不胜枚举。 因此,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保护旅游地的环境呢? 应该从 3 个方面着手。 1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积极倡导环保旅游;这些是环 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工程。我国公民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较缺少自觉进行 环保活动的行为。所以,要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及景区点的宣传窗口,对公众进 行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其树立起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 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如“除了脚 印什么东西都不能留下,除了像片什么东西都不能带走” ,就是非常不错的环 保宣传理念;并且,还要树立环境保护优先意识,积极保护全人类及子孙后代 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另外,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要为了满足个人私 欲而破坏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共存共生、 “天人合一”的观念。 2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旅游区的环境一旦遭到破坏,要想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是非常困难的, 有些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甚至可能会消失。因此,对于旅游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重点应放在预防上,做到防患于未然,前移预防关口。同时,要对已形成的环 5 境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尽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尽力减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如机动车辆进入旅游景区尾气排放所带来的空气 污染,可采用安装净化气装置的措施。九寨沟景区内的旅游观光车就采用天然 气做燃料代替了污染较大的汽油。综合治理是指为了提高治理效果,用较小的 投入取得较大的效益而采取多种方式和多种途径相结合的办法。由于造成环境 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仅采取单一的治理措施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同 时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奏效。 3树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提倡科学的环保旅游 在旅游景区点地环境管理过程中,应采取“开发者保护、利用者补偿、破 坏者恢复、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建立起严格的奖惩制度,谁保护奖励谁、谁 污染谁付费。将环境保护和个人自身经济利益紧密结合,使旅游环境问题解决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之中。另外,严格限制旅游景区容量,减轻由景区容量超载 带来的环境压力。针对某一时段个别景区客流量过多的状况,应采取限售门票、 分散客流、分时游览或利用价格杠杆调节等措施加以解决。在提倡旅游者进行 环保旅游的同时,要加速旅游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提高旅游业的绿色经营水 平。 五、社会文化保护 与旅游活动伴生的社会文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旅游业的 发展在给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 响。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者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带到旅游目 的地,给当地人民带来不同的价值观、社会观、道德观、宗教观、政治观和世 界观,并与当地的社会文化发生撞击,对当地人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影响较大。 另外,旅游活动的开展对当地传统文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民族文化特色 的弱化、民俗庸俗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改变等。旅游行为原是人们追求多样 化生活体验的过程,然而随着旅游的发展却加速了全球多姿多彩文化的单一化 倾向,最后有可能朝着“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失去了文化的多 样性和特色性。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发生,应该加强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 保护。 1加强民族自豪感教育,复兴传统文化 不同国家之间,或同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广泛的文化差异, 这些差异的存在实质上就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促进剂。在当地居民与来自更 富庶的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明显时,当地的文化和风俗就能 成为满足游客需求重要因素,但当这种文化在强烈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媚 俗”心态的驱赶下,文化有可能被当作“廉价商品”出卖,有时甚至以牺牲当 地民族自豪和尊严为代价的。这种倾向应坚决反对。如传统的舞蹈和精湛的手 工艺让位给廉价、粗俗地模仿,节庆活动的商业化倾向,淳朴民风的缺失和消 失等一系列问题,无不让人遗憾。要使本地区的旅游业得到真正意义的长远发 展,必须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保持自身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 不仅传统文化不会慢慢消失;而且还会发扬光大,保持长久不衰的吸引力。 2加强观念引导,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旅游者给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有些人 通过对来访旅游者行为的观察,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消极变化。他们开始 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 不愿吃苦劳动,向往高消费、享乐的生活方 式,从模仿其穿着打扮到思想意识上的“全盘吸收” 。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加强 6 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的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传统地方文化的自豪 感,正确认识旅游者的行为方式和消费观念。在旅游区点杜绝不文明行为地发 生,如娼妓、吸毒、赌博,围追堵截式的兜售商品等。引导旅游地居民正确对 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吸收先进文化,不能盲目崇拜, 全盘接受吸收腐朽文化、颓废文化等。 3制定本土文化保护区,避免外来文化的冲击 在某些地区,旅游已经完全打乱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在一些原始的、 与世隔绝的地区,太多游客的涌入甚至会造成当地居民离开其居住地而迁往别 处以使其生活不受干扰。如在非洲一些地方,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严重影响 了当地人狩猎和游牧的生存方式。为了制止这种情况在易受影响的地区发生, 需要划定当地文化的保护区对其本土文化加以保护和管理。通过划清外来文化 和本土文化之间的界限,从而把旅游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减少到最低程度。这种 保护区仅仅是在濒临灭绝的某一种原始文化保留区域才可能出现,故不能在一 般的区域内随意划定和修建文化保护区。 202 旅游资源开发影响 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一种经济技术活动,它不仅体现在对资源本身的开发 上;而且还体现在旅游资源是否能够得到永续利用,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 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是否能够协调发挥,资源地开发能否给旅游地及当地居民带 来利益等各个方面。全面而科学地分析和评估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政治、经 济、环境、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影响,有利于为旅游地的进一步开发 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一、经济效应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和基础,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旅 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资源要进入市场,必然要进行资源开发使之转变为旅游 产品。从这一角度讲,正是由于开发才使旅游资源具有了经济性,产生了极大 的经济效益。它具体表现在 3 个方面。 1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国际旅游可产生外汇收入,使外汇流入旅游目的地国家。它不仅对国际收 支的平衡做出了贡献,而且创造了商业交易额,提高了家庭收入,增加了就业 和政府税收。而商业企业、个人和政府机构所得到的部分货币又被花费到旅游 目的地经济建设之中,由此带来新一轮的经济活动。从一定程度上说,国内旅 游对一国的经济影响效应也与国际旅游相似。只不过,国际旅游所引发的是外 汇在国家间的流动,而国内旅游则是货币在某一国境内的再分配。因此,不少 国家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且优先发展国际旅游。 7 2提高就业机会和劳动收入 在创造就业和收入方面,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需要交 通、宾馆、旅行社、餐饮、购物、电力、邮政、通讯等配套设施为其服务,而 这些设施又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来支撑运作,这就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世 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弗朗加利认为,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 国家,旅游都被证明是少数几个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在一 些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许多当地人是仅能勉强糊口的农民或渔夫,如果能 参与到旅游业中,他们的家庭收入就会提高一大截。 3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成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收入方面,它还能够带动相关 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经济循环。同时,旅游地的健康发展,能够促进旅游地 经济结构的调整。旅游地为满足旅游者旅游活动的需要,相应的就要调整原来 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力度较大的首先是为旅游业能直接提供服务的领 域,如交通、住宿、餐饮、通讯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又要求其他行业部门 的发展与之相匹配、适应,如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城建、保卫、环保等, 从而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结构和布局。除了上面论述的经济收益外,还有许多外 部经济效应。如发展旅游业可吸引外商投资;加快机场或公共设施开发建设; 吸纳国外资金和人才的流入;加速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缩小国家与国家之间、 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距等。但是,由于旅游业投资见效快、收益高、 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等特点,一些政府部门和投资商只注重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 在没有进行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情况下,盲目上马进行开发,结果导致 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忽视了长期的经济效益。更有一些旅游经营者,为了谋 求经济收益,在资金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以粗放的形式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条 件跟不上,致使某些脆弱的旅游资源加速了其消亡的过程,不仅破坏了资源的 永续利用,还从根本上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效应 为了适应市场的竞争和游客需求的变化,旅游开发必须不断地推出新的旅 游产品,改造和挖掘原有产品的文化内涵。因此,根据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地 调整产品结构和旅游资源开发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业活力常驻,得到 持续、快速地发展。 1提高市场竞争力 旅游资源如能进行有效开发,就能够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形象,从而提 高目的地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吸引目标市场上现实和潜在的旅游者。成功的旅 游资源开发,就是要开发出整体有吸引力的、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从而激活 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使那些潜在的旅游者变为现实的旅游活动参与者,扩大 旅游者数量,增大旅游消费,促进本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2开拓客源市场 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旅游市场的定位以及旅游产品设计是旅游业发展的 核心问题。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定位决定着市场的定位,旅游资源又是旅游产 品设计的原生基础。正确地确立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策划出具有现有和未来 市场前景的旅游产品是形成和提高旅游生产力的关键。因此,旅游资源的科学 开发表现在正确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使旅游资源转变为新的、具有竞争力 旅游产品,从而在已有的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发掘出新的、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 8 总之,要提高我国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占据较好的旅游市场份额, 就必须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使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利用,最终才能不断地开 拓出新的客源市场,取得良好的旅游效益。 三、环境效应 环境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空间,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旅游资 源是环境的构成要素,旅游资源开发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旅游 资源的开发必然会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变化。21 世纪的旅游是一种全新概念的 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的根本宗旨就是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发展。 以旅游开发带动环保,以环保促进旅游,寓环境保护于旅游活动之中,利用环 保推动旅游业发展。这种新的理念可使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互动。正 如世界旅游组织现任秘书长萨维尼亚克所说:“旅游业可以在许多方面帮助保 护环境,特别是它可以通过提供经济刺激的手段来保护那些无法通过其他途径 获得财政收入的资源,如珍奇动物种群、独特的自然景区和文物” 。由此可见, 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效应集中体现在 3 个方面。 1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环境的质量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意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 的改善。人们已经意识到优越的环境质量可使旅游业保持强大的吸引力,如果 没有良好的环境,即使旅游资源再好,也不可能成为人们首选的旅游地。因此, 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已经开始具有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游览阿尔卑斯山 时旅游者会顺便进行净山活动;在德国,许多潜水者会在潜水时顺便清理珊瑚 礁的垃圾。另外,旅游资源开发所获得的旅游经济收入通过旅游资源税、旅游 发展基金等经济手段重新返回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项目中,使环境 保护的措施得以贯彻实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环境的质量。 2推动了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自然界赋存的山川、河流、海洋、湖泊、动物、植被等自然旅游资源,会 对旅游者产生着极大的吸引力。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动了对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 物的保护。人们看到这些资源可以带动一个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旅游业,当然就 要认真的保护这些资源。如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东非和南非为发展旅游业, 建立了 20.72 万 km2 的国家公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庇护所。卢旺达、 肯尼亚、哥斯达黎加等国,就是因为政府认识到了要想发展旅游业赚取更多的 外汇,就必须保护好可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同时,他们也看到了荒野生态系 统及一些保护区的经济价值,所以,就不断投入资金加强保护区的生态恢复和 重建,从而拯救了多处一度濒于荒废的保护地和重要的荒野区。我国境内自然 风景名胜区、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和建设,也从一定程度上 推动了对自然旅游资源和野生动物的保护。 3促进了人文资源、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通过旅游资源开发,一些古建筑、古遗址、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纪念馆得 以修复和养护。如江西南昌滕王阁,借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赋予其新的时代内 涵和特色,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另外,旅游资源开发也是一条保护少 数民族聚居地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旅游资源开发,使当地一些几乎被人 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新得到发掘和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 需求的扩大重新得到发展;传统的音乐、舞蹈和戏曲等重新受到重视和发掘整 理;那些濒临湮灭的历史遗迹、古建筑重新得到维护和管理。这些事实说明, 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 9 保护。 遗憾的是,旅游资源开发也可能为环境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和负面 效应。旅游资源开发引起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区的土地被游客反复践踏,往 往会造成土壤板结导致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植被的生长。旅游者的增 加,也会引起淡水资源的短缺,游客带来的生活垃圾也会污染旅游区水体的质 量。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也会使旅游地变得拥挤不堪,使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 变得相对狭小,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另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能会 对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黄山在修建云谷寺至白鹅岭索道过程中,仅在 白鹅岭就砍伐林木 48450m2。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任意采摘花卉、攀折树枝 和果实、随意砍伐树木取暖、或乱搭帐篷等行为严重破坏了物种和林木。旅游 者打猎、游玩、为野生动物拍照等活动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动物的生活和生存环 境。更严重的是,一些野生动物活动区的居民为了满足旅游者购买纪念品的需 要和赚钱盈利的目的,肆意捕杀野生动物,导致一些珍稀物种濒临灭绝。这些 问题对旅游地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如若不加以科学的管理和保护,将会 造成难以估计的巨大损失。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保护第一”的原则,努力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其他效应 除了上述的各种影响之外,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技术活动, 还会带来其他的如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人们的旅游意识也在逐渐加强,旅游已经成为 人们一种必不可少的、新的生活方式。国内异地旅游,去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 不仅开拓了视野;而且也增强了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内, 大、中、小学生的集体旅游已经非常普遍,这种旅游方式不仅增强了他们的集 体主义精神,而且更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这个角度讲,旅游成为了 一种增进民族情感的促进力量。遗憾的是,不同背景人们之间的交往并不总是 有益无害的,在某些情况下,这种交往可能会造成文化、社会和道德上的嬗变。 虽然,不同地区人们的交往可以促进对彼此生活方式的了解,促进对某些特定 地区特有问题的进一步重视,但旅游过程中的不满意或误会,也可能会产生反 感、歧视、不信任甚至敌意。 尽管旅游被推崇为是促进世界和平与理解的重要力量,但在现实情况中却 远非这么理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跨国旅游正逐年增加,使得不同 背景、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们可直接接触,当他们之间的差异非 常巨大且极为明显时,由于相互之间在政治、社会、文化、道德等方面不同, 会使双方各站在不同角度来认识对方,这样双方之间就会产生不友好、对立、 甚至是敌意。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国际旅游巨大效益的诱惑,会使一些大公司 在不发达国家形成“新殖民主义式”的开发。由于 经济能力的制约,这种新殖 民主义开发可能会夺走当地的开发权力,并将其集中在少数几个跨国公司手中。 不仅如此,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如宾馆饭店、娱乐和其他设施的经营等,那些 薪水高并受人尊重的职位,均可能被那些有经验和专长的外籍员工占据,而那 些挣钱少且层次低的工作往往留给当地人,这种明显的歧视很有可能酿成反对 甚至仇恨。这种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影响一定要要引起旅游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0 203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忽视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一味向大 自然的索取,就可能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生态平衡,从而会品尝到由 此而带来的苦果。严重的环境问题会全方位地威胁着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不 断恶化,会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 高涨,可持续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1962 年,由美国海洋生物学家 R卡逊(Rachel Carson)所著的寂静的 春天和 1972 年由罗马俱乐部出版的增长的极限 ,揭开了人类可持续发展 理论研究的序幕。1972 年 6 月 5 日14 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 德哥尔摩召开,这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1980 年 3 月 5 日,联合国大会向世界各国发出呼吁: “必须研究自然、社会、生态、经济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 保全球的持续发展” 。但由于当时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的呼吁并未得到广大发展 中国家的响应,许多发展中国家并未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1987 年, 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Brundtland )任主席的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正式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 ( Our Common Future)的研 究报告,报告首次提出“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把环境与发展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由此,才在全世界各个国家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的浪潮。 1992 年 6 月 3 日14 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在巴西的里约热 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21 世纪议程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两个纲领性 文件,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战 略。至此,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政策与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战略 方针。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思想自提出以来,被不断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由此而引出的可 持续发展的定义也众说纷纭,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都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诠释。如从哲学角度主张建立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以生物 圈和人类共存与发展为价值取向,转变以人类自我为中心为以人类与自然界的 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为中心的生态、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从而保证了人类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地理区域经济角度,强调“人地”关系的协调统一,实现 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繁荣;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指出可持续发展包含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 3 个方面,是 3 者协调构成的复合系统,其功能是有效地 调控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平衡,使人类在保护、节省资源的条件下,促进经济、 社会、环境的全面进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尽管这些学科的出发点不同, 但是它们的阐述中都包含了“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关系”的思想,而这 一点正是对人类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是人类谋求新的发展模式的基础。 尽管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仍未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定义,但目前真正得 11 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定义是,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书中提出的: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根据这一定 义,不难看出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 谐发展,它的最终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护资源和生 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可持续发展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 和谐状态,而是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环境资源与自然 资源的永续发展和利用,也必须考虑到资源开发、投资取向、技术发展导向以 及制度变迁等因素,使现在和未来的需求达到和谐统一。它不仅包括时间维的 “代际公平” ,还应包括空间维的“区际公平” ,强调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各 个地区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最有效地保护当代和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自然资源, 使其发挥生态可持续能力以满足全人类今天、明天以至未来发展的需要。它所 重视的是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把眼前利益 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指导人类走向新的繁 荣。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括了以下 4 个关键性的要素: 一是需求要素。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人 类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不仅包括维持生存所必须的食物、水资源、住房、衣 物等基本需求,而且还包括满足人类各种欲望。如改善生活质量、自我实现、 尊重感和安全感、更多假期等精神的、高层次的需求。 二是资源要素。环境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们 的优劣与完整与否对未来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由于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可 更新资源和自然环境承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要考虑到资源的承受能力,对环 境资源存量必须加以保护,最低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和最低限度地排放污 染物。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活力,不仅仅是环境方面的要求;而且还包括经济、 文化和社会资源方面的要求。 三是未来性要素。自然界和社会的供应能力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和欲 望又是无止境的,这就使供需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于是当代人过度使用不可 再生资源及可更新资源超过其更新的速度和能力,就减少和损害了后代人对资 源的利用。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关注后代们的福利,使他们从资源、机遇和 选择中所获得的收益至少和当代人所继承的一样良好。 四是公平性要素。这里的公平不仅包括代际间的公平,而且包括当代人之 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要求当代人理智地调节自身的行为,理智地调节与后 代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适度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及合理地使用与保护环境, 努力做到使自己发展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是指当代 各社会阶层(穷人与富人) 、各民族、各区域之间,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 的收益与成本的分配应是合理与公平的。这些对公平的考虑至少在四个方面与 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首先,因为那些承担负面成本压力的人们逐渐成为地位 低下的社会群体;其次,通常情况下,贫穷会促使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因为 经常表现为急功近利;再次,政策的效果取决于人们的财富,所以趋向于把穷 人排斥在外,特别是对资源实行高收费的政策时表现更为明显;最后,如果不 在当今社会推广公平的原则,那么对未来人类的公平也就无从谈起。 可持续发展包含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它追求人类的发展、社会 的公平且追求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以此为核心来创造一个臻于完美的 人类世界。 3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旅游业作为迅猛发展的朝阳产业,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上世 纪 90 年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国际旅游组织和旅游研究领域的广泛重 视。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和世 界旅游组织(WTO) 等在西班牙召开“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 ,通过了可持 续旅游发展宪章 ,并同时制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宪章强调旅游 业发展要将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规划指南 ,把旅游可持续发展 的定义界定为“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 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 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 ”。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 是旅游业发展要以不破坏其赖以生存利用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 前提,并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资金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续利用;二是旅游资 源应能承载日益增长的旅游者数量,动态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 并能保持对未来旅游者的吸引力;三是旅游业必须能满足当地居民长期发展经 济,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其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以系统的、协调的、 全局的、长远的方式来发展旅游,其核心就是协调旅游地生态环境、旅游地居 民生活和文化以及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兼顾三者的利益,使旅游业稳定、有 序、持续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基本内容 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核心就是要实现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满足旅游区居民 需求相统一,保证当代人在从事旅游活动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 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包括 5 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生态保护意识 促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效应的理解,树立和强化全人类的生 态保护意识。 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习惯,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实践符合旅游可持 续发展的标准。为了使旅游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人们应该对旅游报以 支持和理解的态度,团结一致、相互尊重和积极参与。旅游发展是建立在生态 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的,因此要强化全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 (2)资源可持续利用 保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生存能力,减缓非更新资源的衰竭速度,改善增 长的质量,解决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非持续性发展问题。以最小的旅游 环境与资源投入要素使用量获取最大的旅游效益总量,即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 取最大的旅游综合效益,使旅游发展保持可持续性。旅游活动每年持续很长时 间,客观上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的经济方法 在当地和整个区域的使用效果,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国家开发与保护战略 构建国家综合开发与保护的总体框架,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旅游业的发 展是存在贫富差异的,一般而言,旅游业发达地区多能将资本不断地投入新的 领域,因而为了获取最大收益常常不顾环境的承受力;旅游业不发达地区为谋 求温饱则滥用旅游资源和环境要素。据研究,最富裕和最贫困的旅游地往往比 居中的旅游地造成更大的环境损害。因此,各国政府应该从总体上宏观把握建 立起综合发展与保护的总体框架,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4)评价体系规范化、科学化 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提高旅游生态持续性评价体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13 要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永续地提供发展空间,就一定要 注意衡量以下 4 个“水平”:即旅游环境评价指标参数的科学水平、旅游开发 地的最小安全水平、可接受的旅游风险水平和旅游地生态发育的空间水平。这 些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地生态环境可承载容量的极限。一 旦超过了这些极限,就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因此,保护好旅游环境,维 护良好的生态持续性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5)和谐发展、生态平衡理念 树立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护好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需要实现旅游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要求人类从生态观念 出发,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使后代人在满足其发展旅游业的需求时仍有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 三、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1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种方式,是在人类环 境意识的逐渐觉醒之下产生的。它的问世,至今不过一、二十年。1980 年,加 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Claude Moulin)在他的“有当地居民与社团参与的生态 与文化旅游规划”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1983 年国际自 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克瑞(HCeballos Lascuruin)在文献中首先使用了“生态旅游”一词,并在 1986 年墨西哥召开的 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得到确认。 生态旅游最初渊源于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长期生活在大都市喧哗 吵闹环境里的人们,发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去追求一种静谧、安逸,可以得 到更好的放松和休憩。后来,这种旅游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一种新的 旅游时尚。 “回归自然”的旅游,最初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常常被称为“绿 色旅游” 。还有许多国家将这种旅游方式称为“环境友好旅游” 、 “自然导向旅游” 、 “软旅游” 、 “负责任旅游” 、 “适宜旅游”等。尽管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兴 的旅游方式,而“生态旅游”一词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其概念的界定至今 仍没有统一。国内外的学者专家们曾给出不同的定义,但却难以涵盖其所有内 涵。纵观“生态旅游”的各种定义不难发现,生态旅游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 概念,其内涵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对生态旅 游内涵的界定实际上是人们对生态旅游的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深 化的认识过程。 就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可将生态旅游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 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 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 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 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2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二者虽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但同样肩负着保 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地经济、社会效益的重任。 生态旅游之所以被视为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而成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 主要因为它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根本宗旨就是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取 得环境保护和经济收益的“双赢” 。 14 首先,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生态旅游大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生态环境 的保护。它将生态保护的思想融入到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过程之中,不仅重 视经济效益,同时强调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次,生态旅游不仅为人们提供游玩、娱乐的场所,而且使旅游者在旅游 的过程中接受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生态教育。在拥抱大自然的同时,自觉自 愿并主动地保护环境,竭力避免破坏资源、环境行为的发生,树立强烈的环保 意识。 最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社 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相结合。所有可供选择的旅游方式都必须有助于提 高人们的旅游感受,有利于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 平,有助于加强游客和旅游地居民之间社会文化的相互联系,并产生积极的影 响。而生态旅游正是遵循这一原则,不但给旅游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可提 供许多就业机会,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生态旅游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保护生态持续性、保持经济增长性和保持社会稳 定性的全新可持续发展旅游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战略,是影响旅游业未来前景和发 展的一种观念,一种指导思想;而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开展生态 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只有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 为指导思想,才会具有生命力并获得长足的发展。因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无 论在外延上还是在内涵上都可以覆盖生态旅游,这一点也正是二者的区别之处。 那种将开展生态旅游简单地看作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其对旅游业可 持续发展的作用的旅游,不能称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 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趋势与实现途径 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随着环境保护主义和“绿色”意识的逐渐兴起, 人们开始对旅游增长速度的减缓、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等问题提出了质疑,并 开始考虑一个长期的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和新的旅游形式。这一质疑最有价值的 结果就是终于发现了可持续发展与旅游的联系,提出了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可 持续旅游是一个长期的概念,它审视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性,确保旅游消费不 超出目的地满足未来旅游者需求的能力。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短短几年内就已 风靡全球,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浪潮。 为了进一步讨论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增长及潜力,以下选择了 几个案例来说明其发展的趋势。 (1) 尼泊尔的安那波那保护区 尼泊尔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个小国,因其社会文化和生物的多样性 而文明遐迩。每年有 3 万多人到那里进行徒步旅游。前几年的旅游发展导致了 很多客栈和茶馆的兴建。旅游业已成为尼泊尔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为此也 付出了严重的环境代价。为了提供能源和烹饪燃料,大片森林惨遭砍伐。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