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_第4页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化基础知识 2007年10月 1 序 标准与你的生活相伴 标准化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标准化检查员是企业开展标 准化工作的主要力量 2 主要内容: *1、标准化概述 *2、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3、采用国际标准 *4、企业标准化 5、服务标准化 6、农业标准化 7、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及 电磁兼容标准化 8、信息技术标准化 9、标准信息及检索 3 第一章、 标准化概述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概况 第二节 标准化的概念及标准分类 第三节 标准的性质 第四节 我国标准分级 第五节 标准化的方法原理 4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概况 一、标准化发展阶段 1、原始标准化阶段 有史以来,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抵御不良环境因素和野 兽的袭扰,逐步形成了构筑方法、形式和用材以及工具的相 似和统一要求,从而形成了最原始的标准化建筑方法。 为了生活的多样化,需要进行物质的交换和分配,需要 表述定量的概念和事物,如工具的尺寸和数量,狩猎物的大 小和多少,开始用自己的手足来表达计量单位,逐渐发展到 用比较稳定而统一的物质作为计量参考单位。 5 原始标准化阶段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和有效性,从 开始使用简单的石、木、骨器,到使用较 复杂而更有效的加工工具,通过在劳动生 产中实践、改进、推广,逐渐呈现出明显 的工艺标准化的特征和方法。 以上这些无意识的活动,在劳动中逐步 形成了带有标准化色彩的工具和原始语言 基础上的符号、记号,已经成为标准化活 动的雏形,也就是我们说的原始标准化阶 段。 6 2、古代标准化阶段 古代人类历史上进行了两次 社会大分工,一次是农业和畜牧 业的分离,一次是手工业从农业 中分离出来,大大推动了生产力 的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发达, 促进人们有意识的去制定标准, 以规范人类生产和交换活动。 7 如:春秋战国时期伯乐就著了相马 论;北魏贾思勰编著了齐民要 术 ; 唐陆羽撰写了茶经 ; 元代的农桑辑要 ; 明代编撰的救荒本草;杨时乔的 新刻马术;清代方观承撰写的 棉花图以及陈琮(cong)编辑的 烟草谱待等都是我国古代农牧 业标准化经典集要。 8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后,由于手工业的分工细化, 要求工艺技术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必然对生产的标 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春秋末期的考工记就是一部手工业的技 术标准总汇,书中记述了30项手工生产品的设计规 范及制造工艺等要求,总结了当时 手工业生产的科 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成果。 又如 李诚的 营造法式 中对建筑设计、建 筑材料 和建筑结构的方面的规定。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关于药用动植物 的特 性、制备方法、方剂 的记载,更是极为规范的标准 文件。 9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是用诏书这一法律形式对计量器 具、文字、货币、道路、车辆、兵器等进行了全国性 统一,在工律中规定:“与器同物者,其大小 短长广必等”。特别是到了北宋时期,毕升首创活 字印刷术,成功的运用了标准件、互换性、系列化 、通用化等标准化基本原则和方法,孕育了现代标 准化的原理,堪称我国乃至世界标准化发展史的里 程碑。 在古代标准化中,标准化已呈现出以统一化、简 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及互换性为内容的形 式,而且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标准化理论和方法。 10 古代标准化主要表现为: 1、语言、文字和符号的标准化; 2、度量衡具的标准化,如:秦始皇统一中国 后用政令统一中国的度量衡; 3、石器和青铜器的标准化:兵器的铁器、铜 器制造工艺、材料 4、建筑业标准化:如木制砖模生产砖坯 5、交通运输标准化:各种马车、战车制造工 艺、材料 11 3、近代标准化 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 工业革命,由此产生了近代标准化。 出现了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研究 ,标准化领域不断扩大。是真正意义上的标 准化,也是当今标准化的基础。近代标准化 是以工业标准化为代表的标准化。 1906年成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1947年成立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 12 4、现代标准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二十 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进入了现代管理 的新阶段。标准化也随着扩展到社会生活 的各个领域,展现了新的特点: l标准化领域不断扩大:通信、生物科技等。 l系统理论成为现代标准化的基础。 l国际标准化迅速发展。 l新技术不断涌现。 13 二、标准化法规发展历程 l标准化法规发展历程 l1962年,国务院颁布工农业产品和工 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 l1979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准化管理条例 l1988年12月29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 国标准化法,1990年国务院颁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14 l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l标准化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l标准化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实施条例 l标准化地方法规山东省实施标准化法 办法 l部门规章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l政府规章 l规范性文件 山东省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办法 15 标准化法 l工作内容 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对标准的 实施进行监督 l管理体制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与有关 主管部门分工管理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16 标准化法 l我国标准分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 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 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l标准的性质 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 17 山东省实施标准化法办法 1995年12月14日通过,1995年12月14日 公布;后经省八届人大常委会30次会议 修订,并于1997年10月15日公布。 办法分5个部分: 地方标准制定的范围 企业标准备案的程序 18 第十三条 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凡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产品,禁止生 产、销售和进口。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按照产品所执行的 标准组织生产、检验。 第十八条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 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应当 自行审查或者报请标准化工作的行政主 管部门进行审查,保证符合标准化要求 。 19 山东省技术监督局企业标准化检查员管 理办法规定: P458 二、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和标准化工作的 需要在本企业标准化人员中任命专兼职 标准化检查员。 山东省技术监督局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 记管理办法规定: P459 第三条受理登记部门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经过培训合格的标准化专职人员 ; 20 第二节 标准及标准分类 一、 标准及相关概念 (一) 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 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的批准,共同使用和 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21 标准概念的6项含义: l目的: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大社会效益 。 l本质属性:对标准对象的统一规定。 l标准的对象具有重复性。 l标准是协商一致的产物。 l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技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 l标准有一套规定的格式和制定颁发程序。 22 (二)规范性文件: 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 或规定特性的文件。 (三)技术规范:规定产品、过程或服 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 (四) 协商一致:普遍同意,表征为对于 实质性问题,有关重要方面没有坚持反对 意见并按程序对有关各方的观点进行了研 究和争议经过了协调。 注:协商一致并不意味着没有异议。 23 (五) 标准化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一些国家对标准化给出 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 有下列三个 l桑德斯在1972发表的标准化目的与原理一书 中把“标准化”定义为: 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 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并适当考虑产品的使用条 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 有秩序的特定活动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定的过程 。 24 l1983年,我国在GB 3935标准化 基本术语中定义“标准化”为: “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 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或概念, 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 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 25 lISO/IEC第2号指南:1996中把“标准化”定义为 :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 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 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 准的过程。 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 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 促进技术合作。 l上述定义,尽管文字表述不同,但内涵基本一致 ,即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是一个包括制订标准、实施标准等内容的活动过 程。 26 标准化定义的5个内涵: 1、标准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而是一项有组 织的活动过程。 2、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成果,标准的效能和目 的都是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来体现。 3、标准化的效果,只有当标准在实践中付诸实 施后才能表现出来,决不是制订一个或一组 标准就可以了事的,有再好的标准或标准体 系,如果没有共同与重复利用,就不会产生 效果。 27 4、标准化的对象和领域,是在随着 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扩展和深化的。 5、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改进 活动过程和产品的适用性,提高活 动质量、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同 时达到便于交流和协作,消除经济 技术壁垒。 28 二、标准分类 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 层级分类法: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 对象分类法:如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 等。 属性分类法: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29 三 标准的性质 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 内通过法律、法规等强制手段加以实施的 标准。 强制性标准是国家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 ,它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 关于“技术法规”的定义,即:强制执行 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方法的、包括 可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 30 强制性标准的范围: 1、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 2、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3、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 、环境保护等技术要求; 4、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以及 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其他要求; 5、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环境质量要求; 6、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 7、防止欺骗、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 8、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 31 推荐性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 或非强制性标准 生产、交换、使用等 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 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 在我国,推荐性标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但是一旦被强制性标准引用,或纳入指令性 文件便具有了约束力。 企业明示执行的推荐性标准,在企业内部具 有强制性或约束力,并应承担相应的质量责 任。 32 指导性技术文件: l是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 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 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 标准文件。 l指导性技术文件不宜由标准引用使其具有 强制性或行政约束力。 l指导性技术文件三年复审,以决定是否继 续有效,转化为国家标准或撤消。 33 四 我国标准分级 l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 分为: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34 l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 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计划、统一审定 、统一编号和统一批准发布。 国家标准编号由国家标准代号(GB、 GB/T) 、发布顺序号(7718)、发布年代号(1994 ) 如:GB7718-1994、GB/T1.1-2000等。 那么,我国国家标准的情况如何呢? 35 2006年我国批准发布国家标准1909项 在 1909项标准中,包括制定标准1080项, 比上年增加390项;修订标准829项,比上年增 加199项。1909项标准中,包括强制性标准276 项;推荐性标准1613项;指导性技术文件20项 。 截至2006年底,国家标准总数为21410项。 其中,强制性标准3084项,占14.41%;推荐性 标准18231项,占85.15%;指导性技术文件95项 ,占0.44%;此外,2006年批准、发布的国家标 准样品共95项。 36 2006年,国家标准委全年共下达13800多 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 其中的9500多项为修订项目,目的是实现3年内国 家标准总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 更大程度地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及社会 发展的需要,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资源节约、食 品安全、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和提高产品质量等 方面,要在自主创新和国际突破上下大气力。 2007年是完成9500多项国家标准修订任务,解决 国家标准老化、制修订周期过长等问题至为关键 的一年。可以肯定的是,2007年和2008年完成制 修订的国家标准数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另据统计,2006年备案行业标准2204项,地 方标准2150项。截至2006年底,累计备案的行业 标准共33552项,累计备案的地方标共准10304项 。 37 l行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 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制定行业标准(含标准 样品的制作)。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编制计 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 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后,即 行作废。 行业标准编号:行业标准代号、标准发布顺 序号和发布年代号。如:SH/T16262005, HG/T 435-1997 38 l地方标准 根据标准化法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准化法办法的规定,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 准而又需要在山东省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制定 山东省地方标准。(市、地以下可制定农业地方规范 ); 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统一计划、组织制定、审批、编号和发布; 地方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后、 即行废止; 地方标准编号: DB37/267-2000 DB37/T234-2002 39 l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 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制定的标准 企业标准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 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企业标准的代号、编号方法如下: Q/SH3055.266-2006 Q/JHG001-2002 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均为强制性。 40 第五节 标准化的方法原理 l标准化的方法原理主要有: 简化、统一、协调、优化。 41 l简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 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 需要的标准化形式和方法。 l简化一般是事后进行的,也就是事物的多 样化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才对事物 的类型数目加以缩减。 简 化 42 l统一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 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方法。 l统一的实质是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效用)或其他 技术特征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标准 确定下来。因此,统一的概念与简化的概念是有 区别的。前者着眼于取得一致性,即从个性中提 炼共性;后者则着眼于精炼,在简化过程中往往 保存若干合理的品种,简化的目的并非简化为只 有一种。 统 一 43 是针对标准系统的,以系统的 观点处理标 准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协调标准系统 中各相关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标准为 接口协调各部门、各专业、各个环节之间 的关系,解决各有关方连接和配合的科学 性和合理性,使标准在一定时间保持相对 平衡和稳定。 协 调: 44 是指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 件 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 行 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 优化原理: 45 第二章标准的制定、实施与监督 l第一节 标准的制定 l第二节 标准的实施 l第三节 标准实施的监督 46 第一节 标准的制定 一、制定标准的原则 1、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 的利益,保护环境。 2、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 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使用要求,有利于产品通 用互换,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3、应当做到有关标准的协调配套。 4、应当有利于促进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 5、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 作用。 47 二、制定标准的工作程序 主要分九个阶段: 1、预备阶段:提出新标准项目建议提案。 2、立项阶段:标准化管理部门对通过审查和协调的 新工作建议项目建议,编制下达计划。 3、起草阶段: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调研论证、编 制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4、征求意见阶段: 5、审查阶段: 6、批准阶段: 7、出版阶段: 8、复审阶段: 9、废止阶段: 48 第二节 标准的实施 一、实施标准的重要性 1、标准只有通过实施才能体现出标准的作用 及效果 2、标准中规定的技术内容和指标水平是否先 进、合理,只有将标准贯彻实施到生产、技 术及贸易活动来检验,才能正确的衡量、评 价标准的质量和水平。 3、标准只有通过实施才能使标准不断的由低 级向高级发展。 49 二、实施标准的基本原则 1.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 标准,企业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 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2.推荐性标准鼓励企业采用,企业一旦采用对企 业而言必须严格执行。 3.已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应严格执行。 4.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依照合同的约定执行。 50 三、组织实施标准的重点 1.强制性标准; 2.重要的基础性标准; 3.重要的管理性标准; 4.重要的产品标准。 51 四、企业实施标准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1.制定实施标准的计划; 2.实施标准的准备; 1.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对实施标准进行协调 ; 2.向有关人员宣传讲解标准; 3.进行技术准备,必要时应进行技术改造或技术攻 关; 4.进行物质准备,为实施标准创造物质条件。 3.实施标准。 4.检查和验收。 5.总结。 52 第三节 标准实施的监督 l 对标准实施的监督,是指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 行督促、检查和处理的活动。监督检查包括上级 有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企业自身的监督检 查。 l一、监督检查的内容: 1.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标识和包装是否符合有关标 准的规定; 2.生产过程中标准执行情况; 3.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技 术和设备,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53 二、监督检查的管理体制 1.标准化法规定,县级以上政府标准化 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 2.监督检查分类: 1.代表国家进行的监督,称国家监督; 2.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称行业监督; 3.社会新闻媒体、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产 品的经销者、消费者和用户对标准实施情况 进行的监督,称社会监督。 4.企业自我监督。 54 三、企业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方式 1.新产品标准化审查; 2.按标准检验和处理; 3.对实施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情况 进行审核、检查。 55 第三章 采用国际标准 l第一节 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概念 l第二节 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 l第三节 推进采用国际标准的政策和措施 l第四节 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证书和标志 56 GB/T20000.22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 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 国际标准通常是反映全球工业界、研究人员 、消费者和法规制定部门经验的结晶,包含了各 国的共同需求,因此采用国际标准是消除贸易技 术壁垒的重要基础之一。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尽 量采用和使用国际标准,并且尽快废止与国际标 准有冲突的国家标准和其他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由于国家安全、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保 护环境以及基本气候、地理或技术问题的原因, 在任何情况下完全采用国际标准是不合实际的。 因此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同时需要根据上述正 当理由考虑我国国情,但需要注意不要任意扩大 正当理由的范围。 57 第一节 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概念 1、采用国际标准的含义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规定:采用国际标准 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 ,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标、行标 、地标和企业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 批发布。 2、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ISO、IEC、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 标准化组织(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组织 制定的标准。 58 3、编辑性修改 国家标准对国际标准在不变更标准技术内容条件下 允许的修改。 4、技术性差异:指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 容上的不同。 5、反之亦然原则 国际标准可以接受的内容在国家标准中也可以 接受,反之,国家标准可以接受的内容在国际标准 中也可以接受,因此,符合国家标准就意味着符合 国际标准。 59 6、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及代号 等同(IDT)、修改(MOD)、非等效(NEQ) 一致性 程度 含义 代号 等同 identical 国家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即 a)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完全相同,或者 b)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但可以包含规定的小的编 辑性修改。 “反之亦然原则”适用。 IDT 修改 modified 国家标准“修改”了相应的国际标准,即允许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 存在技术性差异,并对技术性差异进行清楚地标识和解释。国家标 准在结构上与相应国际标准相同,但如不影响对两个标准的内容进 行比较,允许改变文本结构。“修改”的标准还可包括“等同”条 件下的编辑性修改的内容。 “反之亦然原则”不适用。 MOD 非等效 not equivalent 国家标准“非等效”于国际标准,即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 术内容和文体结构上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进行清楚地标识 。 这种一致性程序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 NEQ 60 7、国外先进标准 (1)国际上有权威的国际组织制定 的标准。 (2)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性组织制 定的标准。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等 组织制定的标准。 (3)世界主要经济技术发达国家的 国家标准。如:美国国家标准(ANSI)、德 国国家标准(DlN)、英国国家标准(BS) 、日本国工业标准(JIS)、法国国家标 准(NF)。 61 (4)国际上公认的行业性团体标 准。如: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ASTM)、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l) 、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标准、 美国军用标准(MIL)、英国劳氏船 级社船舶入级规范(LR)标准等。 (5)国际上公认的先进企业标 准。如:美国波音公司、美国IBM公 司、美国HP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 、瑞士钟表公司等制定的公司标准 。 62 第二节 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 l采用国际标准的重要性 1.采用国际标准能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新产品 开发和技术改造。 1.(1)通过采用国际标准,能及时了解国际技术水平 ; 2.(2)采用国际标准能提出技术公关项目; 3.(3)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4.(4)给企业提供技术改造的方向和目标。 2.采用国际标准能提高产品质量、消除贸易壁垒, 扩大国际贸易 3.有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63 第二节 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 l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发展概况: 我国从1982年,先后召开了五次采 用国际标准会议,还制订了许多推动全 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政策、办法和措 施。 64 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方针政策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为主、分类指导、国 际接轨”的工作方针。 采标标志制度 采标标志是我国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一种专用 证明标志,是企业对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要求 的自我声明形式。 65 第三节 推进采用国际标准的政策和措施 1、对采用国际标准的重点产品和项目,国家各级技术进 步计划中应尽可能优先安排。需要进行技术改造的 ,有关部门应优先纳入技术改造计划。 2、在评定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和审定免检产品时,在同 等条件下,要对采用国际标准产品给予优先考虑。 3、对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政府采购,在设备、原材料 、备品备件等采购时,应优先采购采用国际标准的 产品。 4、各级标准化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为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提 供标准资料和咨询服务。 5、国家对采用国际标准产品实行标志制度。 66 第四节 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证书和标志 (一)国家推行企业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的目的 1、标准化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 2、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在全国推行“采用 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3、在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的若干意见中,把“国 家对采用国际标准产品实行标志制度”作为国家推 进采标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 67 (二) 采标标志 1、采用国际标准产品使用采标标志,表明产品实物质 量达到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水平,可以提 高采用国际标准产品在市场和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 信誉,有利于企业及其产品参与国外市场竞争。 2、对采用国际标准产品实行标志制度,是企业自我评价 制度,也是企业对其采用国际标准产品的质量达到 国际标准的一种自我申明形式。 3、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是我国采用国际标准产品的专 用证明标志,由企业自愿采用,并对使用采用国际 标准产品标志的产品质量承担责任。 68 (三)使用采标标志的条件 1.产品按照等同、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 组织生产; 2.产品质量稳定达标并批量生产; 3.属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采标目录内的产品。 (四) 对企业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实行监督 审查制度 69 第四章 企业标准化 l第一节 基本概念 70 l一、企业标准化: l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 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 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l注1: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 。 l注2: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 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成功。 71 对企业标准化的理解: l企业标准化的一般概念应把握其是以企业获得最佳 秩序和效益为目的,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大 量出现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为对象,以先进的科学 、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制定 和组织实施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有组 织的系统活动。 l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和实 施标准体系。包括制定、发布企业标准,组织实施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监督、合格评价和评定 并分析改进。 72 l二、标准体系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该定义有如下含义; l1“一定范围”是指标准体系所包括的范围,也是标准系统 活动的范围。 l2内在联系包括以下三种联系: l(1)“系统联系” l(2)“结构联系”:“上下联系”、“左右联系” l(3)“功能联系” l3“科学的有机整体”是指根据“内在联系”原则制定的标 准都得到贯彻以后,才能发挥出标准化系统的功能,才能使 一个整体系统达到最佳秩序。 73 l三、标准体系表: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 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l四、企业标准体系: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 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企业标准体系是标准体系的一种,其覆盖范围是 一个企业,凡是企业范围内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 的标准化对象都应制定企业标准,并纳入企业标准体 系。 l五、企业标准体系表: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 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简言之,用图表表达企业建立 的企业标准体系,称之为企业标准体系表。 74 第二节 企业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l一、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 l二、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稳定和提高质量的保 证 l三、企业标准化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手段 l四、企业标准化是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 有效方法 75 第三节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lGB/T 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规定了企业 标准化工作的7项要求: l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 法规、方针政策 l二、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l三、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l四、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l五、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l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l七、参加国内、国外有关标准化活动 76 第四节 企业标准体系概论 一、企业标准体系的特征: l(一)、目的性:建立标准体系,应当紧紧围 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和企业的自身运作特点进 行,盲目照搬其他企业的现成的标准体系,是 企业建立标准体系时目标性不明确的主要表现 。 l(二)、集成性:现代标准体系是以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的标准的集成为特征。 77 企业标准体系的特征(续): (三)、层次性:企业标准体系是一个典型的 复杂系统,有许许多多的 单项标准集成。标 准体系的机构分层次展开,一般是高层次对 低一级的结构层次有制约作用,而低层次又 是高层次的基础。 (四)、动态性:企业标准体系客观存在于企 业生产经营的大系统中,始终受到企业的总 方针目标的制约,总方针目标的任何变化, 都直接影响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和实施。 78 同时,由于系统的不断优化要 求,也要不断持续淘汰那些不适用 的、功能低劣或重复的要素,及时 补充新的要素,对那些影响企业标 准体系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管理 要求的项目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 施,以保证企业标准体系的动态的 持续改进。 79 二、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l企业标准体系由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6- 2003)、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7-2003)、管理标 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 系评价与改进(GB/T 19273-2003)组成。 l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给出了企业 标准体系的结构图,如图所示,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是企业贯彻的标准化法律、法规以及企业标 准化规定,第二层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个体系 间的连线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作用。 第三层是工作标准,工作标准应当同时实施技术标准 和管理标准中的相应规定,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共 同指导、制约下的下层次标准。 80 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标准,即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都是在上级标准化法律、法规,本 企业的标准化规定和本企业的方针 目标及各种相关法规的指导下形成 的。包括企业应当贯彻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制定 的企业标准。 81 第五节 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 一、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总要求 企业应按照以下三项国家标准: GB/T 15496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 15497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 和工作标准体系要求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加 以实施,并持续评审与改进其有效性。 82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符合以下要求: l1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 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 l2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有关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l3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应能满足企业生产、技 术和经营的需要; l4企业标准体系应在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框架下制 定; l5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相互协调; l6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应能保证技术标 准体系的实施; l7企业标准体系应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并提供 支持。 83 二、机构、人员和培训 l(一)企业标准化机构的形式 lGBT 15496总结我国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经 验,推荐了以下三种机构形式: l第一种形式:设专职机构(如标准化科、处 ),在厂长(经理)或总工程师的领导下, 统一管理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在有关职能管 理部门(如设计、工艺、营销等部门)和车 间设标准化组或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本单 位的标准化工作,业务上受企业标准化机构 的领导。 84 l第二种形式:设立厂长(经理)或总工 程师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企业标 准化委员会,负责重大问题的讨论、审 查和决策。具体办事机构的设置与第一 种形式相同。 l第三种形式:企业不设专职标准化机构 ,指定有关职能部门统一(或分别)负 责企业标准化工作,重大问题由企业领 导审批、协调。 l无论那种形式,企业各职能部门和生产 单位都要确定负责标准化工作的人员。 85 l(二)标准化人员的基本要求 l标准化人员是指在企业专职(或兼职 )从事标准化工作的科技人员和管理 人员。 l对标准化人员除要求具备其他科技人 员或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外,还应符 合从事标准化工作所应具备的以下基 本要求: l1熟悉并能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 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 86 l2具备从事标准化工作所需要的标 准化知识、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 经过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培 训机构的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 l3熟悉本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 现状,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 l4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算 机应用及文字表达能力和外语水平 。 87 l(三)企业标准化培训 l由于标准的动态性决定了标准化培训是标准化工 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贯彻标准化法律、法规和 实施标准的重要环节。 l培训的对象和要求: l1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国家有 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了解标准化 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管辖范围内的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并能贯彻和运用。 l2专职标准化人员经过培训要达到前述的要求。 l3一般管理人员与现场工作人员,他们的标准化 工作任务主要是实施有关标准,对他们的基本要 求是熟悉并能够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标准 。 88 三、职责 1、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l 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 、政策、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l 确定与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 任务和目标。 l 确定企业标准化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l 审批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和标准化活动经费 。 l 组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审批企业标准和企业标 准体系。 l鼓励、表彰为企业标准化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89 2、 企业标准化机构及其人员的职责 l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中与本企业 相关的要求。 l 组织制定并落实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 编制企业标准规划和计划。 l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 体系表。 l 组织制定企业标准,认真做好企业产品标 准的备案工作。 l 组织实施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各类标准。 。 90 l对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l 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 l 组织本企业标准化培训。 l 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文件及有关资料。 l 承担和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和有 关活动。 3、 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l 组织实施企业标准化机构下达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 l 组织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标准。 l 按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奖惩。 91 四、企业标准化管理 和规划、计划 1、 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管理制度) l 规定企业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任务、职责、工 作方法与要求; l 规定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 及具体要求; l 规定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法 、要求、程序和分工; l 规定标准及标准信息的搜集、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 l 规定实施各级有关标准的程序和方法; l 规定标准化规划、计划内容、工作程序和要求; l 规定标准化培训的任务、目标、方法和程序; l 规定标准化成果奖励工作程序和要求。 92 2、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 l制、修订企业标准项目的规划和计划 。 l采标规划和计划。 l标准化科研的规划和计划。 l实施标准的项目计划。 l标准化培训计划。 93 五、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 1、企业标准化信息的范围 l 企业生产、经营、科技、贸易等方面有效 的各种标准文本; l 有关刊物; l 有关法律法规; l与企业有关的标准化信息。 94 2、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l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息收集渠道; l 及时了解和收集有关标准的发布、修改和 废止信息; l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登记,及时传到有 关部门; l 实现标准化信息计算机管理; l 加入标准化信息网。 95 第六节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一、基本原则 1、四项原则:简化、统一、协调、优化。 2、领导作用:一切依据标准,是企业建立与实施的 关键。 3、满足需要:满足生产、技术、经营及管理的需要 ,提高企业运行的整体效益。 4、全员参与:确保体系内的每个标准得到有效的实 施。 5、注重实效:建立实施标准体系,重点放在如何结 合实际、如何注重实施上来,重在过程、重在结 果、重在有效性。 6、持续改进:对不合格项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纠正 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企业的总体业绩和效率。 96 二、主要活动 1、学习国家标准2、确定企业总方针、目标与之 相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 3、建立企业标准化机构,明确职责 4、企业标准体系策划 5、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6、编制企业标准 7、企业标准的发布实施 8、企业标准体系的运行 9、企业标准体系内部评价 10、管理评审 11、申请企业标准体系社会确认 97 三、PDCA运行模式 戴明管理模式的典型应用(PDCA模式) (1)企业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 (2)PDCA模式运行原理 98 99 100 lP-D-C-A管理模式的特点: 1)大循环套小循环,推动企业标准体系不 断周而复始持续提高。 2)每循环一次都要提高上升一步。 3)抓住关键的A阶段(处置)。对标准化 结果测量、分析、总结经验、肯定评价和确 认,对不合格项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从而 持续改进企业标准体系,把企业标准化工作 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01 第七节 技术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 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企业技术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 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是企业标准 体系的组成部分。 102 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 l技术基础标准 l设计标准 l产品标准 l采购标准 l工艺标准 l半成品标准 l设备、基础设施和工艺装备标准 103 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 l测量、检验和试验方法标准 l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标准 l包装、搬运、储存、标志标准 l安装交付标准 l服务标准 l能源标准 l安全标准 l职业卫生标准 l环境保护标准 l信息技术标准 104 一、技术基础标准 (一)技术基础标准分类 l通用基础标准 l行业基础标准 l专业基础标准 l企业内部基础标准 105 (二)、 技术基础标准简介 1标准化工作导则 l标准化工作导则是指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 标准。如GB/T 1.1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2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 的确定方法,GB/T 13016标准体系表编 制原则和要求,GB/T 15497-2003企业标 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等。 l企业除了执行国家、行业的技术基础标准外 ,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本企业的标 准化工作导则,如企业标准管理规定等 。 106 l2量和单位标准 l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包括 GB/T 3100国际单位制及其应 用、GB/T 3101有关量、单 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T 3102.13102.13,规定了我国 有关科学技术领域的计量单位。 107 (三)数值与数据标准 l数值与数据标准有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 、GB/T 1250极限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 法、GB/T 321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l4通用技术语言标准 l通用技术语言标准包括术语、符号、代号、 代码、标志、技术制图标准等。 l5互换性与精度标准及实现系列化的标准 l6环境保护、安全通用标准 l7各专业的技术指导通则或导则 108 二、设计技术标准 1、 设计技术标准的内容 1)设计符号、代号、术语标准; 2)产品安全、环境和其他法规要求; 3)设计准则和专业设计规范; 4)设计参数与数据标准; 109 5)设计计算方法标准; 6) 设计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 设计中用于评价产品和工序的试 验方法和验收准则; 8)计算机辅助设计规范及标准; 9)设计图样与文件的格式和编号标 准及设计文件完整性要求。 110 三、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系指对产品结构、规 格、质量和检验方法等所做的技术规定。产品 可以是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或服务。 l(一)产品标准的含义:产品标准是为保证产品 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 所制定的标准。所谓产品质量系指产品所应具 备的满足顾客的各项功能的综合。制定产品标 准的任务,就是要确切地反映产品功能。企业 只有将顾客对功能的要求转化成可以计量的、 能够用以指导设计和生产的质量特性指标即质 量标准,才能用以指导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因 此,可以这样表达产品标准,即产品功能定 量化了的质量特性指标产品质量标准。 111 产品标准不仅是用来衡量产品质量的尺度,而且 是用来揭示生产、评定产品质量水平的技术文件 。 l它既是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关系的必不可少 的技术依据,又是生产者与顾客之间的共同语 言、交货及质量仲裁的依据。完整的产品标准 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分类(品种、型式、规格、结 构尺寸)和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 志、包装、运输、贮存等。产品标准可以是一 个标准,也可以由若干标准组成。 l(二)产品标准的分类 l产品标准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产品交付标准和企 业内部使用的产品内控标准 112 四、采购技术标准 l采购技术标准是指对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外 购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零部件、元器件等( 以下简称采购物资)的质量要求制定的标准。 l企业组织产品生产所需的物资,大部份是从企业外 部购进,如果外购物资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就会使 生产的产品质量波动、下降。因此,企业要确保产 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省流动资金,就要认真 贯彻外购物资的有关标准或组织制定本企业标准, 作为采购、验收和生产的质量依据。 113 l采购标准内容一般包括:采购质量 要求(如质量特性、品种、规格、 等级)、进货验收规则、实验方法 、保管注意事项等。 l企业认为必要时,可将某些常用的 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质量标准 汇编成采购手册、材料手册 等,供设计、检验、生产人员使 用。 114 1、采购技术标准的概念 采购技术标准系指对企业产品生产过 程中所用的外购原料、辅助材料、燃料、 零部件、外构件、元器件的质量要求制定 的标准。 2、采购技术标准的内容 包括采购质量要求、进厂验收及保管注 意事项。 1) 采购质量要求 2) 交货验收项目、试验方法和检验规 则 3)保管注意事项 115 3、 要求 l 采购标准应能保证对采购物资进行控制, 防止使用不合格的供应品。 l必要时,企业可以把常用的采购标准汇编 成采购手册。 116 (五) 工艺技术标准 1、 概念 指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对加工、装 配、流程控制和设备运行、调整、维修以 及服务提供而制定的标准。 117 2、 工艺技术标准的内容 (1) 工艺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