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_2课件_第1页
伤寒_2课件_第2页
伤寒_2课件_第3页
伤寒_2课件_第4页
伤寒_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 寒 Typhoid Fever 1 概述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 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 持续发热,相对缓脉,中毒 症状,消化道症状,玫瑰疹 ,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 症状。常伴有肠出血、肠穿 孔的并发症。 2 病原学 Etiology 3 生物学特性:属于沙门菌 属中的D群,G,不形成牙 孢,无荚膜,有鞭毛。不产 生外毒素,菌体裂解释放内 毒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 作用。 4 伤 寒 杆 菌 电 镜 照 片 5 抗原抗体:细菌含有“O”抗 原、“H”抗原、“Vi”抗原 ,肥达反应:“O”抗体、 “H”抗体诊断,Vi抗体 诊断价值不大,有助于发现慢 性带菌者。 噬菌体分型流行病学调查分 析,耐药M1型 6 抵抗力 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 耐低温,在水中可存活1-3周,在 粪便中可存活1-2月,在牛奶、肉 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对阳光、 热、干燥、及酸敏感,阳光直射 数小时死亡,60度水中10余分钟 或煮沸可灭菌。 7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8 传染源 患者与慢性带菌者 患者:潜伏期即由粪便排菌,起病 后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 恢复期或病愈后排菌减少。 带菌者:3个月以内称暂时带菌,3 个月以上称慢性带菌,偶终生排菌。慢 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 要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typhoid marry 9 Mallon as she was portrayed in an illustration in the June 20, 1909, edition of The New York American 10 11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 散发生活接触, 流行食物污染,熟食摊 暴发流行水源污染,污水 Food、Fly、Fecal、Finger、 Water(4F1W) 12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终身免疫,属细胞 免疫,再次感染者少见。与H,O ,Vi的效价无关。 伤寒、副伤寒无交叉免疫力。 13 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多见。儿童、青 壮年发病率高,性别无差异。 14 发病机理 pathogenesis 15 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其中大量繁殖, 释放内毒素是本病的重要因素。 有两次菌血症 16 细菌 口 胃(大于10万) 小肠固有层繁殖(不完全吞 噬) 淋巴管 小肠集合淋 巴结,肠系膜淋巴结 胸导管 血(第一次菌血症)。此期 相当于潜伏期,无症状; 17 伤寒杆菌随血流肝脾、胆囊、骨 髓等组织,大量繁殖第二次进入 血流(第二次菌血症) 内毒素 临床症状此期相当于发病初期 。 18 病程第23周:细菌 血流全身胆囊 肠道 粪便排出细菌(粪便培养阳性率高 ) 肠道淋巴组织 加重肠道变 并发症 细胞免疫作用 细菌消灭康复 慢性携带者(胆囊有菌) 19 病理解剖 pathology 20 病理特点: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的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的集合淋 巴节与孤立淋巴滤泡的病变最具特 征。 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钮扣样 突起。 第2周:坏死 第3周:溃疡(易出血、穿孔) 第4周:愈合 21 小 肠 集 合 淋 巴 结 溃 疡 22 淋 巴 结 溃 疡 病 理 23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24 潜伏期10 14天(1 3W) 最 短48小时,实验室意外。菌量越多, 潜伏期越短。 自然病程45周。 25 26 初期(侵袭期) 病程第一周(轻度毒血症表现, 第二次菌血症) 起病缓 首发症状发热,体温阶梯样上升 ,57天达3940。 此外尚有乏力、纳差、咽痛、咳嗽 等。 27 极期 病程第23周,典型临床表现 1、稽留热(严重毒血症状):病灶中单 核巨噬细胞和中型粒细胞释放内源 性致热源。 2、消化道症状突出(肠伤寒) 无食欲 腹胀(重者鼓肠,毒血症表现) 便秘为主,若有腹泻表明症状重 伤寒舌。 28 3、无欲貌(特殊中毒症状,反应迟钝, 表情淡漠):NS症状,与病情轻重密 切相关,由内毒素暂时作用于基底N节 胆碱能所致。虚性脑膜炎。 4、相对缓脉:循环系统症状,是由于迷 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交感N受抑制所至 。通常体温增加1,脉搏增加20次/ 分,而伤寒患者,T:40,脉搏只有 90-100次/分重脉中毒性心肌炎。 29 5、脾肝肿大: 脾大为主(1,口唇,不易触及) 中毒性肝炎(充血性)全身单核巨 噬细胞增生 6、皮疹:玫瑰疹皮肤cap.内细菌栓塞 时间:病程713日 大小:24mm,针尖样 形态:淡红色小斑丘疹 数量:2% 可能性小,5%不考虑。 病情评估:如极期不消失表示肾上腺皮 质功能不足,毒血症重。 判断预后:恢复期应出现。不出现有可 能复发、再燃。 45 伤寒杆菌培养 培养阳性为确诊伤寒的依据。 1、血培养: 12周阳性率:8090,3周:50 ,4周:不易查出。已抗菌治疗者作血 块培养。 2、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持续 时间长。 3、粪便、尿培养:34周阳性率较高。 4、十二指肠胆汁引流:用于带菌者的诊 断和疗效评价。 5、玫瑰疹刮取物培养。 46 肥达反应 原理:伤寒杆菌含有“O”抗原、“H” 抗原、“Vi”抗原,通过检测相应的抗 体对伤寒辅助诊断。“O”抗体、“H” 抗体诊断,Vi抗体诊断价值不大, 有助于发现慢性带菌者。 出现时间:1周左右出现阳性,34周 阳性率可达70以上,效价亦高,维持 数月。少数病人抗体阳性出现迟,效价 水平较低。约3040%病人肥达反应始 终阴性。 判定标准:“O”抗体:1:80,“H、 A、B、C:160,有诊断价值。 47 菌体抗原凝集试验 48 鞭 毛 抗 原 凝 集 试 验 49 结果评估: 1、动态观察。逐渐上升,价值较大。双份血清 抗体效价递增4倍,可确诊。 2、“O”抗体,而“H” 抗体不上升,可能为 发病早期;“H” 抗体上升,“O”抗体不增 高可能为不久前患过伤寒或经伤寒疫苗预防接 种,或因其它发热性疾病所致的非特异性回忆 反应。 3、早期应用抗菌药物,病原菌清除早,效价有 可能不高。 1030,始终阴性,阴性不排 除伤寒。 4、沙门菌D群与A群有共同抗原。 5、某些疾病如急性血吸虫病、败血症、结核病 、风湿病、溃结等,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50 OHABC 伤寒1:801:160- 副伤寒甲1:80-1:320- 感染早期,1:80- 接种菌苗,回忆 反应 -1:6401:6401:3201:640 早期应用抗菌 药物 1:801:80- 交叉反应1:801:1601:320- 51 其他检查 ELISA:伤寒抗原、IgM或IgG抗体 PCR:伤寒杆菌DNA 52 并发症 Complication 53 肠出血:34周,休克,暗红色血液 肠穿孔:突然腹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 失 中毒性肝炎:13W,40-50% 中毒性心肌炎:23W 支气管肺炎极期,恢复期 54 肠出血 (1)最常见 (2)时间:病程第23周 (3)症状:轻重不一。OB(+)黑便 大量便血休克。 (4)诱因:饮食不当、腹泻。 (5)注意:极期时体温骤降要考虑出血 。 55 肠穿孔 (1)最严重 (2)时间:病程第23周 (3)好发部位:回肠末端 (4)先兆症状:腹痛或腹泻、肠出血 (5)症状:突发腹痛 56 57 诊断 Diagnosis 58 流行病学 三个症状:特殊热型(稽留热)、 严重的消化道症状、特殊中毒症状( 无欲貌) 四个体征:相对缓脉、伤寒舌、脾 肝肿大、玫瑰疹、 三个实验室检查:WBC下降、EOS减 少或消失,细菌培养阳性,肥达反应 阳性 59 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60 1、病毒感染 2、疟疾 3、钩端螺旋体病 4、粟粒性结核 5、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6、恶性组织细胞病 61 预后 Prognosis 62 病后免疫力持久。婴幼儿、老年人、 营养不良、明显贫血者预后差。有 严重并发症者病死率高。3慢性携 带。 63 治疗 Treatment 64 一般治疗 隔离与休息 护理与饮食 对症处理 65 病原治疗 用什么? 喹诺酮类 头孢菌素类 氯霉素 SMZTMP 半合成青霉素(阿莫西林) 66 如何用? 剂量: 喹诺酮类:0.20.6; 头孢菌素类:2 4g; 氯霉素:1.5 2g;SMZ-TMP:6#; 半合成青霉素(阿莫西林):24g。 疗程:10 14天。 67 各种抗菌药物治疗伤寒疗效评价 68 为何不再将氯霉素作为首选? (1)出现了耐药菌株。 我国曾与1985-1990年发生耐氯霉素M1型 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杆菌的局部流行。 (2)氯霉素的治疗效果较既往有降低的趋势,治 疗后复发率增加。 (3)胆汁中浓度低,难以消灭胆囊内寄生的伤寒 杆菌。 氯霉素血峰浓度为13.8mg/L,胆汁中浓度更 低,仅为血浓度的25-50%,且部分已无杀 菌活性,因此难以消灭胆囊内寄生的伤寒杆 菌,从而并不能降低慢性带菌状态。 (4)副作用 骨髓抑制作用 69 为何将喹诺酮类作为首选? (1)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 (2)体内分布广、组织体液中药物浓度 高。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仅对血液中的伤 寒杆菌具有强大的杀菌活力,而且能够 快速进入包括单核细胞在内的大多数细 胞内,作用于细胞内的细菌。另外,由 于氟喹诺酮类药物胆汁浓度高,远远超 过MIC,从而解决了伤寒的带菌问题。 70 (3)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消除细菌R质粒的 作用。 伤寒杆菌的耐药菌株可通过R质粒介导 而传递。体外试验发现,氟喹诺酮类药 物尚有消除细菌R质粒的作用。因此, 有可能在治疗细菌感染的同时又能消除 耐药性质粒,从而阻止耐药性的扩散。 (4)大多数品种系口服制剂,使用方便 。 71 并发症的治疗 肠出血:卧床禁食补液止血输血手术 肠穿孔:卧床禁食补液抗炎手术 中毒性心肌炎:抗炎激素改善心肌营养洋 地黄 72 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