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复习.ppt_第1页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复习.ppt_第2页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复习.ppt_第3页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复习.ppt_第4页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文化生活模块的 课程性质和基本目标 设置专门模块 讲授文化建设,使 课程充分反映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最 新成果、与时俱进 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基本观点教育的必 要举措。 思想政治教 育要提高针对性、 更有效地贯彻“三 贴近”原则,以学 科课程为载体、较 为系统地讲授有关 文化生活的内容, 势在必行。 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 “当今时代,文 化越来越成为民族 凝聚力和创造力的 重要源泉、越来越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 的重要因素,丰富 精神文化生活越来 越成为我国人民的 热切愿望。要坚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前进方向,兴起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高 潮,激发全民族文 化创造活力,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 加丰富多姿,人民 精神风貌更加昂扬 向上。” 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增强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 引力和凝聚力;建设 和谐文化,培育文明 风尚;弘扬中国文化 传统,建设中华民族 共有的精神家园,增 强文化发展活力。 2、基本目标 l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 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 化观。 l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 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 平。 l 使学生了解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 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 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 l 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 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l 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l 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l 使学生懂得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 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形式 (识记理解) 2、文化的社会作用 (理解)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理解运用) 4、文化与综合国力 (理解) 文 化 是什么 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意识形态与非)内涵 为什么 怎么样 人特有,文化的培养,离不开物质特点 思想,科学,道德,艺术等形式 精神力量 深刻影响民族和国家 文与 经政 相互 影响 经政 文化(独立性) 相互 交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文化素质与经济 文化产业 文经 文政(国内、国外) 文与综合国力重要因素 战略、活力、软实力 性质:优促落阻 特点:影响民族国家发展 反作用 2009江苏政治 1、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 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 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009广东A卷政治 2、“超女选秀”节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 此推出了“大众选秀”节目的流行。这反映 “选 秀”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与经济相互交融 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是选把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A、 B、 C、 D、 3、党中央提出要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请运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知识,说明这样做的意义。 文化反作用与政治、经济。“进一步繁荣农村文 化”,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 ”,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应 用,促进农业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发 展文化生产力;有利于增加农村文化消费,扩大内 需,拉动经济发展。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 ”,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 设的发展。 4、2009山东文综29发展经济,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 。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 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 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 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给经济以重人影响。某市打造良 好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投 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 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某市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 了经济的增长, 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某市大力发 展教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 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特点和 作用 (理解) 文 化 对 人 的 影 响 来源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表现 原因、见证 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原因 特点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环境和活动重要性及要求 但靠自觉学习主动感悟 文化习俗、三观(核心和标志) 作用 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全面发展 健全人格、主流 原因、表现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2009广东A卷政治 1、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 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009天津文综思想政治 2、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 题的读书话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 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 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 因为 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化为物质力量 A B C D 3、面对经济衰退导致赢利下降甚至亏损的困境, 西方企业首先想到的是裁员,我们提的更多的是“ 减薪不减员”。对此,有人解释说:“儒家思想倡 导有难同当,他们有一种集体责任感,而西方文化 更关注个人生存。”这种说法 指出了经济的决定作用 肯定了文化对人的影响 批判了西方文化的弱点 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A B C D 4、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国际频道、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海外频道、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加大对外 宣传力度,使国际社会更准确了解我国的和平崛起 、和谐社会建设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样做 是因为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 的文化活动 只有报纸和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 B C D 5.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 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 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 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 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嫉之中,他就学会 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 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 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 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 学会了自爱;” 从文化对个人的影响角度,谈谈如果体现的文化生 活道理。 文化环境 潜移默化 优秀、健康 落后、腐朽 促进 阻碍 人人的发展,文化塑造人生行为、思维 【参考答案】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塑造人生,优秀、健康的文化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文化则阻碍人的全 面发展。 7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 要问题。为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自2007 年9月1日起,由中央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 “节能减 排全民行动” 系列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中 央电视台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宣传,推 出了“节能减排我行动”等多个系列报道,努力营造 一种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 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8分) 文化氛围(环境)营造,文化的 特点及对经济的作用 【参考答案】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 式的文化活动。节有减排系列活动和宣传报道的开 展,有利于创设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 3分)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通过广泛 的宣传活动,会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公民每个 单位的自觉行动。(3分) 文化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加强对节能减排的宣传 报道,营造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解决这一 经济难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 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11分) 2007年高考第39题 39(1)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 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 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 则危害人的进步。 (3)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 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当代中国,发 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识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理解)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理解)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识记)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识记)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理解) 文 化 多 样 性 是什么 含义: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传 播 成因 如何 途径 手段 意义 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意义) 经政历地不同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 化是共性与个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原则、意义)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发展历程(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现代传播手段的特点 P36 大众传媒(产生,形式,地位,作用) 促进中华和世界文化发展 既,又 要求 (媒介) (方式) 前 提 (2008广东) 1、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缺乏意义 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独自的财富 A.B. C.D. (2008广东) 2、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英语在亚洲各国日渐 流行。与此同时,亚洲各国纷纷开设使用本民族语 言的国际广播频道。这表明 ( ) A.亚洲文化与世界文化日渐融合 B.亚洲各国注重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D.亚洲各国用本民族语言消解英语的影响 (2007广东) 3、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白蛇传 、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经济利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A.B. C.D. (2008海南) 4、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 、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 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 ) 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B. C.D. (2008广东) 5、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 、“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 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 ) 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 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 B. C. D. (2008山东) 6、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 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 过程中应当 ( )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B. C. D. (2007广东) 7、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 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 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 ) .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B. C.D. 8、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在奥运会开幕式后的第二天,奥委会主席罗格欣慰 地表示:“自己特别注意到一天前的奥运会的开幕式上, 首先播报的是法语,其次是英语和中文。虽然中国不是 一个法语国家,但8日晚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口头和书 面表达上都给予了法语突出的地位。” 有专家指出:现今,全球一体化正使英语语言文化 趋于主导,推广语言多样性对于反对单一化具有前所未 有的重要意义,在奥运会上使用多种语言播报对发扬奥 林匹克精神有着重大意义,它推动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开 放与对话,并确保了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请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 性?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 (1)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 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的 多样性可以从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出来,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 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在奥运会上使用多种语言播报既能较好地 弘扬本民族文化,同时也会加深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推动民 族间对话,丰富和繁荣世界文化。 (3)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 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同时既要认同本民 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承认世 界文化的多样性,还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材料中 北京奥运会的做法既尊重了和弘扬了中华文化,也是对世界其他民 族和地区的文化的尊重,共同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1、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区分理解) 2、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理解)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理解) 4、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识记) 传 统 文 化 含义 传统习俗,建筑,艺术,思想 特点 影响 态度 继承性 相对稳定性 鲜明民族性 形成、保留、具有 (含义,影响,地位) (作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顺应变迁,满足人民 积极作用 一成不变 消极作用 含义 成因,影响 继承与发展 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影响文化发展社会制度,科技,思想运动,教育 继承是前提,发展是要求 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 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 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 )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C.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2、“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 ,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 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点被 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 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 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 )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4、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澳门,保存着中国境内现存 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 方风格共存建筑群。这表明 ( ) 建筑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传统文化能够因时而变 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融 A B C D 5、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 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 象 ( ) A.体现了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B.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果 C.符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的需要 D.不符合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6、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不仅塑造 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特征,而且超越时代和国 界,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文化宝库的 重要遗产。这启示我们 ( ) 必须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 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要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 B. C. D. 7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 ,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洋 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元宵、端午、清明 、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 光彩。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 召人们“抵制洋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 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 辨题:要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就要庆祝自已 的民族节日,坚决抵制洋节。 民族节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 【参考答案】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 族节日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我国的民族节日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具有鲜明的 民族性。庆祝我国的民族节日是维护和振兴我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 利于形成和保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也是对世界文化 多样性的贡献。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庆祝本国民族节日 的同时又不排斥西方节日,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 体现。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借鉴与融合,是文 化创新的途径之一。因此,题目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2007年高考第37题 37(10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 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5 分)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5分 ) 取之不尽 37(1)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 视翻拍的现象。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 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漫 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得创作源泉, 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有正确的态度。(评分建议:考生只要从辩证 两个方面评价,均可酌情得分。) (2)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 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评继承,古为今 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 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 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古典名著时不应 该“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 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立意:考查考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创新,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 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文化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等能力。 (2008年广东高考)37(10分)看漫面,运用文化生活 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2分)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8分) 37答案要点: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 化的偏差。 (2)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 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 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 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 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 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 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 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 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 1、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意义 (举例应用) 2、文化创新与继承、借鉴融合的关系(理解)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理解) 文 化 创 新 源泉 动力 意义 源头,要求创新 ,提供资源条件 社会实践 推动实践的发展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途径 根本 基本 基本 社会实践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继承传统文化 体现时代精神 三过程 胸怀气魄态度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错误克服守旧,封闭,民族虚无,历史虚无 正确立足实践,发扬优秀传统,汲取世界长处 方向 要求 文化创新 社会实践 关注群众 传统文化 当前文化 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外来文化 民族文化 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1、一曲富含现代音乐元素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 你红遍全国。而这首灵感源自童瑶的歌曲是用中 国古代宫、商、角、徵、羽五凋式谱写,“歌曲中 流淌的全是中国DNA”;这主要说明 ( ) A.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优秀文化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C.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2、面对现代化建设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贫富差距 拉大等问题,党中央及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不断丰 富其内容。科学发展观必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并 推动现代化建设。 请用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分析材料。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科学发展观是 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它的提出,立足于现代化建设 的实践,无法回避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在现代化建 设中获得资源和条件不断丰富。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 文化的繁荣。科学发展观必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 并推动现代化建设。 (2010广东高考)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 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 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 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 些外采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 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 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 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 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 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美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 途径。(10分) (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 文化的作用 1.从文化的内涵看: 2.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 3.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看: 4.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看: 5.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看: 6.从优秀文化的作用看: 7.从文化交流的意义看: 8.从文化创新的意义看: 9.从民族精神的作用看: 10.从先进文化的作用看: 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的内涵 2.传统文化的特点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5.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6.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因而是必须予以继承和发扬的 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因而是不断发展和进化的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因而又必须予以批判和创新 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是 整个教材的逻辑终点和最后的落脚点,也是高考的重点。要把 握四个基本原理:发展大众文化、中国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弄清七组概念:落后文化和腐朽 文化的关系、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地位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 的关系。 知识运用:运用大众文化的知识辨析各种文化现象,正确对待 网络文化;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运用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综合分析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联系社会和谐关注民生的内容,说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等等 。 102008年7月4日,随着两岸周末包机的正式启动 ,将近六十年两岸关系互动的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 海峡两岸的关系互动,由开始特殊群体(大陆老 兵)返乡探亲,到普遍性的单项旅游观光、文化、体 育、教育等民间交流,再到求学、求职、对比通婚以 及台商到大陆投资建厂等举动。周末包机是两岸关系 的重要突破,它使两岸遥望成为历史,是直航迈出的 重要一步,也是未来全面直航的新起点。这是两岸同 胞共同努力的结果, 它实现了两岸同胞的强烈愿望 , 满足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两岸透过这样的接 触、交流和互动,和平统一、共创双赢、真正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日子不会太遥远了。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两岸为什么能实现和平统一? 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认同感、归属感、民族精神的力量 【参考答案】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 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 强烈认同感。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 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 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等内涵的 伟大民族精神。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中华文化持久深藏于两岸人民心中,渗透在日常 生活中,这是联系两岸的最牢固纽带。 11材料一 道德模范王兰英,一位普通的农妇,25年如一日,克服 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尽心尽力地伺候年迈多病的婆婆, 善 良在村庄流淌,她用二十五年的爱心,来温暖家园。用她的付出换 来了一个贫寒农家的幸福和谐,用她的人生故事诠释了当今社会的 大贤大孝。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做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德 行之一。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思是说,孝顺长 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 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枷锁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 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和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 缺少的行为规范。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今天,传统文化有什么作用?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特点。 传统文化在时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 涵又能因时而变。今天,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 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 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 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一个人只有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 新生活。 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 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的作用,分 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 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 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 造和剔除。 12(10分)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强调,在新 世纪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 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 和人力资源保证。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发展教育? 【参考答案】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 、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 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 (2)当前,我国应如何发展教育事业?(6分) 【参考答案】 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教育事业,要全民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 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2008年6月23日至9月16日,第六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成功举办 。奥运会是文化交流的舞台,这一点在奥运文化广场的活动设置上体现得尤为 突出。此次文化节,国内共有16个京外团体约1600人协助各城区完成广场的 演出活动。青海代表团在崇文区展现藏族歌舞风情;与海淀区对接的河北代表 团上演的唐山皮影戏,而黑龙江代表团的二人转让观众享受最纯正的东北韵味 。文化节期间,更有来自美国、俄罗斯、毛里求斯等16个国家的27个文化团体 带来了精彩演出,体现五大洲齐聚北京、奥运精神广为传扬的主题。 (1)结合材料分析加强文化交流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文化具有多样性,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长处。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在尊重多样性基础 上,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繁荣。文化反作 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以文化这一精神的桥梁,促 进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与和睦相处,有利于建立和谐世界;有利于带动 各国的经济、贸易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 神需求。 多样性、交流对本土文化、世界文 化,对政治经济和文化自身的影响 (2)我国应如何更好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参考答案】 通过商业活动、教育活动等多种文化传播活动, 借助于报刊、广播、电 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传播。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 “民 族虚无主义” 和 “封闭主义”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 魄,科学分析的态度,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 益成果。因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 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 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 挑战。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 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世 界文化发展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 族的文化创新。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 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什么途径?什么态度?什么原则?怎么做? 14山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名副其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