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经济学试题及解析.doc_第1页
2014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经济学试题及解析.doc_第2页
2014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经济学试题及解析.doc_第3页
2014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经济学试题及解析.doc_第4页
2014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经济学试题及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 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B.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税收管理体制C.财政管理体制是预算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D.我国目前的预算管理体制是分级包干.答案:A解析:财政管理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2. 公共产品和服务由哪一级政府提供效率更高就由哪一级政府来提供,这体现的政府间事权及支出划分原则是()。A.区域原则B.技术原则C.收益原则D.效率原则.答案:D解析:效率原则是根据产品的配置效率来确定事权的归属。公共产品和服务由哪一级政府提供效率更高就由哪一级政府来提供。3. 下列国家中采用联邦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是()。A.意大利B.韩国C.德国D.日本.答案:C解析:韩国、意大利、日本等采用的是财政单一制模式。4. 将一些调控功能较强的税种和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这体现了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A.集权原则B.恰当原则C.效率原则D.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恰当原则的理解。5. 依据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要求,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其原则是()。A.事权和财权相统一B.事权和收入相统一C.分级管理D.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答案:A解析:依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6. 下列税种,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税种是()。A.消费税B.房产税C.关税D.资源税答案:B解析:房产税属于地方固定收入。选项AC是中央固定收入,选项D是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7. 根据分税制体制改革,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收划分为()。A.地方税B.中央税C.中央地方共享税D.营业税答案:C解析:根据分税制体制改革,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收划分为中央地方共享税。8. 近年来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完善在收入划分方面的内容不包括()。A.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B.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C.建立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体系D.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分配中新批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部分收入上缴中央财政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近年来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收入划分方面调整完善的内容。选项C是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方面的内容。9. 下列税种中,从2002年1月1日起成为我国中央地方共享税的是()。A.增值税B.所得税C.证券交易印花税D.资源税.答案:B解析:所得税从2002年1月1日起成为我国中央地方共享税。10.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B.庇古C.弗里德曼D.凯恩斯.答案:B解析: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经济学家是庇古。11. 在我国,为了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由上级政府安排给下级政府的补助支出,称为()。A.专项转移支付B.横向转移支付C.一般性转移支付D.其他转移支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概念。12. 在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要实现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A.减少财政支出B.减少税收C.增加财政支出D.提高利率答案:A解析:在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要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13. 经常项目平衡又称为()。A.贸易平衡B.资本项目平衡C.劳务平衡D.储备平衡.答案:A解析:经常项目平衡亦称贸易平衡,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进口等于出口。14.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预算应该实行的政策是()。A.结余政策B.扩张政策C.平衡政策D.紧缩政策.答案:B解析: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一般采用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的做法扩大社会总需求,所以要采用扩张政策。15. ()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及其差额上。A.预算B.补贴C.税收D.公债.答案:A解析:预算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及其差额上。16. 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这是根据()对财政政策进行的分类。A.作用空间B.作用时间C.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D.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答案:D解析: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17. 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A.汲水政策B.补偿政策C.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D.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的概念。18. 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实行旨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被称为()财政政策。A.扩张性B.中性C.紧缩性D.自动稳定.答案:B解析:本题是对中性财政政策概念的考查。19. ()是政府在增加或减少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或减少购买性支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A.国民收入变动率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C.税收乘数D.平衡预算乘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平衡预算乘数的概念。20. 我国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不包括()。A.大幅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加强各项重点建设B.推进税制改革,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C.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D.不改变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答案:D解析:选项D应该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21. 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的改革。A.消费型B.积累型C.收入型D.补偿型答案:A解析: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22.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实行了()财政政策。A.从紧B.中性C.稳健D.积极.答案:D解析:为了扩大内需,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3. 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称为()。A.货币供给B.货币需求C.基础货币D.社会需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货币需求的概念。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24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货币量B.物价水平C.商品交易量D.劳务交易量.答案:A解析: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货币量。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25.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反映的是()。A.货币量决定货币价值的理论B.货币价值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C.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D.物价水平决定货币量的理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费雪交易方程式的理解。交易方程式所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26. 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费雪B.凯恩斯C.弗里德曼D.庇古答案:D解析: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庇古。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27.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L=L1(Y)+L2(i)中,L与收入Y和利率i的关系分别是()。A.负相关、正相关B.正相关、正相关C.负相关、负相关D.正相关、负相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所以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是正相关,与利率是负相关。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28. 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是()。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资动机D.投机动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投机动机的含义。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29. 货币供给的机制分析侧重于()。A.货币的创造过程B.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C.分析供给原因D.货币供给量.答案:A解析:货币供给分析包括货币供给的机制和货币供给的决定,前者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后者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30. 在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拥有信用创造货币功能的是()。A.政策性银行B.商业银行C.中央银行D.财政部门.答案:C解析:中央银行拥有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该题针对“辅助讲解: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31.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依据是()。A.资产的收益性B.资产的扩张性C.资产的流动性D.资产的安全性答案:C解析:划分货币层次的最基本依据是资产的流动性。32.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经常出现的货币失衡形式是()。A.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大B.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小C.总量性失衡D.结构性失衡答案:A解析: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经常出现的货币失衡形式是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大。33. 若将物价自然上升因素考虑进去,则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之间的关系是()。A.前者低于后者B.前者高于后者C.二者相等D.二者无关答案:B解析:若将物价自然上升因素考虑进去,则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应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34 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是()。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B.结构性通货膨胀C.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D.输入性通货膨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概念。35. 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的划分标准是()。A.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B.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C.按照通货膨胀的预期划分D.按照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答案:B解析: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36. 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使民间部门的投资()。A.质量降低B.质量提高C.规模扩张D.规模减少答案:D解析: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减少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抑制社会总需求。37. 供给学派提出的积极的供给政策措施不包括()。A.增税B.削减社会福利开支C.精简规章制度D.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答案:A解析:供给学派提出的积极的供给政策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精简规章制度。38. ()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A.商业银行B.投资银行C.中央银行D.政策性银行答案:C解析: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它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39. 关于中央银行业务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央银行为企业办理存贷、结算业务B.中央银行以盈利为目的的开展业务C.中央银行不与政府部门发生资金往来关系D.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具有相对独立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银行的业务特征。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只与政府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关系;在制定 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可见,只有选项D说法正确。40.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的关系。A.政府B.存款货币银行C.社会保障部门D.政策性银行.答案:A解析: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关系的问题,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责的问题。41. 中央银行组织全国清算属于中央银行()。A.货币发行业务B.公开市场业务C.对政府的业务D.对银行的业务.答案:D解析:中央银行组织全国清算属于中央银行对银行的业务。42. 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其资金主要贷给()。A.个人B.企业C.商业银行D.政府.答案:C解析: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其资金主要贷给商业银行。43. 同城或同地区银行间的资金清算,主要通过()来进行。A.全国支付清算系统B.商业银行行内汇划系统C.票据交换所D.人民银行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答案:C解析:央行组织的全国清算包括同城或同地区和异地两大类。其中同城或同地区间的资金清算主要是通过票据交换所来进行。44. 下列各项中,应填列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的是()。A.外汇储备B.流通中的通货C.贴现及放款D.政府债券.答案:B解析:选项B流通中的通货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主要项目。其余三项都属于央行的资产项目。45. 货币政策目标中的充分就业是指()。A.所有劳动力完全就业B.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就是达到充分就业C.国家规定的人数完全就业时就是达到充分就业D.劳动力充分得到就业的状况.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充分就业”这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含义。46. 在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对货币乘数影响很大、作用力很强的是()。A.再贴现率B.再贷款利率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公开市场业务.答案:C解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47. 货币供应量、利率、超额准备金等一般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A.货币政策B.中介C.操作D.最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48. 某国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对居民提供汽车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是40%,最长还款期限是5年,这种规定属于()。A.直接信用控制B.间接信用指导C.证券市场信用控制D.消费者信用控制.答案:D解析:消费者信用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49. 中央银行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是()。A.流动比率B.信用配额C.直接干预D.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答案:D解析:直接信用控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其中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50.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常指的是()。A.短期市场利率B.中期贷款利率C.中期债券利率D.短期存款利率.答案:A解析: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利率,通常是指短期的市场利率。51. 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办理的业务是()。A.代理业务B.结算业务C.吸收活期存款D.发放贷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商业银行特有的性质。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广泛,是唯一能够面向公众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52. 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信用创造D.货币创造答案:A解析:商业银行又称为存款货币银行,其主要职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其中信用中介是基本职能。53. 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比较,区别主要在于()。A.是否以盈利为目的B.经营范围的宽窄C.是否经营完全的信用业务D.是否以银行信用方式融通资金.答案:A解析: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比较:都从事银行业务,具备银行业的基本特征。但中央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商业银行则以盈利为目的。54. 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是()。A.中间业务B.借入资金C.负债业务D.向中央银行借款.答案:C解析: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55. 在商业银行管理中,安全性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放款和投资等业务经营过程中()。A.必须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或其他容易变现的资产B.要能够按期收回本息,特别是要避免本金受损C.要有较强的取得现款的能力D.必须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56. 商业银行在不动用自身资金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的各种金融业务是()。A.中间业务B.负债业务C.贷款业务D.票据贴现业务.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间业务的概念。57. 金融市场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程度就是()。A.金融市场效率B.金融市场结构C.金融市场管制D.金融市场的运行机理.答案:A解析:金融市场效率,是指金融市场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程度。58. 提出有效市场假说的是()。A.凯恩斯B.弗里德曼C.格兰杰D.法玛.答案:D解析:提出有效市场假说的是法玛。59. 以下对市场有效性的划分正确的是()。A.有关证券公开的资料对证券价格无任何影响的市场达到弱型效率B.有关证券的所有资料都对证券价格均无影响的市场达到半强型效率C.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对证券价格无影响的市场达到半强型效率D.有关证券的内幕消息对证券价格无影响的市场达到强型效率.答案:C解析:弱型效率是指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半强型效率是指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 响。强型效率是指有关证券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公开发表的资料以及内幕信息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只有选项C说法正确。60. 货币市场所流通的金融工具的期限在()。A.1年以内B.3年以内C.5年以上D.10年以上.答案:A解析:货币市场主要供应短期货币资金,所流通的金融工具的期限在1年以内,故选A。61. 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了吸引存款而发行的一种不记名的存款凭证是()。A.普通股股票B.证券投资基金C.银行承兑汇票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答案:D解析: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了吸引存款而发行的一种不记名的存款凭证。62. 企业为了筹措短期资金,在货币市场上发行在将来一定时期内偿付本息的凭证,这种凭证称为()。A.短期债券B.商业票据C.银行承兑汇票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答案:B解析:商业票据是一种短期无担保证券,是由发行人为了筹措短期资金或弥补短期资金缺口,在货币市场上向投资者发行并承诺在将来一定时期偿付票据本息的凭证。63. 买卖双方按成交协议签订合同,允许买方在交付一定的费用后,取得在特定时间内按照协议价格买卖一定数量证券的权利,这种交易是()。A.金融期货交易B.金融期权交易C.远期交易D.互换交易答案:B解析:本题是对金融期权交易概念的考查。金融期权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按成交协议签订合同,允许买方在交付一定期权费用后,取得在特定时间内、按协议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证券的权利。64. 传统理论认为,()将缩小市场范围,加大金融中介的规模。A.交易成本的减少B.交易成本的增加C.信息不对称的改善D.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的进步.答案:B解析:交易成本的增加将缩小市场范围,加大金融中介的规模。65.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变动的上下限为()。A.利率平价B.铸币平价C.黄金输送点D.购买力平价答案:C解析:历史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是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66. 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属于()。A.自发的浮动汇率制度B.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C.人为的浮动汇率制度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答案:B解析: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属于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67. ()是国际储备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非黄金储备中的占比高达95%以上。A.外汇储备B.货币性黄金C.特别提款权D.IMF的储备头寸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外汇储备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68 ()只能算成潜在的国际储备,而非真正的国际储备。A.外汇储备B.货币性黄金C.IMF的储备头寸D.特别提款权.答案:B解析:货币性黄金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而持有的黄金。现在黄金只能算成是潜在的国际储备,而非真正的国际储备。69. 从重要性来看,国际储备的管理实质上是()的管理。A.黄金储备B.外汇储备C.储备流动性D.币种构成答案:B解析:从重要性来看,国际储备的管理实质上是外汇储备的管理。70. 关于国际储备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调节长期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B.干预外汇市场,从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C.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根本保证D.融通国际收支逆差.答案:A解析:国际储备是用来调节临时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选项A说法有误。71.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以()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A.美元B.黄金C.欧元D.英镑.答案:A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72. 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不包括()。A.国际收支的调节B.可调整的固定汇率C.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币D.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答案:D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选项D属于牙买加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73. 在当代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机构是()。A.世界银行B.国际清算银行C.金融稳定委员会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案:D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7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的资金来源是()。A.贷款B.新借款安排C.一般借款总安排D.成员国缴纳的份额.答案:D解析:成员国缴纳的份额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的资金来源。75. ()是一种低息贷款,是用于帮助面临长期国际收支问题的最贫困成员国而设立的。A.备用安排B.中期贷款C.补充储备贷款D.减贫与增长贷款答案:D解析:是一种低息贷款,是用于帮助面临长期国际收支问题的最贫困成员国而设立的。76. 将对服务人员的满意程度分成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类,所采用的计量尺度是()。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序尺度D.定距尺度答案:C解析:定序尺度是对客观现象各类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的一种测度,所以此题选C。77. ()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它是按照客观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分类或分组。A.定比尺度B.定序尺度C.定类尺度D.定距尺度.答案:C解析:定类尺度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它是按照客观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分类或分组。78. ()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A.指标B.变量C.观察值D.统计数据答案:D解析: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79. 下列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中,最高级、最精确的是()。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定比尺度。80. 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计量尺度是()。A.定比尺度B.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答案:A解析:定比尺度是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计量尺度。81. 财政收入这一统计指标属于()。A.相对指标B.时期指标C.时点指标D.平均指标.答案:B解析:财政收入属于时期指标。82. 总量指标按照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点指标和()。A.时期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离散指标.答案:A解析:总量指标按照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83. 经济增长率属于()。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答案:C解析: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以相对数的形式表现的,通常为相对指标。84. 统计调查搜集的主要是()。A.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数据B.第一手统计数据C.第二手统计数据D.非原始的统计数据答案:B解析:统计调查搜集的主要是第一手统计数据,即原始统计数据。85. 对()指标的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A.能源的消耗B.人口的出生C.工厂的产品生产D.生产设备拥有量答案:D解析:对ABC指标的调查属于连续调查。生产设备拥有量在短期内变化不大,不需要连续登记,通常是隔一段时间登记其某时刻或某一天的数量。86. 主要用于收集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的统计调查方式是()。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答案:A解析:普查是适合特定目的、特定对象的一种调查方式,主要用于收集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87. 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是()。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答案:C解析:抽样调查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88. 在各种调查方式中,能从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抽样调查C.全面调查D.重点调查.答案:B解析:抽样调查是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因此可以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89. 为了及时了解全国城市零售物价的变动趋势,就可以对全国的35个大中型城市的零售物价的变化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答案:B解析: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90. 将一组被调查者视作一个抽样单位而不是个体,这种抽样方法是()。A.分层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整群抽样D.等距抽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整群抽样的概念。91. 我国的农产量抽样调查常使用的数据搜集方法是()。A.登记法B.采访法C.报告法D.直接观察法答案:D解析:我国农产量抽样调查常使用的数据搜集方法是直接观察法。92. ()由于受“有意识的选出若干有代表性单位”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答案:A解析:典型调查由于受“有意识的选出若干有代表性单位”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93. 我国的人口出生和死亡的统计常使用的数据搜集方法是()。A.报告法B.采访法C.登记法D.直接观察法.答案:C解析:我国的人口出生和死亡的统计以及流动人口的统计,采用的是登记法。94. 从使用者角度看,从()中取得的统计数据是第二手统计数据。A.经济普查B.农产量抽样调查C.中国社会统计年鉴D.固定资产投资月度统计报表.答案:C解析:第二手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95. 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是()。A.代表性误差B.登记性误差C.样本不足造成的误差D.无法消除的误差.答案:B解析: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是登记性误差,是可以消除的。96. 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产生的误差属于()。A.登记性误差B.代表性误差C.根源性误差D.可以消除的误差.答案:B解析:代表性误差主要是指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产生的误差属于代表性误差。97. 组距分组是()的整理方法。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离散变量答案:C解析:不同类型的数据,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和所适用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对品质数据主要做分类整理,对数值型数据主要是做分组整理。98. 总人口数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比是()。A.比例B.比率C.平均数D.极差.答案:B解析:比率是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总人口数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比是比率。99. 将比例乘以100就是()。A.百分比B.比率C.平均数D.极差答案:A解析:将比例乘以100就是百分数或百分比,因此选A。100. 下列数据整理和显示方法中,取值不可能大于1的是()。A.比例B.比率C.频数D.累积频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通常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结构。各部分的比例之和等于1,不可能大于1。所以答案是A。101. 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是采用了计算()的数据整理方法。A.比例B.均值C.比率D.百分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比率的含义。比率是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属于比率。注意比率与比例的区别。102. 条形图纵置时也称为()。A.直方图B.折线图C.柱形图D.圆形图答案:C解析:条形图纵置时也称为柱形图。103. 某组数据50、54、60、61、67、75、80、86、91、95、100中,极差值为()。A.25B.50C.75D.150.答案:B解析:将最大的观察值与最小的观察值相减,便得到极差,即100-50=50,因此选B。104. 在对数据实行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无任何关系B.反比关系C.正比关系D.组距总是组数的5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组距的确定方法,在实行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距的确定方法为:组距=(极差)/(组数),因此选B。105. 在组距分组中,上限与下限的差值称为()。A.组数B.极差C.组距D.组中值.答案:C解析:组距=某组的上限值-某组的下限值。106.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叫做()。A.组数B.组中值C.极差D.组距.答案:B解析: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叫做组中值。107. 在进行统计分组时,假设分为两组:6070;7080。按照习惯规定,70这一数值()。A.分在“6070”一组中B.分在“7080”一组中C.由于恰好等于组限,不需要分在某一组中D.分在“6070”或“7080”任意一组中都可以答案:B解析:在统计分组时为了解决“不重”的问题,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108. 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A.“不重不漏”B.“组限值应能被 5除尽”C.“下组限不在内”D.“上组限不在内”.答案:D解析:在统计分组时为了解决“不重”的问题,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109. 在直方图中,对于不等距分组的数据,是用矩形的()来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A.高度B.宽度C.中心角度D.面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直方图图示。对于不等距分组数据,我们不是用矩形的高度而是用矩形的面积来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或根据频数密度来绘制直方图,就可以准确地表示各组数据分布的特征。110. 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是()。A.柱形图B.折线图C.直方图D.扇形图答案:C解析: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是直方图。111. 下列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能够消除变量值水平和计量单位对测度值影响的是()。A.标准差B.离散系数C.方差D.极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离散系数的相关内容。离散系数可以消除变量值水平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112. 2010年某省8个地市的财政支出(单位:万元)分别为:59000 50002 65602 66450 78000 78000 78000 13210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万元。A.78000 78000B.72225 78000C.66450 132100D.75894.25 13210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把题干中的数据按顺序排列就是 50002,59000,65602,66450,78000, 78000,78000,132100。中位数就是(66450+78000)/2=72225。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即 78000。所以答案是B。参见教材P190。113. ()反映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A.集中趋势B.离散程度C.标准差系数D.偏态和峰度.答案:B解析: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114. 下面一组数据为9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单位:元):700、780、850、960、1080、1300、1500、1650、1800,中位数为()。A.700B.960C.1080D.180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位数的计算,先把上述数据按顺序排列,由于有9个数据,是奇数,所以(9+1)/2=5,第5个数就是中位数。115.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A.越好B.越差C.不变D.不确定.答案:A解析: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越好。116. 某学校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5岁,标准差为2岁;该学校老师的平均年龄为30岁,标准差为3岁。比较该学校年龄的离散程度,则()。A.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B.学生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C.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相同D.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是学生年龄离散程度的1.5倍.答案:B解析:离散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 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本题中2/153/30,因此选B。选项C应该是学生年龄的离散程度是教师年龄离散程度的1.3倍。117. 下面是抽样调查的9个家庭住房面积(单位:平方米): 65 75 85 90 90 98 105 120 150,这9个家庭住房面积的众数为()。A.75B.85C.90D.150答案:C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本题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90,答案是C。118. 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程度称为()。A.峰度B.偏态C.离散程度D.集中趋势答案:D解析: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119. 以下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是()。A.众数B.极差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答案:A解析:众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120. 下列集中趋势中,适用于品质数据的是()。A.众数B.标准差C.简单算数平均数D.加权算术平均数.答案:A解析:众数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121. 下列数据特征的测度值中,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众数B.中位数C.位置平均数D.加权算术平均数答案:D解析:加权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122. 标准差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之比。A.众数B.极值C.算术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答案:C解析:离散系数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123. 下列指标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并且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极差B.众数C.中位数D.算术平均数答案:D解析:中位数和众数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极差描述数据离散程度。124. 下列指标中,应采用算术平均方法计算平均数的是()。A.企业年销售收入B.男女性别比C.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D.人口增长率.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时间序列的相关内容。可以计算算术平均数的一般都是总量指标。只有选项A属于总量指标。125. 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数时间指标的是()。A.城镇人口比重B.年底总人口数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D.国内生产总值答案:A解析:年底总人口数属于时点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属于时期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属于平均指标,而城镇人口比重属于相对数指标。126. 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称为()。A.变量B.发展水平C.增长量D.发展速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发展水平的含义,发展水平是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所以选C。127 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是()。A.增长量B.发展水平C.增长速度D.发展速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发展速度的含义,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128. 增长量是()。A.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B.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和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D.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增长量的含义,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129. 已知在一个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分别为21、30、35、41,则累计增长量为()。A.90B.80C.105D.127.答案:D解析: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得到21+30+35+41=127。130. 已知一个序列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02%、103%、105%,则该序列的定基发展速度为()。A.103%B.105%C.110%D.1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得到102%103%105%110%。131.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A.连乘积B.总和C.对比值D.之差答案:A解析: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32. 某公司A产品的销售额2007年比2002年增长53.5%,2006年比2002年增长40.2%,则2007年比2006年增长()。A.9.5%B.13.3%C.33.09%D.15.9%.答案:A解析:设2002年为销售额为1,2007年销售额为153.5%。2006年销售额为140.2%,所以2007年比2006年增长(153.5%/140.2%)-1=9.5%。133. 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A.加权算术平均法B.极差法C.几何平均法D.算术平均法.答案:C解析: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134. 已知某地区2006-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7%、10%、11%,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定基增长速度为()。A.5%7%10%11%B.(5%7%10%11%)+1C.105%107%110%111%D.(105%107%1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