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整理(Ⅰ).doc_第1页
知识点整理(Ⅰ).doc_第2页
知识点整理(Ⅰ).doc_第3页
知识点整理(Ⅰ).doc_第4页
知识点整理(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基础知识点整理前言1. 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相同的化学成分;新陈代谢;稳态;应激性;生殖与遗传;进化。2. 在显微镜下判断生物的依据;有细胞结构;应激性;生殖和遗传。3. 什么是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4. 研究生物学的两种方法;观察和实验。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1. 怎么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非生物界中都可以找到,说明了生物与非生物具有统一性;但是各种元素在生物体内和非生物界含量各不相同,说明了它们的差异性。2. 水的作用; 作为良好溶剂;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水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3. 无机盐的作用;1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浆正常浓度,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2 某些无机盐是合成某些复杂有机物的原料: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4. 单糖、二糖和多糖举例;单糖: 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 六碳糖:葡萄糖、果糖二糖: 乳糖(动物)麦芽糖(植物)、蔗糖(植物)多糖: 淀粉(植物细胞内贮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糖元(动物细胞内贮能物质)5. 植物体内和动物体内所含糖举例;l 植物体内: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l 动物体内:乳糖、糖元6. 糖的作用;l 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其中葡萄糖是最主要的能源物质。l 淀粉和糖元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的贮能物质。l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7. 脂质的分类; 油脂 磷脂 固醇类:胆固醇、维生素D、性激素 植物蜡8. 油脂的作用;生物体内主要的贮能物质。(相同质量的糖类和油脂氧化分解,油脂所需要消耗的氧气多,生成的水多,释放的能量多。)9. 磷脂的作用;生物膜的主要成分。10. 氨基酸通式;11. 脱水缩合反应方程式及反应场所;场所:核糖体12. 两个计算公式;l 公式一: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l 公式二: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目18脱去水分子数13.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4点); 氨基酸种类不同; 氨基酸数目不同;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14. 蛋白质功能多样性举例; 结构成分:如肌肉、羽毛、指甲 催化作用:如各种酶 免疫作用:如抗体 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运输作用: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血红蛋白 识别作用: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15. 核酸的种类和功能;l 脱氧核糖核酸(DNA):贮存遗传信息,决定细胞和生物体的遗传特异性。l 核糖核酸(RNA):在蛋白质合成时是必需的。16. 糖类、油脂、磷脂、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元素;l 糖类:C、H、Ol 油脂:C、H、Ol 磷脂:C、H、O、N、Pl 蛋白质:C、H、O、Nl 核酸:C、H、O、N、P17. 淀粉、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单位;l 淀粉的基本单位:葡萄糖l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l 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18. 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淀粉19. 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糖元20. 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油脂21. 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油脂22. 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23. 生物体内的最终能量来源:太阳能24. 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实验1. 淀粉、油脂、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试剂及颜色;(注意颜色名称的规范性)l 淀粉 + 碘-碘化钾溶液蓝色l 油脂 + 苏丹溶液橙黄色l 还原糖 + 本尼迪特试剂热水浴红黄色沉淀l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2. 还原糖的种类(3种);葡萄糖、果糖、麦芽糖3. 需要热水浴加热的实验;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4. 需要显微镜的实验;苏丹鉴定油脂的实验5. 低倍镜和高倍镜在细胞大小、数目、光线亮度的区别;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目多、光线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目少、光线暗。6. 显微镜放大倍数是对长度的放大还是面积的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是对长度的放大。7. 高倍镜下能否使用粗准焦螺旋;不能。8. “上”在显微镜下的图是怎样; 做题时,将试卷旋转180度,写一个“上”,即为答案。9. 装片移动跟显微镜下图像移动的差别;装片移动跟显微镜下图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1. 细胞学说的内容;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2. 细胞小的原因; 细胞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的能力也越大; 细胞核控制细胞活动有一定的限度。3. 高等植物、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差异及细胞壁的作用;l 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l 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壳多糖。l 细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4. 细胞膜的结构;脂双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脂双层中。5. 细胞膜的成分;磷脂、蛋白质、糖类6. 4句话: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 膜蛋白的功能;控制物质运输、催化、细胞识别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定流动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性7. 9种细胞器的图、名称和功能;l 内质网: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l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l 高尔基体:细胞内的物质转运系统。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分泌有关;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l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l 液泡: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l 线粒体:是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需氧呼吸的二、三阶段反应场所)l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l 中心体: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l 细胞核: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8. 没有膜的细胞器、双层膜的细胞器和单层膜的细胞器;l 没有膜:核糖体、中心体l 双层膜: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l 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9. 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10. 含有DNA的细胞结构(3个);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11. 含有RNA的细胞结构(5个);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核糖体、细胞溶胶12.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2个);叶绿体、液泡13. 与分泌蛋白有关的细胞器(4个);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14. 核仁的作用;合成核糖体。15. 核孔的作用;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16. 染色质、染色体的成分和相互关系;l 成分:蛋白质和DNAl 相互关系:是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的同一种物质。17.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及代表生物;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2m8m) 较大(10m100m)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细胞器无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复杂细胞器,有核糖体 含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细胞核无细胞核,但有核区;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具有染色体 代表生物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等 真菌、动物、植物等 注:细菌的判断:凡是“杆菌”、“球菌”、“螺旋菌”、“弧菌”的都是细菌。乳酸菌其实也叫“乳酸杆菌”,也属于细菌。而酵母菌、霉菌等为真菌。 藻类的判断:蓝藻、念珠藻、颤藻、螺旋藻、发菜属于原核生物,其他藻类(红藻、褐藻、绿藻等)都属于真核生物。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1 ATP的全称;腺苷三磷酸2 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由一分子腺苷(包括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三分子磷酸基团组成。其中连接腺苷和磷酸基团之间的化学键为普通磷酸键,连接磷酸基团的化学键蕴含了大量的能量,称为高能磷酸键。3 ATP的分子简式;A-PPP4 ATP与ADP的相互转换反应方程式;5 形成ATP的方式(2种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6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直接能源7 渗透的定义;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成为渗透。8 渗透的两个条件;半透膜、膜两侧的浓度差9 红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因;当细胞外浓度细胞内浓度,细胞失水。10. 解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又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所以,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即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原来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又重新吸水膨胀,即质壁分离复原。11. 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的区别及举例;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的高低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需要需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举例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水分子的渗透;甘油、乙醇、苯等的脂溶性物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无机盐离子的跨膜运输。12. 胞呑、胞吐的实例;胞吞实例:变形虫摄食;胞吐实例:消化酶的分泌。13酶的定义; 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13. 酶的种类;大部分是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14. 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15. 酶的高效性;酶通过与底物分子结合,使化学反应极易进行,所以反应效率极高。16. 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1 温度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映速率反而随着温度的声高而下降。 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称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温度升高后,酶仍能恢复活性。但高温会导致酶变性,使其永久失去活性。2 PH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 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有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永久失去活性。 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PH时活性最大,此PH称为该酶的最适PH。3 底物(反应物)浓度对酶的错化作用的影响: 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几乎成正比。 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17. 使酶失活的三种条件;高温、过酸、过碱19需氧呼吸及厌氧呼吸概念;细胞呼吸就是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根据细胞呼吸过程是否有氧参与,把细胞呼吸分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20. 需氧呼吸的反应场所;糖酵解阶段在细胞溶胶进行;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电子传递链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21. 需氧呼吸的三阶段的名称及反应方程式;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22. 需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23. 厌氧呼吸的反应场所; 细胞溶胶24. 厌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 25. 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异同点;项目需氧呼吸厌氧呼吸不同点条件需O2、酶、和适宜温度不需O2 ,需酶和适宜温度场所细胞溶胶(第一阶段)线粒体(第二、三阶段)细胞溶胶分解程度葡萄糖被彻底分解葡萄糖分解不彻底产物CO2,H2O乳酸或乙醇和CO2能量释放大量能量少量能量相同点本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需要。过程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意义1 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 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6. 掌握书本P81图3-17;27.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CO2和H2O合成贮存能量的糖类等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的作用过程。28. 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定义及代表生物;l 自养生物:能够直接把从外界环境摄取的无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的一类生物 。代表生物:植物、藻类、某些细菌。l 异养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成有机物,只能把从外界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的一类生物 。代表生物:人、动物、真菌和大部分细菌。29. 光合作用总反应方程式;30. 叶绿体的结构(4点);外膜、内膜、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膜上分布着与光和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叶绿体基质(含有与碳反应有关的酶,还有少量的DNA和RNA)31. 类囊体和基粒的关系;由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32.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种类颜色吸收光谱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橙黄色蓝紫光叶黄素黄色叶绿素叶绿素a蓝绿色蓝紫光和红光叶绿素b黄绿色33. 光反应和碳反应光反应 碳反应场所叶绿体类囊体光合膜叶绿体基质条件光、色素、酶和水酶、CO2、ATP和NADPH物质变化(各3个反应方程式) 水的光解 ATP的合成 NADPH的合成 二氧化碳的固定 三碳分子的还原 RuBP的再生能量变化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ATP和NADPH,碳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3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需氧呼吸)发生部位含叶绿体的细胞(主要是叶肉细胞)所有活细胞反应场所叶绿体主要是线粒体条件光、水、二氧化碳、适宜的温度、酶、色素有光、无光都可,适宜的温度、氧气、水、酶能量代谢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部分转移到ATP中物质代谢将无机物(CO2+H2O)合成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O2+H2O)联系光合作用的产物作为细胞呼吸的物质基础(有机物和氧气均为细胞呼吸所利用),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被光合作用所利用。35. 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光强度 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解读相关的曲线图,注意曲线的走向和各拐点的意义。)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1、 细胞周期的定义: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2、 画出有丝分裂的过程图:3、 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分子数目加倍。经间期复制,染色体(质)上,每个都含有2分子DNA,2个染色单体。 G1:DNA合成前期,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用时最长) 间期 S:DNA合成期,进行DNA的复制。(用时居中) G2:DNA合成后期,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用时最少)分裂期:复制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子细胞中(各分裂相中染色体的变化) 染色质染色体 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1)前期 植物: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出现纺锤体 动物: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染色体散乱分布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赤道板是个位置,无具体结构)(2)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计数的最佳时期) 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3)后期 染色体平均移向两极 染色体染色质 纺锤体消失(4)末期 核膜、核仁重现 植物: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 细胞质的分裂 将细胞质分开,形成两个子细胞。 动物: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4、 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染色体单体和DNA的数目判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分裂间期2N04N2N4N前期2N4N4N中期2N4N4N后期2N4N4N04N末期4N2N04N2N5、 画出有丝分裂染色体、DNA的曲线图:备注:染色体:染色体数始终与着丝点数相同染色单体:只有当染色体为“X”形才有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DNA:只有当染色体为“X”形,每条染色体含两分子DNA,其他任何情况均含一分子DNA 同源染色体:一般情况下,有丝分裂整个过程都有同源染色体6、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核内的染色质变化 相同点 分裂过程和时期 动物细胞:中心体复制后发出纺锤丝纺锤体 前期 植物细胞: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纺锤体不同点动物细胞: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缢裂 末期植物细胞:细胞板细胞壁 7、 有丝分裂的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保证了亲代和子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8、 有丝分裂实验所用的实验材料和观察部位:实验材料:高等植物的根尖(洋葱根尖);观察部位:分生区细胞(细胞成正方形,排列紧密。)9、 有丝分裂实验装片制作的4各步骤及每个步骤的作用: 解离:使组织细胞分离开; 漂洗:洗去解离液(HCl),便于染色; 染色:使染色质(体)着色; 制片:压片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10、显微镜下看到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死的还是活的?死的。11、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