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试题.doc_第1页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试题.doc_第2页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试题.doc_第3页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试题.doc_第4页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复习(做题、记忆)一、一词多义1.之: 辍耕之垄上( ) 怅恨久之( )二世杀之(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楚人怜之( ) 2.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3.会: 会天大雨( )与皆来会计事( )4.将: 上使外将兵( ) 项燕为楚将( )5.为: 为屯长( )为天下唱( )士卒多为用者( )为坛而盟( )6.书: 乃丹书帛曰( ) 得鱼腹中书( )7.数: 广故数言欲亡( )卒数万人( )以数谏故( )数有功( )8.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胜乃立为王( )9.号: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号为张楚( )10.以: 以数谏故( )固以怪之矣(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祭以尉首( )11.与: 与战谯门中( )尝与人佣耕( )与皆来会计事( )12.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乃行卜( )行收兵( )13.故: 广故数言欲亡( )扶苏以数谏故( )14.上: 辍耕之垄上( )上使外将兵( )15.道: 道不通( )伐无道( )16.令: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 )陈守令皆不在( )17应: 佣者笑而应曰( )宜多应者( )18.等: 等死,死国可乎( )公等遇雨( )19.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 )吴广以为然( )20.指: 卜者知其指意 ( )皆指目陈胜 ( )21.欲: 广故数言欲亡( )从民欲也( )22.诚: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23.从: 从民欲也 (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4.比: 比至陈( )其两膝相比者( )25.当: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二、古今异义词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古义: 今义: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豪杰:古义: 今义: 会计:古义: 今义: 3、旦日,卒中往往语 往往:古义: 今义: 三、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 3、尉果笞广 笞: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看 5、夜篝火 夜: 篝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 ;锐: 8、忿恚尉 忿恚: 四、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通 意思: 2、为天下唱 通 意思: 五、重点词语解释 1、屯大泽乡 屯: 2、会天大雨 会: 3、或以为亡 亡: 4、举大计亦死 举大计: 5、等死: 6、扶苏以数谏故 数: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 9、辍耕上垄上 之: 10、怅恨久之 怅: 之: 11、苟富贵,无相忘 苟: 六、特殊句式 1、陈胜者,阳城人也 判断句 2、此教我先威众耳 判断句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判断句 4、号为张楚 判断句 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被动句 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省略句 七、朗读节奏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八、文学常识 1、司马迁:西汉著名 , 。 2、本文出自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 九、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 2、起义的根本原因: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4、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10、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十、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课文内容理解 1、“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2、人物欣赏 (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五候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 性格特点和 才能。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1) (2) (3) 十一、开放性试题 1、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 :比喻远大志向 :假托鬼狐之事诱众起事。 :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别忘了咱们。 :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桃花源记一、古今异义差别大的词:1.无论(古义: ;今义: ) 2.妻子(古义: ;今义: ) 3.绝境(古义: ;今义: ) 4.鲜美(古义: ;今义: )5.交通(古义: ;今义: ) 7.不足(古义: ;今义: ) 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挂齿8.间隔(古义: ; 今义: )9.俨然(古义: ; 今义: )10.缘(古义: ;今义: )11.津(古义 。 今义: )12.外人(古义: ;今义: )13.如此(古义: ;今义: )14.仿佛(古义: ;今义: )15.开朗(古义: ;今义: )16.志(古义: ;今义: )17.延(古义: ;今义: ) 18.复 (古: ; 今义: )19.去 (古: ;今义: )20.寻 (古: 今: )21.复前行,欲穷其林。 古: 。今: (古时用“贫”) 22.问所从来。 古: 。今: 。23.便扶向路。 古: 。今: 。24欣然规往。 古: 。今: 。25.向(古义: ;今义: 26.果(古义: ;今义: ) 27.悉(古义 ;今义: ) 28.咸(古义: ;今义: ) 29.既(古义: ;今义: )二、一词多义1.寻:寻向所志( ) 寻病终( )2.舍:便舍船( ) 屋舍俨然( )3.中:中无杂树( )晋太元中( ) 其中往来种作( ) 4.志: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5.之:忘路之远近( ) 闻之,欣然规往( ) 处处志之( ) 6.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 7.遂:遂迷,不复得路( ) 遂与外人间隔( )后遂无人问津者( ) 8.向:寻向所志( )眈眈相向( ) 9.得:便得一山( )得其船( ) 10.闻:鸡犬相闻( ) 闻有此人( ) 11.穷:欲穷其林( ) 穷冬烈风(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12.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zh)引凄异( )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多词一义(1) 缘溪行、便扶向路:( ) (2)便要(y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 ( )。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 ) (4)此中人语(y)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 )四、重要虚词1.乃 (1)见渔人,乃大惊: (2)乃不知有汉: 2.为 (1)武陵人捕鱼为业: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其 (1)欲穷其林: (2)其中往来种作: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得其船: (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五、词类活用1. 尽(林尽水源): 2.异(渔人甚异之): 。 3.前(复前行): 4.穷(欲穷其林): 5.焉(不复出焉): 。 6.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 。 7.果(未果): 六、同义词都(1)悉:悉如外人(2)皆:皆叹惋(3)咸:咸来问讯(4)并:并怡然自乐 详细(5) 具:具答之 沿着-(1)缘:缘溪行2)扶:便扶向路 邀请(1)要:便要还家(2)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七、古汉语句式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 省主语: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句意:渔人就丢下船,从洞口进去。) 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翻译时一并补出。 省宾语: 例一:问所从来(是“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 省介词: 例二:林尽水源(是林尽于水源的省略.)9.四个“然”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怡然自乐(怡然):愉快的样子欣然向往(欣然):高兴的样子 八、原文默写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 。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 ;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九、沿用的成语1. 成语释义: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2.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解释:一下子出现开阔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 3.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4. 成语释义: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近义词:置之不理 反义词:门庭若市 古意为渡口,今意为唾液 5. 成语释义: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6. 成语释义: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7. 成语释义: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8. 成语释义:落花纷纷。缤纷,纷纷。 9. 成语释义:形容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10. 成语释义: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11. 成语释义: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十、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3.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7.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生活状况: ;精神状态: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渔人) 、 、 。【迁移拓展】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3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渔人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 ;另一方面, 。4针对第二段语句作简要评注。本段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连贯流畅,精炼有意境。黄发垂髫又运用借代修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5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 6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 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与朱元思书一、古今异义许 古义: 。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 。 经纶 古义: 。例句:经纶世务者。 今义: 。 戾 古义: .例句:鸢飞戾天者。 今义: 。 穷:古义: 。例句:蝉则千转不穷。 今义: 。 奔:古义: 。例句:猛浪若奔。 今义: 窥:古义: 。例句:窥谷忘反。 今义: 二、一词多义1.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猿则百叫无绝( ) 2.上 负势竞上( ) 横柯上蔽( ) 3.无 直视无碍( ) 猿则百叫无绝( ) 4.百 一百许里( ) 猿则百叫无绝( ) 5.直 直视无碍( ) 争高直指( ) 6.负 负势竞上( )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 7.穷 蝉则千转不穷( ) 穷冬烈风( )二、词类活用任意东西(“东西”: ) 猛浪若奔(“奔”: ) 互相轩邈(“轩邈”: ) 望峰息心(“息”: ) 横柯上蔽(“上”: ) 风烟俱净(“净”: ) 皆生寒树(“寒”: ) 负势竞上(“竞”: )三、句式特点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急湍甚( )箭”(省略介词“于”)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倒装句对偶句(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四.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6. 争高直指,干百成峰 。7.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2.简单赏析以下句子的写法。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答: 。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答: 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答: 6.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意思是 水很清澈 。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7.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 (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 和 两方面进行了描绘。8.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9.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10.“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2分)答: 。醉翁亭记练习一、解释下列一词多义(1)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第一个乐),(第二个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2)名: 1.名之者谁: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得: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余因得遍观群书: 3.卖炭得钱何所营:(4)高:1.而年又最高:2.风霜高洁:(5)宴:1.太守宴也: 2.宴酣之乐: (6)出:1.水落而石出者: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7)酿泉:1.酿泉也:2.酿泉为酒: (8)在:1.醉翁之意不在酒:2.已而夕阳在山:(9)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云归而岩穴暝: (10)谓: 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11)也:环滁皆山也: 山之僧智仙也: 在乎山水之间也:(12)秀: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13)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3.把酒临风:(14)乎:在乎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