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品德课堂的构建.docx_第1页
参与式品德课堂的构建.docx_第2页
参与式品德课堂的构建.docx_第3页
参与式品德课堂的构建.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与式品德课堂的构建 摘要:积极探究品德课堂中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主张从课前调查、课中活动、课后导行三个角度展开研究,引领品德课堂成为学生自己探寻、辨析、体悟的课堂,通过潜移默化、融入学生灵魂深处的道德情感体验,使品德课堂情趣盎然,真正实现品德课程的价值。 下载 关键词:积极参与;课前调查;课中活动;课后导行 品德与社会学科很容易被许多教师理解并实施为一种灌输规章制度、人伦道德的说教课,这导致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课堂上贴标签、唱高调,课后言行不一、明知故犯的现象比比皆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品德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道德的传授者,应该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引导者,努力做一个平等的首席。”其实,要让品德课堂有声有色、切实有效也并非难事,这归结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储备和教学策略。只有当我们切实做到“以生为本”,品德课堂才能真正是学生自己的课堂,品德课堂的教学过程也才能成为学生自己探寻、辨析、体悟的过程。笔者认为,探寻、辨析、体悟产生的质疑、解疑、体验、顿悟,才是真正潜移默化并融入学生灵魂深处的道德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情趣盎然,真正实现了品德课程的价值。笔者在执教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渐渐体会了在品德教学中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提高品德课效率的成功与乐趣。下面就以身边的变化一课的施教体会,求教于同人方家。 一、课前主动参与调查研究,引起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是面向学生生活的一门综合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性。新课标要求:“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因此引导学生课前参与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前参与的策略很多,如资料搜集法、观察记录法、调查法、访问法等。在教学身边的变化一课时,考虑到计划经济年代的历史是学生的盲区,笔者采用课前调查法,设计了一份调查表。通过调查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票证的概念,增加感性认识,继而激发主动探究的欲望。表格设计如下: 学生搜集了行行色色的票证,再加上和家长的互动交流,他们对计划经济年代充满了新鲜感与好奇心。这份好奇心促使并保证了学生对这项调查的认真研究,笔者布置这个任务的目的已然达成。可见,精当的课前研究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 二、课中主动参与活动实践,获得体验乐趣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道德规范、原则和价值观,而且要使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因此,它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关的行为习惯。同样,新课标也提出:“品德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儿童的活动,特别是合作的活动对于品德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是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活动板块设计”让笔者寻找到道德和知识、智力和情感、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平衡。在教学身边的变化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五个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参与中体验、感悟。 板块一:“说说聊聊,走进话题。”课前闲聊时,笔者组织学生聊市政建设、家乡变化、家庭变化。学生一个个兴致勃勃,发言踊跃,从地铁的建造到蓉湖大桥的落成,从运河公园的美轮美奂到惠山古镇的闻名遐迩,从惠山小学的几经变化到自己家里的逐步改善以“梁溪少年看无锡”,陈述亲眼所见周边的环境变化,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发展的脚步,言谈之间充满了自豪与满足。 板块二:“谈谈议议,明确概念。”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教学内容往往以故事为主,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导入时,笔者就采用了故事激趣法。当录音播放 “爸爸的回忆”买肉的故事后,学生立刻兴致勃勃、议论纷纷: 生:我想,那时的肉摊前肯定早早就排好了长长的队伍,大家都心急如焚,都生怕排到自己的时候肉正好卖完,那就白白等那么久了。 生:爸爸小时候挺辛苦的,这么小就要帮着大人连夜排队买肉,分担家庭责任,而夜里两三点钟我还睡得正香,哪里起得来呀! 生:为了能吃上一?D肉,熬夜也不成问题,因为对一年才能吃上几顿肉的人来说,肉实在是太美味了。那时候的人真不容易,哪像我,现在吃肉都吃腻了,瞧我胖的,嘿嘿!(全班哄堂大笑) 师相机过渡:同学们挺会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的,计划经济时代买肉确实不容易,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买肉要票呢?有票就一定能买到肉吗?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故事。(课件播放:买肉吵架的故事) 生:当时的国家实在太穷了,猪生产的少,吃的人多,所以要凭票供应。 生:有了票也不一定能买到肉。一个定点地方限定供应一两头猪,卖完了就没有了,所以人们才夜里两三点钟就来排队占位,不然等排到自己的时候,肉正好卖光了,到时候,你有再多的肉票也没用,因为没有货了。(两手一摊) 生:对呀对呀,所以这时候如果还有人胆敢插队,肯定要大吵一通的,说不定还要打起来呢!(全班大笑) 生:因为供不应求,所以要凭票供应。因为限量供应,所以有票还不一定买得到货物,这就是计划经济! 从课堂实录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个小故事引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对离自己很遥远的、未曾感受和体验的经历能积极主动地展开遐想、理性思考,通过合作讨论,自己得出“计划经济”的正确概念,这就是主动参与学习的成果。 板块三:“听听看看,增长见识。”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仅表现在积极发言这一表象,还有善于倾听上。倾听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渠道。听知识介绍、听方法解读、听同学感悟、听自己不解之处通过听,学生可以更好地完善对本节课的要点掌握,取长补短。在教学身边的变化一课时,笔者安排了听资料介绍,听课文录音故事,听现场教师故事访谈,听学生课前采访家长的视频展示等,这些看似枯燥遥远的票证资料、票证使用史实,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活跃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感觉。在数据中、在故事中、在长辈们的表情和话语中,学生们纷纷发表感言,他们感动于票证拮据时人们的那份勤劳简朴,他们感怀于票证丢失后人们的那份无奈和清苦,这个板块为学生真实感受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窘迫生活做了润物无声的铺垫。 板块四:“做做赛赛,活跃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情境体验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壤,把书本上原本抽象的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让僵化的概念转为一个个有趣的活动,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寻求答案的兴趣。教学身边的变化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情境:“在计划经济年代要购买五斤大米、一斤肉、半斤土豆、一斤油、一斤面粉,你该怎样准备票证?”随着一声令下,各小组开始了票证大搜集,有的小组有了米票没有肉票,有的小组有了肉票但斤两不够这真实的购物场景胜过任何说教,学生真实地体验到了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心情和感受,这也许就是活动的魅力吧! 板块五:“想想辨辨,内化吸收。”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因此,品德教育并不是一种由外到内的简单灌输过程,也不是光靠一般的讲课所能解决的,它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辨,然后沉淀为他们自己乐意接受的道德素养而得以保存。在身边的变化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设计了几个“思辨环节”。如展示现在和过去一周食品用量表后引导思辨:假如你一个月都吃不到两个鸡蛋,每月只吃二两肉,一年都吃不上一回白糖,平时烧菜看不到油花你有什么感受?又如:现在各种各样的卡铺天盖地,和票证时代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感受?学生通过思辨,有了对未知领域的感受,即计划经济时代的艰难;学生通过思辨,有了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即生活中的铺张浪费、娇生惯养。有了这样的积极思辨,学生在自我体悟、自我反省,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只有获得切身体验,才能入脑入心,记忆深刻,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笔者通过以上设计,让各种各样的活动体验充盈学生的课堂生活,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探索,笔者进一步坚信,品德教师应是“派往儿童世界的大使”,让一个个活动板块成为孩子们快乐参与、乐于投入的活动舞台,将使品德课教学收到更好的、潜移默化的道德成长效果。 三、课后主动参与道德实践,让生活有情有趣 品德是人的灵魂,其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对于学生而言,“知”并不难,难的是“情、意、行”的到位,因为这才是他们品德成熟的标志,但只有生活实践才能感其情,磨其意,检其行。因此,我们不仅要促进课堂教学素质化,还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的狭小天地,投入到生活大?n堂的每个角落,用课上学到的道德准则去融入自己生活的天地。在教学完身边的变化一课后,笔者引导学生主动做好两件事:忆苦做一本票证集,试着三天不吃肉。思甜和家长一起找找家里铺张浪费的现象,过一周吃饭光盘的日子。这次课后实践的效果是,很多家长感觉这种作业既有教育意义,又充满了生活情趣。在实践中,自己的孩子更懂事了,挑食、任性的毛病改了很多,甚至部分家长也反思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挥霍浪费行为。这样的“小手牵大手”的道德影响效果喜人。 总而言之,品德的教育是一种心灵的教育,心灵的教育既不能“灌输”,也不能“塑造”。品德的教育与生成,无论是课前调查、课中活动,还是课后实践,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感受、主动体验、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才能架起学生生活与品德课堂之间的桥梁,让品德课堂有情有趣;也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在学生心灵最深处实现道德与内心的整合,从而将他们幼小的心灵渲染得如圆月般明朗,如星空般灿烂。 【参考文献】 国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组.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