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培养语感,提高整体思维能力.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培养语感,提高整体思维能力.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培养语感,提高整体思维能力.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培养语感,提高整体思维能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培养语感,提高整体思维能力一、加强读书实践和语感积淀有人认为,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因而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提问所占用。其实,这完全是一种片面的理解,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还是应该通过培养语感来实现。语感的本质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是人们在长期言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说到底,直觉思维是构成语感的核心要素,因此,通过培养语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语感具有直觉性特点,表现出思维过程与结果的直接性,它不需要经过预先的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而是凭借言语经验,直觉地对言语作出敏锐的感受,瞬时性地感知和领悟语言,所以,直觉思维能力也充分地反映在语感上。培养学生语感,关键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投人读书实践,通过实践来强化语言的习得机制,积累语言的表象材料,最终建立起一种正确的语言习惯和敏锐的语言直觉。学生通过读书实践,逐步积淀成语感的“相似块”,当接触到新的语言信号刺激时,就能凭着语感的“相似块”识别出来,然后进行匹配,进而在刹那间做出直觉判断。表面看来似乎是不假思索,其实早就潜伏和积淀着逻辑理智的基础。所以,语感的直觉顿悟,是多次认识、多次实践、多次反复由此,我们应能悟到这样两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多诵读。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朱熹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唐彪认为“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这些论述从不同方面说明了诵读的价值。文章是作者情趣意旨的载体,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获得真切的敏锐的感受,激起读者的情感潜流,产生情感的共鸣,从中学得为文之道。通过朗咏吟哦、熟读背诵,直觉体悟语言规律,学习运用语言,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成功的教学经验,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重要途径。二是指导学生切己体察。培养语感,仅靠诵读揣摩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叶圣陶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借助想象和联想,唤起鲜明的“内心视象”,才能深得文章旨趣,使语感培养富有成效。另外,由于直觉是认识客体的本质与规律在人脑中直接反映的过程,因此,就要求主体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现象有敏锐的洞察力,有丰富的实践积累。生活知识及语言经验积累丰富,就会在遇到某种认识对象时,立即调动起潜意识中所需要的经验,即存储的“相似块”,形成直觉体察、认识感悟的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除了强调主体的诵读、体悟外,还要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活跃想象与联想,以形成敏锐的直觉,促使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一种“下意识”的程度。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读书训练,将此作为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置于课后练习的第一条,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物化。二、注重整体感知和主体感悟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而整体性也正是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点,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认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以其独特的异质成为各自独立的个体,是有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多方面教育效益的综合体。然而,现在仍有不少教师只着力于知识点的落实,继续走着“分析综合”的老路,把知觉中的具体内容拆散开来,孤立地分析一个段落、一个层次、一个词句,破坏了融合在一篇文章整体结构关系中的情境、意蕴等格式塔质,支解了课文的整体美感,削弱了学生对语言的品味、感悟,从而失去许多培养学生语感、发展直觉思维能力的良机。按照格式塔学习理论,在初读时要从整篇课文出发,让课文在学生眼里成为一个格式塔,即知觉整体。我们教读任何一篇课文,都必须十分强调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生动的感觉,努力使学生获得对课文整体的直觉把握。或许初读阶段的这种整体把握是混沌的、模糊的、朦胧的,带有飘忽性和猜测性,但是这种从整体出发的直觉感受活动是充满生气、灵气并洋溢着热情的,它得之于主体积极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不是脱离学生认识水平的理性的分析,而是一种体现灵性的直接的感受。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对文章整体的直觉把握,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的灵敏性、发展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的学习是在学习者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因此应该强调主动探究性的学习,而阅读主体对文本所作的“感悟”则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效的阅读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通过感知、感受、揣摩、联想、体会等心理过程,达到阅读的目的。感悟就是这样的心理活动过程。”(陆志平语文随谈)同时,语文学习又是学习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应该是学习者直接进入文本来获取阅读材料的信息、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的过程,教师的分析应该用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正因为“感悟”体现了整体、朦胧、融会贯通的思想,体现了“学生主体”的先进理念,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和阅读时间,创设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感”去“悟”;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提供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言语空间,提倡各抒己见,让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在课堂飞扬。三、强化速读训练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涵泳”法则,正如宋代陆九渊所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涵泳是一种研读方法,就是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鉴赏玩味,掂量比较,“字字未忽宜,语语悟其神”,从中获得审美感、情趣感等。目前我们重视的精读,就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但我们也不能只是一味强调“细嚼慢咽”,因为它存在着明显的读得慢、读得少的弱点。因此,在搞好精读的同时,还要注重训练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速读能力。速读是一种高级的阅读形式,是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感知要阅读的文字。速读的最大特点就是速度快,它要求阅读主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信息的接受、编码、存储、反馈的速度更快,思维更加敏捷。这种速读能力所凭借的主要就是直觉思维能力,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强化速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在具体教学时,可着力于以下两点:一是培养学生直接领悟言语的能力。美国著名作家萨特曾说:“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你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你等待它们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否正确。”在阅读之前,读者就存在着对作品独特的意向期待视界。可以说“预测”、“期待”都和直觉密切相关,直觉思维活跃的人能迅速产生对作品的准确预测和贴近作品实际的期待。为此,在教学中就要有效训练学生的跳读、猜读能力,使他们在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多种速读方法的过程中,提高直觉领悟的言语能力。二是培养学生敏锐提取的言语能力,即通过速读,准确、敏锐、迅速地提取文本的要点、主旨等。这种提取,不是熟读深思的结果,也不是揣摩推敲的结果,而是通过快速搜寻文眼、重点句段并从中获取大意或言外之意的结果。这是速读的核心,是速读训练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这就不仅是对文本整体情韵的把握和领悟,还要在此基础上快速抓住要点,提取文义。所以,在训练时,就必须指导学生掌握默读的技巧,阅读时目光既要宽阔,又要集中,既能摄取较大的语言单位,又能从中捕捉中心词句,迅速找准文眼和重点句段。这样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