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试论以案例分析的方法编写教材.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试论以案例分析的方法编写教材.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试论以案例分析的方法编写教材.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试论以案例分析的方法编写教材.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试论以案例分析的方法编写教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试论以案例分析的方法编写教材摘要:案例教学是将某些概念、原理、观念和事实等学习内容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中开展教学的方式,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将案例学习列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根据新课标编制高中地理实验教材时,如何实现在教材与案例教学的互动过程中使地理教材的编写不断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编写地理教材就是就此问题的一个新尝试、新探索。“案例分析”式教材不仅可以将案例研究的学习方式融入高中地理教材,而且这种教材的出现又可以促进案例教学的研究和发展。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案例分析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将某些概念、原理、观念和事实等学习内容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中开展教学的方式。因为案例的本质是创设学习情境,所以教学案例应该尽量包括实际状况的各个方面,如遇到的问题、人们的困惑、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1在教学中,教学案例还提供了师生互动的中介,搭建了原理学习与问题解决之间的桥梁。近些年来,对案例学习的讨论已经从教学领域扩大到课程和教材领域,有些学科已开始将案例和案例学习纳入课程的要求。例如,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应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2(11)可见,新“课标”将使案例学习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用“案例分析”方法编写教材是一个将案例研究的学习方式融入高中地理教材的过程。反过来,这种教材的出现又促进了案例教学的研究和发展。尽管地理教材中使用案例的尝试从基于现行教学大纲的教材编写就已经开始,如何在教材与案例教学的互动过程中使地理教材的编写不断创新仍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挑战,值得深入探索。目前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制的几套地理实验教材都在探索这个问题方面有所表现,本文作者也在研究的过程中试编了部分教材,积累了一些想法,在这里和大家探讨,所谈观点仅是作者本人的研究心得。一、利用综合案例体现地理问题的综合性一般地,为了较深入地认识某个区域的特征、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措施,我们会从该区域案例比较典型的某个要素、某一方面或某个时期入手,进行诸如区域特点、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等若干方面的地理问题分析,以得到某个方面的典型结论。如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人地关系,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对该区域的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的地理状态发展的影响。3(113)然而事实上,每一个区域都是一个具有一定发展历史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虽然对没有接触过区域学习的学生来说非常必要用简要的方法来学习区域分析,但单要素、单方面以及片段性的分析始终没法让学生对区域建立起综合的认识、建立起正确的发展观点。因此,为了让区域案例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就需要注意在案例设置和使用中的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课标中可以综合的几个标准要点课标中给出的标准要点可以综合在同一区域的案例中形成综合案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必修地理3”以区域学习为主线,并明确提出要“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在实际操作中,从区域含义的学习、到区域分析方法的学习都是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进行的。课标中列举的标准要求中,不少标准都冠以“以某区域为例”,这就要求使用案例。那么,能不能选择同一个区域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以对应课标中所提出的几个不同的标准要求呢?从综合和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需要这样做。而从课标要求的几个方面来看,我们也确实可以这样去设计。如,课标中有关“区域发展阶段”“产业转移”“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等标准要点,就可以在同一区域案例上建立起这种综合的关联。区域发展阶段在理论上被划分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3(113)以美国东北部匹兹堡的工业形式为例,该区域在工业化时期表现出这种明显的周期性,而这种周期性对于该区域整个人地关系的发展过程而言,应该只是其中的一个特殊的时段。将区域的发展放在人类历史的背景上看,可以有更大的周期:从“蛮荒时期”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区域在伴随着人类社会经历着不同发展阶段的同时自身也在同步发展着。在这些不同阶段中,人地关系处在不同的状态:蛮荒时期自然环境对人类有着更多的限制,人类的活动只能去适应自然环境;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能力已经明显提高,局部状态下已经出现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现象;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具有了极大的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的能力,生产力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样地,这种人地关系的变化也会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如人们的衣着和食物、人们的居住和交通等方方面面。在区域的发展阶段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两个典型的时期。这既是目前主要存在着的生产力结构形式、人地关系中最现实的两种状态,又是在人地关系上存在着巨大反差的两种形式。课标中有着“以某区域农业为例学习农业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和“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学习其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问题和对策”的两个要求,完全可以和区域发展阶段中的农业社会时期和工业社会时期相对应起来。当然,农业本身有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不同形态,工业也有从手工业到现代工业的不同时期,区域内不同形态、不同时期的农业和工业有着它本身的特点和形成条件,其中不乏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综合地分析区域案例中的农业和工业也是相当有意义的一种学习内容。另一个与区域发展密切相关的课标要点是“产业迁移”。在课标中,产业迁移和资源的跨流域调配是组合在同一个要求中的。2(10)相比而言,资源的跨流域调配主要在工业化社会以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超过了区域内部的提供量的时候提出的、涉及的要素相对较少,而产业迁移(产业转移)涉及的要素相对要多。产业迁移基本可以理解为是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产业部门由其传统分布区迁移到生产条件类似而经济效益更高的地区。这种过程涉及纵横两个因素:纵的因素是该区域的发展,产业形式由低级向较高级再向更高级;横的因素是区域内部或区域与外部其他区域之间的一种关系,案例区域可能接受更高级区域移来的产业、也可能向较低级区域迁出相对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效”的产业。产业迁移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如,在某些区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粮食生产逐渐为经济作物生产所替代,一方面经济作物生产有更高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有周边区域能承担得了相应的粮食生产。当然,现在最关注的产业迁移,还是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影响的以东亚地区为核心的国际产业迁移。因此,以区域案例为核心,我们完全可以把有关区域发展阶段、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产业迁移等因素放在一起来综合地考虑。(二)合理组合案例框架、选择案例区域设计综合案例需要注意合理组合案例框架、选择案例区域,以区域的发展历史为主线来综合区域案例中有关发展阶段、农业、工业化和城市以及产业迁移等要点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框架形式。如图1所示,案例的呈现形式是以从“原始社会时期”到“工业社会时期”为主轴进行排列的,把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等几个时期分别作为相对独立的片段去刻画。这样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一幅幅人地关系的历史画卷可以把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发展阶段清晰地表现出来,同时又能比较系统、全面地就重要片段中的地理要素关系进行深入的揭示和分析,从而能顺利地把农业的要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要点单独地提出来。同时又能将产业迁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作用,尤其是在近几十年中的强大作用表现出来。图1综合案例设计示意基于上述考虑,在选择具体的区域案例时,找到能够把以上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