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摘要:隐性德育课程能有效地发挥对学生德性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它具有潜在性与间接性;广泛性与开放性;隐蔽性与渗透性;非预期性与二重性;体悟性与深刻性的特点。它对学生具有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行为上的规范功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能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环境,提升学生的德性水平,帮助完成德育的使命。关键词:高校;德育;隐性课程一、对隐性课程的认识(一)隐性课程的含义自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课堂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以后,课程领域里先后出现了“自发课程”“隐含课程”“无形课程”“非正规课程”等概念,国际上掀起了一场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热潮。随着对德育隐性课程研究的深入,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隐性课程”的概念,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见解,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根据隐性课程的定义,我们认为:1.在概念的归属上,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它的归属概念应该是学校文化。1(74)首先,因为“课程”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作为教育的“衍生物”和体现教育要求的手段,课程应具有教育的一切属性,即目的性、方向性和计划性;其次,在教育学范畴内,课程是指依据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的教育内容,定义中的“教育内容”应该指文化。2.在概念的外延上,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上所讲的课程严格来说是“学校课程”,是在学校内部开设的,所以隐性课程是学校生活经验中除显性课程以外的影响,不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影响。3.在概念的内涵上,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是偏向于非学术性的。4.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两者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体系。(二)隐性课程的特点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1.作用方式的潜在性与间接性作用方式的潜在性是隐性德育课程区别于显性德育课程的最根本的特点。显性德育课程是通过正式的教学来进行,对于社会角色具有直接的、外显的影响力;而隐性德育课程是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通过间接的、内隐的和潜在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2.作用途径的广泛性与开放性当前高校德育显性课程的实施在途径上虽然种类繁多,但实质上是一个较封闭的系统,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途径和方式:一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实施的各种名称的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程;二是由各任课教师在各门文化课程教学中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由学校行政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各类社团组织的各项德育工作。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途径更加的广泛而开放,隐性德育课程不仅广泛地潜伏在受教育者的各项有目的的德育活动之后,而且广泛地隐含在一切的教育环境的体制与气氛之中,甚至广泛地隐藏在受教育者的整个学校生活之中。3.作用过程的无意性与渗透性高校显性德育课程无论是在课程的总体设置上还是具体的操作中,都是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教育者在实施显性德育课程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非常明确地把课程的目的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接受隐性课程教育时,虽然有认知的参与,但更多的是有情感、兴趣之类的非认知心理的参与,这种作用往往是通过无意识对受教育者进行渗透的。无意识“是指人的现实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即是未经过思想加工整理过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定势。”2隐性德育课程正是通过渗透到受教育者内心深处并通过学生无意识的摄取机制而实现教育作用的。4.作用效果的非预期性与二重性一方面,明确目的性与作用方式的直接性使得显性德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教育者还能通过学生的反映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与调节而使显性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显性课程具有较强的预期性。由于隐性课程是通过潜在的、间接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无意中受到潜移默化熏陶的,是难以预测、难以估计到的,因此,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效果具有非预期性,与其效果的非预期性相伴而来的是其作用效果的二重性,即隐性课程对学生施以的影响,既可能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积极影响,又可能是阻碍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消极影响。5.作用结果的体悟性与深刻性显性德育课程往往是强调教给学生“有关道德的知识”而忽略学生的内化机制。杜威在其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书中区别了两个概念:“道德概念”和“关于道德的概念”。所谓“道德概念”是把这种观念“在行动中见效果,使行为有所改变”,使之“成为品性中的一个部分”;而“关于道德观念”就是直接传授道德知识的教育,也称为知性道德。杜威认为这种教育“即使讲得最好,也是在数量上比较小的,在影响上也是微弱的”3。因此,德育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只有通过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约束学生行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隐性德育课程正是迎合了这一特点,学生在接受隐性德育课程教育时虽然有认知的参与,但更多是情感、态度、价值、兴趣等非认知心理的参与,是学生内心的一种体悟结果;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仅仅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是内化为学生情感、意志、人格、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道德品质与素养中,因此,其作用效果非常持久和深刻,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二、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与功能(一)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从隐性德育课程存在形态进行分析、归类,高校的隐性课程主要由以下几种要素构成。1.潜伏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课程教学是教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教学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会和获得预期的学术性知识的同时,还会无意识地获得非学术性的知识,自发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态度、情感、兴趣、意志和信念等,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隐藏于各种正规德育课程以及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是潜在的,主要包括有教学指导思想、教师的人格榜样、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及奖惩方式等,4这些因素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生着深刻的影响。2.隐藏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的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中有着预定目的、内容与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