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病.ppt_第1页
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病.ppt_第2页
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病.ppt_第3页
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病.ppt_第4页
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病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tuberculosis,190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在分类上属于放线菌门、分枝杆菌属,简称结核杆菌。,Contents,MTB的发现,很早以前,法国杜鲍阿通过尸体解剖发现,结核病人肺部有白色的、较硬的,象粟粒大小的一颗颗小结节,类似坚果的核,称之为“结核”。 1815年,法国赖萘克医生提出结核病不是一个局部疾病,可以侵犯全身,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发生结核病灶。 1881年,Koch致力于结核病病因的研究。 Koch认为,“结节、结核”里肯定存在具有传染性的病原菌。,1882年, Koch首先在结核病灶中发现了一种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结核杆菌,开创了结核病研究的新记元,获得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MTB的发现,MTB的生物学特征,1、形态及染色 1细长略弯曲的杆菌,大小14X0.4m;呈单个、分枝排列,或聚集成团。 2.无鞭毛、无芽胞、有荚膜;,一、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征,2.染色方法:齐-尼(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acid-fast stain) 原理:细胞壁中含大量的脂质,约占干重的60%。尤其是其中的分枝菌酸(mycolic acid)影响染料的渗透,且一旦着色便可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 。,加热 35分钟,抗酸染色阳性,分枝状排列的细长杆菌,3、培养特性 1 1营养要求较高:LowensteinJensen(L-J)即罗氏培养基(含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和孔雀绿),含脂质生长因子,刺激生长,抑制杂菌生长,固体培养:23周见菌落生长,呈颗粒、结节或花菜状;乳白色或米黄色;不透明 液体培养:呈菌膜生长,2专性需氧;PH6.56.8, 营养要求高,结核杆菌生长十分缓慢,1218h才分裂一次,在固体培养基上1530d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象“菜花”一样的菌落。,Mtb在罗氏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有脂质,脂质可防止菌体水分丢失,故对干燥的抵抗力特别强。 结核杆菌在湿润或干燥痰中可存活数周或数月,在尘埃中10d仍保持传染性。,对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等抗结核药物敏感。,4、抵抗力,对乙醇敏感,在70%乙醇中2min死亡。,对湿热敏感,在液体中加热6263 15分钟或煮沸即被杀死。对紫外线敏感。,5、变异性 1.细菌形态、及菌落形态的变异; 2.抗原性变异:卡介苗 BCG (Bacillus Calmette-Gurin) 1908年 Calmette与Guerin对牛型结核杆菌(M.bovis)持续13年、230次传代制成减毒活菌苗株。 3耐药性变异2 结核杆菌耐药检出率为2050%,多重耐药率为5%20%。结核杆菌的耐药性变异主要与其染色体基因突变有关。,L型变异,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外经青霉素、环丝氨酸或溶菌酶诱导可影响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异烟肼影响分枝菌酸的合成,均可导致其变为L型,呈颗粒状或丝状。 L形细菌常见于陈旧性肺结核和强力化疗或用3种主要抗痨药异烟肼、链霉素及乙胺丁醇等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因细胞壁缺陷,可逃避抗细胞壁抗体的作用而能在体内长期存留。,6 致病性3,致病性,荚膜(capsule),脂质,蛋白质,多糖如索状因子,核酸,结核菌素为主要成分,与蜡质D共同刺激机体产生变态反应;,1)与吞噬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3(CR3)结合,有助于结核分枝杆菌在宿主细胞上的粘附与入侵 2)具有多种酶,可降解宿主组织中的大分子物质,提供细菌繁殖所需要的营养,多糖与结核杆菌的毒力有关,可使中性粒细胞增多,引起局部病灶细胞浸润。,7 免疫性4,感染免疫(infection immunity ) 又称有菌免疫 抗结核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科赫现象 免疫反应结核杆菌核糖体RNA引起 超敏反应结核菌素蛋白和蜡质D共同引起,免疫和超敏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杆菌能否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以判定机体对结核杆菌有无免疫力。,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一般表示无结核杆菌感染,机体无免疫力,应接种卡介苗。,结核菌素,三、结核杆菌所致疾病5,结核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至今仍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近十几年来,由于结核菌的耐药性、 HIV/TB双重感染 移民(流动人口)问题 使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严重挑战。,结核病基本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约有: 1/3人口(20亿)感染结核菌; 2000万结核病人; 每年有800万-1000万新发病例; 每年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全球约1/3人口感染TB。2011年新发病例870万,140万人死亡。,世界结核病防治现状6,我国结核病现状,我国的结核病疫情依然十分严重,是世界上结核病患病率最高的22个国家之一。 是耐药结核病最多的全球27个国家之一。 每年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约130万。,我国结核病现状,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 查初步结果显示: 全国受结核菌感染人口超过5.6亿; 全国现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200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57.8/10万。 结核病死亡率为9.8/10万,在各种死亡原因中占第11位。 结核菌耐药率:27.8%,初始耐药率18.6%,获得性耐药率:46.5%。INH:17.6%,SM:17.3%,RFP:16.6%,EMB:1.5%,MDR:10.7%。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1%,结核杆菌所致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侵入易感机体,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核病,其中以通过呼吸道引起肺结核为最多。 原发感染 1、肺结核 继发感染 2、肺外感染,原发感染,多发于儿童 传染源 传播途径,原发灶 淋巴管炎 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原发综合征,“哑铃”型阴影,结核结节,结 核 结 节,结核结节,多发于成年人 多为内源性感染,少数为外源性感染 病灶多局限 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 开放性肺结核,继发感染,肺外感染,结核性脑膜炎 泌尿生殖系统结核 骨与关节结核病 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 皮肤结核,艾滋病和结核病7,结核病是艾滋病高发区人群的首要死因 HIV与结核杆菌双重感染是一种致死性的结合,两者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HIV感染可以推毁免疫系统,使机体抵抗力大大降低,易于感染结核杆菌,也可使原先感染过结核杆菌但已稳定的病灶复活,或使已有的结核病恶化,从而使HIV感染者更易患结核病,病死率高。 另一方面,结核杆菌也可通过某些途径,如激活CD4T 细胞等,促进HIV的复制,在HIV感染过程中起协同因子的作用,加速AIDS的进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8,四、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时如弱柳扶风。,黛玉一翻身,却原来是一场恶梦。喉间犹是哽咽,心头还是乱跳,枕头上已经湿透,肩背身心,但觉冰冷。 一回儿咳嗽起来。紫鹃开了屋门去倒那痰盒时,只见满盒子痰,痰中好些血星 “林姑娘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摸了摸身上,只剩得一把骨头”。 只见黛玉肝火上炎,两颧红赤。 喘成一处,只是出气大入气小,已经促疾的很了。 “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预防 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最有效措施 接种对象: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免疫时间:610年,治疗,一般治疗 合理营养,注意休息 抗结核药物的治疗原则 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分阶段治疗和坚持全程 抗结核菌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平等。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月24日,参考文献,1张涛,赵锦,佟立峰.结核杆菌快速培养、耐药性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07 2叶莺, 严延生. 耐多药结核的流行概况. 疾病控制杂志. 2008; 12(1): 63-5. 3吴燕, 朱中元. 结核分支杆菌免疫学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 中国热带医学. 2006; 6(2): 338-9. 4Isabelle Vergne, Jennifer Chua, Sudha B. Singh,etc. CELL BIOLOGY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HAGOSOMEJ. Annual Review of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2004(6) 367:394. 5屠德华. 耐药性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的意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6):327-8.,参考文献,6Parvathi Tiruviluamala and Lee B. Reichman. TUBERCULOSISJ.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2002(5)403:426. 7李拯民. 艾滋病和结核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