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论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模式国际比较及启示.doc_第1页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模式国际比较及启示.doc_第2页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模式国际比较及启示.doc_第3页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模式国际比较及启示.doc_第4页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模式国际比较及启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模式国际比较及启示现代内部控制开始于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筹资的需要,企业需要定期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进行内部控制,这样投资者和债权人才能评估企业的安全性和投资的效益性,并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从而最终形成以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靠为主线的内部控制整体发展思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伴随着各国经济的波动起伏迎来了一个稳定发展期。宽松的管制环境、波动的利率、过度的投机、不良的管理以及舞弊造假等一系列因素导致诸多企业经营失败,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打击社会公众信心,给一国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各国纷纷加紧研究应对之策,并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风险管理不当和内部控制失效,从而开始着手探索本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模式。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的企业合并、资本国际化、贸易壁垒的逐渐消失以及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内部控制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问题,各国进一步加快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步伐,内控体系建设模式也由探索期逐步走向成熟期。一、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本模式(一)美国日本内控体系建设模式与基本做法美国内控体系建设模式可以概括为“立法管制、评价严格、标准明确、措施配套”,被认为是内控监管最为严格的国家,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一直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一是明确了以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靠为核心目标的内控体系建设基本思路。在20世纪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逐渐由传统的人员牵制、实物牵制、簿记牵制等内部牵制制度发展成为以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靠、资产安全完整、经营效率效果以及合法合规为目标的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美国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在兼顾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本着服务资本市场的原则,始终围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这一核心目标,确保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二是建立了标准制定机构和审计评价机构协调运作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组织模式。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5家专业团体发起成立coso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标准的制定,发布了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内部控制标准框架,指导企业建立和自我评估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司职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的制定,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计划和实施评价方法。通过标准制定机构和审计评价机构的协调运作,为整个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提供科学、高效的组织保障。三是形成了以政府立法为保障、市场监管为重点、企业实施为基础、中介评价为支撑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运作机制。朗讯、安然、世通等一系列重大财务舞弊和会计造假案,反映出企业在风险管理、内控机制方面缺乏必要的法律保证,由此导致美国国会2002年7月制定关于公司治理和会计改革的萨班斯法案,要求在美上市公司对财务报告过程中的内部控制进行有效性评价,对涉及公司风险控制中的重大弱点作出评估并对外报告。在法律保障下,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得以出台或修订一系列资本市场监管规则,旨在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及披露行为,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在美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必须遵循法律和市场监管要求,实施管理层自我评估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评价制度。法律管制、市场约束、内部实施和外部评价构成了内控体系建设有效运作的“四大法宝”。日本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与美国有众多相似之处。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作为内控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由专门机构(会计审计委员会内部控制分会)负责同时制定控制标准和审计评价标准;通过立法(金融工具交易法)保障内控体系的实施,要求上市公司自2008年4月1日起建立管理层自我评估制度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评价制度。相对美国萨班斯法案,日本政府立法仅要求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自我评估报告进行审计,不需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二)加拿大中国香港内控体系建设模式与基本做法加拿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模式的特点是“强调自律,注重自评;标准明确,体系科学”,是全球较早制定控制标准的国家之一。1995年,加拿大coco委员会发布控制指南,成为继美国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之后较早被国际认可的内部控制标准。与美国和日本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模式有所不同,加拿大内控体系建设强调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弱化内控立法管制;注重控制标准体系建设,弱化评价标准建设;强化内控自我评估和披露制度建设,弱化注册会计师审计评价制度建设。中国香港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与加拿大模式极为相似。中国香港会计师公会2005年制定发布本地区的控制标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基本框架,并在有关市场监管规则中要求上市公司必须于当年同时建立管理层自我评估和披露制度。相比之下,中国香港在控制标准和评价制度衔接时间的充分性方面不如加拿大。(三)新加坡内控体系建设模式与基本做法新加坡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特点是“监管规则和评估制度先行,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建设滞后”。新加坡财政部2005年6月发布公司治理准则2005,自2007年开始在上市公司推行内控自我评估制度;但其国内尚未有一套统一的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作为企业实施内控自我评价的基础和依据。二、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启示(一)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靠是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基础目标无论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脉络,还是内控体系建设在一个国家的具体实践,均围绕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展开。内部控制是扎根于企业的深层次、全方位的制度安排,最终将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影响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决策。以财务报告为中心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有利于从企业价值链流程的终端起步,逐步追溯到业务、流程和战略目标,从而从根本上遏制企业风险弱化、会计信息失真和资本市场失灵现象,有利于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监督职能。(二)控制标准与评价标准建设是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重点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都有一套统一的控制标准与评价标准相配套,从而确保其执行有源可溯、有章可循。实践表明,缺少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往往是导致内控有效性评价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三)内控立法是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内控法制建设是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强后盾,是明确企业内控法律责任、规范管理层行为、防范财务欺诈与经济犯罪的有力武器,是推动内控评价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从各国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内控立法已成为一个国家深化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四)内控立法应当谨慎,做到考虑周全、未雨绸缪美国萨班斯法案自出台以来,数度延期执行并一再豁免,近期又在考虑修订完善,显示出内控法律尚存在不成熟之处。借鉴美国、日本内控立法的经验教训,内控法制建设应当早作准备,重点研究三个问题:一是资本市场的承受能力,避免内控立法设置的进入壁垒过高而降低本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二是企业的执行成本问题,避免内控立法要求过严导致企业支付过高的成本;三是内控法律的执行时间问题,从美国和日本的内控法制建设模式来看,通常在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