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1.据图回答有关内环境的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2)连线下列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3)选择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序号填空:血红蛋白尿素CO2麦芽糖激素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氨基酸抗体载体消化酶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受体以上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4)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与血浆和淋巴相比,组织液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特别是Na和Cl,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与HCO、HPO等离子有关()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1.明辨三组易混淆的概念(1)体液内环境:体液指生物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2)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3)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2.记清几种属于和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1)三类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浆运送的气体及各种营养物质:如O2、水、蛋白质、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无机盐等。血浆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CO2、尿素、尿酸、氨等。血浆和组织液中的各种功能性物质:如血浆蛋白、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2)三类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分泌出细胞):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呼吸酶、H2O2酶以及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植物特有的成分:如纤维素、蔗糖和麦芽糖等。3.运用概念图巧记内环境的三大理化性质(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直接相关的结构是:d皮肤;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e循环系统。(填图中字母及其名称)(3)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3.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2)健康人内环境能保持稳态,内环境保持稳态时,人一定健康()(3)内环境稳态为酶促反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pH()(4)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4.内环境稳态必记的五点 内环境的组成关键点拨1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点成分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从消化道吸收而来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由消化道吸收而来化学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2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1)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举例):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2)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举例):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题点突破1下列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抗体B乙酰胆碱CRNA聚合酶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解析:选C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到内环境中发挥免疫作用的蛋白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乙酰胆碱是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充满组织液)中发挥作用的物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RNA聚合酶是在细胞内催化转录过程的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释放到内环境中发挥作用的激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2017南通三模)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中Cl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B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C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D血浆、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理化性质相近解析:选B 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有关,因此组织液中Cl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A正确;血浆中不含蛋白酶,B错误;部分淋巴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而淋巴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是淋巴和血浆,因此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C正确;血浆、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理化性质相近,D正确。方法规律“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稳态命题点1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1(2018宿迁月考)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运动解析:选D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内环境稳态主要表现在:体温、血浆pH、血浆渗透压和血糖浓度等保持相对稳定。人体体温的变化范围是36.537.5 ;血浆pH的变化范围是7.357.45;血浆渗透压一般为770 kPa(37 时);血糖浓度正常水平为0.81.2 g/L。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2(2018南通模拟)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pH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HCO、HPO等离子有关B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主要原因是HIV破坏了T细胞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D神经细胞释放的递质需要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解析:选D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在突触间隙组织液中扩散运输到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或肌肉、腺体)的兴奋或抑制。拓展归纳人体pH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因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如图)。命题点2内环境稳态的失调3(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解析:选D淋巴管阻塞会影响组织液中部分体液经淋巴返回血浆,从而引起组织液增多,出现下肢水肿;血液中钙盐缺乏会引起抽搐,钙盐过多则会引起肌无力;过敏反应是由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同种过敏原的刺激引起的;腹泻可引起体液中水分和盐分大量丢失,但不会引起体液中蛋白质大量丢失。4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解析:选C剧烈运动时机体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使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过少,会造成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佝偻病患者体内Ca2缺乏,所以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中暑是由于体内热量积累过多,不易排出体外,超出了内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拓展归纳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引发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总结如下: 常考的生物图示之(九)内环境成分相互转化的三种模型图图示解读信息解读(1)图1中A为组织细胞,细胞内的液体为细胞内液,组织细胞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两端开口的为毛细血管,只有一端开口的为毛细淋巴管。(2)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进行物质交换,因此都是双向箭头。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因此,组织液淋巴血浆是单向箭头。单方向(箭头)双方向(箭头)因此,图2中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图3中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读图技法(1)解答图1类题目时,首先要准确记忆体液的组成及其存在的部位,其中生活的细胞种类,其次是根据有无盲端分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2)解答图2、3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体液各部分的转化关系,然后根据单、双箭头做出准确判断。演练冲关1(2018淮安5月模拟)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人体内四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据图中箭头关系可知丙为组织液 B甲到丙的过程如果受阻,可能引起组织水肿C丙中可能含有激素、尿素、抗体等物质D丁中CO2浓度一定高于丙解析:选A根据单向循环,可以确定甲为淋巴,淋巴来自组织液,并回到血浆,所以丁为组织液,丙为血浆,乙为细胞内液,A错误;若甲到丙的过程受阻,组织液中的液体不能通过淋巴回流到血浆中,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丙中可能含有激素、尿素、抗体、气体、无机盐等物质,C正确;CO2是组织细胞产生的,通过自由扩散排出体外,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一侧,所以丁中CO2浓度一定高于丙,D正确。2(2018徐州考前模拟)如图是家兔组织切片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部位的液体,X、Y表示两种细胞。有关该组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X细胞的内环境由共同构成B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糖和蛋白质的含量C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多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解析:选C细胞X表示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即图中,A错误;表示血浆,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错误;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即血浆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代谢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3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高,丁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乙酰胆碱可存在于甲中D剧烈运动后丁中产生的大量乳酸通过过程、进入乙,导致乙的pH明显降低解析:选C分析图示可知,甲为组织液,乙是血浆,丙为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过程受阻时,会导致组织液过多,引起组织水肿;乙(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组织液)高;因组织细胞有氧呼吸不断消耗O2,丁(细胞内液)中O2浓度比甲(组织液)中低;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位于淋巴(丙)、血液和淋巴结中,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当神经末梢有兴奋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甲);由于血浆(乙)中存在缓冲物质,剧烈运动后细胞中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浆不会导致血浆的pH明显降低。 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1(2015江苏高考)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 DO2浓度解析:选B人体组织液中Na浓度高于细胞内液,K浓度低于细胞内液,组织液中的O2浓度高于细胞内液,细胞内液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大小基本相同。2(2017全国卷)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解析:选C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静脉注射该溶液后,血浆渗透压不变;该溶液会导致血浆量增加,而后经过机体的调节会将过多的水和NaCl排出体外。3(2015全国卷)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析:选A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境,如组织液中。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4(2015海南高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解析:选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如分泌促胰液素;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会改变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胞吐方式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5(2017全国卷)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_。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胶体渗透压是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是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致使血浆中无机盐等小分子的浓度变小,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1)血浆(2)增加降低(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调研试题重点研究明趋势一、选择题1.(2017苏北四市一模)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表示某种体液,表示细胞,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B正常情况下,在中可以检测到淀粉酶C若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D与相比,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少解析:选D是毛细血管壁细胞,其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正常情况下,淀粉酶在消化道中,组织液中不能检测到;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组织液及(淋巴)中多。2(2017泰州一模)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组织液与淋巴之间可进行物质相互交换,因而它们的成分相近B用肌肉注射方式接种乙肝疫苗,药物一般直接进入组织液C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可保持稳定不变D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其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解析:选B组织液可以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不可以形成组织液;肌肉注射时药物一般直接进入组织液;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可保持相对稳定或动态平衡;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大量出汗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加B进入寒冷环境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C喝酸性饮料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pH相对稳定D抗原侵入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能消灭并清除抗原解析:选A进入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有利于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的恒定;喝酸性饮料后,因为人体内含缓冲物质,内环境pH会在7.357.45之间波动,保持动态平衡;抗原侵入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挥免疫作用消灭并清除抗原;运动大量出汗时,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这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使尿量减少,维持内环境的稳态。4(2017徐州二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 错误的是()A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B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C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血浆至弱酸性D内环境中O2浓度下降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解析:选C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B正确;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至弱酸性,C错误;内环境中O2浓度下降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D正确。5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D浆细胞合成抗体解析:选A淋巴因子需释放到细胞外发挥作用,场所为内环境。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浆细胞合成抗体发生在核糖体上,都在细胞内。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发生在消化道,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6(2017镇江一模)如图为人体内体液物质循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 B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 C神经递质只能存在于中 D是所有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解析:选B由分析可知,图中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A错误;组织液与血浆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正确; 神经递质可以存在突触小泡中,也可以存在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C错误; 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D错误。7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共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析:选C由表中信息可以判断,、分别是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因为的蛋白质含量比多,所以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2层线粒体膜、1层肝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的2层细胞膜共5层膜,10层磷脂分子层)。8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乙酰胆碱、水、无机盐等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解析:选C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确定分别为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从而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血浆中的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中,从而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也下降;血浆中不含有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存在于组织液中;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释放到血浆中后,由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如HCO)中和,维持pH相对稳定。9.(2018扬州模拟)右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血液中的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的原因是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解析:选B初进高原,缺氧导致细胞无氧呼吸增强,产生大量乳酸,但此时并非只进行无氧呼吸。进入高原一段时间后,机体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加,运输氧的能力增强,因此乳酸浓度降低;同时,血液中的乳酸可与缓冲物质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10(2018启东中学月考)图中a、b、c为细胞外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与b、c相比,a中蛋白质含量较少C内环境稳态是指a、b、c等中各种成分保持动态平衡Da、b、c中HCO浓度对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具有重要作用解析:选D 由图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中不存在血红蛋白,A错误;与b、c相比,a中蛋白质含量较多,B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C错误;HCO属于缓冲物质,a、b、c中HCO浓度对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11.(2017泰州一模,多选)如图是血液流经某一组织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A是胰岛细胞,饭后1 h,b处胰岛素的含量高于a处B若A是肝脏细胞,饥饿时,b处葡萄糖的含量高于a处C若A是肺泡细胞,呼吸急促时,b处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a处D若A是骨骼肌细胞,剧烈运动时,b处乳酸的含量高于a处解析:选ABD饭后血糖含量升高,若A是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b处胰岛素的含量高于a处;饥饿时血糖含量低,若A是肝脏细胞,肝糖原分解促使血糖升高,b处葡萄糖的含量高于a处;若A是肺泡细胞,呼吸急促时,二氧化碳排出体外,b处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a处;若A是骨骼肌细胞,剧烈运动时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处乳酸的含量高于a处。12(2017南通一模,多选)下列属于血浆蛋白功能的是()A参与氧气运输B. 参与免疫C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D维持渗透压解析:选BCD参与氧气运输的蛋白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属于血浆蛋白;血浆中抗体、淋巴因子等可以参与免疫;胰岛素等蛋白质类的激素可以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二、非选择题13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中填字母,“_”上填文字)(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d与a、f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d中含有较多的_;a、d、f合称为_,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关,组成c的细胞具体内环境是_。(2)血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字母表示)_,共穿过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部位为图中的_。(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_(填“会”或“不会”)引起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内存在着_物质。(4)若g为肝细胞,引起过程发生的激素是_。过程和的场所分别是_和_。(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增多的液体是_,将导致组织_。解析:图中a为淋巴,b为毛细淋巴管壁,c为毛细血管壁,d为血浆,e为红细胞,f为组织液,g为组织细胞。血液中的O2由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携带,因此血液中的O2被组织细胞利用需经过的途径: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组织细胞,其中要穿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细胞(一层细胞,两层细胞膜)、组织细胞膜,共4层膜结构。肝细胞中发生的过程是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与此有关的激素是升高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和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场所分别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若一个人长期营养不良,其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水分过多地滞留于组织液(f)中,将会引起组织水肿。答案:(1)2/3蛋白质细胞外液无机盐、蛋白质组织液和血浆(2)edcfg4g组织细胞(3)不会d缓冲(4)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细胞质基质线粒体(5)f组织液水肿14下面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系统,b表示_系统,c表示_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的调节下进行。(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在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扩散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解析: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O2排出CO2,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由图可知a吸入O2排出CO2,为呼吸系统;b吸收养料,为消化系统;c排出代谢废物,为泌尿系统。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答案:(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神经体液免疫(4)如图15(2018启东中学月考)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淋巴细胞的内环境主要有_。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有_。(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_;过程b由_(填激素)促进;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_来反映。(3)如表所示为部分体液中主要成分含量:成分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阳离子Na14214512K4.34.4139Ca22.52.40.001(游离的)Mg21.11.11.6(游离的)总计149.9152.9约152.6阴离子Cl1041174HCO242712HPO 、H2PO 22.329总计130146.345蛋白质140.454其他5.96.253.6总计299.8305.8305.2由表中数据可知,两大类体液的渗透压_(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_。在代谢过程中,当各种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在_等离子的作用及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主要通过_(器官)将多余的酸、碱性物质排出体外。解析:(1)由于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故其主要的内环境为淋巴和血浆。在物质交换方面,细胞与其所处的细胞外液之间、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均是双向进行的,组织液与淋巴之间、血浆与淋巴之间均是单向进行的,故图中只有的物质交换是单向进行的。(2)在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故含量多的是细胞内液。图中过程b是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促进该过程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因为这类激素在调节血糖平衡方面均能使血糖升高。机体代谢主要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其代谢物质可通过细胞膜进入内环境,并改变内环境的物质成分和理化性质,故若要了解机体代谢情况是否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物质成分及理化性质来反映。(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两大类体液的渗透压基本相同,原因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溶质量大体相当。血浆中调节pH相对稳定的缓冲对是H2CO3/NaHCO3和NaH2PO4/Na2HPO4,在代谢过程中,当各种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在缓冲对的作用及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主要通过肺和肾将多余的酸、碱性物质排出体外,以维持pH的相对恒定。答案:(1)淋巴、血浆(2)细胞内液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物质成分及理化性质(3)相同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中的溶质量大体相当HCO、HPO、H2PO肺和肾第二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结构基础反射与反射弧1.据图回答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问题(1)反射是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下列实例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bc,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de。(填字母)a.望梅止渴B膝跳反射c眨眼反射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e学生听到铃声向教室奔跑(2)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直接刺激,能(填“能”或“不能”)引起肌肉收缩,这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4)破坏处结构,刺激处,肌肉不能(填“能”或“不能”)收缩,大脑能(填“能”或“不能”)产生感觉。1.明辨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五个易误点(1)误认为所有生物都有反射。只有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如植物和单细胞动物没有反射,只有应激性。(2)误认为所有反射都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只有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如下丘脑、脊髓等。(3)误认为只要有刺激就可引起反射。反射的进行需要接受适宜强度的刺激,若刺激强度过弱,则不能引起反射活动。(4)误认为只要效应器有反应就是反射。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受损,刺激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不是反射。(5)误认为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请回答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问题(1)连线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表现及形成机理:(2)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局部电流及兴奋传导的方向:提示:2.比较记忆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膜电位表现产生原因静息电位内负外正K外流动作电位内正外负Na内流3.辨明两个传导“方向”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传导的方向双向传导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据图回答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相关问题(1)写出图甲中A、B突触的类型:A:轴突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2)写出图乙中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轴突,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中传递时发生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在图丙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可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c、d、e,但_a_处不能检测到。说明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六点必记(1)突触的类型:轴突胞体型、轴突树突型。(2)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传递过程:(4)信号转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5)传递特点:单向传递。(6)作用效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5.辨析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一个“不等于”、两个“不一定”(1)突触小体不等于突触: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信号转换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突触后膜不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也可能是传出神经元支配的肌肉细胞膜或腺体细胞膜。(3)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不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也可能是抑制。(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4.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饮酒过多会导致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分别与内中枢受到影响有关。体温、血糖、水盐等调节中枢位于;排尿、缩手及膝跳反射等中枢位于。(填图甲中序号)(2)据图乙连线人脑的高级功能:6.列表串记各级中枢的功能神经中枢功能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7.巧记大脑皮层言语区及相应损伤症言语区不同区域名称的简写英文字母,分别取自相应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如S(speak)、W(write)、H(hear)、V(vision)。S区受损不能讲话(speak),W区受损不能写字(write),H区受损不能听懂话(hear),V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vision)。 反射与反射弧命题点1反射的概念及类型1(2014安徽高考)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解析:选C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食物引起味觉不属于反射,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与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有关;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不完全相同。命题点2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2(2014海南高考)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解析:选C由图可知,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传入神经的细胞体在灰质以外,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方法规律1“三看法”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一看形成遗传获得,先天性非条件反射后天生活中训练形成条件反射二看中枢大脑皮层不参与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三看存在终生存在,不消退非条件反射可消退、可建立条件反射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感觉(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脑和脊髓外,构成神经节,因此在传入神经上都有神经节;而中间神经元和运动(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脑和脊髓中,构成灰质。(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3)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结构简图为,则兴奋传递方向为轴突末梢胞体或树突,图示中与“”(轴突末梢)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胞体)相连的为传出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关键点拨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常见类型:(2)传递过程:(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其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延搁: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因此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的比较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结构基础神经元(神经纤维)突触信号形式(或变化)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速度快慢方向可以双向单向传递题点突破命题点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分析1(2015浙江高考改编)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解析:选D题中给出的信息是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因此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仍可传到肌纤维内部,引起肌肉收缩。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使Na大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其电位变化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导致细胞内大量的K外流,使细胞的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此时伸肌细胞受到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较小,导致膝跳反射减弱。2. (2017南京三模)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缺氧时间,因变量是静息电位和阈强度B当静息电位由60 mV变为65 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会降低C在缺氧处理20 min时,给予细胞25 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能记录到神经冲动D缺氧可能影响静息电位维持过程中离子的跨膜转运从而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解析:选C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缺氧时间,因变量是静息电位和阈强度,A正确;当静息电位由60 mV变为65 mV时,阈强度变大,动作电位产生困难,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降低,B正确;在缺氧处理20 min时,阈强度大于30,给予细胞25 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C错误;缺氧时ATP产生量减少,可能影响静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