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港澳台班含解析).docx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港澳台班含解析).docx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港澳台班含解析).docx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港澳台班含解析).docx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港澳台班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港澳台班,含解析)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划线的虚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著名学者钱钟书没有自恃才高而目空一切,其德学双馨的风范令人肃然起敬。B. 秦汉的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实际的利益,这些利益使中国成为东方强国。C. 贾平凹是当代的一位多产的作家,以小说创作为主,偶然也写一些诗歌杂文。D. 关于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备案管理的问题,可以参考下列文献资料。【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划线的虚词使用错误的一项”,这是针对虚词设题,考生可以根据语境和这些虚词的用法做出辨析。本题中,C项,“偶然”使用不当,从前面“以小说创作为主”可以判断,“写一些诗歌杂文”的次数比较少,此处着眼于数量,指次数少,应改为“偶尔”。“偶尔”多用作副词,有“间或”、“有时候”的意思,表示情况不是经常出现。着眼于数量,指次数少。如:“我星期天常在家,偶尔也到公园走走。”“偶然”既可作副词,也可作形容词。作副词时,意为“不是必然地”,指某种动作行为或者情况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表示出于意外。如:“隧道施工的时候, 偶然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古墓。”作形容词时,意为“不是必然的”,如:“偶然事件”、“买到这本书非常偶然”。要恰当地使用这两个词,最简便的方法是记住这一点:“偶尔”与“经常”相对,“偶然”与“必然”相对。A项,“其”是代词,代指前面出现的“钱钟书”,使用正确;B项,“使”意思是“让”,使用正确;D项,“关于”,介词,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状语或定语,使用正确。故选C项。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一书_了曹雪芹的全部心血。许多人都意识到,从传统沿袭下来的_态度已经跟现代社会有点格格不入了。各地大饭店越来越多,大厨师供不应求,于是不少店家争相出髙价_厨师。A. 贯注 处事 招聘 B. 倾注 处世 招聘C. 贯注 处世 招募 D. 倾注 处事 招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注意近义词语之间的不同义项,再结合语境进行。“贯注”,指集中注意力于;“倾注”指把精神、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第一句中,是说红楼梦一书中集中了曹雪芹的心血,应使用“倾注”。“处事”是指做事(的能力),接近具体做法;“处世”,指待人接物,应付世情,与世人相处交往。第二句中,是说“态度”,应使用“处世”。“招聘”,用公告的方式聘请;“招募”,募集(人员)。第三句中,句中是说店家高价聘请厨师,应使用“招聘”。故选B项。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在各地发生多起猛兽袭人事件后,少数游客仍对野生动物园的规定置若罔闻,不惜以身涉险,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父母要建立起一个攻守同盟,做到共同进退,互相补充,使家庭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最大化。由于撰写时间仓促和资料收集困难,这篇文章难免挂一漏万,其中观点也可能有失偏颇,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由于古代文人墨客大多与竹结缘,一些附庸风雅之辈为了显示自己的品位,也喜欢装模作样地到竹林品茗小聚。白岩寺坐落在大邑县西北的崇山峻岭之中,寺中的一株古银杏树,虽历经千年风雨,仍然枝繁叶茂,冠盖如云。她的人生经历与电影芳华中的女主人公颇为相似,在影院看这部电影时,她好几次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题中,置若罔闻:意思是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使用恰当。攻守同盟: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挂一漏万:列举不周,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使用恰当。附庸风雅:泛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使用恰当。冠盖如云:形容官吏到的很多。冠盖,指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车盖。不由自主: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动作。这里当用“情不自禁”。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句是( )A. 隆重简短的欢送仪式之后,这架飞机开始了大陆民航56年来的首次台湾之旅。B. 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C. 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D. 在美国家庭中,汉语已成为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又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语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C项,“批评的人很多”表意不明,“批评的人”概念不明确,从句中来看,既可以指“文章所批评的人”,也可以指“批评他这篇文章的人”。故选C项。【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B. 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C. 祈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D. 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自己”有歧义,根据后文“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应将“自己”该为“我”。C“很高兴”有歧义,是“祈爱群”,还是“新来的援藏干部”?D“因患病住院”有歧义,是一人,还是两人?应改为“83岁高龄的黄昆因患病住院,姚明正在美国,二人均未能到场领奖。”故选A。6.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 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B. 趁着在家无聊,我这个捣蛋鬼又有新点子咯!别以为我是要恶作剧,这次啊,我准备亲自下厨露一手做一道家常小菜炒土豆丝。C. 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如广告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产生的光污染。D. “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管的核心产品。“她很小,”哥本哈根旅游中心的彼得勒默尔汉森说,“但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却令人惊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连续不同内容的问题,各句都用问号。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7.对画线部分的修辞方法判断不同类的一项是( )A. 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B. 人民群众的革命干劲真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C. 眼泪,当不了子弹,顶不了油烧,流那有啥用?D. 他这次来,十有八九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画线部分的修辞方法判断不同类的一项”,考生要明确常考修辞的种类,如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然后根据不同修辞的特点进行辨析。本题中,ABC三项都是比喻,“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是比喻中的暗喻,本体是“母亲眺望的目光”,喻体是“线”,比喻词是“是”;“人民群众的革命干劲真像决了堤的洪水”是比喻中的明喻,本体是“人民群众的干劲”,喻体是“决了堤的洪水”,比喻词是“像”;“眼泪,当不了子弹,顶不了油烧”中本体是“眼泪”,喻体是“子弹”“油”。D项,“十有八九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没有使用比喻,句中借用歇后语来说明他这次来没安好心,且情感色彩与前面三个选项不同。故选D项。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赋、比、兴是文学创作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B. 宋词习惯上可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C.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新月派”的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冷翡翠的一夜、春风沉醉的晚上、爱眉小札等。D. 葛朗台、夏洛克、阿巴贡分别是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莫里哀吝啬鬼中的主要人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然后依据课内所学课外积累辨析选项正误。本题中,C项,“徐志摩作品有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错误,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创作于1923年7月的小说。故选C项。【点睛】我们要了解的是点面结合记忆法。不管是在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还是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我们都要做到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注重全方位的复习(就是注意相关联的知识点)。在做高考复习题时,有些知识点往往关键节点就在一处,只要把握住了,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举例: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其次:再来了解一下纵横结合记忆法。因为每个时代不同,所以每一位作家的写作背景也就不相同,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横的联系。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纵横交错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网,达到快速而牢固的记忆。举例: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最后:重点了解门别类记忆法。在记忆一些文学常识时,我们可以把所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在按照相同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成:考点分类、风格分类、地位评价分类、文章体裁分类、题材人物分类、等等。 举例: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9.下列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台,“台”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随驻地而设立的临时性政务机构称为“行台”,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B. 郎中,是分掌各司事务,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宋代始作为医生的称呼。C. 丁内忧,指遭遇母亲的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期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称“丁忧”。D. 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把官职交还给皇帝,使骸骨得归葬故乡,又称“致仕”。【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项,“乞骸骨,又称致仕”错误,“乞骸骨”和“致仕”不同。“乞骸骨”是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致仕”是交还官职,指官员退休。一般致仕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故选D项。10.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辛弃疾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注】此为词人晚年闲居瓢泉之作。词人后被起用,到多地任职。并于镇江创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A. “西江月”为词牌名,词牌不仅规定了词的格式,也决定了词的内容。“示儿曹,以家事付之”是标题。B. “万事”一句,言往事如烟,笔调看似轻松,实则深重,山河碎,志不达,峥嵘岁月,挥之不去。C. “百年”一句,以入秋就早早凋零的蒲柳来自比,告知孩子们自己已步入人生之秋,体质渐弱。既为实情,也是自伤。D. “早趁”两句,谓诸多家事,如及时催租纳税,计划开支等,现都一并交付儿辈,紧扣标题,突显主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词牌也决定了词的内容”错误,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规定了词的格式,与词的内容无关。故选A项。【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二、白话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梁文道韩剧风猛烈吹袭大陆后,就有很多人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这种事我们大可以引为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一笑置之。但是我们也应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轻易地把爱韩剧就等于汉奸、看国产片就等于爱国的逻辑理直气壮地宣之于口,而且竟还有市场?很多人之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这种话,是因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这股潮流就是“消费型民族主义”。首先,我们要注意它与抵制日货的理路不尽相同。不管你同意与否,提倡抵制日货的人至少还试图搬出一套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推理。“消费型民族主义”却是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消费型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指导精神。其次,“消费型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奉行保护主义的国家如韩国,会硬性规定电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数放映韩片,以保证电影生产数量的稳定,以阻挡外来电影带来的竞争压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国家的特定产业。保护政策好还是不好,各有各的观点,但它起码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说法。“消费型民族主义”着眼的却不是这么深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靠的是两种逻辑。一个是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另一个是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什么叫民族主义的空洞呢?难道民族主义不是很强大很澎湃的一种意识形态吗?的确,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照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举个例子,由于没有人能够肯定到底某物的民族性是什么,所以我们才能把一件衣服说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汽车是很民族的,甚至连一种动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尽管他在血统上和这一民族无关,也不是这一民族培育出来的品种),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命名为很民族的。也要注意如今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化,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者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带给你的体验与文化印象。所以广告和设计等创意产业才会变得日益吃香,所以一双外国名牌运动鞋要比同厂生产的本地杂牌贵得多。诉诸正统的国家印象正是产品营销的手段之一,某个服装品牌标榜自己来自法国,让人穿了就变得很高档很浪漫,与某位明星标榜自己是土产中国人,让人看了就证明自己很爱国,其实是同一回事。“消费型民族主义”建立在这两种逻辑之上,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它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叫大家“是中国人的就得看中国片”“是中国人的就得抽中国烟”“是中国人的就要穿中国内裤”,仿佛电影、香烟与内裤和人一样都是有国籍的。但说到底,“消费型民族主义”只不过是商人们促销的借口,经不起严格分析,纯粹是种循环论证: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因为我是中国人。(选自噪音太多,有删改)1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消费型民族主义”不同于抵制日货的理路,从而成为实际操作中抵制日货的指导精神。B. “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民族主义的空洞和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用于所有商品无往不利。C. 作者认为“消费型民族主义”只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D. 如今产品的体验与文化印象越来越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这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1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写抵制韩流现象,是为了由此引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概念,随后进一步分析。B. 文章第六段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收束全文,表达作者对“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否定批判。C.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特点。D.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两种逻辑,彰显了作者的理性思考。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如今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的背景形势下,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一定能在芸芸竞争者中脱颖而出。B. 如果民族主义的内涵充实具体,它就不可能成为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的强大意识形态。C. 通过罢买日货来打击日本商界从而引起日本企业的不满,是“消费型民族主义”者的一厢情愿。D. 按“消费型民族主义”的要求,具有爱国情怀的人就应该抵制其他国家的产品、消费本国产品。【答案】11. D 12. B 13. C【解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从而”强加因果逻辑。B项,原文“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混淆必然与或然。C项,“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无中生有。【1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错误。第四、五、六段为一个论述层次,第四段分析“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的逻辑之一,即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第五段分析其基于的另一逻辑,即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第六段是对四、五两段内容的进一步分析。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C论证方法归纳错误。【1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原文“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只是抵制日货的人搬出的推理,抵制日货的人不等于“消费型民族主义者”,据第二段可知。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一)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厉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吏以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辟阳侯不强争。及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杀。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真定,厉王母之家在焉,父世县也。(二)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 淮南王,王黥布故地, 四郡。 上 将兵击灭布,厉王 即位。厉王蚤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厉王乃驰走阙下,肉袒谢曰:“臣母不当坐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杀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报母之仇,谨伏阙下请罪。”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节选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注】警跸:警戒清道,断绝行人,是帝王出入时的规矩。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王敖弗敢内宫 内:通“纳”B. 厉王母亦系 系:囚禁C. 厉王蚤失母,常附吕后 蚤:通“早”D. 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 扛:把东西放在肩膀上15. 下列虚词填空,正确语序的一组是()立子长 淮南王,王黥布故地, 四郡。上 将兵击灭布,厉王 即位。A. 为 凡 自 遂 B. 遂 凡 为 自C. 为 凡 遂 自 D. 遂 自 为 凡.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汉高祖经过东垣时,赵王进献美人(即后来的厉王之母)给他,后来赵王又专门在宫外造房子给她住。B. 贯高谋反之事,牵连到了赵王,赵王被囚禁,厉王之母也一起被抓起来了,她虽然有孕在身也没有得到高祖的赦免。C. 厉王在其母死后依附吕后,因而免于祸患,但他内心却始终怨恨辟阳侯,怪他当初没有尽全力救自己的母亲。D. 孝文帝和厉王关系很好,常常称他为“大兄”,厉王到辟阳侯府上把辟阳侯杀了,而孝文帝也没有怪罪他。17. 下列句子正确的复句关系是( )“上以亲故,常宽赦之”A. 递进 B. 因果 C. 承接 D. 假设18.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2)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答案】14. D 15. A 16. D 17. B 18. (1)狱吏抱着厉王送到皇上面前,皇上后悔莫及,让吕后抚养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厉王的母亲。(2)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夺取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D项,“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中“扛”如解释为“把东西放在肩膀上”,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厉王有才智和勇力,能奋力举起重鼎”。此处的“扛”应读“n”,是“用两手举”的意思。故选D项。【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虚词填空,正确语序的一组”,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考生可以根据句间的关系和虚词的常见用法进行选择。本题中,从语境来看,第一处是说皇上立儿子刘长做淮南王,“淮南王”前面缺少一个动词,应填“为”,排除BD两项;第二处,前面说“王黥布故地”,意思是“让刘长掌管昔日黥布领属的封地”,一共“四郡”,应使用“凡”,意思是“共,一共”;第三处,“将兵击灭布”应是皇上亲自所做的事情,应填写“自”,意思是“亲自”;第四处,前面说“击灭布”,后面说“即位”,前后之间的顺承关系,可以使用“遂”,意思是“于是”。故选A项。【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D项,“孝文帝和厉王关系很好,常常称他为大兄”错误,从文中来看,语段二说“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这段话承前省略主语“厉王”,由此可知,应是厉王称孝文帝为“大兄”。故选D项。【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的句子,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正确的复句关系”,要想把握复句之间的关系,应先了解复句之间有哪些关系,如承接、递进、转折、因果等,然后依据句意辨析关系。“上以亲故,常宽赦之”,前一句中“以故”是固定短语,意思是“因为的缘故”,这已经提示前后依据之间应是因果关系;然后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这两句话是说“皇上因为念及手足亲情,时常宽容赦免他的过失”,由此可以确定应是因果关系,故选B项。【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奉”,捧着,此处根据语境可以翻译为“抱着”;“诣”,到,送到;“上”,皇上;“令吕后母之”中“母”,名词活用为动词,抚养;“之”,代词,代厉王;“葬厉王母真定”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应为“(于)真定葬厉王母”。第二句中,“王”,名词使动,让称王,封为王;“以”,目的连词,来;“危”,使动用法,使危,也可意译为“夺取”;“争”,抗争;“罪三”,定语后置句,应为“三罪”;“罪三也”,判断句。【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文言文参考译文一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他母亲本是前赵王张敖的嫔妃。高祖八年,(皇上)从东垣县经过赵国,赵王把厉王的母亲献给他。她受到皇上宠幸,有了身孕。赵王张敖不敢让她住在宫内,为她修建外宫让她居住。等到赵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谋弑高祖的事情被朝廷发觉,汉廷将赵王也一并逮捕论罪,把他的母亲、兄弟和嫔妃都收捕起来,囚禁在河内郡官府。厉王的母亲也被囚禁,(她)对狱吏说:“我受到皇上宠幸,已有身孕。”狱吏禀报给了皇上,皇上正在恼怒赵王,没有理会厉王母亲的申诉。厉王母亲的弟弟赵兼通过辟阳侯向吕后进言请她说情,吕后心怀妒忌,不肯向皇上进言求情,辟阳侯便不再尽力相劝。等到厉王的母亲生下厉王后,心中怨恨就自杀了。狱吏抱着厉王送到皇上面前,皇上后悔莫及,让吕后抚养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厉王的母亲。真定是厉王母亲的故乡,她的祖辈都居住在那里。二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谋反,皇上立儿子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黥布领属的封地,共有四个郡。皇上亲自率军出征,剿灭了黥布,厉王于是即位为淮南王。厉王自幼丧母,一直依附吕后长大,因此孝惠帝和吕后当政时期他有幸免遭祸害。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辟阳侯而不敢表露出来。到孝文帝刚即位时,淮南王自认为与皇上关系最亲,便傲慢不恭,多次不遵汉法。皇上因为念及手足亲情,时常宽容赦免他的过失。孝文帝三年,淮南王来朝见天子,行为更加放纵专横。他跟随皇上到御苑打猎,和皇上同乘一辆车驾,还常常称呼皇上为“大哥”。厉王有才智和勇力,能奋力举起重鼎,于是前往辟阳侯府上求见。辟阳侯出来见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他。事后厉王驰马奔至宫中,袒露上身向皇上谢罪道:“我母亲本不该因赵国谋反事获罪,那时辟阳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吕后的帮助,但他不力争,这是第一桩罪;赵王如意母子无罪,吕后杀害了他们,而辟阳侯不尽力劝阻,这是第二桩罪;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夺取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我现在替天下人杀死危害社稷的奸臣辟阳侯,为母亲报了仇,特来朝中请罪。”皇上哀悯厉王的心愿,出于手足亲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这一时期,薄太后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惧怕厉王,因此厉王返国后更加骄纵放肆,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宫中皆号令警戒清道,还称自己发布的命令为“制”,另搞一套法令,一切模仿天子的声威。孝文帝六年,厉王让但等七十个男子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议,策划用四十辆大马车在谷口县谋反,并派人出使闽越、匈奴。事情被发觉,朝廷治罪谋反者,派使臣召淮南王入京。第二部分 四、默写19.补出下列名句的空缺(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_,齐之以礼,_。”(论语)(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韩愈师说)(3)想当年,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 (1). 道之以德 (2). 有耻且格 (3). 道之所存 (4). 师之所存也 (5). 金戈铁马 (6). 气吞万里如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耻”“格”“戈”。五、白话文阅读(二)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听 茶叶 梅茶是有声音的。这是我到了福建安溪之后才突然领悟到的。秋分过了,转眼已是寒露,北方的雾霾不期而至,天灰蒙蒙的。老天爷沉着脸的样子,实在让人无奈。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应邀到了安溪,扑面而来的青山绿水顿时让人眼前一亮。山的名字为戴云,有着古来的诗意,试想那云字用繁体书写,会更为美妙。山的模样,千姿百态,从来不会让人觉得疲倦,吸引你走近,与之细语,交付心事。转身时,便会有了种种牵挂,忍不住一次次回首相望,却也不能停步,人生只能朝前。还好低下头来有一缕茶香飘然跟随,那便是与这山相伴的古茶,有着贴心的茶名,叫铁观音。从小喝惯了茶,各种茶的味道都略微知道一些,但这沁香扑鼻的铁观音,咽下去熨帖可心,似乎能使人感觉出一种格外的温暖。中国茶业,最初兴起巴蜀。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因此,常称巴蜀是中国茶叶或茶叶文化的摇篮。要说巴蜀之地,古来当属巴国,那一带大山峻峭起伏,人们喜好种茶,随口唱出的茶歌数不清。“正月采茶是新年,手拿金簪点茶园,一点茶园十二卯,采茶姑娘笑开颜”有首顺茶歌从正月唱到了十二月。但其实,是安溪人一贯的开放和笃定引来了这些异乡的歌声。安溪早年素以农业为主,境内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后来,于明末清初创制出的乌龙茶,传至闽北,后又传入台湾,渐渐名扬天下。多山的安溪才一年年繁荣起来,得到“小泉州”的美称。而今这座建筑于唐宋时期的古城可谓茶都,天下名茶汇集,人与茶不离不弃。行走之间,可感觉到空气里的茶香弥漫,馥郁芬芳,又奇妙的掺合着稻谷花生的焦香,成熟醇厚,正如这秋日的山野,让人纵然是不喝也醉了。再上得山去,便可看出安溪人对茶的娇宠,一垄垄、一排排的茶园,修剪得如时尚人儿的美发,可见人们用尽了心思和功夫。在安溪的山上,也有那高大的古茶树,好些已过千年,总在云雾山上静观人间,看似淡定却经历无数风雨,天性娇弱但执拗不衰,时光流逝愈加高贵不凡;也有那后起之秀,满树嫩枝叶儿,青翠欲滴,若是伸手去掐,片刻就染了指尖。难怪采茶女扬起的手总是绿的天真,仿佛也成了摇动的茶枝。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唱不完的茶歌。“十月采茶下长江,卖茶挑起花萝筐,一担茶叶一担歌,挑起百货转回乡。”从山上回到茶庄,迫不及待地将嫩叶倒在桌面大的竹筛上。茶师傅摇晃竹筛,通过旋转使叶片碰撞,激活芽叶酶的分解,使茶叶产生一种独特的香气。这个过程叫摇青。接下来是杀青,以高温将茶的青味炒退,大力搓揉至不再出水为止,时辰把握一点都不能耽误。茶工们为此常常连夜守候,小心翻弄,直到天明。香茶好喝树难栽,更难侍弄,但得如何和谐,才能交付一缕馨香呢?人问茶,茶有声。那话语只有真正爱茶的人才懂得。我想起家乡一位能够做出绝品“玉露”茶的聋哑师傅,他听不见人语,却能听懂茶音,将珍惜与抚爱渐次融入茶意,茶晓得他的亲昵,因此成为绝品。人与茶的对话,从种茶开始,培茶、采茶、制茶,经历了无数回合,一直到最后,那饱满成颗粒的茶叶,色泽砂绿,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再用细细的文火焙炼,如凤凰涅槃,就是人们期待的铁观音了,面世之前的梳妆是免不了的,去掉杂芜,留下精粹,是人与茶共同的愿望。这时亲取一撮放入茶壶,便清晰可闻当当之声,这是它在真正的绽放之前,小小的序曲。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俗称“音韵”,只有理会的人,才能听出那茶韵的山高水长,余音缭绕。高明的茶师则不仅可以听出茶的优劣,还能听那茶出自何地,树龄几何,甚至为哪位大师所制。茶经道:“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说的是苍天养育万物,都有奥妙,人类所知道的不过只是一点浮浅的皮毛而已。一片小小的茶叶尚且如此奇妙,那天地之间该有多少奥秘不为人知?人类对大自然的探求从来没有停歇,但敬畏之心断然不可无,只有谦恭地聆听他们发出的声音,读懂他们的表情,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这也是茶传出的声音。(选自人民文学2017年3月,有删改)20. 文章标题“听茶”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1. 简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22. 回答问题。(1)第段对北方深秋雾霾天气及自己无奈心情的叙写,采用是什么手法?(2)结合文意,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答案】20. 听茶歌:只有怀着对茶和劳动的热爱,才能感受到茶歌带给人们的愉悦。听茶语:只有将珍惜与抚爱融人茶意,才能制作出茶之精品。听茶韵:只有真正用心领悟,才可以感受到和谐动听的音韵和高雅的情趣。听茶理:只有对大自然的探求存有敬畏之心,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 21. 内容上:交代了安溪茶业的发展历史,增强了安溪茶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写出了作者在安溪的独特感受,表现了安溪人的开放与笃定。结构上:承接上文,顺势转入对安溪种茶历史的介绍;引起下文,为后面叙写安溪种茶、采茶、制茶的过程和抒发独特感悟作了必要铺垫。 22. (1)反衬手法。(2)更加突出了自己对安溪青山绿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章标题听茶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这是针对文章标题设题,考查标题的丰富意蕴。首先分析标题,“听茶”,“听”是人的动作行为,“茶”是对象,然后到文中找到有关人“听茶”的内容,最后分析具体的内涵。从文中来看,第一段已经说明“茶是有声音的”,可见后文应是从“茶”身上听到了声音,如四、五、六、七段主要是写采茶,“有首顺茶歌从正月唱到了十二月”“但其实,是安溪人一贯的开放和笃定引来了这些异乡的歌声”“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唱不完的茶歌”,此时听的是茶歌,人只有怀着对茶和劳动的热爱,才能感受到茶歌带给人们的愉悦;八、九两段写制茶,“人问茶,茶有声。那话语只有真正爱茶的人才懂得。我想起家乡一位能够做出绝品玉露茶的聋哑师傅,他听不见人语,却能听懂茶音,将珍惜与抚爱渐次融入茶意,茶晓得他的亲昵,因此成为绝品”,此时听的是茶语,只有将珍惜与抚爱融人茶意,才能制作出茶之精品;九、十、十一段写泡茶品茶,“这时亲取一撮放入茶壶,便清晰可闻当当之声,这是它在真正的绽放之前,小小的序曲。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俗称音韵,只有理会的人,才能听出那茶韵的山高水长,余音缭绕”,此时听的是茶韵,只有真正用心领悟,才可以感受到和谐动听的音韵和高雅的情趣;第十二段“说的是苍天养育万物,都有奥妙,人类所知道的不过只是一点浮浅的皮毛而已。一片小小的茶叶尚且如此奇妙,那天地之间该有多少奥秘不为人知?人类对大自然的探求从来没有停歇,但敬畏之心断然不可无,只有谦恭地聆听他们发出的声音,读懂他们的表情,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此时听的是茶理,只有对大自然的探求存有敬畏之心,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考生围绕这些内容答题即可。【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简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这是针对段落作用设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系。从文中来看,第五段主要写了安溪茶业的发展历史,如“安溪早年,于明末清初创制出的乌龙茶,传至闽北,后又传入台湾而今这座建筑于唐宋时期的古城可谓茶都,天下名茶汇集,人与茶不离不弃”,由此可知安溪茶业历史悠久,这就增加了安溪茶文化的历史厚重感;“行走之间,可感觉到空气里的茶香弥漫,馥郁芬芳,又奇妙的掺合着稻谷花生的焦香,成熟醇厚,正如这秋日的山野,让人纵然是不喝也醉了”,这是作者在安溪的独特感受,既表现出安溪人的开放,也表现出安溪人的笃定。这些都是内容上的作用。从结构上来看,先要看第五段在文中所处的位置,文章一共十三段,第五段应在文章的中间,第四段结尾说“有首顺茶歌从正月唱到了十二月”,第五段的开头说“但其实,是安溪人一贯的开放和笃定引来了这些异乡的歌声”,由此可知,第五段承接上文,顺势转入对安溪种茶历史的介绍;从与下文的关系来看,第六段写安溪种茶、采茶,第八段写制茶的过程,作者在写种茶、采茶、制茶的过程中同时抒发独特感悟,由此可知,第五段引出下文这些内容,并为这些内容作了必要铺垫。【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包括两个问题,一是“第段对北方深秋雾霾天气及自己无奈心情的叙写,采用是什么手法”,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