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ppt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ppt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ppt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ppt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新课学前导航 情景导入 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 祭祀”的制度。把祭祀土地神的 地方称作“社”,把祭祀谷物神 的地方叫做“稷”。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种颜色的土壤,寓含了全中国的疆土,由全国各地纳贡交来,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最上层15.8米见方、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它大体上符合我国土壤分布概况:东方多水稻土呈青色,,南方多红壤、紫色土呈红色,西北干旱土、 盐碱土呈白色,中原腹地为黄土高原的黄土. 【思考】 “五色土”的形成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各自然要素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示】 各色土壤与当地的气候、植被、水文、地形等要素条件相适应,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学习目标 1.能说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了解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通过剖析土壤的形成与气候、生物、地形、 人类活动等地理要素的关系,学会从整体角度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4.学会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由_圈、大气圈、水圈、_圈、生物圈、_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表现,岩石,土壤,人类,思考感悟 在河流上中游砍伐森林,会对下游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 在河流上中游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淤积,从而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易发生洪涝灾害.,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成土母质与土壤 (1)成土母质:指岩石经过_作用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_。 (2)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关系:_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_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风化,风化物,成土母质,矿物,粒度,质地,化学,化学,2.气候与土壤 (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_和_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_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_、_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水分,热量,水热状况,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植被类型,有机物质,4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_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物质、能量,气候,植被,水热,理化性质,图表解读 教材图36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据图分析: (1)土壤的组成物质分别来自哪个圈层? (2)在自然地理环境这个整体的形成过程中,土壤起了什么作用? (3)绿色植物与土壤有什么关系?,提示:(1)土壤的四个组成部分正好与四个圈层一一对应。矿物质来自岩石圈的风化,有机质来自生物圈中生物体的积累和转化,水分和空气分别是水圈和大气圈的组成部分。可见,土壤是自然地理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2)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土壤中生长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微生物又通过分解作用,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3)土壤能够生长植物,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水分、矿物元素等;绿色植物吸收了营养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地表,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使土壤有肥力。,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关系如下表所示,【特别提醒】 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实例有很多。常考的还有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与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洋流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桂林山水的形成等。,我国北方地区人们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将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仔细分析,把AD填在图中适当的方框内。 A径流加大 B水土流失 C地表侵蚀 D气候趋向干旱 (2)人们毁林开荒,改变的地理要素是_,但却引起了_、_、_、气候等要素随之变化,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_特征。,【解析】滥伐林木,毁林开荒是人类破坏了植被,植被遭受破坏后,丧失了保护表土和涵养水源的功能,产生的后果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导致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使地表径流加剧。水土流失的后果可使旱涝灾害频发,而地表径流加大还会加剧地表侵蚀,使气温日较差增大,降水减少,所以会使气候趋于干旱。,这一系列的变化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 (1)从左到右分别为:B、A、C、D (2)生物 水 土壤 岩石 整体性,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1成土母质与土壤 2气候与土壤,3生物与土壤 4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5人类活动与土壤,方法突破 图示土壤的形成过程 (1)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成土母质受风化作用,养分被释放与淋失。 (2)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过程。,(3)在高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营养元素的富集过程(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_。具体体现是_,_。 (2)土壤中有机质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如图中的_和经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形成的_。 (3)土壤中矿物养分的富集,主要是指_。,(4)自然土壤的形成,是在生物的主导作用下,加上_、_等其他因素的参与,并经过_过程。 【解析】 形成土壤的因素众多,在其过程中,生物通过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对成土母质的不断改造具有重要意义。生物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经过生物作用与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参与作 用,经过长期的发育过程,成土母质就形成了自然土壤。 【答案】 (1)通过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对成土母质进行不断改造 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2)腐殖质 氮素 (3)植物选择性地吸收营养元素,储存在生物体内,植物的残体分解后又回到土壤表层 (4)气候 地形 长期的发育,读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完成(1)(2)题。 (1)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Bb点能看到m点 Cm、n为空中索道 Da地可能形成瀑布,(2)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风沙危害严重 B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气候湿润、流水侵蚀显著 D植物茂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解析】 第(1)题,b、c之间隔4条等高线,故两地相对高度介于300米500米之间;b、m之间有一山脊,因此相互不能通视;n、m之间也经过一个山脊,因此也不可能为空中索道;a地是位于河谷处的悬崖,可能形成瀑布。第(2)题,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加上地势起伏,故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答案】 (1)D (2)C,一、教材P70活动 (1)图33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大尺度范围是指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等。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指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等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图34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 小尺度范围是指局部地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指组成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中的大气、水、生物、岩石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教材P71活动 1覆盖一层草皮的土堆边缘沉积的泥土少,而未覆盖草皮的土堆边缘沉积的泥土多,这说明草皮能减弱流水的侵蚀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2只要在土堆上放置一些覆盖物,就可以保持土壤不被水冲走。 3保护斜坡上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最好办法是增加地表植被。,4.,三、教材P75活动 1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尤其是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再归还给地表。通过这种物质循环,促使土壤肥力的形成。,2.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发育而成,冲积土发育程度较好;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较差;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较强,因而红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