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3.4 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3.4 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3.4 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学习准备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 (3)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4)搜集黄河的相关资料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层次。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的雄伟壮丽,弄清黄河上下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了解黄河两岸的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变迁。 4、认识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树立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教材分析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母亲河】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文章以宽广的视野,历史的眼光,介绍了黄河及其孕育华夏文明的历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母亲河”的无限风情和魅力。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黄河的雄伟壮丽,知道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文章不仅取材精妙、详略得当,而且语言简练而气势宏伟,极富感染力。教学重点: 弄清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全面认识“摇篮”。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真正理解“摇篮”。网络应用: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黄河的相关资料,结合对文章的分析及自我感悟,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MP3】搜索有关黄河的歌曲黄河大合唱,给学生听觉上的感受。利用【百度知道】使学生更多的了解黄河,了解黄河的位置、历史及人文、现状。利用【百度图片】使学生了解黄河的面貌、流经区域、气势。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初步感知,收集黄河资料,认识“摇篮”。 2、品读自悟,质疑探究,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摇篮”。 3、课外拓展,关注现状,培养环保意识,呵护“摇篮”学习过程 一、紧扣中心,导入课题 1、板书:摇篮。谁能说一说“摇篮”的意思。【婴儿卧具,比喻某些事物的发源地。】 2、板书:中华民族。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3、补充板书:黄河。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华民族的摇篮。 二、探究历史,追“根”朔“源” 1、课文有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找一找是哪一段。 齐读第4自然段。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又具体介绍了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的起源及历程?【5至9自然段】 2、默读5至9自然段。补充下表80万年前7000年前5000年前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后来蓝田人活动 生汇报,感受华夏文明的起源。板书:养育华夏民族 孕育华夏文明 4、纵观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感受?【伟大、了不起、自豪等均可】请你读出来。分组齐读5至9自然段。 三、认识黄河,了解全貌 1、孕育了华夏文明,令人自豪的的黄河是什么样子呢,找一找那几个自然段作了介绍? 2、男生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第一句:源头之高,流程之远】【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谁能读出这种气势。【教师指导,重点注意相关数字】 3、默读2、3自然段,划一划:按上中下游的顺序划分层次。 思考: 从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有关黄河的哪些内容? 【相互补充:上游概况,中游:黄河得名、奇异景观、相关传说,下游:悬河、黄河三角洲】 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又有什么感受?【壮丽、壮观、令人惊叹等均可】请你读出来。分组齐读1至3自然段。 四、歌颂黄河,感受伟大 1、作者和我们一样,对黄河充满了热爱与赞美,自读最后一自然段。 【理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受黄河的奔腾不息的精神。】 2、自古以来,黄河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不仅有结尾这句,还有很多,就如本文开头的【生齐读: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更有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生齐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刘禹锡唐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3、现代也有许多气势恢宏的赞美黄河的歌曲,比如黄河颂,我们一起欣赏这首曲子。【播放黄河颂】 4、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赞美黄河吧,齐读最后一段。 五、课外拓展,关注现状 1、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哺育了千千万万华夏儿女的母亲河,如今怎样呢。请看图片。 2、为了让母亲河重新焕发光彩,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应该怎么做呢?结合本文及黄河现状,写一份倡议书。板书设计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养育华夏民族 孕育华夏文明六、教学反思: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我以“文本为主,资料为辅”与“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教学思路对文本的重构。以“摇篮”为切入口,直接学习文章“养育中华民族,孕育华夏文明”部分,首先解决重难点。然后,学生带着对母亲河的亲切感认识它的全貌,学习“流域广阔”部分。最后,通过朗读最后一自然段,表达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文本重构之后,课堂显得流畅自然。二、注重文本对现实的意义。本文安排在“母亲河”单元,除了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还有其现实意义,即孩子应热爱母亲河,怎么爱?现在最紧迫的就是环境的保护。如果不让孩子了解黄河的现状,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陶醉中,这是不负责任的。因此,在课外拓展中,我安排了“倡议书”环节。三、发挥网络资源辅助作用。作为一篇事理说明文,为了让学生明理,本课准备了丰富的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